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灌膠方法及其裝置與流程

文檔序號:12132232閱讀:1378來源:國知局
灌膠方法及其裝置與流程

本發(fā)明涉及電機(jī)的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灌膠方法及其裝置。



背景技術(shù):

一般的電機(jī)在制造時,通過注射器將配比好的膠液注射至線圈套內(nèi),以將線圈固定于線圈套上。整個灌膠過程為:1)將灌膠芯軸通過冷壓的工藝方法壓入灌膠底座內(nèi),使灌膠芯軸連接于灌膠底座上;2)裝入拆卸用的墊片;3)將線圈和密封件分別裝配于線圈套的內(nèi)孔中;4)將線圈套裝入灌膠底座內(nèi);5)通過注射器將配比好的膠液注射于線圈套與灌膠芯軸之間的間隙中;6)當(dāng)膠液注滿后,將密封件封堵于線圈套上;7)待膠液干后,通過工裝將線圈套壓出。

上述的線圈在灌膠過程中,膠液容易粘附于電機(jī)的軸承座和其他精加工表面上,之后需進(jìn)行人工脫膠處理,從而增加了電機(jī)的生產(chǎn)成本;此外,人工脫膠處理過程中容易損傷軸承座表面,且微細(xì)的膠顆粒會殘存于軸承座內(nèi),從而降低了電機(jī)的運(yùn)行精度和使用壽命。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電機(jī)的生產(chǎn)成本較高且運(yùn)行精度和使用壽命較低的問題,提供一種灌膠方法及其裝置。

一種灌膠裝置,用于將線圈進(jìn)行灌膠液,包括:

料斗,開設(shè)有用于盛放所述膠液的容液槽;

第一座體,開設(shè)有第一通孔;

第二座體,開設(shè)有第二通孔;

線圈套,所述線圈套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座體和所述第二座體連接,所述線圈套開設(shè)有容納腔和第三通孔,所述容納腔分別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連通;

芯軸,穿設(shè)于所述容納腔內(nèi),且所述芯軸的兩端分別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內(nèi),所述芯軸與所述線圈套之間存在間隙,所述間隙用于容納所述線圈;所述芯軸開設(shè)有管道和第四通孔,所述管道與所述第一通孔連通,所述第四通孔分別與所述管道和所述容納腔連通;

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的一端與所述容液槽連通,所述第一連接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通孔連通;以及

第二連接管,與所述第三通孔連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灌膠裝置還包括堵頭,所述堵頭封堵于所述管道,且所述堵頭位于所述芯軸遠(yuǎn)離所述第一座體的端部上;灌膠后,卸下堵頭并清除位于芯軸的管道內(nèi)的膠液,可以方便工具(如鉆頭)伸入管道對膠液進(jìn)行清除,加快清膠的速度;另外,清膠工具可以通過管道的兩端清除膠液,防止因清膠工具的清膠范圍的限制而不能對管道內(nèi)的膠液完全清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四通孔的數(shù)目為多個,多個所述第四通孔沿所述芯軸的軸向間隔分布,可以加快線圈的灌膠速度,同時使膠液可以更好地對芯軸與線圈套之間的間隙進(jìn)行填充。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灌膠裝置還包括第一密封墊和第二密封墊;所述第一密封墊套接于所述芯軸上,所述第一密封墊分別位于所述容納腔和所述第一通孔內(nèi),以封堵所述線圈套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座體鄰近所述第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密封墊套接于所述芯軸上,所述第二密封墊位于所述容納腔內(nèi),以封堵所述線圈套的第二端,由于第一密封墊封堵于第一端和第一座體鄰近第一端的端部,第二密封墊封堵于線圈套的第二端,可以更好地避免膠液從線圈套的兩端及第一座體鄰近線圈套的端部溢出至線圈套的端部的精加工表面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墊包括墊本體和抵接部,所述墊本體與所述抵接部連接,所述墊本體穿設(shè)于所述芯軸上;所述抵接部夾緊于所述第二座體與所述線圈套之間,以便工裝將線圈套從第二座體上壓出。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芯軸包括芯軸本體和止檔部,所述芯軸本體和所述止檔部連接;所述芯軸本體穿設(shè)于所述容納腔內(nèi),且所述芯軸本體的兩端分別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內(nèi),所述止檔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座體遠(yuǎn)離所述線圈套的端部,可以提高芯軸與第一座體之間的連接牢固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灌膠裝置還包括第一緊固件,所述第一座體上開設(shè)有第一螺紋孔,所述第二座體上開設(shè)有第二螺紋孔,所述第一緊固件穿設(shè)于所述第一螺紋孔和所述第二螺紋孔內(nèi),使所述線圈套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座體和所述第二座體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座體開設(shè)有與所述第一通孔連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座體開設(shè)有與所述第二通孔連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內(nèi),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內(nèi),使線圈套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座體和第二座體進(jìn)行更好地連接。

