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接線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提供一種能防止從車身板件彈回的流體從放泄孔進入到殼體中的電接線盒。電接線盒的殼體包括與各部件相裝接的框架和與框架的下端部分相裝接的下蓋。下蓋包括插入在設置于車身板件中的定位孔中的定位凸出部。定位凸出部從下蓋的底壁的下端部分延伸。此外,在定位凸出部的頂端上開口的連通孔穿過該定位凸出部,并與車身板件的外部和殼體的內部連通,其中,流體經過連通孔從殼體排出。
【專利說明】電接線盒
[0001]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0002]本發(fā)明基于日本專利申請N0.2012-262086,該日本專利申請在此并入作為參考?!炯夹g領域】
[000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適合于并入在車輛中的電接線盒。
【背景技術】
[0004]盡管被并入車輛中的電接線盒具有諸如圖2所示的電接線盒的多種結構,但通常已知的是放泄孔331設置在殼體310的下端部分處的結構。參見日本待審專利公布N0.2006-320133。
[0005]殼體301包括與多個部件相裝接的框架302和與框架302的下端部分相裝接的下蓋303。下蓋303包括放泄孔331、由螺栓307 (圖2中的附圖標記306b是供螺栓307穿過的插入孔)固定至車身板件306的支架305和插入到在車身板件306中形成的定位孔306a中的定位凸出部304。
[0006]當電接線盒310安裝至車輛時,也就是說,當支架305由螺栓固定至車身板件306時,定位凸出部304構造成定位并臨時固定該電接線盒310。
[0007]在該電接線盒310中,浸入到殼體301中的流體(例如,水)流動至殼體301的下端部分,并通過放泄孔331從殼體301排出。該放泄通路由圖2中的箭頭“M”指示。
[0008]然而,在上述電接線盒310中,如由圖2中的箭頭“N”所指示地,存在從車身板件306彈回的流體從放泄孔331進入到殼體I中的缺點。
【發(fā)明內容】
[0009]鑒于以上缺點,本發(fā)明具有提供電接線盒的目的,在該電接線盒中,能防止從車身板件彈回的流體從放泄孔進入到殼體中。
[0010]為了達到以上目的,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電接線盒,該電接線盒包括殼體,該殼體具有在該殼體的下端部分處的定位凸出部。定位凸出部被插入在設置于車身板件中的定位孔中。連通孔形成在定位凸出部內側、穿過所述定位凸出部,并與殼體的內部和車身板件的外部連通。在以上構造中,流體可經過連通孔從殼體排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指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電接線盒的橫截面視圖。
[0012]圖2是指示傳統(tǒng)電接線盒的橫截面視圖。
[0013]附圖標記列表
[0014]I 殼體
[0015]2 框架
[0016]3 下蓋[0017]4定位凸出部
[0018]4a連通孔
[0019]6車身板件
[0020]6a定位孔
[0021]10電接線盒
【具體實施方式】
[0022]通過參考圖1描述與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相關的電接線盒。本發(fā)明的電接線盒安裝至車輛,并且能夠對安裝在車輛中的電子設備進行電力供應和信號傳輸。
[0023]圖1所示的電接線盒裝備有殼體1,該殼體I包括框架2和下蓋3,多個部件裝接至所述框架2,框架2的下端部分裝接至所述下蓋3??蚣?和下蓋3由合成樹脂形成。
[0024]上述下蓋3包括由螺栓7固定至車身板件6的支架5和插入到車身板件6的定位孔6a中的定位凸出部4。當電接線盒10安裝至車輛時,也就是說,當支架5由螺栓固定至車身板件6時,定位凸出部4構造成定位并臨時固定所述電接線盒10。
[0025]上述定位凸出部4在該實施例中與所述支架5 —體地設置。定位凸出部4朝著車身板件6延伸到支架5的車身板件抵接表面之外。
[0026]殼體I還設置有連通孔4a,該連通孔4a在定位凸出部4的頂端上開口,并與殼體的內部連通。換句話說,連通孔4a設置在定位凸出部4內側,并因而與殼體I的內部和車身板件6的外部連通。
[0027]在該電接線盒10中,侵入到殼體I中的諸如水的流體流動至下蓋3的底壁的下端部分,并通過連通孔4a從殼體I排出。該放泄通路由圖1中的箭頭“J”指示。因而,定位凸出部4用作電接線盒10中的放泄孔,從而允許殼體小型化。如圖1所示,定位凸出部4的頂端插入在車身板件6的定位孔6a中。結果,防止如由箭頭“K”所示從車身板件6彈回的流體從連通孔4a (即,放泄孔)進入到殼體I中。
[0028]盡管在上述實施例中,框架2與下蓋3分開或獨立地形成,但框架2可與下蓋3 —體地形成。
[0029]此外,上述實施例僅示出本發(fā)明的一些代表,并且本發(fā)明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因此,本發(fā)明可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的范圍的情況下通過多種變化施行。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接線盒,包括: 殼體,該殼體具有在其下端部分處的定位凸出部,該定位凸出部被插入在設置于車身板件中的定位孔中;以及 連通孔,該連通孔穿過所述定位凸出部,并與所述車身板件的外部和所述殼體的內部連通,其中,流體經過該連通孔從所述殼體排出。
【文檔編號】H02G3/08GK103855657SQ201310632809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fā)明者】牧野匡宏 申請人:矢崎總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