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冷卻系統(tǒng),特別涉及一種溫控電機與控制器共用的風油混合冷卻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文獻號CN2894051Y于2007年4月25日公開了一種混合動力電動車電機冷卻裝置,具體公開了包括液冷電機、電機散熱器、液泵、電風扇、溫度控制單元和感溫元件,液冷電機、液泵和電機散熱器分別通過循環(huán)液管連接,溫度控制單元的輸入端與設置于液冷電機上的感溫元件連接,溫度控制單元的輸出端與液泵和電風扇連接,電機散熱器與發(fā)動機散熱器平行安裝且置于冷卻氣流的上游;在電機散熱器冷卻氣流的上游平行安裝有電風扇。該結構通過液冷和風冷對電機進行散熱冷卻,但液泵和電機風扇都需要設置獨立的動力源提供工作動力,結構復雜,而且由于需要驅(qū)動多個器件,造成能耗大,而且同步性差,零件的繁多也導致安裝麻煩,損壞率高,使用壽命短,因此,有必要做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安全、能耗低、整合性強、安裝方便、操作簡單、增效、使用壽命長、性能可靠的溫控電機與控制器的風油混合冷卻系統(tǒng),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溫控電機與控制器的風油混合冷卻系統(tǒng),包括電機組件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組件上設置有電機液冷腔、液冷組件和風冷組件;所述液冷組件包括散熱部件和液壓泵,散熱部件內(nèi)設有儲液腔,電機液冷腔與儲液腔相連通,且裝載有冷卻液,液壓泵設置在儲液腔內(nèi);所述風冷組件包括風葉,散熱部件與電機組件之間形成有風冷腔,風葉設置于風冷腔內(nèi);所述控制器內(nèi)設置有控制液冷腔和電路板,控制液冷腔內(nèi)裝載有冷卻液,電路板至少部分浸泡于冷卻液中,控制液冷腔與儲液腔相連通;所 述電機液冷腔與控制液冷腔相互并聯(lián)或串聯(lián)連通,所述風葉和液壓泵分別同軸連接電機組件的輸出軸,電機組件工作時,輸出軸同時和/或同步驅(qū)動液壓泵和風葉轉(zhuǎn)動,液壓泵轉(zhuǎn)動使冷卻液從儲液腔分別向電機液冷腔和控制液冷腔循環(huán)流動,風葉轉(zhuǎn)動產(chǎn)生氣流,對散熱部件和/或電機組件進行散熱。
所述電機組件上設置有液冷盒,該液冷盒由第一環(huán)蓋、殼體和第二環(huán)蓋組成,所述第一環(huán)蓋、殼體和第二環(huán)蓋分別環(huán)套在電機組件的外壁上,且殼體內(nèi)壁與電機組件外壁之間有間隔,第一環(huán)蓋和第二環(huán)蓋分別裝配于殼體兩端,第一環(huán)蓋、殼體內(nèi)壁、電機組件外壁和第二環(huán)蓋共同形成密封的電機液冷腔,電機液冷腔呈套筒形;或者,所述電機液冷腔為電機組件內(nèi)密封的腔室。
所述液冷組件還包括封蓋和法蘭,散熱部件內(nèi)部沿軸線設有通孔,封蓋和法蘭分別密封封閉通孔兩端,通孔內(nèi)壁、封蓋和法蘭共同形成密封的儲液腔。
所述控制器包括相互密封裝配的上蓋和下蓋,彼此之間形成控制液冷腔,電路板固定設置于控制液冷腔內(nèi)。
所述液冷盒或電機組件上設有電機液冷進口和電機液冷出口,電機液冷進口和電機液冷出口分別連通電機液冷腔,所述液冷組件上設有儲液進口和儲液出口,儲液進口和儲液出口分別連通儲液腔,所述控制器上設有控制液冷進口和控制液冷出口,控制液冷進口和控制液冷出口分別連通控制液冷腔;電機液冷腔與控制液冷腔并聯(lián)時,電機液冷進口和控制液冷進口分別連通儲液出口,電機液冷出口和控制液冷出口分別連通儲液進口;電機液冷腔與控制液冷腔串聯(lián)時,電機液冷腔、儲液腔和控制液冷腔相互環(huán)形閉合連通。
所述液壓泵至少一端穿過封蓋伸入儲液腔內(nèi),且該端部設有液壓葉片,液壓葉片環(huán)形均布于液壓泵的端面,液壓泵轉(zhuǎn)動時,通過液壓葉片產(chǎn)生壓力,為冷卻液的流動提供動力來源;液壓泵另一端通過軟套與輸出軸端部軟性連接。
