專利名稱::馬達以及盤驅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馬達以及盤驅動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馬達。
背景技術:
:[0002]以往,作為盤驅動裝置的馬達,采用一種具有利用流體動壓的軸承機構的馬達。日本專利公開第2009-136143號公報中公開的主軸馬達包括軸、第一軸承構成部件、第二軸承構成部件以及轉子構成部件。第一軸承構成部件構成為杯狀,并且在中央的開口部安裝有軸的下部。第二軸承構成部件呈環(huán)狀并且在軸的上側端部與軸形成為一體。轉子構成部件配置在由軸、第一軸承構成部件以及第二軸承構成部件形成的中間空間內。在轉子構成部件的圓筒面與軸的外周面之間構成流體動壓徑向軸承部。[0003]在轉子構成部件的下表面和與該下表面軸向對置的第一軸承構成部件的面之間構成流體動壓軸向軸承部。在流體動壓軸向軸承部的外側構成向上方延伸的密封間隙。在第二軸承構成部件的下表面和與該下表面對置的轉子構成部件的面之間構成抽水密封部。在抽水密封部的外側構成向上方延長的其他密封間隙。[0004]可是,在日本專利公開第2009-136143號公報所示的主軸馬達中,如果要確保徑向間隙的軸向長度并且確保軸和第一軸承構成部件之間的范圍的話,則無法使馬達薄型化。
實用新型內容[0005]本實用新型所示例的馬達包括具有轉子磁鐵的旋轉部和具有與轉子磁鐵對置的定子的靜止部。[0006]靜止部具有軸構成部件、上板部以及下板部。軸構成部件包括圍繞中心軸線配置的內側軸部和固定于內側軸部的外周面的外側軸部。上板部與軸構成部件的一方構成單一的部件。上板部從軸構成部件的一方的上部向徑向外側延展。下板部與軸構成部件的另一方構成單一的部件。下板部從軸構成部件的另一方的下部向徑向外側延展。[0007]旋轉部具有配置在上板部和下板部之間的套筒部。[0008]潤滑油連續(xù)存在于套筒部和上板部之間的上軸向間隙、套筒部和外側軸部之間的徑向間隙以及套筒部和下板部之間的下軸向間隙之間。在比徑向間隙靠徑向外側的位置,上密封部位于靜止部和旋轉部之間。潤滑油的界面位于上密封部。在比徑向間隙靠徑向外側的位置,下密封部位于靜止部和旋轉部之間。潤滑油的界面位于下密封部。[0009]在構成下軸向間隙的、套筒部的下表面和下板部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個面設置有下軸向動壓產生槽列。在構成徑向間隙的套筒部的、內周面和外側軸部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個面設置有徑向動壓產生槽列。[0010]配置有外側軸部和內側軸部在徑向重疊的固定范圍。固定范圍的軸向的至少一部分與徑向間隙的軸向存在范圍在徑向重疊。[001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能夠使馬達薄型化,同時能夠獲得徑向間隙的存在范圍的軸向長度以及軸構成部件的固定范圍的軸向長度。[0012]參照附圖,基于以下的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驟、特點和優(yōu)點。[0013]圖1是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盤驅動裝置的剖視圖。[0014]圖2是馬達的剖視圖。[0015]圖3是馬達的剖視圖。[0016]圖4是放大示出軸承機構的局部的剖視圖。[0017]圖5是軸承機構的剖視圖。[0018]圖6是軸承機構的剖視圖。[0019]圖7是內側套筒圓筒部的剖視圖。[0020]圖8是套筒部的俯視圖。[0021]圖9是套筒部的仰視圖。[0022]圖10是示出其他實施例所涉及的軸承機構的局部的剖視圖。圖11是另一其他實施例所涉及的軸承機構的剖視圖。[0024]圖12是另一其他實施例所涉及的軸承機構的剖視圖。[0025]圖13是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馬達的剖視圖。[0026]圖14是示出其他實施例所涉及的軸承機構的局部的剖視圖。[0027]圖15是另一其他實施例所涉及的軸承機構的剖視圖。[0028]圖16是示出另一其他實施例所涉及的軸承機構的剖視圖。[0029]圖17是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馬達的剖視圖。[0030]圖18是軸承機構的剖視圖。[0031]圖19是軸承機構的剖視圖。[0032]圖20是上密封部的其他實施例的圖。[0033]圖21是示出上密封部的另一個其他實施例的圖。[0034]圖22是示出粘結劑聚集部的其他實施例的圖。[0035]圖23是示出內側軸部和外側軸部的連接結構的圖。[0036]圖24是示出內側軸部和外側軸部的連接結構的其他實施例的圖。[0037]圖25是示出內側軸部和外側軸部的連接結構的另一個其他實施例的圖。[0038]圖26是示出軸承機構的其他實施例的圖。[0039]圖27是示出軸承機構的另一個其他實施例的圖。[0040]圖28是其他實施例所涉及的軸承機構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0041]在本說明書中,將馬達的中心軸線方向的上側簡稱為“上側”,將下側簡稱為“下側”。另外,上下方向并不是指在實際的機器組裝時的位置關系和方向。并且,將與中心軸線平行的方向稱為“軸向”,將以中心軸線為中心的徑向簡稱為“徑向”,將以中心軸線為中心的周向簡稱為“周向”。[0042]圖1是具有本實用新型所示例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軸馬達(以下簡稱為“馬達”)的盤驅動裝置I的縱向剖視圖。盤驅動裝置I為所謂的硬盤驅動裝置。盤驅動裝置I包括盤11、馬達12、存取部13以及機殼14。馬達12旋轉用于記錄信息的盤11。存取部13對盤11進行信息的讀取和寫入中的至少一項。[0043]機殼14包括杯狀的第一機殼部件141和板狀的第二機殼部件142。在第一機殼部件141的內側容納有盤11、馬達12以及存取部13。在第一機殼部件141嵌入第二機殼部件142構成機殼14。優(yōu)選盤驅動裝置I的內部空間是塵埃極少的潔凈的空間。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盤驅動裝置I內存在空氣。另外,在盤驅動裝置I內也可以填充氦氣和氫氣,還可以填充這些氣體和空氣的混合氣體。[0044]盤11通過夾緊裝置151被夾緊在馬達12。存取部13包括磁頭131、臂132以及磁頭移動機構133。磁頭131接近盤11進行信息的磁讀取以及磁寫入中的至少一項。臂132支撐磁頭131。磁頭移動機構133通過移動臂132相對于盤11相對地移動磁頭131。通過這些構成,磁頭131以與旋轉的盤11靠近的狀態(tài)訪問盤11的所需的位置。另外,磁頭131的數(shù)量優(yōu)選為兩個。兩個磁頭分別配置在盤11的上方以及下方。另外,磁頭131也可以接近盤11進行信息的讀取以及寫入這兩方面。[0045]圖2是馬達12的縱向剖視圖。馬達12為外轉子型馬達。馬達12包括靜止部121、旋轉部122以及軸承機構123。旋轉部122隔著潤滑油120被支撐為可相對于靜止部121以馬達12的中心軸線Jl為中心旋轉。[0046]靜止部121包括作為基底部的底板21和定子22。底板21優(yōu)選由圖1的第一機殼部件141和單一的部件構成,并且為機殼14的一部分。底板21例如通過沖壓加工成型。底板21包括底部211、定子固定部212以及臺階部213。定子固定部212呈大致圓筒狀,并從底部211的內緣部朝向上方。臺階部213在定子固定部212和底部211之間從定子固定部212的下部向徑向外側突出。臺階部213包括從定子固定部212的下部向徑向外側延展的臺階上部213a和從臺階上部213a的外緣朝向下方的臺階下部213b。在定子固定部212的內側配置軸承機構123。定子22包括定子鐵芯221和線圈222。通過將導線卷繞于定子鐵芯221來構成線圈222。定子鐵芯221的徑向內側的部位固定于定子固定部212的外周面。并且,該部位的下表面與臺階上部213a的上表面在軸向接觸。定子22優(yōu)選以相對于定子固定部212的外周面隔著間隙的狀態(tài)通過粘結劑粘結于定子固定部212。