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機,尤其是關于電機的冷卻風扇。
本發(fā)明還涉及具有上述電機的家用電器,尤其是抽油煙機、洗碗機或洗衣機。
背景技術:
一般電機的主要結構是電機殼、設置于電機殼內的定子和轉子。在電機驅動下旋轉運動的轉軸穿過轉子,由軸承所承載而安裝于電機殼內。電機運行時,由于機內電磁場的交變或空氣摩擦產生損耗,這些損耗轉化為熱量,導致電機殼內部溫度升高。為了保證電機在規(guī)定的溫度限值內正常工作,電機設計時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設法將這些熱量導散到電機的外面而散發(fā)出去,如采用水冷或全空冷等方式。全空冷方式就是利用電機旋轉的作用,在結構上附加一些導流部件,例如冷卻風扇,使電機殼內部的空氣按照制定的路徑在電機殼內流動,將電機殼內產生的熱量不斷導散到電機殼的外面。具體電機結構可以參見公開號為CN2694602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其具電機殼體設有進氣口和排氣口。但對于電機殼體為封閉式的電機如何更有效地散熱則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改進結構的電機,進而有效改善電機的散 熱性能。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一種電機,包括電機殼,在該電機殼內設置有定子和轉子;電機轉軸,其穿過所述轉子而設置于所述電機殼內;軸承,用于承載所述電機轉軸;散熱風扇,套設于所述電機轉軸上并被所述電機轉軸帶動旋轉,鼓動電機殼內部空氣流動;所述散熱風扇包括第一散熱風扇和第二散熱風扇,且該第一散熱風扇、第二散熱風扇如此配合設置:電機工作時,所述第一散熱風扇旋轉帶動空氣沿著由所述定子與電機殼構造而成的第一流通空間平行于電機轉軸軸向流動,所述第二散熱風扇旋轉帶動空氣沿著由所述定子與轉子構造而成的第二流通空間平行于電機轉軸軸向流動;所述第一散熱風扇、第二散熱風扇帶動空氣軸向流動的方向相反。
所謂第一流通空間是指包含靠近轉子的定子內環(huán)面至電機殼之間的空間的第一軸向空間。
所謂第二流通空間是指包含靠近轉子的定子內環(huán)面至靠近轉軸的轉子內環(huán)面之間的空間的第二軸向空間。
電機工作時,其中心部位即第二流通空間溫度最高,尤其是轉子磁極表明和定子鐵芯,在電機殼封閉的結構中,通過設置帶動空氣軸向流動方向相反的兩個散熱風扇,使得電機殼內的空氣在第一流通空間與第二流通空間之間循環(huán)流動起來,從而將電機中心部位的熱量被循環(huán)流動的氣體帶到第一流通空間并通過電機殼散熱到電機外面,進而避免電機內部溫度過高而影響電機正常性能。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流通空間圍繞并靠近電機轉軸,所述第一流通空間圍繞第二流通空間,并遠離電機轉軸。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散熱風扇的葉片徑向延伸設置于所述第一流通空間,所述第二散熱風扇的葉片徑向延伸設置于所述第二流通空間。
第一散熱風扇的葉片只是徑向設置于第一流通空間能夠更好地鼓動第一流通空間中的空氣軸向流動,同理第二散熱風扇的葉片只是徑向設置于第二流通空間則能夠更好地鼓動第二流通空間中的空氣軸向流動。如此能夠更好地促 進空氣在第一、二流通空間之間循環(huán)流動。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散熱風扇的葉片設置于所述第二散熱風扇的外周沿上。
第一散熱風扇和第二散熱風扇一體成型,可以大大減少容納第一、二散熱風扇的體積,從而可以減小電機的體積,節(jié)約了材料成本。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第二散熱風扇均為軸流式風扇。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第二散熱風扇均安裝于電機轉子的同一軸向側。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第二散熱風扇分別安裝于電機轉子的軸向兩側。
此外,本發(fā)明還提出了一種帶有以上任一項所述電機的家用電器。
一般的家用電器里面都有需要電機作為其重要零部件,例如洗衣機、洗碗機、抽油煙機、吸塵器或冰箱等,類似這些家用電器的具體結構都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熟悉,在此就不再贅述,然而作為其零部件的電機均可以采用上述任一項的電機結構方案,以更好發(fā)揮電機的性能。
接下去將以該家用電器被實施為洗碗機作為最佳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但這并不表示本發(fā)明保護范圍只是局限于洗碗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最佳實施例中家用洗碗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最佳實施例中電機的縱刨圖;
圖3為本發(fā)明最佳實施例中電機散熱風扇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00-電機;1-電機殼;2-電機轉軸;4-定子;5-轉子;6-軸承;7-散熱風扇;71-第一散熱風扇;711-第一散熱風扇葉片;72-第二散熱風扇;721-第二散熱風扇葉片;722-第二散熱風扇外周沿;A-第一流通空間;B-第二 流通空間;GS-洗碗機;BO-底部組件;IR-內部空間;GK-餐具籃;SA-噴淋臂;PS-泵池;WZ-水加熱系統(tǒng);UP-循環(huán)泵;LP-排放液體泵;EL-水排放管路;ZL-供給管路。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的洗碗機GS包括充當洗滌容器的內部空間IR,可以借助于門(未標示)打開和關閉該內部空間,該門可以樞轉地連接到洗碗機GS上,以用于裝載和卸載目的。用于接收待清潔的物品的餐具籃GK設置在洗碗機GS的內部空間IR中,且該待清潔的物品可從洗碗機GS的內部空間IR移除,以便于裝載和卸載。