所述風葉固接在輸出軸上,且其送風方向朝向散熱部件,散熱部件表面設有若干散熱片,相鄰兩散熱片之間間隔形成有透風部,散熱部件上套接有散熱罩,散熱罩一端固定在電機組件的端部,且至少覆蓋散熱部件和風葉,電機組件端部、散熱罩內(nèi)壁和散熱部件端部共同形成風冷腔,散熱罩對應風冷腔設有進風口,風冷腔分別通過進風口和透風部連通外界。
所述電機組件包括第一端蓋、轉(zhuǎn)子、電機殼、定子和第二端蓋,定子固 定在電機殼內(nèi),轉(zhuǎn)子在定子內(nèi)間隔定位轉(zhuǎn)動,第一端蓋和第二端蓋分別裝配在電機殼兩端,轉(zhuǎn)子上的輸出軸兩端分別貫穿第一端蓋和第二端蓋,所述電機殼內(nèi)設置有溫控器。
所述液冷盒設置于第一端蓋與第二端蓋之間,且第一端蓋和第二端蓋分別固定連接第一環(huán)蓋和第二環(huán)蓋,電機殼外壁與殼體內(nèi)壁之間有間隔,第一環(huán)蓋、殼體內(nèi)壁、電機殼外壁和第二環(huán)蓋共同形成密封的電機液冷腔,第一環(huán)蓋和第二環(huán)蓋分別通過密封件與電機殼和殼體密封配合;所述散熱罩固定在第二端蓋上,散熱部件固定插設在散熱罩內(nèi),散熱罩內(nèi)壁、第二端蓋端面和散熱部件端面共同形成風冷腔,輸出軸一端部貫穿第二端蓋后,分別與風葉和液壓泵同軸連接。
所述控制液冷腔與儲液腔之間設置有過濾器,彼此通過過濾器相互連通;所述冷卻液為液體油。
本實用新型將液冷系統(tǒng)與風冷系統(tǒng)進行了整合,使整體結構更緊湊,安裝更方便,能耗低,冷卻效果更好;此外,電機液冷腔與控制液冷腔并聯(lián)或串聯(lián)配合,使電機和控制器同時和/或同步實現(xiàn)液冷。具體是:液冷組件中的液壓泵和風葉分別連接電機組件的輸出軸,且分別隨電機組件的工作而工作,同步性強,大大減低了能耗,相互配合工作,而且冷卻效果好,可以在不改變電機組件大小的情況下,增加電機組件的輸出功能;同時,電機組件與液冷系統(tǒng)和風冷系統(tǒng)得到整合,整體性更強,安裝方便快捷;通過設置溫控器可實時檢測電機組件內(nèi)的溫度,若超過峰值,及時反饋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相應措施,如發(fā)出報警信號,蜂鳴等。其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安全、能耗低、整合性強、安裝方便、操作簡單、增效、使用壽命長、性能可靠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整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電機組件與液冷系統(tǒng)和風冷系統(tǒng)整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剖視圖。
圖4為圖3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5為圖2的分解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散熱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控制器的俯視圖。