一種灌膠方法,通過上述的灌膠裝置對線圈進(jìn)行灌膠液,所述方法包括:

將所述芯軸穿設(shè)于所述線圈套的容納腔內(nèi),且將所述線圈置于所述芯軸與所述線圈套之間的間隙內(nèi);

將所述線圈套的第一端連接于第一座體上,且將所述線圈套的第二端連接于第二座體上;

將所述第一連接管的一端與料斗的容液槽連通,所述第一連接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座體的第一通孔連通,使位于所述容液槽的膠液通過所述進(jìn)料管流入所述第一通孔內(nèi);

將所述第二連接管與所述線圈套的第三通孔連通,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膠液流經(jīng)所述管道、所述第四通孔、所述容納腔和所述第三通孔,最終通過所述第二連接管流出;以及

待所述膠液凝固后,卸下所述第一座體、所述第二座體和所述芯軸。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待所述膠液凝固后,卸下所述第一座體、所述第二座體和所述芯軸的步驟之前還包括:將所述灌膠裝置置于抽真空機(jī)內(nèi),以對所述灌膠裝置進(jìn)行抽真空,可以有效地排出線圈套內(nèi)的空氣,避免因膠液凝固后存在氣泡而導(dǎo)致電機(jī)的定子與轉(zhuǎn)子之間相碰擦,提高了線圈的灌膠質(zhì)量,從而提高了電機(jī)的運(yùn)行精度和使用壽命。

上述的灌膠方法及其裝置,灌膠時,位于容液槽的膠液通過第一連接管流入第一通孔內(nèi),由第一通孔流經(jīng)管道、第四通孔、容納腔和第三通孔,最終經(jīng)由第二連接管流出,使膠液填充于芯軸與線圈套之間的間隙中,從而可以對線圈進(jìn)行較好地注膠;在制造裝配時,可提高第一座體、第二座體、線圈套及芯軸的制造精度,以減小芯軸分別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間的配合間隙,且減小線圈套分別與第一座體和第二座體連接的精密性,可以避免膠液從線圈套的兩端及第一座體鄰近線圈套的端部溢出至線圈套的端部的精加工表面上,從而可以省略人工脫膠處理的操作,降低了電機(jī)的生產(chǎn)成本;待膠液凝固后,可以卸下第一座體、第二座體和芯軸,并通過工具清理位于芯軸上管道和第四通孔內(nèi)的膠液,清理后可以對芯軸進(jìn)行重復(fù)使用,以進(jìn)一步降低電機(jī)的生產(chǎn)成本;由于灌膠后的線圈無需經(jīng)由脫膠處理,可以解決電機(jī)的運(yùn)行精度和使用壽命較低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例的灌膠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灌膠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圖2a為圖2所示灌膠裝置的A處局部放大圖;

圖3為一實施例的灌膠方法的流程圖;

圖4為另一實施例的灌膠方法的流程圖;及

圖5為又一實施例的灌膠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發(fā)明,下面將參照相關(guān)附圖對灌膠方法及其裝置進(jìn)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灌膠方法及其裝置的首選實施例。但是,灌膠方法及其裝置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灌膠方法及其裝置的公開內(nèi)容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dāng)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dāng)一個元件被認(rèn)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shù)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shù)和科學(xué)術(shù)語與屬于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灌膠方法及其裝置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shù)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fā)明。本文所使用的術(shù)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guān)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如圖1所示,一實施例的灌膠裝置10用于對線圈20進(jìn)行灌膠。灌膠裝置10包括料斗100、第一座體200、第二座體300、線圈套400、芯軸500、第一連接管600、第一密封墊700、第二密封墊800以及第二連接管900。同時參見圖2,料斗100開設(shè)有用于盛放膠液30的容液槽110。第一座體200開設(shè)有第一通孔210。第二座體300開設(shè)有第二通孔31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310均為圓形通孔,且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310與芯軸500相適應(yīng)。容液槽110內(nèi)盛放有配比好的具有流動性的膠液30。