為了清潔存放在餐具籃GK中的待清潔的物品,被實施為用于向待清潔的物品施加流體的噴淋臂SA的噴淋裝置設置在洗碗機GS的內部空間IR中,其中,流體可為施加有例如清潔劑或沖洗主劑的水,以便從而能實現(xiàn)對待清潔的物品的清潔作用和/或無斑痕的干燥。從待清潔的物品滴落的流體收集在泵池PS中,該泵池設置在洗碗機GS的內部空間IR的底部區(qū)域中。在泵池PS中還設有過濾裝置(未標示),污物或顆??山柚谠撨^濾裝置從循環(huán)流體中分離出來。
噴淋臂SA借助于供給管路ZL以流體傳導方式連接到循環(huán)泵UP,該循環(huán)泵UP與洗碗機GS的內部空間IR下方的底部組件BO中的其他洗碗機構件鄰近地設置。在操作過程中,即在循環(huán)泵UP運行中時,循環(huán)泵UP吸入收集在泵池PS中的流體,且將流體通過供給管路ZL傳送到噴淋臂SA。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為了加熱通過該循環(huán)泵UP的流體,循環(huán)泵UP包括用于加熱流體的集成式的水加熱系統(tǒng)WZ??蛇x地,也可提供單獨的連續(xù)式水加熱其或其他水加熱系統(tǒng)來加熱流體。此外,洗碗機GS中還設有排放液體的泵LP,用于排放洗碗機GS的內部空間IR的液體,該排放液體的泵LP可以流體傳導方式連接到泵池PS,且還 可能連接到家用廢水排放管網(wǎng)中的水排放管路EL。
上述洗碗機GS的排放液體泵LP和循環(huán)泵UP中均可設置本發(fā)明中的電機,用于排放洗碗機內的水和使得洗碗機內的水或氣循環(huán)流動。
如圖2所示,電機100具有一電機殼1,在該電機殼內設置有轉子5和圍繞該轉子5設置的定子4。一電機轉軸2穿過轉子5,電機轉軸2在電機殼1內部的前后兩端分別被軸承6所承載而設置于電機殼1內。轉子5在電機100的驅動下旋轉運動,進而帶動電機轉軸2轉動而實現(xiàn)電機100在不同功能模塊中的相應功能。在電機殼1內部前端設有一散熱風扇7,其套設于軸承6與轉子5之間的電機轉軸2上。電機工作時候,散熱風扇7在電機轉軸2的轉動下于電機殼1內部旋轉,鼓動電機殼1內部空氣流動。電機殼1內部分別包括由定子4與電機殼1構造而成的第一流通空間A和由定子4與轉子5構造而成的第二流通空間B,該第一流通空間A具體是指包含靠近轉子5的定子4內環(huán)面至電機殼1之間的空間的第一軸向空間,該第二流通空間B具體是指包含靠近轉子5的定子4內環(huán)面至靠近轉軸2的轉子5內環(huán)面之間的空間的第二軸向空間。第二流通空間B圍繞并靠近電機轉軸2,第一流通空間A圍繞第二流通空間B,并遠離電機轉軸2。第一流通空間A與第二流通空間B相互連通,電機殼1內部的空氣在散熱風扇7的旋轉鼓動下能在第一流通空間A與第二流通空間B之間循環(huán)流通。
散熱風扇7包括第一散熱風扇71和第二散熱風扇72,且該第一散熱風扇71、第二散熱風扇72如此配合設置:電機工作時,第一散熱風扇71旋轉帶動空氣沿著第一流通空間A平行于電機轉軸2軸向流動,第二散熱風扇72旋轉帶動空氣沿著第二流通空間B平行于電機轉軸2軸向流動;第一散熱風扇71、第二散熱風扇72帶動空氣軸向流動的方向相反,如此空氣就能夠在第一流通空間A與第二流通空間B之間循環(huán)流通起來。
電機工作時,其中心部位即第二流通空間B溫度最高,尤其是轉子5磁極表面和定子4鐵芯的溫度比較高。在電機殼1封閉的結構中,通過設置帶動空 氣軸向流動方向相反的第一散熱風扇71和第二散熱風扇72,使得電機殼1內的空氣在第一流通空間A與第二流通空間B之間循環(huán)流動起來,從而將電機中心部位即第二流通空間B的熱量被循環(huán)流動的氣體帶到第一流通空間A并通過電機殼1散熱到電機外面,進而避免電機內部溫度過高而影響電機正常性能。
結合圖3所示,第一散熱風扇71和第二散熱風扇72一體成型,且第一散熱風扇葉片711設置于所述第二散熱風扇72的外周沿722上,如此可以大大減少容納第一、二散熱風扇的體積,從而可以減小電機的體積,節(jié)約了材料成本。第一散熱風扇葉片711徑向延伸設置于第一流通空間A,第二散熱風扇葉片721徑向延伸設置于第二流通空間B。第一散熱風扇葉片711只徑向設置于第一流通空間A能夠更好地鼓動第一流通空間A中的空氣軸向流動,同理第二散熱風扇葉片721只徑向設置于第二流通空間B則能夠更好地鼓動第二流通空間B中的空氣軸向流動,如此能夠更好地促進空氣在第一、二流通空間之間循環(huán)流動,從而將電機內部的熱量傳遞到電機外殼并散發(fā)到電機外面,達到很好的降低電機內部溫度的效果。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散熱風扇71和第二散熱風扇72均為軸流式風扇,且均安裝于電機轉子5的同一軸向側即轉子5的前軸向側,當然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其第一散熱風扇71和第二散熱風扇72也可都安裝于轉子5的后軸向側。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散熱風扇71和第二散熱風扇72一體成型,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很容易想到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第一散熱風扇71和第二散熱風扇72可以獨立設置并分開安裝于電機轉軸2上,并且可以分別安裝于轉子5的前后軸向兩側。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發(fā)明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凡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