[0047]旋轉部122包括作為輪轂部的轉子輪轂31、轉子磁鐵32以及密封帽33。轉子輪轂31為單一的部件。轉子輪轂31為鍛造加工礦渣成型為大致的形狀后通過切削加工成形為最終形狀的。轉子輪轂31包括套筒部4、蓋部311、輪轂圓筒部312以及盤載置部313。在套筒部4的上側配置密封帽33。套筒部4也為軸承機構123的一部分。蓋部311從套筒部4向徑向外側延展。輪轂圓筒部312從蓋部311的外緣部向下方延伸。在輪轂圓筒部312的內側固定轉子磁鐵32。盤載置部313從輪轂圓筒部312的外周面向徑向外側突出,并在盤載置部313上配置圖1的盤11。轉子磁鐵32與定子22在徑向對置。在定子22和轉子磁鐵32之間產生轉矩。[0048]圖3為放大示出軸承機構123的圖。軸承機構123包括套筒部4、上杯部件5、下杯部件6以及潤滑油120。上杯部件5以及下杯部件6也為靜止部121的一部分。套筒部4位于上杯部件5和下杯部件6之間。套筒部4包括內側套筒圓筒部41、套筒凸緣部42以及外側套筒圓筒部43。內側套筒圓筒部41為以中心軸線Jl為中心的圓筒狀。套筒凸緣部42從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下部向徑向外側延展。套筒凸緣部42包括沿上下方向貫通套筒凸緣部42的連通孔421。在本實施方式中,連通孔421的數(shù)量為一個。也可以設置兩個以上的連通孔421。并且,沒有連通孔421也可以。在以下的實施方式中也同樣。[0049]外側套筒圓筒部43從套筒凸緣部42的外緣部朝向上方延伸。外側套筒圓筒部43的上表面的高度與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上表面411的高度大致相同。以下,說明將作為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下部并且也作為套筒凸緣部42的內周部的部位作為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一部分。并且,說明將作為外側套筒圓筒部43的下部并且也作為套筒凸緣部42的外周部的部位作為外側套筒圓筒部43的一部分。在套筒部4中,優(yōu)選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外周面和外側套筒圓筒部43的內周面431之間的徑向寬度比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徑向厚度寬。[0050]上杯部件5包括內側軸部51和上板部52。內側軸部51以及上板部52通過切削加工形成為單一的部件。另外,上杯部件5也可以通過鍛造加工或者沖壓加工成型。內側軸部51以中心軸線Jl為中心配置。上板部52呈朝向下方的杯狀,并從內側軸部51的上部向徑向外側延展。上板部52包括上板圓筒部521和上板連接部522。上板圓筒部521在上板部52的外緣向下方延伸。上板圓筒部521位于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外側并且位于外側套筒圓筒部43的內側。上板圓筒部521的下表面531與套筒凸緣部42的上表面422在軸向對置。上板圓筒部521的外周面532朝向上方并向徑向內側傾斜。上板連接部522連接內側軸部51的上部和上板圓筒部521的上部。在上杯部件5中,上板連接部522的下表面的徑向寬度比上板圓筒部521的下表面531和上板連接部522的下表面之間的軸向距離大。[0051]如圖1所示,夾緊裝置151固定于轉子輪轂31。盤11由夾緊裝置151以及轉子輪轂31支撐。螺絲153通過第二機殼部件142的中央的貫通孔被擰進內側軸部51的螺紋孔51a。[0052]下杯部件6包括外側軸部61和下板部62。外側軸部61以及下板部62為單一的部件。外側軸部61呈以中心軸線Jl為中心的大致圓筒狀。下板部62呈朝向上方的杯狀,并從外側軸部61的下部向徑向外側延展。在馬達12中,在下板部62和上板部52之間配置套筒部4。外側軸部61插入內側套筒圓筒部41。并且,外側軸部61作為間隙配合狀態(tài)的一個例子以插入的方式嵌合于內側軸部51。外側軸部61粘結固定于內側軸部51的外周面的整個長度。這樣,作為軸承機構123的軸部的軸構成部件由內側軸部51以及外側軸部61構成。[0053]下板部62包括下板連接部621和下板圓筒部622。下板圓筒部622在下板部62的外緣向上方延伸。下板圓筒部622位于外側套筒圓筒部43的徑向外側。下板連接部621從下板圓筒部622的下部向徑向內側延展,并在套筒凸緣部42的下側連接下板圓筒部622和外側軸部61的下部。下板連接部621的軸向厚度比外側軸部61的徑向厚度以及下板圓筒部622的徑向厚度薄。在軸向,下板連接部621的下表面632以及外側軸部61的下表面位于比內側軸部51的下端靠下側的位置。由此,粘結固定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時,將防止剩余的粘結劑溢出到下板連接部621的下表面632以下。在軸向,下板圓筒部622的上端641位于比上板圓筒部521的下表面531靠上側的位置。[0054]圖4為放大示出軸承機構123的外側軸部61附近的圖。上板連接部522位于外側軸部61以及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上側,外側軸部61的上端與上板連接部522的下表面軸向接觸。在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上表面411和上板連接部522的下表面之間構成徑向延展的微小的間隙761。在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外周面和上板圓筒部521的內周面之間構成以中心軸線Jl為中心的圓筒狀的間隙762。在外側軸部61的外周面和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內周面之間構成徑向間隙71。[0055]在馬達12中如圖3所示,外側軸部61和內側軸部51在徑向重疊的固定范圍Hl的軸向長度比徑向間隙71在軸向的存在范圍H2的長度長。并且,固定范圍Hl與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的整體在徑向重疊。固定范圍Hl的軸向長度比套筒部4中軸向最長的部位也就是內側套筒圓筒部41以及外側套筒圓筒部43的軸向長度長。通過使固定范圍Hl比作為旋轉部122的一部分的套筒部4長,能夠提高馬達12的剛性。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與定子固定部212在軸向的存在范圍H3的整體在徑向重疊。[0056]圖5是放大示出軸承機構123的套筒凸緣部42附近的圖。在套筒凸緣部42的上表面422的比連通孔421靠徑向內側的區(qū)域和上板圓筒部521的下表面531之間構成間隙72。以下,將間隙72稱為“上軸向間隙72”。上軸向間隙72隔著圖3所示的間隙762以及間隙761與徑向間隙71的上部連通。間隙762位于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外周面和上板圓筒部521的內周面之間。間隙761位于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上表面411和上板連接部522的下表面之間。以下,將間隙761稱為“橫向連通間隙761”。將間隙762稱為“縱向連通間隙762”。[0057]在圖5所示的套筒凸緣部42的下表面423的比連通孔421靠徑向內側的區(qū)域和下板連接部621的上表面631之間構成間隙73。以下,將間隙73稱為“下軸向間隙73”。上軸向間隙72以及下軸向間隙73通過連通孔421連通。[0058]在上板圓筒部521的外周面532和外側套筒圓筒部43的內周面431之間構成朝向上方開口的間隙74。以下,將間隙74稱為“上密封間隙74”。上密封間隙74的徑向寬度隨著朝向上方推進而逐漸增大。如圖6所示的上密封間隙74的軸向長度H4比套筒凸緣部42的厚度長。上密封間隙74的開口740的高度與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上表面411的高度大致相同。