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關于一種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突破,電子裝置的充電方式在無線充電技術的問世后,有了突破性的發(fā)展。藉由無線充電技術的運用,使用者可以不再需要透過線材來連接電子裝置與充電座,便可使電子裝置進行充電的動作。
然而,無線充電的執(zhí)行,是透過充電座內的線圈與待充電裝置的線圈間的電感耦合來傳輸電力,充電時,兩線圈必須彼此對應且靠近至一定距離內,因此,使用時必須將待充電裝置以一定角度進行擺放。但如此對使用者而言,稍嫌不便,尤其當裝置本身形狀為圓柱狀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電子裝置,特別是以多種擺放方式放置于無線充電座上皆可進行無線充電的電子裝置。
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電子裝置系可透過與無線充電座的第一感應線圈產生電磁感應進行充電,其中電子裝置包括有本體、電池、支架、多個第二感應線圈及充電控制器。本體內部具有容納空間。電池設置于本體的容納空間中。支架設置在本體的容納空間中,支架包括有多個朝不同方向延伸突出的突柱。多個第二感應線圈各自纏繞各突柱而設置于支架上;各第二感應線圈分別用以在接近第一感應線圈至一感應距離內時,產生電磁感應以接收來自無線充電座的充電電流。充電控制器設置于本體的容納空間中,并與各第二感應線圈及電池電性連接;充電控制器用以控制傳輸充電電流至電池中儲存。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所述支架更包括有中心柱體,其中中心柱體由多個側表面圍繞形成,多個突柱的全部或部分突柱各自連接在中心柱體各個側表 面上。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所述中心柱體的形狀為正n邊形柱,連接在任兩相鄰的側表面上的兩突柱間隔360/n度而設置,3≦n≦12,且n為360的因數(shù)。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所述中心柱體更包括有前表面及與前表面相對應的后表面,前表面與后表面分別位在各個側表面對應的兩側;多個突柱各自連接在中心柱體的各個側表面、前表面以及后表面上。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多個第二感應線圈各自纏繞連接在各個側表面上的各突柱。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多個第二感應線圈各自纏繞連接在各個側表面、前表面及后表面上的各突柱。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所述本體包括有蓋體部,而支架與蓋體部連接。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所述蓋體部具有熱熔柱,該熱熔柱以熱熔方式與支架相結合,以使支架與蓋體部連接。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所述本體的形狀為圓柱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側面剖視圖。
圖2為表示支架與蓋體部結合方式的示意。
圖3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支架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支架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支架的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
電子裝置1本體10
容納空間11主體部12
蓋體部13熱熔柱131
電路板20電池30
支架40中心柱體41
側表面411前表面412
后表面413突柱42
第二感應線圈50充電控制器60
無線充電座90第一感應線圈91
導線c1、c2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以下請一并參考圖1至圖3關于本發(fā)明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電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如圖1所示,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中,本發(fā)明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電子裝置1可透過與一無線充電座90的第一感應線圈91產生電磁感應來進行充電。無線充電座90可與一外部電源(例如:市電,圖未示)電性連接,該外部電源可輸入充電電流至無線充電座90。
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中,本發(fā)明的電子裝置1包括有本體10、電路板20、電池30、支架40、多個第二感應線圈50以及充電控制器60。
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中,本體10的形狀為圓柱狀,其內部具有容納空間11,且本體10由主體部12及蓋體部13兩個部件所組成,其中蓋體部13可拆卸地結合于主體部12的一端,且蓋體部13內側上設有熱熔柱131(如圖2所示)。
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中,電路板20及電池30皆設置于本體10的容納空間11中。電池30透過導線c1而與電路板20電性連接。
如圖1及圖3所示,支架40設置于本體10的容納空間11中,支架40包括有中心柱體41及多個朝不同方向延伸突出的突柱42。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中,中心柱體41的形狀為正四邊形柱,由四個側表面411所圍繞形成,中心柱體41并包含有分別位在各個側表面411對應兩側的前表面412及后表面413。各突柱42各自連接在各個側表面411上,且連接在任兩相鄰的側表面411上的兩突柱42間隔90度角而設置。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支架40與蓋體部13的熱熔柱131以熱熔方式相結合,以使支架40可連接于蓋體部13上(如圖2所示)。
