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光伏組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光伏組件安裝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環(huán)境和能源問題始終是我們研究的重要課題,作為應對環(huán)境和能源問題的一種趨勢,近年來太陽能光伏行業(yè)發(fā)展迅速?,F(xiàn)有的光伏組件通常采用支架系統(tǒng)來安裝,將支架系統(tǒng)預先鋪設好,然后將光伏組件一一固定在支架系統(tǒng)上,通過支架系統(tǒng)的支撐和固定實現(xiàn)光伏組件在戶外的穩(wěn)固定位,以對抗惡劣多變的戶外環(huán)境,保障電站安全運行?,F(xiàn)有的支架系統(tǒng)中,需要采用橫向或縱向鋪設的導軌或龍骨以及大量的夾具、螺栓等部件,整個安裝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且非常耗時,而且對于雙玻光伏組件來說,由于是玻璃材質,現(xiàn)有的支架系統(tǒng)無法完全適用,目前常采用的安裝方式,是在組件的四周通過夾具、密封膠來夾持住組件的邊緣,然后將夾具固定在橫梁/龍骨上,但這種安裝方式對于雙玻光伏組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尤其是當受到外界應力導致局部應力集中時,被夾持的玻璃位置上十分容易因應力過大而發(fā)生破碎,造成組件破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已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光伏組件安裝系統(tǒng),從而使得光伏組件的安裝更加便捷、高效。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一種光伏組件安裝系統(tǒng),其包括:鉤掛件、介于鉤掛件與光伏組件背面之間的粘結層、與所述鉤掛件卡扣配合的連接件、支撐于所述鉤掛件上的支撐梁、以及固定連接所述連接件和支撐梁的固定件。
進一步地,所述鉤掛件設有一水平部、自水平部的一側延伸出的一對掛臂、 以及介于兩掛臂之間的鉤掛槽,所述粘結層設于所述水平部與光伏組件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掛臂的末端設有向內側彎折延伸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凸伸入所述鉤掛槽內并與所述連接件卡扣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設有頂壁、底壁及連接頂壁和底壁的一對側壁,所述頂壁、底壁和側壁共同形成一腔體,所述頂壁的兩側設有凸伸出所述側壁的一對突起部,所述底壁設有一貫通所述腔體的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延伸入所述鉤掛槽內并通過突起部與所述掛臂卡扣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梁呈U型,并設有一對支撐壁及連接兩支撐壁的連接壁,所述支撐壁的末端設有支撐于所述鉤掛件水平部上的彎折部,所述連接壁上開設有安裝孔。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件通過所述安裝孔延伸至支撐梁內,并與所述連接件固定連接;所述固定件的末端通過所述連接件底壁上的通孔進入所述連接件的腔體內。
進一步地,所述鉤掛件設有水平部以及位于水平部兩側的凹槽,所述粘結層設于所述凹槽內,所述凹槽外側設有擋壁。
進一步地,所述水平部的一側設有一容納連接件的鉤掛槽,所述鉤掛槽的兩側設有延伸入支撐梁內側的槽壁。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梁設有一對支撐于所述凹槽底部的支撐壁,所述支撐壁的末端設有彎折部,所述槽壁延伸至所述兩支撐壁的彎折部之間。
本發(fā)明所述的光伏組件安裝系統(tǒng)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也可節(jié)省更多的材料,安裝方式也比較靈活,而且當發(fā)現(xiàn)固定件安裝位置不正時可以及時進行調 整,增加了安裝關系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實施例中的光伏組件安裝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圖1中光伏組件安裝系統(tǒng)的安裝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圖2中光伏組件安裝系統(tǒng)的安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另一種實施例中的光伏組件安裝系統(tǒng)安裝前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圖4中光伏組件安裝系統(tǒng)的安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光伏組件安裝系統(tǒng),如圖1至圖3所示,其設于光伏組件200的背面,并包括:鉤掛件10、介于鉤掛件10與光伏組件200背面之間的粘結層20、與所述鉤掛件10卡扣配合的連接件30、支撐于所述鉤掛件10上的支撐梁40、以及固定連接所述連接件30和支撐梁40的固定件50。