另外,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上表面411也可位于比上密封間隙74的開口740靠上側的位置。[0059]在上密封間隙74構成利用毛細管現(xiàn)象保持潤滑油120的上密封部74a。潤滑油120的界面位于上密封部74a。上密封部74a位于徑向間隙71的徑向外側。上密封間隙74的開口740被密封帽33覆蓋。[0060]如圖5所示,下板圓筒部622的內周面642朝向上方并向徑向外側傾斜。在內周面642和外側套筒圓筒部43的外周面的下部432之間構成朝向上方開口的間隙75。以下,將間隙75稱為“下密封間隙75”。下密封間隙75的徑向寬度隨著朝向上方推進而逐漸增大。下密封間隙75與臺階上部213a的上表面在徑向重疊。在下密封間隙75構成利用毛細管現(xiàn)象保持潤滑油120的下密封部75a。潤滑油120的界面位于下密封部75a。下密封部75a位于上密封部74a以及圖4的徑向間隙71的徑向外側。下密封部75a通過連通孔421與上密封部74a連接。由此,能夠減少上下密封部74a、75a之間的壓力差的產生。[0061]如圖6所示,上密封部74a在軸向的可能存在范圍H41在整個長度與徑向間隙71在軸向的存在范圍H2在徑向重疊??赡艽嬖诜秶鶫41表示從上密封間隙74的下側的位置起到能夠形成潤滑油120界面的位置的上限為止的軸向范圍。另外在軸向,上密封部74a的可能存在范圍H41的上端也可以與潤滑油120的界面大體一致。同樣地,下密封部75a在軸向的可能存在范圍H5大致在整個長度與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在徑向重疊。可能存在范圍H5表示從下密封間隙75的下側的位置起到能夠形成潤滑油120界面的位置的上限為止的軸向范圍。并且,上密封部74a的可能存在范圍H41的一部分與下密封部75a的可能存在范圍H5在徑向重疊。另外在軸向,下密封部75a的可能存在范圍H5的上端也可以與潤滑油120的界面大體一致。以下的實施方式中也同樣。[0062]如圖3所示,在軸承機構123中,在上密封間隙74、上軸向間隙72、縱向連通間隙762、橫向連通間隙761、徑向間隙71、下軸向間隙73以及下密封間隙75、連通孔421中連續(xù)充滿潤滑油120。[0063]圖7是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剖視圖。在圖7中還示出有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紙面的里側的形狀。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內周面包括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1。在圖7中,在動壓槽附有交叉剖面線。以下,在其他的圖中也同樣在動壓槽附有交叉剖面線。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1是人字形狀的槽也就是沿內周面的周向使多個大致V字變?yōu)闄M向的槽的集合體。[0064]在圖4所示的徑向間隙71中,通過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1構成相對于潤滑油120在徑向產生流體動壓的徑向動壓軸承部71a。[0065]圖8是套筒部4的俯視圖。在套筒凸緣部42的上表面422設置螺旋形狀的上軸向動壓產生槽列721。上軸向動壓產生槽列721設置在比連通孔421的上側的開口靠徑向內側的位置。但是,上軸向動壓產生槽列721的一部分也可以與連通孔421的開口重疊。如圖5所示在上軸向間隙72,通過上軸向動壓產生槽列721構成相對于潤滑油120在軸向產生流體動壓的上軸向動壓軸承部72a。[0066]圖9是套筒部4的仰視圖。在套筒凸緣部42的下表面423設置螺旋形狀的下軸向動壓產生槽列731。下軸向動壓產生槽列731設置在比連通孔421的下側的開口靠徑向內側的位置。但是,下軸向動壓產生槽列731的一部分也可以與連通孔421的開口重疊。在圖5所示的下軸向間隙73,通過下軸向動壓產生槽列731構成相對于潤滑油120在軸向產生流體動壓的下軸向動壓軸承部73a。[0067]在驅動圖2所示的馬達12時,通過徑向動壓軸承部71a,內側套筒圓筒部41相對于外側軸部61被徑向支撐。并且,通過由上軸向動壓軸承部72a以及下軸向動壓軸承部73a構成的軸向動壓軸承,套筒凸緣部42相對于上板圓筒部521以及下板連接部621被軸向支撐。通過將上軸向動壓軸承部72a以及下軸向動壓軸承部73a設置在套筒凸緣部42的上下,能夠在遠離中心軸線Jl的位置軸向支撐套筒部4。因此,能夠提高軸承機構123的剛性。[0068]以上,對具有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馬達12的盤驅動裝置I進行了說明。在馬達12中,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與上密封部74a的可能存在范圍H41的整體以及下密封部75a的可能存在范圍H5的大致整體在徑向重疊。由此,能夠使馬達12薄型化。[0069]通過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之間的固定范圍Hl與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在徑向重疊,無須增大馬達12即能夠獲得徑向間隙71以及固定范圍Hl的軸向長度。通過延長固定范圍Hl的軸向長度能夠提高馬達12的軸承剛性。并且,即使對馬達12施加沖擊,也將防止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分離。通過延長固定范圍Hl的軸向長度,還將防止從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之間漏出潤滑油120。通過延長徑向間隙71的軸向長度,能夠充分地產生徑向動壓并且能夠提高軸承機構123的軸承性能。[0070]定子固定部212通過與徑向間隙71在徑向重疊,能夠使馬達12更加薄型化。在軸承機構123中,下密封間隙75位于上密封間隙74的徑向外側,在軸向,上板圓筒部521的下表面531位于比下板圓筒部622的上端641靠下側的位置。由此,能夠延長上密封間隙74以及下密封間隙75的軸向長度,并且能夠充分獲得這些間隙74、75中的潤滑油120的油壓緩沖。因此,能夠延長馬達12的壽命。在馬達12中,由于套筒凸緣部42薄,所以能夠抑制馬達12的高度并且更加延長上密封間隙74的軸向長度。因此,能夠進一步獲得潤滑油120的油壓緩沖。[0071]在套筒部4中,通過擴展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外周面和外側套筒圓筒部43的內周面431之間的徑向寬度,能夠增加設置在套筒凸緣部42的上軸向動壓產生槽列721的徑向寬度,并且能夠增大上軸向動壓軸承部72a。由于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厚度比內側套筒圓筒部41和外側套筒圓筒部43之間的上述寬度薄,所以在通過鍛造加工成型套筒部4時能夠容易地設置內側套筒圓筒部41。上板連接部522的下表面的徑向寬度比上板圓筒部521的下表面531和上板連接部522的下表面之間的軸向距離大。由此,在上板圓筒部521、上板連接部522以及內側軸部51之間構成的空間能夠通過切削加工容易地形成。[0072]通過將連通孔421設置在套筒凸緣部42,能夠縮短連通孔421并且能夠降低連通孔421內的流路阻力。并且,能夠抑制連通孔421內的潤滑油120的量,并能夠抑制由重力的影響所導致的上密封部74a以及下密封部75a中的潤滑油120的界面的變動。[0073]外側軸部61的上端通過與上板連接部522的下表面在軸向接觸,能夠高精度地構成上板圓筒部521的下表面531和下板連接部621的上表面631之間的軸向距離。因此,能夠容易地構成上軸向間隙72以及下軸向間隙73的軸向寬度的和。通過使下板連接部621的軸向厚度變薄,即便使馬達12變薄也能防止套筒凸緣部42的厚度過度地變薄。