圖9為圖8中B-B方向的剖視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液壓泵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電機組件與液冷系統(tǒng)和風冷系統(tǒng)整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圖10,本溫控電機與控制器的風油混合冷卻系統(tǒng),包括電機組件、液冷組件、風冷組件和控制器;所述液冷組件包括包覆電機組件的液冷盒、散熱部件14和液壓泵12,液冷盒與電機組件之間形成有電機液冷腔b,散熱部件14內(nèi)設有儲液腔c,電機液冷腔b與儲液腔c相連通,且裝載有冷卻液,液壓泵12設置在儲液腔c內(nèi);所述風冷組件包括風葉9,散熱部件14與電機組件之間形成有風冷腔d,風葉9設置于風冷腔d內(nèi);所述控制器內(nèi)設有控制液冷腔e和電路板26,控制液冷腔e內(nèi)裝載有冷卻液,電路板26至少部分浸泡于冷卻液中,控制液冷腔e與儲液腔c相連通;所述電機液冷腔b與控制液冷腔e相互并聯(lián)連通,所述風葉9和液壓泵12分別同軸連接電機組件的輸出軸2.1。電機組件工作時,輸出軸2.1同時和/或同步驅(qū)動液壓泵12和風葉9分別轉(zhuǎn)動,液壓泵12轉(zhuǎn)動使電機液冷腔b和儲液腔c內(nèi)的冷卻液循環(huán)流動,風葉9轉(zhuǎn)動產(chǎn)生氣流,對散熱部件14和/或電機組件進行散熱。本結構將電機液冷腔b與控制液冷腔e并聯(lián)配合,使電機與控制器的液冷同時和同步進行,且液冷組件和風冷組件與電機組件整合成一體,通過電機組件提供動力,較傳統(tǒng)結構更簡單,更能節(jié)省能耗,減小熱損耗。
進一步說,所述液冷盒由第一環(huán)蓋3、殼體6和第二環(huán)蓋7組成,所述第一環(huán)蓋3、殼體6和第二環(huán)蓋7分別環(huán)套在電機組件的外壁上,且殼體6內(nèi)壁與電機組件外壁之間有間隔,第一環(huán)蓋3和第二環(huán)蓋7分別裝配于殼體6兩端,第一環(huán)蓋3、殼體6內(nèi)壁、電機組件外壁和第二環(huán)蓋7共同形成密封的電機液冷腔b,電機液冷腔b呈套筒形。
進一步說,所述液冷組件還包括封蓋13和法蘭15,散熱部件14內(nèi)部沿 軸線設有通孔14.2,封蓋13和法蘭15分別密封封閉通孔14.2兩端,通孔14.2內(nèi)壁、封蓋13和法蘭15共同形成密封的儲液腔c。封蓋13和法蘭15分別通過密封件與通孔14.2內(nèi)壁密封配合。
進一步說,所述控制器包括相互密封裝配的上蓋21和下蓋22,彼此之間形成控制液冷腔e,電路板26通過固定連接上蓋21或下蓋22,以使其固定設置于控制液冷腔e內(nèi)。上蓋21表面設置有插槽25或若干接線柱27,分別用于外接線。
進一步說,第二環(huán)蓋7(也可以是第一環(huán)蓋3或殼體6)上設有電機液冷進口7.2和電機液冷出口7.1,電機液冷進口7.2和電機液冷出口7.1分別連通電機液冷腔b,所述法蘭15(也可以是散熱部件14或封蓋13)上設有儲液進口15.1和儲液出口15.2,儲液進口15.1和儲液出口15.2分別連通儲液腔c,所述上蓋21(也可以是下蓋22)上設有控制液冷進口和控制液冷出口(圖中為標示),控制液冷進口和控制液冷出口分別連通控制液冷腔e,控制液冷進口和控制液冷出口上分別裝配有液冷接頭24,其中,電機液冷進口7.2、控制液冷進口和儲液出口15.2分別連通有三通閥19,電機液冷出口7.1、控制液冷出口和儲液進口15.1分別連通有另一三通閥19,電機液冷進口7.2和控制液冷進口分別通過三通閥19連通儲液出口15.2,電機液冷出口7.1和控制液冷出口分別通過三通閥19連通儲液進口15.1;具體為,電機液冷進口7.2和電機液冷出口7.1分別通過第一管材17和第二管材16連通相應的三通閥19,兩三通閥19分別裝配于管材18的兩端,管材18內(nèi)設置有兩互不相通的管道,一管道連通第一管材17和儲液出口15.2,另一管道連通第二管材16和儲液出口15.1,控制液冷進口和控制液冷出口上分別通過液冷接頭24連通相應的三通閥19。
進一步說,所述液壓泵12至少一端穿過封蓋13伸入儲液腔c內(nèi),且該端部設有液壓葉片12.1,液壓葉片12.1環(huán)形均布于液壓泵12的端面,液壓泵12轉(zhuǎn)動時,通過液壓葉片12.1產(chǎn)生壓力,為冷卻液的流動提供動力來源,液壓泵12通過密封件與封蓋13密封配合;液壓泵12另一端通過軟套11與輸出軸2.1端部軟性連接。其中,液壓泵12隨電機組件正反轉(zhuǎn)動,但由于液壓葉片12.1的環(huán)形均布結構,不管液壓泵12是否正反轉(zhuǎn)動,冷卻液均從液壓泵12中部吸入,從周側(cè)的液壓葉片12.1拋離,使其流動方向一致。