如圖2所示,線圈套400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座體200和第二座體300連接。同時參見圖2a,線圈套400開設(shè)有容納腔410和第三通孔420,容納腔410分別與第一通孔210、第二通孔310和第三通孔420連通。芯軸500穿設(shè)于容納腔410內(nèi),且芯軸500的兩端分別伸入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310內(nèi),芯軸500與線圈套400之間存在用于容納線圈20的間隙410a。芯軸500開設(shè)有管道510和第四通孔520,第四通孔520分別與管道510和第一通孔210連通,第四通孔520分別與管道510和容納腔410連通。在本實施例中,線圈套400為圓柱狀結(jié)構(gòu)。容納腔410沿線圈套400的軸向延伸,第三通孔420沿線圈套400的徑向延伸,且容納腔410與第三通孔420連通。管道510沿芯軸500的軸向延伸,第四通孔520沿芯軸500的徑向延伸。第三通孔420、管道510和第四通孔520均為圓形通孔。

如圖2a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四通孔520的數(shù)目為多個,多個第四通孔520沿芯軸500的軸向間隔分布,可以加快灌膠裝置10的灌膠速度,同時使膠液30可以更好地對芯軸500與線圈套400之間的間隙410a進(jìn)行填充。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通孔520的數(shù)目為四個,其中兩個第四通孔520并排設(shè)置于芯軸500上鄰近第一密封墊700處,另外兩個第四通孔520并排設(shè)置于芯軸500上鄰近第二密封墊800處。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四通孔520的數(shù)目為多個,多個第四通孔520沿芯軸500的周向間隔分布,可以加快灌膠裝置10的灌膠速度,同時使膠液30可以更好地對芯軸500與線圈套400之間的間隙410a進(jìn)行填充。

如圖2所示,第一連接管600的一端與容液槽110連通,第一連接管600的另一端與第一通孔210連通。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管600為膠管。容液槽110內(nèi)的膠液30可以通過第一連接管600流至第一通孔210內(nèi)。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灌膠裝置10還包括第一接頭1100和第二接頭1200,第一接頭1100的兩端分別連接料斗100與第一連接管600的一端,第二接頭1200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連接管600的另一端與第二座體300,使第一連接管600的一端與容液槽110連通,第一連接管600的另一端與第二通孔310連通,從而使第一連接管600分別與料斗100和第二座體300均可較好地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接頭1100和第二接頭1200的數(shù)目均為一個。再次參見圖1,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接頭1100、第二接頭1200、第一座體200、第二座體300、線圈套400、芯軸500、第一連接管600、第一密封墊700、第二密封墊800和第二連接管900的數(shù)目均為多個,且多個第一接頭1100均與料斗100連接,可以實現(xiàn)對多個線圈20同時灌膠。

如圖2所示,第一密封墊700套接于芯軸500上,第一密封墊700分別位于容納腔410和第一通孔210內(nèi),以封堵線圈套400的第一端400a和第一座體200鄰近第一端400a的端部。如圖2所示,第二密封墊800套接于芯軸500上,第二密封墊800位于容納腔410內(nèi),以封堵線圈套400的第二端400b,由于第一密封墊700封堵于第一端400a和第一座體200鄰近第一端400a的端部,第二密封墊800封堵于線圈套400的第二端400b,可以更好地避免膠液從線圈套400的兩端及第一座體200鄰近線圈套400的端部溢出至線圈套400的端部的精加工表面上。

如圖2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密封墊700包括第一部710和第二部720,第一部710位于容納腔410內(nèi),第二部720位于第一通孔210內(nèi)。第一部710和第二部720均套接于芯軸500上。第一部710和第二部720各自通過注塑成型而成,可以根據(jù)使用狀況進(jìn)行單獨(dú)更換。具體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部710和第二部720的數(shù)目均為一個??梢岳斫?,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部710和第二部720的數(shù)目均不僅限于一個。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部710和第二部720可以通過一體注塑成型而成,以降低電機(jī)的制造成本。

如圖2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二密封墊800包括墊本體810和抵接部820,墊本體810與抵接部820連接,墊本體810穿設(shè)于芯軸500上,抵接部820夾緊于第二座體300與線圈套400之間,以便工裝將線圈套400從第二座體300上壓出。在本實施例中,墊本體810與抵接部820一體注塑成型而成。在其他實施例中,墊本體810和抵接部820還可以各自注塑成型而成,墊本體810和抵接部820之間通過可拆卸連接方式進(jìn)行連接,可以根據(jù)使用情況進(jìn)行單獨(dú)更換。墊本體810和抵接部820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在其他實施例中,墊本體810和抵接部820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當(dāng)然,墊本體810和抵接部820之間也可以不連接,墊本體810起到封堵線圈套400的第一端400a的作用,而抵接部820起到便于工裝將線圈套400從第二座體300上壓出的作用。