[0074]另外,上板圓筒部521的下表面531和下板連接部621的上表面631能夠從同一方向通過一系列的切削加工形成,外側軸部61的上端和下板連接部621的上表面也能夠從同一方向通過一系列的切削加工形成。因此,上軸向間隙72以及下軸向間隙73的軸向寬度的和被高精度地確定。在后述的圖13的結構中也是同樣。[0075]通過將下板圓筒部622的外周面固定于圓筒狀的定子固定部212的內周面,能抑制由于軸承機構123的擺動所導致的振動傳導到比底板21的定子固定部212靠外側的部位。并且,通過在底板21設置臺階部213能夠提高底板21的剛性。因此,能減少定子22的振動向軸承機構123傳導的情況。[0076]由于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是以間隙配合狀態(tài)嵌合的,所以能夠容易地進行上杯部件5和下杯部件6的組裝。作為間隙配合狀態(tài)的一例,外側軸部61被插入內側軸部51。[0077]圖10是示出其他實施例所涉及的軸承機構123的圖。內側軸部51的外周部的下部包括朝向徑向外側且向上方傾斜的傾斜面511。外周部的上部包括朝向徑向內側凹陷的凹部512。在傾斜面511和外側軸部61的內周面的下部之間形成粘結劑聚集部55a。在凹部512和外側軸部61的內周面的上部之間形成粘結劑聚集部55b。由此,能夠將剩余的粘結劑551保持在粘結劑聚集部55a、55b,還將防止粘結劑551從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之間流出。并且,能夠多涂粘結劑551,并能夠牢固地固定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0078]圖11是示出上密封部的其他實施例的圖。上板圓筒部521的外周面532包括沿軸向延伸的圓筒面532a和從圓筒面532a朝向上方且向徑向內側傾斜的傾斜面532b。上密封間隙74包括間隙741和間隙742。間隙741構成于圓筒面532a和外側套筒圓筒部43的內周面431的下部之間。間隙742構成于傾斜面532b和外側套筒圓筒部43的內周面431的上部之間。以下,將間隙741稱為“圓筒間隙741”。將間隙742稱為“錐形間隙742”。在圓筒面532a或者與其對置的內周面431設置動壓槽列。在圓筒間隙741中,在驅動馬達12時,構成相對于潤滑油120產生朝向上軸向間隙72的動壓的動壓產生部741a。在錐形間隙742構成利用毛細管現(xiàn)象保持潤滑油120的錐形密封部742a。在圖11中,由動壓產生部741a以及錐形密封部742a構成上密封部74a。[0079]馬達12靜止時,潤滑油120的界面位于錐形密封部742a內。馬達12驅動時,潤滑油120的界面位于動壓產生部741a內。由于上密封部74a具有動壓產生部741a以及錐形密封部742a,所以能夠將潤滑油120更加可靠地保持在上密封間隙74內。在馬達12靜止時,上密封部74a的可能存在范圍H41也就是從圓筒間隙741的下側的位置到錐形密封部742a內的潤滑油120的界面的上限之間的軸向整體范圍與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在徑向重疊。[0080]在馬達12中如圖12所示,也可以在上密封部74a的下側設置不具有動壓產生部的微小的圓筒間隙741。圓筒間隙741不包含在上密封部74a內。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上密封部74a的可能存在范圍H41與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在徑向重疊,也能夠抑制馬達12的高度。[0081]圖13是示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馬達12a的一部分的圖。在馬達12a的軸承機構123中,外側軸部61和上板部52為單一的部件。內側軸部51和下板部62為單一的部件。以下,將外側軸部61以及上板部52統(tǒng)稱為“上杯部件5a”。將內側軸部51以及下板部62統(tǒng)稱為“下杯部件6a”。馬達12a的其他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一樣。以下,在同樣的結構中附加相同的符號。[0082]通過將內側軸部51的外周部和外側軸部61的內周部粘結固定,上杯部件5a和下杯部件6a被固定。在軸向,上板連接部522的上表面533以及外側軸部61的上表面位于比內側軸部51的上端靠上側的位置。由此,將防止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之間的粘結劑溢出到上板連接部522的上表面533以上。[0083]外側軸部61的下端與下板連接部621的上表面631在軸向接觸。由此,能夠高精度地構成下板連接部621的上表面631和上板圓筒部521的下表面531之間的軸向距離,并且能夠容易地構成上軸向間隙72以及下軸向間隙73的軸向寬度的和。[0084]在第二實施方式中也同樣是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與上密封部74a的可能存在范圍H41的整體以及下密封部75a的可能存在范圍H5的大致整體在徑向重疊。由此,能夠使馬達12a薄型化。并且,通過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之間的固定范圍Hl與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在徑向重疊,無須增大馬達12a也能夠獲得徑向間隙71以及固定范圍的軸向長度。[0085]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如圖14所示,可以在內側軸部51的外周面的上部設置朝向上方并向徑向內側傾斜的傾斜面513,并且可以在外周面的下部設置向徑向內側凹陷的凹部514。由此,[0086]在傾斜面513和外側軸部61的內周面的上部之間形成粘結劑聚集部55b,在凹部514和外側軸部61的內周面的下部之間形成粘結劑聚集部55a。[0087]圖15是示出其他實施例所涉及的軸承機構123的圖。內側軸部51具有螺栓515。螺栓515從內側軸部51的上表面朝向下方擰進螺紋孔517。作為螺栓515的頭部的螺絲凸緣部516與上板連接部522的上表面533軸向接觸。通過設置螺栓515,上杯部件5a和下杯部件6a被牢固地固定。也可將安裝C型圈的部位設置在螺絲凸緣部516的上部,將第二機殼部件142夾在螺絲凸緣部516和C型圈之間并將其固定。如圖16所示,當內側軸部51和上板部52為單一的部件并且外側軸部61和下板部62為單一的部件時,也可以將螺紋孔517設置在內側軸部51的下部并且將螺栓515固定在內側軸部51的下側。[0088]圖17是示出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馬達12b的圖。馬達12b包括與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馬達12的軸承機構123不同的結構的軸承機構124。馬達12b的其他結構與馬達12相同。軸承機構124包括軸部65、下板部66、上板部54以及套筒部4a。軸部65與下板部66為單一的部件。軸部65與上板部54分別為不同的部件。[0089]圖18是放大示出軸承機構124的圖。下板部66包括下板連接部661和下板圓筒部662。下板連接部661從軸部65的下部向徑向外側延展。下板圓筒部662從下板連接部661的外緣部朝向上方。上板部54包括上板圓筒部541和上板連接部542。上板連接部542連接軸部65的上部和上板圓筒部541的上部。[0090]套筒部4a包括內側套筒圓筒部44、套筒凸緣部45以及外側套筒圓筒部46。內側套筒圓筒部44為構成以中心軸線Jl為中心的圓筒狀的內周面的部位。在內側套筒圓筒部44的內側插入軸部65。套筒凸緣部45從內側套筒圓筒部44向徑向外側延展。套筒凸緣部45包括沿上下方向貫通套筒凸緣部45的連通孔451。外側套筒圓筒部46從套筒凸緣部45的外緣部朝向上方。在套筒部4a中,位于內側套筒圓筒部44的外周面441也就是套筒凸緣部45的上側并且以中心軸線Jl為中心的圓筒狀的面與外側套筒圓筒部46的內周面461之間的徑向寬度,比內側套筒圓筒部44的徑向厚度也就是內側套筒圓筒部44的外周面441和內周面之間的徑向寬度寬。