如圖2所示,所述鉤掛件10通過所述粘結層20固定在所述光伏組件200的背面,且所述鉤掛件10設有一水平部11、自水平部11的一側垂直延伸出的一對掛臂12、以及介于兩掛臂12之間的鉤掛槽13,安裝時所述粘結層20設于所述水平部11上以此將鉤掛件10粘于光伏組件200上,而且所述掛臂12的末端設有向內側彎折延伸的卡扣部14,所述卡扣部14凸伸入所述鉤掛槽13內,用于與所述連接件30卡扣連接。所述連接件30設有頂壁31、底壁32及連接頂壁31和底壁32的一對側壁33,所述頂壁31、底壁32和側壁33共同形成一方形腔體34,其中,所述頂壁31的兩側設有凸伸出所述側壁33的一對突起部 35,所述連接件30卡持入所述鉤掛槽13內,并通過突起部35與所述掛臂12卡扣配合,由此實現(xiàn)連接件30與鉤掛件10的卡扣連接,所述底壁32設有一貫通所述腔體34的通孔36。所述支撐梁40位于所述鉤掛件10的下方,其呈U型,并設有一對支撐壁41及連接兩支撐壁41的連接壁42,所述支撐壁41支撐于所述鉤掛件10的水平部11上,且支撐位置位于所述兩掛臂12的兩側,所述支撐壁41的末端設有彎折部43,所述連接壁42上開設有安裝孔44。所述固定件50通過所述安裝孔44延伸至支撐梁40內側,并與所述連接件30固定連接,且所述固定件50的末端通過所述連接件30底壁32上的通孔36進入所述連接件30的方形腔體34內,所述固定件50可以是螺栓件,用于將支撐梁40與連接件30固定連接,如圖3所示。
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實施例中,如圖4及圖5所示,所述鉤掛件10’和連接件采用另一種結構連接,其中,所述鉤掛件10’設有水平部11’以及位于水平部11’兩側的凹槽15’,所述凹槽15’用于容納粘結層20’,凹槽15’外側有擋壁17’阻擋,防止粘結劑外溢;所述水平部11’的一側設有一容納掛臂12’的鉤掛槽13’,所述鉤掛槽13’的兩側設有延伸入支撐梁40’內側的槽壁16’,所述槽壁16’延伸至兩彎折部43’之間,可以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30’完全收容于所述鉤掛槽13’內,并通過連接件30’頂部的卡扣部14’與所述鉤掛槽13’內的掛臂12’卡扣配合。另外,所述固定件50’與所述支撐梁40’的連接壁之間設有墊板60’。
本發(fā)明所述的光伏組件安裝系統(tǒng)可以直接將支撐梁固定在如橫梁、龍骨等部件上,完成整個光伏組件的安裝固定,這種安裝系統(tǒng)可以節(jié)省材料、簡化安裝,在結構安裝中光伏組件200不受力,而且安裝點可以設置在光伏組件200 背面的最佳受力位置上,同時這種安裝方式比較靈活,在結構受力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任意選擇安裝點的位置,尤其適合雙玻光伏組件的安裝應用。實踐中,可以先將鉤掛件通過粘結層粘接至光伏組件200的背面,然后運到現(xiàn)場(如戶外光伏電站);在現(xiàn)場將連接件30、30’接至所述鉤掛件10、10’上;最后,將光伏組件200嵌入所述U型支撐梁40、40’上,通過螺栓件50、50’從U型支撐梁下面的安裝孔44中穿入并至連接件30、30’的通孔36內,然后擰緊即可。由于連接件30、30’可以在鉤掛件的鉤掛槽13、13’內滑動,因此,在安裝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螺栓件50、50’的位置不正時,可以調整連接件在鉤掛槽13、13’內的位置,使得螺栓件50、50’不會偏斜,增加了連接關系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申請人聲明,本發(fā)明通過上述實施例來說明本發(fā)明的詳細方法,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詳細方法,即不意味著本發(fā)明必須依賴上述詳細方法才能實施。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了,對本發(fā)明的任何改進,對本發(fā)明產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換及輔助成分的添加、具體方式的選擇等,均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和公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