可以理解,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密封墊700和第二密封墊800均可以省略。在制造裝配時,可以提高第一座體200、第二座體300、線圈套400及芯軸500的制造精度,以減小芯軸500分別與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310之間的配合間隙,且減小線圈套400分別與第一座體200和第二座體300連接的精密性,從而可以避免膠液30從線圈套400的兩端及第一座體200鄰近線圈套400的端部溢出至線圈套400的端部的精加工表面上。

第二連接管900與第三通孔420連通。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連接管900呈彎折狀,且第二連接管900朝遠(yuǎn)離第一座體200的方向進(jìn)行彎折。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二連接管900用于溢出膠液30的出口位置與第一座體200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一座體200與第二座體300之間的距離,使膠液30可以更好地填充至線圈套400與芯軸500之間的間隙410a中。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連接管900和第三通孔420的數(shù)目均為兩個。兩個第三通孔420位于線圈套400的同一圓周方向上,且兩個第三通孔420均與容納腔410連通。兩個第二連接管900分別與相應(yīng)的一個第三通孔420連通。

如圖2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灌膠裝置10還包括堵頭1300,堵頭1300封堵于管道510,且堵頭1300位于芯軸500遠(yuǎn)離第一座體200的端部上。灌膠后,卸下堵頭1300并清除位于芯軸500的管道510內(nèi)的膠液30,可以方便工具伸入管道510對膠液30進(jìn)行清除,加快清膠的速度。另外,清膠工具可以通過管道510的兩端清除膠液30,防止因清膠工具的清膠范圍的限制而不能對管道510內(nèi)的膠液30完全清除管道510內(nèi)的膠液30。在本實施例中,堵頭1300為封堵螺釘??梢岳斫?,堵頭1300可以省略。在其他實施例中,管道510的延伸方向與芯軸500的軸向方向存在夾角,且管道510與容納腔410連通。管道510還通過第四通孔520與容納腔410連通,使位于管道510的膠液30可以快速流動至芯軸500與線圈套400之間的間隙410a中,以對線圈20進(jìn)行灌膠。當(dāng)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管道510也可以不貫穿芯軸500,位于管道510的膠液30通過第四通孔520注入間隙410a中。

如圖2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灌膠裝置10還包括第一緊固件1400,第一座體200上開設(shè)有第一螺紋孔(圖中未示出),第二座體300上開設(shè)有第二螺紋孔(圖中未示出),第一緊固件1400穿設(shè)于第一螺紋孔和第二螺紋孔內(nèi),使線圈套400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座體200和第二座體300連接,從而使第一座體200、第二座體300和線圈套400牢固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緊固件1400為緊固螺栓??梢岳斫?,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緊固件1400可以省略。第一座體200的內(nèi)壁上開設(shè)有第一螺紋(圖中未示出),第一端400a上設(shè)有與第一螺紋相適應(yīng)的第二螺紋(圖中未示出),使第一端400a與第一座體200螺紋連接。第二座體300的內(nèi)壁上開設(shè)有第三螺紋(圖中未示出),第二端400b上設(shè)有與第三螺紋相適應(yīng)的第四螺紋(圖中未示出),使第二端400b與第二座體300螺紋連接。

如圖2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座體200開設(shè)有與第一通孔210連通的第一凹槽230,第二座體300開設(shè)有與第二通孔310連通的第二凹槽330,第一端400a位于第一凹槽230內(nèi),第二端400b位于第二凹槽330內(nèi),使線圈套400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座體200和第二座體300進(jìn)行更好地連接。如圖2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芯軸500包括芯軸本體530和止檔部540,芯軸本體530和止檔部540連接。芯軸本體530穿設(shè)于容納腔410內(nèi),且芯軸本體530分別伸入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310內(nèi),止檔部540抵接于第二座體300遠(yuǎn)離線圈套400的端部,可以提高芯軸500與第二座體300之間的連接牢固性。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灌膠裝置10還包括第二緊固件1500,止檔部540上開設(shè)有第三螺紋孔522,第二座體300上開設(shè)有第四螺紋孔340,第二緊固件1500位于第三螺紋孔522和第四螺紋孔340內(nèi),使芯軸500與第一座體200之間的連接更加牢固。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緊固件1500為緊固螺栓。

如圖3所示,一種灌膠方法通過上述的灌膠裝置10對線圈20進(jìn)行灌膠液。灌膠方法包括:S110,將芯軸500穿設(shè)于線圈套400的容納腔410內(nèi),且將線圈20置于芯軸500與線圈套400之間的間隙410a內(nèi)。S120,將線圈套400的第一端400a連接于第一座體200上,且將線圈套400的第二端400b連接于第二座體300上。