[0091]在軸部65的外周面和內側套筒圓筒部44的內周面之間構成徑向間隙71。在徑向間隙71通過與圖7同樣的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1構成徑向動壓軸承部71a。在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上表面411和上板連接部542的下表面之間構成徑向延展的橫向連通間隙761。在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外周面441和上板圓筒部541的內周面之間構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縱向連通間隙762。[0092]在套筒凸緣部45的上表面452的比連通孔451靠徑向內側的區(qū)域與上板圓筒部541的下表面534之間構成上軸向間隙72。在上軸向間隙72,通過與圖8相同的上軸向動壓產生槽列721構成上軸向動壓軸承部72a。在套筒凸緣部45的下表面453的比連通孔451靠徑向內側的區(qū)域與下板連接部661的上表面633之間構成下軸向間隙73。在下軸向間隙73通過與圖9相同的下軸向動壓產生槽列731構成下軸向動壓軸承部73a。上軸向間隙72以及下軸向間隙73通過連通孔451連通。[0093]在上板圓筒部541的外周面532和外側套筒圓筒部46的內周面461之間構成朝向上方開口的上密封間隙74。上密封間隙74的徑向寬度隨著朝向上方推進而逐漸增大。在上密封間隙74構成潤滑油120的界面所位于的上密封部74a。[0094]在下板圓筒部662的內周面643和套筒凸緣部45的外周面454之間構成朝向上方開口的下密封間隙75。下密封間隙75的徑向寬度隨著朝向上方推進而逐漸增大。在下密封間隙75構成潤滑油120的界面所位于的下密封部75a。[0095]如圖19所示,徑向間隙71在軸向的存在范圍H2與上密封部74a在軸向的可能存在范圍H41的大致整體在徑向重疊。并且,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與下密封部75a在軸向的可能存在范圍H5的大致整體在徑向重疊。[0096]在第三實施方式中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也是通過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與上密封部74a的可能存在范圍H41以及下密封部75a的可能存在范圍H5在徑向重疊,能夠使馬達12b薄型化。通過擴大內側套筒圓筒部44和外側套筒圓筒部46之間的徑向寬度,能夠擴大上軸向動壓軸承部72a的徑向寬度。并且,由于內側套筒圓筒部44的徑向厚度比上述寬度薄,所以通過鍛造加工成型套筒部4a時,能夠容易地設置內側套筒圓筒部44的上部。由于軸部65和上板部54分別為不同的部件,所以上板部54的加工變得容易。[0097]圖20是示出上密封部74a的其他實施例的圖。馬達中除上密封部74a以外的其他結構與圖3、圖13等相同。在圖20中,上密封部74a形成于上板部52的上表面和密封帽33的下表面之間的上密封間隙74。密封帽33與圖3同樣在上板部52的上方從套筒部4的外周部向徑向內側延展。由此,能夠縮小上密封部74a的軸向寬度。并且,能夠利用旋轉時的離心力更加可靠地防止?jié)櫥?20的泄漏。[0098]詳細地說,密封帽33從外側套筒圓筒部43的上部向徑向內側延展。在上板圓筒部521的外周面和外側套筒圓筒部43的內周面之間構成縱向間隙77。在縱向間隙77內從上軸向間隙72連續(xù)存在潤滑油120。上板圓筒部521的外周面為圓筒面。上密封部74a構成于上板圓筒部521的上表面和密封帽33的下表面之間。上密封間隙74向上方傾斜,并且隨著朝向徑向內側推進,其軸向寬度逐漸增大。[0099]圖21是示出在如圖20所示的結構中通過縮短縱向間隙77的軸向長度而省去上板圓筒部521來使馬達進一步薄型化的實施例的圖。在圖21中,圖20的縱向間隙77幾乎不存在。在上板部52中,圖20的上板連接部522的下表面連續(xù)到上板部52的外周。[0100]在圖20以及圖21的結構中,通過縮小上密封部74a的軸向寬度,在軸承機構的上密封部74a以外的結構中,增大軸向寬度這一設計變得容易。因此,部件剛性的確保和耐沖擊性的提高也變得容易。[0101]另外,通過使上密封間隙74大幅度地傾斜,能夠增大上密封間隙74的開口。也就是說,變成能夠在上密封間隙74保持更多的潤滑油120。因此,通過使上密封間隙74的間隙擴展角大于下密封間隙75,靜止時能夠減少上密封間隙74內的潤滑油的量。由此,能夠提高靜止時的耐沖擊性。[0102]在下密封間隙75設置旋轉時將潤滑油向下方壓入下方的槽,在旋轉時,在上密封間隙74以及下密封間隙75保持適量的潤滑油。旋轉時保持在上密封間隙74的潤滑油的體積比上軸向間隙72的徑向外側的空間723的體積大。通過這樣的結構,利用旋轉時作用于上密封部74a的潤滑油的離心力能夠提高軸承內部的壓力,并且能夠抑制氣泡的產生。也可以在構成空間723的面設置用于排出氣泡的槽。[0103]圖22為示出設置在內側軸部51的內周部和外側軸部61的外周部之間的粘結劑聚集部的其他實施例的圖。馬達中除如圖22所示的部位以外的其他結構與圖3相同。另外,內側軸部51與外側軸部61的關系也可如圖13所示。[0104]在圖22中,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內周面的徑向動壓產生槽列分為上下。也就是說徑向動壓產生槽列由上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2和下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3構成。上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2以及下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3分別為人字形狀的槽也就是沿內周面的周向使多個大致V字變?yōu)闄M向的槽的集合體。在圖22中,在上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2所在的軸向范圍附加符號712,在下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3所在的軸向范圍附加符號713。[0105]另一方面,粘結劑聚集部55c在軸向位于上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2和下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3之間。在圖22中,在粘結劑聚集部55c的軸向存在范圍附加符號715。為了設置粘結劑聚集部55c,在內側軸部51的外周面設置向徑向內側凹陷的凹部。也可在外側軸部61的內周面設置向徑向外側凹陷的凹部。[0106]粘結固定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時,由于粘結劑所產生的應力外側軸部61可能會變形的危險。因此,通過將粘結劑聚集部55c配置在上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2和下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3之間,將降低由粘結劑所產生的應力對徑向動壓軸承部的影響。并且,通過粘結劑聚集部55c的投錨作用,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的連接強度將提高。[0107]圖23是示出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的連接結構的其他實施例的圖,并且示出內側軸部51以及外側軸部61的下部。外側軸部61的內周面的直徑在內側軸部51的下端的位置比其他的部位略小。在圖23中,用粗線表現(xiàn)內周面的直徑略小這一情況。通過這樣的結構,內側軸部51的下端與外側軸部61以過盈配合的狀態(tài)固定。