進一步說,所述風葉9固接在輸出軸2.1上,且其送風方向朝向散熱部件14,散熱部件14表面設有若干散熱片14.1,相鄰兩散熱片14.1之間間隔 形成有透風部14.3。散熱部件14上套接散熱罩10,散熱罩10固定在電機組件的端部,且至少覆蓋散熱部件14和風葉9,電機組件端部、散熱罩10內(nèi)壁和散熱部件14端部共同形成風冷腔d,散熱罩10對應風冷腔d設有進風口10.1,風冷腔d分別通過進風口10.1和透風部14.3連通外界。
進一步說,所述電機組件包括第一端蓋1、轉(zhuǎn)子2、電機殼4、定子5和第二端蓋8,定子5固定在電機殼4內(nèi),轉(zhuǎn)子2在定子5內(nèi)間隔定位轉(zhuǎn)動,第一端蓋1和第二端蓋8分別裝配在電機殼4兩端,轉(zhuǎn)子2上的輸出軸2.1兩端分別貫穿第一端蓋1和第二端蓋8,所述電機殼4內(nèi)設置有溫控器5.2,溫控器5.2與定子5上的線圈5.1相接觸,使溫控器5.2可以實時檢測線圈5.1的溫度,以防止線圈5.1溫度超過峰值造成損壞。
進一步說,所述液冷盒設置于第一端蓋1與第二端蓋8之間,且第一端蓋1和第二端蓋8分別固定連接第一環(huán)蓋3和第二環(huán)蓋7,電機殼4外壁與殼體6內(nèi)壁之間有間隔,第一環(huán)蓋3、殼體6內(nèi)壁、電機殼4外壁和第二環(huán)蓋7共同形成密封的電機液冷腔b,第一環(huán)蓋3和第二環(huán)蓋7分別通過密封件與電機殼4和殼體6密封配合。所述散熱罩10固定在第二端蓋8上,散熱部件14固定插設在散熱罩10內(nèi),散熱罩10內(nèi)壁、第二端蓋8端面和散熱部件14端面共同形成風冷腔d,輸出軸2.1一端部貫穿第二端蓋8后,分別與風葉9和液壓泵12同軸連接。
進一步說,所述控制液冷腔e與儲液腔c之間設置有過濾器23,彼此通過過濾器23相互連通,過濾器23連接在液冷接頭24上;所述冷卻液為液體油。
第二實施例
參見圖11和圖12,本實施例的溫控電機與控制器的風油混合冷卻系統(tǒng),其不同于第一實施例之處在于:所述電機液冷腔b為電機組件內(nèi)密封的腔室,即電機液冷腔b由第一端蓋1、電機殼4和第二端蓋8裝配而成,第一端蓋1和第二端蓋8分別密封封閉電機殼4兩端,電機液冷進口設置于第二端蓋8上,電機液冷出口設置于第一端蓋1上,且電機液冷進口與電機液冷出口對角設置,電機液冷進口的位置高于電機液冷出口,冷卻液直接進入電機組件內(nèi),定子5至少部分浸泡在冷卻液中,工作時,冷卻液隨轉(zhuǎn)子2的轉(zhuǎn)動灑在線圈5.1表面,實現(xiàn)直接、快速冷卻。本結構對定子5的冷卻效果更顯著,更快;當然,為避免冷卻液過多而導致轉(zhuǎn)子2受到較大阻力,所以電機組件 內(nèi)的冷卻液容量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為方便用戶觀察電機組件內(nèi)冷卻液的高度,電機殼4表面設置有透明的可視窗4.1。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這里不再詳細說明。
第三實施例
參見圖13,本實施例的溫控電機與控制器的風油混合冷卻系統(tǒng),其不同于第一實施例之處在于:所述電機液冷腔b與控制液冷腔e相互串聯(lián)連通,即儲液腔c、控制液冷腔e和電機液冷腔b依次閉合式串聯(lián)連通。為提高冷卻液的散熱效果,腔室與腔室之間可設置散熱器,以使冷卻液快速冷卻。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這里不再詳細說明。
上述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nèi)。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