S130,將第一連接管600的一端與料斗100的容液槽110連通,第一連接管600的另一端與第一座體200的第一通孔210連通,使位于容液槽110的膠液30通過第一連接管600流入第一通孔210內(nèi)。

S140,將第二連接管900與線圈套400的第三通孔420連通,使位于第二通孔310的膠液30流經(jīng)管道510、第四通孔520、容納腔410和第三通孔420,最終通過第二連接管900流出。以及

S150,待膠液30凝固后,卸下第一座體200、第二座體300和芯軸500。

如圖4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待膠液30凝固后,卸下第一座體200、第二座體300和芯軸500的步驟S150之前還包括:步驟S152,將上述的灌膠裝置10置于抽真空機(jī)40內(nèi),以對灌膠裝置10進(jìn)行抽真空,可以有效地排出線圈套400內(nèi)的空氣,避免因膠液30凝固后存在氣泡而導(dǎo)致電機(jī)的定子與轉(zhuǎn)子之間相碰擦,提高了線圈20的灌膠質(zhì)量,從而提高了電機(jī)的運(yùn)行精度和使用壽命。在本實施例中,抽真空機(jī)40包括箱體42和抽真空組件(圖中未示出),抽真空組件對箱體42進(jìn)行抽真空。灌膠裝置10位于箱體42內(nèi)。具體在本實施例中,箱體42為體積較大的方形容器。箱體42形成有密閉的腔體42a。灌膠裝置10位于腔體42a內(nèi),抽真空組件對腔體42a進(jìn)行抽真空,可以抽取線圈套400及溶于膠液30中的空氣,從而可以有效地排出線圈套400內(nèi)的空氣。抽真空后,等待膠液30凝固。當(dāng)膠液30凝固后,卸下第一座體200、第二座體300和芯軸500。

如圖5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將線圈套400的第一端400a連接于第一座體200上,且將線圈套400的第二端400b連接于第二座體300上的步驟S120之前還包括:S112,將第一密封墊700套接于芯軸500上,且將第二密封墊800套接于芯軸500上,使第一密封墊700封堵第一端400a和第一座體200鄰近第一端400a的端部,第二密封墊800封堵第二端400b,可以防止膠液30溢入第一座體200與線圈套500之間的間隙及第二座體300與線圈套400之間的間隙中。

上述的灌膠方法及其裝置,灌膠時,位于容液槽110的膠液30通過第一連接管600流入第一通孔210內(nèi),由第一通孔210流經(jīng)管道510、第四通孔520、容納腔410和第三通孔420,最終經(jīng)由第二連接管900流出,使膠液30填充于芯軸500與線圈套400之間的間隙410a中,從而可以對線圈20進(jìn)行較好地注膠。在制造裝配時,可提高第一座體200、第二座體300、線圈套400及芯軸500的制造精度,以減小芯軸500分別與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310之間的配合間隙,且減小線圈套400分別與第一座體200和第二座體300連接的精密性,可以避免膠液30從線圈套400的兩端及第一座體200鄰近線圈套400的端部溢出至線圈套400的端部的精加工表面上,從而可以省略人工脫膠處理的操作,降低了電機(jī)的生產(chǎn)成本。

待膠液30凝固后,可以卸下第一座體200、第二座體300和芯軸500,此時線圈20固定在線圈套400上。使用者可以通過工具(如鉆頭)清理位于芯軸500上管道510和第四通孔520內(nèi)的固化的膠液,清理后可以對芯軸500進(jìn)行重復(fù)使用,以進(jìn)一步降低電機(jī)的生產(chǎn)成本。由于灌膠后的線圈20無需經(jīng)由脫膠處理,可以解決電機(jī)的運(yùn)行精度和使用壽命較低的問題。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shù)特征可以進(jìn)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shù)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jìn)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shù)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yīng)當(dāng)認(rèn)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dá)了本發(fā)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xì),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yīng)當(dāng)指出的是,對于本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gòu)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jìn),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hù)范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hù)范圍應(yīng)以所附權(quán)利要求為準(zhǔn)。

當(dāng)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diǎn)贊!
1
桑日县| 钟祥市| 彭泽县| 收藏| 会理县| 三原县| 平定县| 竹山县| 左云县| 莒南县| 绿春县| 吉木萨尔县| 赣州市| 沁阳市| 汉中市| 磴口县| 友谊县| 琼结县| 荃湾区| 荔波县| 顺义区| 滁州市| 新乡市| 保靖县| 南昌县| 美姑县| 丰都县| 福州市| 土默特右旗| 思茅市| 抚顺市| 伽师县| 射阳县| 南岸区| 汕头市| 改则县| 连州市| 同德县| 南昌市| 富裕县| 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