過盈配合狀態(tài)可以通過壓入獲得,也可以通過熱壓配合等其他方法獲得。在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之間的其他區(qū)域,這些部件通過粘結劑固定。[0108]在圖23中,在作為成為過盈配合狀態(tài)的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的固定部位的軸向范圍的過盈配合范圍附加符號718。過盈配合范圍718包含在作為下板部62和外側軸部61的邊界部的軸向范圍的邊界部范圍719。在這里,邊界部的軸向范圍為下板部62的內周部的軸向最小寬度。在圖23的情況下,與下板部62的內周部的厚度相等。另外,過盈配合范圍718不一定要包含在邊界部范圍719內,也可以位于比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1靠下板部62側的位置。[0109]通過將內側軸部51以過盈配合狀態(tài)固定于外側軸部61,在利用粘結劑固定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時,變?yōu)椴恍枰獙刹考L時間保持于夾緊裝置。也就是說,能夠利用由過盈配合狀態(tài)所形成的暫時固定。特別是在利用環(huán)氧粘結劑固定兩部件時,將防止烘烤時由夾緊裝置的固定所導致的工序的復雜化和操作節(jié)拍的惡化。其他工序的粘結劑的烘烤也能夠容易地統(tǒng)一進行。因此,生產率得以提高。[0110]由于軸向的過盈配合范圍718位于比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1靠下板部62側的位置,所以能夠防止由過盈配合所導致的外側軸部61的膨脹,并且能夠防止NRRO(Non-RepeatableRunOut:非重復性跳動)和旋轉鎖定不良。[0111]圖24是示出與圖23相同的連接結構的圖。在圖24中,在下板部62和外側軸部61的邊界部設置向下方凹陷的退避部720。由于退避部720,邊界部范圍719變成退避部720的底部和下板部62的下表面之間的范圍。在圖24中也是過盈配合范圍718位于比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1靠下板部62側的位置。優(yōu)選包含在邊界范圍719內。由此,將防止軸承性能的降低。[0112]另外,作為粘結劑也可以并用環(huán)氧粘結劑和厭氧粘結劑。例如,環(huán)氧粘結劑和厭氧粘結劑上下錯開地涂在內側軸部51的外周面或者外側軸部61的內周面。由此,通過過盈配合狀態(tài)和厭氧粘結劑能夠使烘烤前的暫時固定更加牢固。例如,厭氧粘結劑被涂在比環(huán)氧粘結劑靠下側的位置。[0113]在圖23以及圖24中,下板部62與外側軸部61構成單一的部件,但是圖23以及圖24所示的連接結構也能夠適用于圖13的情況也就是上板部52與外側軸部61構成單一的部件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過盈配合范圍位于比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1靠上板部52側的位置。優(yōu)選過盈配合范圍包含在上板部52和外側軸部61的邊界部的軸向范圍內。[0114]圖25是示出上杯部件5的其他實施例的圖。圖26是具有圖25的上杯部件5的軸承機構123的剖視圖。上杯部件5與圖3所示相比在內側軸部51短這點上不同。徑向動壓產生槽與圖22的情況同樣由上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2和下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3構成,在這些槽的軸向存在范圍附加符號712、713。與圖23的情況同樣,外側軸部61的內周面的直徑在內側軸部51的下端位置比其他的部位略小。在圖26中,用粗線表現(xiàn)內周面的直徑略小這一情況。通過這樣的結構,內側軸部51的下端和外側軸部61以過盈配合的狀態(tài)固定。在軸向的其他區(qū)域,這些部件通過粘結劑固定。馬達的其他結構與圖2相同。[0115]通過將內側軸部51以過盈配合的狀態(tài)固定于外側軸部61,與圖23的情況同樣地在使用粘結劑固定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時,不需要將兩部件長時間保持于夾緊裝置,并且生廣率將提聞。[0116]并且,作為通過過盈配合狀態(tài)固定的部位的軸向范圍的過盈配合范圍725包含在上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2和下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3之間的范圍722內。由此,由過盈配合所導致的上下徑向動壓軸承部的形狀精度的降低被抑制。[0117]另外,這樣的連接結構也能夠適用于內側軸部51與下板部62構成單一的部件、外側軸部61與上板部52構成單一的部件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內側軸部51的上端在軸向并且在上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2和下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3之間的范圍內以過盈配合的狀態(tài)固定于外側軸部61。[0118]并且,內側軸部51在與圖3同樣長的情況下也能夠采用使過盈配合范圍包含在上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2和下徑向動壓產生槽列713之間的范圍的手法。[0119]在如圖25所示的上杯部件5中,內側軸部51的下端與上板圓筒部521的下端的軸向位置一致。內側軸部51的下端也可以位于比上板圓筒部521的下端的軸向位置靠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夠在不干擾內側軸部51的情況下,容易且高精度地加工上板圓筒部521的下表面。因此,將實現(xiàn)成品率的提高以及制造成本的削減。[0120]圖27是示出將圖25所示的上杯部件5固定于下杯部件6的其他實施例的圖。圖27的外側軸部61的內周面的下部的直徑比上部的直徑小。也就是說,在內周面的上部和下部之間設置臺階部611。外側軸部61的內周面的下部的直徑比內側軸部51的外周面的直徑小。外側軸部61的內周面的上部的直徑與內側軸部51的外周面的直徑大致相等。[0121]與圖26同樣地內側軸部51的下端和外側軸部61以過盈配合的狀態(tài)固定。在軸向的其他區(qū)域中,這些部件通過粘結劑固定。在作為成為過盈配合狀態(tài)的固定部位的軸向范圍的過盈配合范圍包含在上徑向動壓產生槽列和下徑向動壓產生槽列之間的范圍內。由此,由過盈配合所導致的上下徑向動壓軸承部的形狀精度的降低被抑制。[0122]內側軸部51的下端與上板圓筒部521的下端的軸向位置一致。由此,能夠在同一研磨工序同時完成內側軸部51的下端和上板圓筒部521的下端。另外,也能夠同時進行上板圓筒部521的下表面的研磨和上板連接部522的上表面的研磨。內側軸部51的下端與臺階部611的法線朝向上方的面接觸。由于內側軸部51的下端與上板圓筒部521的下端的軸向位置高精度地一致,所以能夠高精度地確定上板圓筒部521的下表面的軸向位置。因此,能夠高精度地確定上軸向間隙72和下軸向間隙73的合計大小。[0123]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變更。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與上密封部74a的可能存在范圍H41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下密封部75a的至少一部分僅在徑向重疊也可以。由此,能夠使馬達薄型化。在第一以及第二實施方式中,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與內側軸部51和外側軸部61之間的固定范圍Hl在軸向的至少一部分在徑向重疊的話,則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和固定范圍Hl在軸向偏移也可以。