如圖1及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中,多個第二感應線圈50的數(shù)量為四個,分別纏繞各突柱42而設置于支架40上,各第二感應線圈50可 透過導線c2的連接而分別與電路板20電性連接。導線c2與電路板20間的電性連接在具體實現(xiàn)上,可于導線c1靠近電路板20的一端設置金屬接腳(圖未示),使該些金屬在蓋體部13結合至主體部12時,接腳接觸電路板20上的端接器(圖未示),換言之,二者為可分離式的電性連接,但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第二感應線圈50用以在接近無線充電座90的第一感應線圈91至一感應距離內(例如:5公分以內)時,透過與第一感應線圈91產生電磁感應,以接收來自無線充電座90的充電電流;更具體地來說,無線充電座90電性連接外部電源后,可接收由外部電源所供應的充電電流,并在第二感應線圈50接近第一感應線圈91至一定距離內時,藉由第二感應線圈50與第一感應線圈91間的電磁感應,可使該充電電流傳輸至電子裝置1。
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中,充電控制器60設置于容納空間11中,并安設在電路板20上,藉以透過電路板20以和電池30及各第二感應線圈50電性連接。充電控制器60用以控制由第二感應線圈50接收到的充電電流傳輸至電池30中儲存,亦即控制以充電電流來對電池30進行充電。
藉由以上說明可知,本發(fā)明的電子裝置1透過多個朝向不同方向的第二感應線圈50,并使其環(huán)繞中心主體41而設置,可讓圓柱狀的電子裝置1在平躺放置于無線充電座90上進行充電時,無須限定以特定角度擺放,換言之,使用者只要將電子裝置1平放于無線充電座90上,無論是以哪一面朝向無線充電座90,皆可執(zhí)行充電動作。
接著,請一并參考圖1及圖4關于本發(fā)明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電子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如圖4所示,和前述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中,突柱42及第二感應線圈50的數(shù)量皆為六個,除了連接于各個側表面411外,多個突柱42中并有其中兩突柱42分別連接在前表面412及后表面413上。各第二感應線圈50則各自地纏繞在不同的突柱42上,每一第二感應線圈50均各自地與充電控制器60電性連接。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在前、后表面412、413上更設有第二感應線圈50,可使電子裝置1能以更多擺放角度來與無線充電座90進行電力傳輸。舉例來說,以圖1所示電子裝置1為例,即除了可以平躺放置于無線充電座90上的方式進行充電外,更可以蓋體部13朝向無線充電座90的擺放方式進行充電。
最后,請一并參考圖1及圖5關于本發(fā)明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電子裝置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如圖5所示,在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中,和前述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支架40的中心柱體41為正六邊形柱,因此,側表面411的數(shù)量有六個。突柱42的數(shù)量亦為六個,分別連接于各個側表面411上,且連接在任兩相鄰的側表面411上的兩突柱42間隔60度角而設置。第二感應線圈50的數(shù)量同于突柱42亦為六個,分別纏繞各突柱42而設置于支架40上。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增加圍繞中心柱體42的第二感應線圈50的數(shù)量,可使在本體10平躺放置于無線充電座90上時,第一感應線圈91有更多機率可與第二感應線圈50正向面對,加速充電的效率,并且在任一第二感應線圈50有損壞情形發(fā)生時,可另以其他未損壞的第二感應線圈50進行充電。
需注意的是,上述各實施方式僅例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為避免贅述,并未詳加記載所有可能的變化組合。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可理解,上述各元件未必皆為必要。且為實施本發(fā)明,亦可能包含其他較細節(jié)的現(xiàn)有元件。各元件皆可能視需求加以省略或修改,且任兩元件間未必不存在其他模組或元件。舉例而言,第二感應線圈50的數(shù)量未必要等同突柱42數(shù)量,第二感應線圈50可少于突柱42數(shù)量,故并非每一突柱42上均要纏繞第二感應線圈50;以上述第二實施例為例,連接在前、后表面412、413上的突柱42也可不纏繞第二感應線圈50,但本發(fā)明亦不以此為限,也有可能是連接在側表面41上的突柱42不纏繞第二感應線圈50。
此外,支架40的中心柱體41的形狀并不以是正四邊柱體或正六邊柱體為限,其可為任何的形狀的柱狀體,突柱42可連接在中心柱體41的表面上而朝不同方向延伸突出即可。并且,由第一實施例及第三實施例描述內容可知,中心柱體41如為正n邊形柱(此時側表面411的數(shù)量為n個),則連接在相鄰側表面411上的兩突柱42彼此系間隔360/n度而設置,其中此處的n較佳者是介于3至12,且n為360的因數(shù),但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
綜上所陳,本發(fā)明無論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顯示其迥異于現(xiàn)有技術的特征。但應注意的是,上述諸多實施例僅為了便于說明而舉例而已,本發(fā)明所主張的權利范圍自應以權利要求保護范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于上述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