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梯用曳引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曳引機轉子及曳引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電梯曳引機轉子一般設計成桶狀,其材料采用鑄鐵或鑄鋼,永磁條采用膠粘接于內(nèi)壁,每個磁鐵用銅條隔離并壓緊;但由于曳引機的座體導磁性能不好,降低曳引機電氣特性;磁鐵安裝方式也容易導致轉子旋轉脫落造成安全事故,也降低轉子的安裝維修可靠性;同時,永磁條的安裝較為單一,使其導磁性能不高。
基于上述曳引機存在的技術問題,尚未有相關的解決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尋求有效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一種曳引機轉子及曳引機,旨在解決現(xiàn)有曳引機轉子容易脫落及導磁性不高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曳引機轉子,包括轉軸和磁軛,轉軸位于磁軛中心位置,用于帶動磁軛轉動;磁軛為圓柱形,磁軛外圓柱面上均勻設置有多個永磁條,永磁條呈梯形。
進一步地,相鄰永磁條之間的夾角a為40°至75°。
進一步地,夾角a為43°、65°或70°。
進一步地,磁軛外圓周面上包括兩圈所述永磁條;每圈永磁條包括十個;兩圈永磁條間隔5至8厘米;每圈中相鄰兩個永磁條之間距離為4至6厘米。
進一步地,磁軛內(nèi)壁設有滑槽,永磁條上設有與滑槽想適配的滑條,永磁條通過滑條固定于磁軛外圓柱面上。
進一步地,永磁條為釤鈷永磁條。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曳引機,包括支撐座和轉子;轉子為上述所述的曳引機轉子。
進一步地,支撐座包括座體、軸承以及安裝蓋;軸承用于將轉軸安裝于座體上;安裝蓋用于密封軸承。
進一步地,軸承外周設有卡條;軸承通過卡條嵌裝在座體上。
通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能夠有效提高電梯曳引機轉子的導磁性,方便拆卸維修,避免轉子轉動脫落造成事故。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 1 為本實用新型曳引機轉子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曳引機轉子結構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曳引機支撐座結構示意圖。
圖中:1、轉軸;2、永磁條;3、磁軛;4、座體;5.軸承;6、安裝蓋。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 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曳引機轉子,包括轉軸1、永磁條2以及磁軛3;其中轉軸1設置于轉子磁軛3的中心位置;磁軛3為圓柱形;包括多個永磁條2設置于磁軛3外圓柱面上;永磁條為釤鈷永磁條,可以增強磁條的導磁性;每個永磁條2呈梯形且均勻排布于磁軛3內(nèi)壁;磁軛3外圓周面上包括兩圈永磁條;每圈永磁條包括十個;兩圈永磁條間隔5至8厘米,這樣有利于拆卸裝修,同時避免長條形磁條導磁性不佳的問題;每圈中相鄰兩個永磁條之間距離為4至6厘米,這樣也有利于提升各個磁條的導磁性能;通過上述多排和多個梯形永磁條的設置可以提高轉子的導磁性能,從而提高轉子的電氣特性。
優(yōu)選地,為進一步提高轉子電氣特性,提高轉子的導磁性;通過多個梯形永磁條均勻分布于磁軛外圓柱壁,并且將相鄰梯形永磁條之間的夾角a設為40°至75°;實用新型人通過實際試驗獲得,相比于永磁條設置于環(huán)狀鐵芯內(nèi)壁,永磁條設置于磁軛外圓柱面上的夾角a相對要大一點,這樣轉子的電氣性能更佳;一般將夾角a設為40°至75°,轉子的機械性能較好,導磁性相對也較高;進一步地,夾角a為43°或65°或70°,轉子的機械性能相對穩(wěn)定,導磁性也相對較高;通過上述相鄰梯形永磁條的設置可以有效提高曳引機轉子的電氣性能。
優(yōu)選地,結合上述梯形永磁條的設置,本實施例中,磁軛包括兩圈永磁條,別分位于磁軛兩端;梯形永磁條一圈包括十個,十個永磁條均勻設置于磁軛外圓柱壁,這樣轉子的導磁性能較佳;也方便從而磁軛的側邊安裝及拆卸永磁條。
優(yōu)選地,為避免永磁條掉落,方便維修;磁軛外圓柱面上設有滑槽,進一步地,滑槽橫截面為梯形狀,這樣可以變永磁條嵌卡從而避免掉落;相對應地,永磁條上設有與滑槽想適配的滑條,滑條的橫截面同為梯形狀,其大小稍微比滑槽小,這樣方便于安裝;永磁條通過滑條固定于磁軛外圓柱面。
結合上述曳引機的轉子,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曳引機,包括支撐座和轉子;其中支撐座包括座體4、軸承5以及安裝蓋6;所述轉子為上面所述的曳引機轉子;軸承5主要是將轉軸1安裝于座體4上,同時起到承接的作用;安裝蓋6主要是用于密封軸承5。
優(yōu)選地,為方便軸承更好的起到承接的作用,提高穩(wěn)定性,避免轉子轉動時晃動;軸承的外周設有卡條;軸承通過卡條嵌裝于座體上;進一步度的還可以增加硅膠墊密封,以達到緩沖的作用。
通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能夠有效提高電梯曳引機轉子的導磁性,方便拆卸維修,避免轉子轉動脫落造成事故。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術內(nèi)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nèi)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動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于本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