在這種情況下,也能夠使馬達薄型化。如圖28所示,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也可與固定范圍Hl的整體在徑向重疊。并且,通過徑向間隙71的存在范圍H2與定子固定部212的存在范圍H3的至少一部分在徑向重疊也能夠使馬達薄型化。[0124]在第一實施方式中,也可以通過使下密封間隙75位于比圖3所示靠上側的位置來使下密封部75a的存在范圍與上密封部74a的存在范圍的整體在徑向重疊。[0125]外側軸部61以及內側軸部51可以通過壓入的方式固定,也可以通過粘結以及壓入的方式固定。并且,外側軸部61以及內側軸部51也可以通過熱壓配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三實施方式中,軸部65與上板部54也可為單一的部件。在這種情況下,軸部65與下板部66分別為不同的部件。[0126]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實施方式中,可以將上軸向動壓產生槽列設置在上板圓筒部521的下表面531、也可以設置在下表面531以及套筒凸緣部42的上表面422的雙方??梢詫⑾螺S向動壓產生槽列設置在下板連接部621的上表面631、也可以設置在上表面631以及套筒凸緣部42的下表面423的雙方。在第三實施方式中也同樣。[0127]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實施方式中,可以將徑向動壓產生槽列設置在外側軸部61的外周面、也可以設置在外側軸部61的外周面和內側套筒圓筒部41的內周面的雙方。同樣地在第三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將徑向動壓產生槽列設置在軸部65的內周面。在第一實施方式中,也可在徑向間隙71以及縱向連通間隙762這兩個位置構成徑向動壓軸承部。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也同樣。[0128]上軸向動壓產生槽列也可以為人字形狀的槽的集合體。同樣地下軸向動壓產生槽列也可以為人字形狀的槽的集合體。[0129]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不一定需要設置上軸向動壓軸承部72a。在不設置上軸向動壓軸承部72a時,在軸向通過定子22的磁中心位于比轉子磁鐵32的磁中心靠下側的位置,軸承機構123、124能夠在軸向穩(wěn)定地支撐旋轉部122。[0130]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也可以通過沖壓加工和切削加工形成轉子輪轂31。[0131]軸承機構123、124也可以應用于轉子磁鐵位于定子的徑向內側的內轉子型馬達。[0132]底板21和下板部62也可形成為單一的部件。底板21和下板部62為單一的部件時,能夠降低部件成本和組裝工時。[0133]上述實施方式以及各變形例中的結構只要相互不發(fā)生矛盾可以進行適當?shù)慕M合。[0134]本實用新型可以作為盤驅動裝置的馬達利用,也可以作為盤驅動裝置以外的設備的馬達利用。[0135]根據(jù)上述說明的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可認為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不超出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精神的變形和變更是明顯的。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僅由權利要求書決定。權利要求1.一種馬達,其包括旋轉部,其具有轉子磁鐵;以及靜止部,其具有與所述轉子磁鐵對置的定子,所述馬達的特征在于,所述靜止部具有軸構成部件,其具有圍繞中心軸線配置的內側軸部、固定于所述內側軸部的外周面的外側軸部;上板部,其與所述軸構成部件的一方構成單一的部件,并從所述軸構成部件的所述一方的上部向徑向外側延展;以及下板部,其與所述軸構成部件的另一方構成單一的部件,并從所述軸構成部件的所述另一方的下部向徑向外側延展,所述旋轉部具有配置在所述上板部和所述下板部之間的套筒部,潤滑油連續(xù)存在于所述套筒部和所述上板部之間的上軸向間隙、所述套筒部和所述外側軸部之間的徑向間隙以及所述套筒部和所述下板部之間的下軸向間隙之間,在比所述徑向間隙靠徑向外側的位置,上密封部位于所述靜止部和所述旋轉部之間,所述潤滑油的界面位于所述上密封部,在比所述徑向間隙靠徑向外側的位置,下密封部位于所述靜止部和所述旋轉部之間,所述潤滑油的界面位于所述下密封部;在構成所述下軸向間隙的、所述套筒部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板部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個面設置有下軸向動壓產生槽列,在構成所述徑向間隙的、所述套筒部的內周面和所述外側軸部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個面設置有徑向動壓產生槽列,所述外側軸部和所述內側軸部在徑向重疊的固定范圍在軸向的至少一部分與所述徑向間隙在軸向的存在范圍在徑向重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側軸部的上端與所述上板部的下表面接觸。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側軸部的下端與所述下板部的上表面接觸。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在軸向,所述內側軸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下板部的下表面靠上側的位置。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在軸向,所述內側軸部的上端位于比所述上板部的上表面靠下側的位置。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具有內側套筒圓筒部,在其中插入所述外側軸部;以及套筒凸緣部,其從所述內側套筒圓筒部向徑向外側延展,所述上板部具有上板圓筒部,其位于所述內側套筒圓筒部的外側,且與所述套筒凸緣部的上表面對置,并且在所述上板部的外緣向下方延伸;以及上板連接部,其在所述內側套筒圓筒部的上側連接所述軸構成部件的上部和所述上板圓筒部的上部,在所述上板圓筒部的外周面和所述旋轉部之間構成所述上密封部。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連接部的下表面的徑向寬度比所述上板圓筒部的下表面和所述上板連接部的下表面之間的軸向距離大。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板圓筒部的下表面和所述套筒凸緣部的上表面之間的上軸向間隙中,構成在軸向支撐所述套筒凸緣部的其他的軸向動壓軸承部。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軸部和所述上板部構成單一的部件,所述內側軸部的下端與所述上板圓筒部的下端的軸向位置一致,或者所述內側軸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上板圓筒部的下端的軸向位置靠上方的位置。10.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還具有從所述套筒凸緣部的外緣部朝向上方的外側套筒圓筒部,在所述上板圓筒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外側套筒圓筒部的內周面之間,構成所述上密封部所在的上密封間隙,該上密封間隙是徑向寬度隨著朝向上方推進而逐漸增大的間隙。