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0歐電阻元件的鋰電池保護板電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0歐電阻元件的鋰電池保護板電路,包括第一控制開關(guān)、第二控制開關(guān)、PTC過流溫度保護器、第一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制器、接口電路、第一電阻至第十四電阻、第一電容至第十三電容、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第十二電阻單點接地,第十三電阻為跳點,第十二電阻和第十三電阻均為0歐電阻。本實用新型電路中:做跳點使用0歐電阻可以實現(xiàn)直接的SMT貼片,簡略了傳統(tǒng)的人工焊接跳點,從而縮短了生產(chǎn)制造的加工工時;做單點接地,PCB設(shè)計時,地線被分成了兩個網(wǎng)絡(luò),在大面積鋪銅等處理時不容易出錯,另外還可充當(dāng)保險絲使用;做跨接使用,PCB設(shè)計時,可以減少PCB板的層數(shù),從而節(jié)省PCB加工成本,相對美觀、安裝也方便。
【專利說明】—種基于O歐電阻元件的鋰電池保護板電路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池保護板電路,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O歐電阻元件的鋰電池保護板電路。
【背景技術(shù)】
[0002]通常情況下:1、只要是地,最終都要連接在一起。電池的PCB板繪制過程是將模擬地與數(shù)字地分別捆綁一塊,然后再通過一條線將兩者連接在一起。2、設(shè)計跳點,為返修工藝提供方便。3、PCB同面線路走線不通時,則會增加層來走線。
[0003]目前市場上也基本按此方案設(shè)計,如果使用O歐電阻的話,價美物廉。1、在模擬地與數(shù)字地之間用O歐的電阻來連接,而不是直接連接在一起。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地線被分成了兩個網(wǎng)絡(luò),在大面積鋪銅等處理時,就會方便的多。2、做為跳線使用。這樣既美觀,安裝也方便。3、做保險絲用。由于PCB上走線的熔斷電流較大,如果發(fā)生短路過流等故障時,很難熔斷,可能會帶來更大的事故。由于O歐電阻電流承受能力比較弱(其實O歐電阻也是有一定的電阻的,只是很小而已),過流時就先將O歐電阻熔斷了,從而電路斷路,防止事故發(fā)生,如發(fā)生此類事故,需前提保護IC相關(guān)器件失效。4、做跨線使用,PCB同面線路走線不通時,不用增加層來走線,直接使用O歐電阻跨接,節(jié)省設(shè)計成本。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基于O歐電阻元件的鋰電池保護板電路。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0006]一種基于O歐電阻元件的鋰電池保護板電路,包括第一控制開關(guān)、第二控制開關(guān)、PTC過流溫度保護器、第一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制器、接口電路、第一電阻至第十四電阻、第一電容至第十三電容、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所述第十二電阻單點接地,所述第十三電阻為跳點,所述第十二電阻和所述第十三電阻均為O歐電阻。
[0007]具體地,鋰電池正極與所述PTC過流溫度保護器的第一端連接,所述PTC過流溫度保護器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電容的第一端和兩個所述接口電路的正極輸入端連接,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三引腳端、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四引腳端和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六引腳端連接后接地,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二引腳端、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五引腳端、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九引腳端連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七引腳端分別與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一端和鋰電池負(fù)極連接,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六引腳端、所述第十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一引腳端和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二引腳端連接,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一端連接后接地,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八引腳端連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十一引腳端與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二極管的負(fù)極、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二極管的正極與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二端連接后接地,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接口電路連接,所述第十一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十二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二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接口電路的負(fù)極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十引腳端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負(fù)極、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正極與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二端連接后接地,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接口電路連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三引腳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四引腳端和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四引腳端連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二引腳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三引腳端、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三引腳端、所述第九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十三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十四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接口電路連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一引腳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二引腳端和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二引腳端連接,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五引腳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六引腳端、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七引腳端、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八引腳端、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五引腳端、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六弓丨腳端、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七弓丨腳端和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八弓丨腳端連接。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型號為BQ27541,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型號為S-8261ABMMD,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和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型號均為A0N3814。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基于O歐電阻元件的鋰電池保護板電路,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11](I)做跳點使用與傳統(tǒng)相比,使用O歐電阻可以實現(xiàn)直接的SMT貼片,簡略了傳統(tǒng)的人工焊接跳點,從而縮短了生產(chǎn)制造的加工工時。
[0012](2)做單點接地使用與傳統(tǒng)相比,PCB設(shè)計時,地線被分成了兩個網(wǎng)絡(luò),在大面積鋪銅等處理時不容易出錯,另外還可充當(dāng)保險絲使用。