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間隙的軸向長度比所述套筒凸緣部的厚度長。12.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部具有下板圓筒部;以及下板連接部,其連接所述軸構成部件的下部和所述下板圓筒部,在所述外側套筒圓筒部的外周面和所述下板圓筒部的內周面之間,構成所述下密封部所在的下密封間隙,該下密封間隙是徑向寬度隨著朝向上方推進而逐漸增大的間隙。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連接部的軸向厚度比所述外側軸部的徑向厚度以及所述下板圓筒部的徑向厚度薄。1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靜止部還具有基底部,所述基底部具有從底部的內緣部朝向上方的呈圓筒狀的定子固定部,在所述定子固定部的外周面固定有所述定子的定子鐵芯,在所述定子固定部的內周面固定有所述下板圓筒部。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部在所述定子固定部和底部之間還具有從所述定子固定部的下部向徑向外側突出的臺階部,所述定子鐵芯的下表面與所述臺階部的上表面接觸,所述臺階部的所述上表面與所述下密封間隙在徑向重疊。1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部具有下板圓筒部;以及下板連接部,其連接所述軸構成部件的下部和所述下板圓筒部,在所述外側套筒圓筒部的外周面和所述下板圓筒部的內周面之間,構成所述下密封部所在的下密封間隙,該下密封間隙是徑向寬度隨著朝向上方推進而逐漸增大的間隙。17.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連接部的軸向厚度比所述外側軸部的徑向厚度以及所述下板圓筒部的徑向厚度薄。18.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靜止部還具有基底部,所述基底部具有從底部的內緣部朝向上方的圓筒狀的定子固定部,在所述定子固定部的外周面固定有所述定子的定子鐵芯,在所述定子固定部的內周面固定有所述下板圓筒部。19.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部在所述定子固定部和底部之間還具有從所述定子固定部的下部向徑向外側突出的臺階部,所述定子鐵芯的下表面與所述臺階部的上表面接觸,所述臺階部的所述上表面與所述下密封間隙在徑向重疊。2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該馬達還具有在所述上板部的上方從所述套筒部的外周部向徑向內側延展的密封帽,在所述上板部的上表面和所述密封帽的下表面之間構成所述上密封部。21.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具有內側套筒圓筒部,在其中插入所述外側軸部;套筒凸緣部,其從所述內側套筒圓筒部向徑向外側延展;以及外側套筒圓筒部,其從所述套筒凸緣部的外緣部朝向上方,所述上板部具有上板圓筒部,其位于所述內側套筒圓筒部的外側并且所述外側套筒圓筒部的內側,而且與所述套筒凸緣部的上表面對置,并且在所述上板部的外緣向下方延伸;上板連接部,其在所述內側套筒圓筒部的上側連接所述軸構成部件的上部和所述上板圓筒部的上部,在所述上板圓筒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外側套筒圓筒部的內周面之間構成存在有所述潤滑油的縱向間隙,在所述上板圓筒部的上表面和所述旋轉部的所述下表面之間構成所述上密封部。22.根據(jù)權利要求2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板圓筒部的下表面和所述套筒凸緣部的上表面之間的上軸向間隙中,構成有在軸向支撐所述套筒凸緣部的其他的軸向動壓軸承部。23.根據(jù)權利要求2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軸部和所述上板部構成單一的部件,所述內側軸部的下端與所述上板圓筒部的下端的軸向位置一致,或者所述內側軸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上板圓筒部的下端的軸向位置靠上方的位置。2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軸部和所述外側軸部通過粘結劑固定。25.根據(jù)權利要求24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軸部和所述外側軸部被嵌合。26.根據(jù)權利要求24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側軸部的外周部和所述外側軸部的內周部之間設置有粘結劑聚集部。27.根據(jù)權利要求26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動壓產生槽列由上徑向動壓產生槽列和下徑向動壓產生槽列構成,所述粘結劑聚集部的軸向存在范圍包含在所述上徑向動壓產生槽列和所述下徑向動壓產生槽列之間的范圍內。28.根據(jù)權利要求24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軸部以過盈配合狀態(tài)固定于所述外側軸部,所述上板部以及所述下板部中的一個板部與所述外側軸部構成單一的部件,成為所述過盈配合狀態(tài)的所述內側軸部和所述外側軸部的固定部位的軸向范圍位于比所述徑向動壓產生槽靠所述一個板部側的位置。29.根據(jù)權利要求24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動壓產生槽列由上徑向動壓產生槽列和下徑向動壓產生槽列構成,所述內側軸部以過盈配合狀態(tài)固定于所述外側軸部,成為所述過盈配合狀態(tài)的所述內側軸部和所述外側軸部的固定部位的軸向范圍包含在所述上徑向動壓產生槽列和所述下徑向動壓產生槽列之間的范圍內。3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范圍的軸向長度比所述徑向間隙的軸向長度長,并且所述固定范圍與所述徑向間隙的整體在徑向重疊。31.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范圍的軸向長度比所述套筒部的軸向長度長。3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軸部具有帶凸緣的螺栓。3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具有上下貫通的連通孔。34.一種盤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盤驅動裝置具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使盤旋轉;存取部,其對所述盤進行信息的讀取和寫入中的至少一項;以及機殼,其容納所述盤、所述馬達以及所述存取部。專利摘要一種馬達以及盤驅動裝置。馬達包括軸構成部件、上板部、下板部以及套筒部。軸構成部件具有內側軸部和外側軸部。上板部與軸構成部件的一方構成單一的部件。下板部與軸構成部件的另一方構成單一的部件。套筒部配置于上板部和下板部之間。在套筒部和外側軸部之間構成徑向間隙。外側軸部和內側軸部在徑向重疊的固定范圍被配置。固定范圍的軸向的至少一部分與徑向間隙的軸向存在范圍在徑向重疊。文檔編號H02K5/16GK202840778SQ201220480439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申請日期2012年9月19日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30日發(fā)明者巖崎修二,關井洋一,玉岡健人,西村秀樹,宮島和人,井口卓郎,佐藤和博,首藤武之申請人:日本電產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