[0013](3)做跨接使用與傳統(tǒng)相比,PCB設(shè)計時,可以減少PCB板的層數(shù),從而節(jié)省PCB加工成本,相對美觀、安裝也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jié)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基于O歐電阻元件的鋰電池保護板電路,包括第一控制開關(guān)Q1、第二控制開關(guān)Q2、PTC過流溫度保護器、第一微控制器N2、第二微控制器N1、接口電路、第一電阻Rl至第十四電阻Thl、第一電容Cl至第十三電容C13、第一二極管Dl和第二二極管D2,第十二電阻Rl2單點接地,第十三電阻Rl3為跳點,第十二電阻Rl2和第十三電阻R13均為O歐電阻。鋰電池正極與PTC過流溫度保護器的第一端連接,PTC過流溫度保護器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十三電阻R13的第一端、第十一電容Cll的第一端和兩個接口電路的正極輸入端連接,第十三電阻R13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電容Cl的第一端、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第一微控制器N2的第三引腳端、第一微控制器N2的第四引腳端和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容Cl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和第一微控制器N2的第六引腳端連接后接地,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微控制器N2的第二引腳端、第一微控制器N2的第五引腳端、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和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連接,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和第一微控制器N2的第九引腳端連接,第一微控制器N2的第七引腳端分別與第五電容C5的第一端、第六電容C6的第一端和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連接,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一端和鋰電池負(fù)極連接,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二端接地,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第八電容CS的第一端、第二微控制器NI的第六引腳端、第十電容ClO的第一端、第一控制開關(guān)Ql的第一引腳端和第二控制開關(guān)Q2的第二引腳端連接,第六電容C6的第二端與第七電容C7的第一端連接后接地,第七電容C7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四電阻R4的第二端、第五電容C5的第二端和第一微控制器N2的第八引腳端連接,第一微控制器N2的第十一引腳端與第八電阻R8的第一端連接,第八電阻R8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二二極管D2的負(fù)極、第十電阻RlO的第一端和第九電阻R9的第一端連接,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與第十電阻RlO的第二端連接后接地,第九電阻R9的第二端與接口電路連接,第十一電容Cll的第二端與第十二電容C12的第一端連接,第十二電容C12的第二端分別與接口電路的負(fù)極輸入端連接,第一微控制器N2的第十引腳端與第一電阻Rl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阻Rl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二極管Dl的負(fù)極、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和第十一電阻Rll的第一端連接,第一二極管Dl的正極與第十一電阻Rll的第二端連接后接地,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與接口電路連接,第二微控制器NI的第三引腳端分別與第一控制開關(guān)Ql的第四引腳端和第二控制開關(guān)Q2的第四引腳端連接,第二微控制器NI的第二引腳端分別與第一控制開關(guān)Ql的第三引腳端、第二控制開關(guān)Q2的第三引腳端、第九電容C9的第一端、第十三電容C13的第一端和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一端連接,第九電阻R9的第二端與第十電阻RlO的第二端連接,第十三電容C13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二端和接口電路連接,第二微控制器NI的第一引腳端分別與第一控制開關(guān)Ql的第二引腳端和第二控制開關(guān)Q2的第二引腳端連接,第一控制開關(guān)Ql的第五引腳端分別與第一控制開關(guān)Ql的第六引腳端、第一控制開關(guān)Ql的第七引腳端、第一控制開關(guān)Ql的第八引腳端、第二控制開關(guān)Q2的第五引腳端、第二控制開關(guān)Q2的第六引腳端、第二控制開關(guān)Q2的第七引腳端和第二控制開關(guān)Q2的第八引腳端連接。第一微控制器N2型號為BQ27541,第二微控制器NI型號為S-8261ABMMD,第一控制開關(guān)Ql和第二控制開關(guān)Q2型號均為AON3814。
[001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基于O歐電阻元件的鋰電池保護板電路,包括第一控制開關(guān)、第二控制開關(guān)、PTC過流溫度保護器、第一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制器、接口電路、第一電阻至第十四電阻、第一電容至第十三電容、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二電阻單點接地,所述第十三電阻為跳點,所述第十二電阻和所述第十三電阻均為O歐電阻。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O歐電阻元件的鋰電池保護板電路,其特征在于:鋰電池正極與所述PTC過流溫度保護器的第一端連接,所述PTC過流溫度保護器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電容的第一端和兩個所述接口電路的正極輸入端連接,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三引腳端、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四引腳端和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六引腳端連接后接地,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二引腳端、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五引腳端、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九引腳端連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七引腳端分別與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一端和鋰電池負(fù)極連接,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六引腳端、所述第十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一引腳端和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二引腳端連接,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一端連接后接地,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八引腳端連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十一引腳端與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二極管的負(fù)極、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二極管的正極與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二端連接后接地,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接口電路連接,所述第十一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十二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二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接口電路的負(fù)極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十引腳端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負(fù)極、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正極與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二端連接后接地,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接口電路連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三引腳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四引腳端和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四引腳端連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二引腳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三引腳端、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三引腳端、所述第九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十三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十四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接口電路連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一引腳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二引腳端和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二引腳端連接,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五引腳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六引腳端、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七引腳端、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的第八引腳端、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五引腳端、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六引腳端、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七引腳端和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的第八引腳端連接。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O歐電阻元件的鋰電池保護板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型號為BQ27541,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型號為S-8261ABMMD,所述第一控制開關(guān)和所述第二控制開關(guān)型號均為A0N3814。
【文檔編號】H02H7/18GK203951174SQ201420291321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6月3日
【發(fā)明者】李飛 申請人:福建萬眾百源實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