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電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小型銅轉子及其焊接方法。
現(xiàn)有的小型鼠籠式電動機,多采用鑄鋁轉子繞組,對于100kw以上的電動機,或采用銅條和銅端環(huán)焊接而成。鑄鋁轉子繞組的工藝復雜且極其耗能。另外,鋁電阻率偏高,且容易受鋁錠雜質影響,使得轉子損耗大,電機效率低。鑄鋁轉子的這種“特性”,成了制約電機效率提高的瓶頸之一。
使用銅轉子代替鑄鋁轉子,能夠明顯提高電機的效率,但是小型轉子若采用銅條和銅端環(huán)焊接而成的話,由于尺寸小,提升了操作的復雜度,容易焊接不良。
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chuàng)新,以期創(chuàng)設一種小型銅轉子及其焊接方法,使其更具有產業(yè)上的利用價值。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小型銅轉子及其焊接方法,該小型銅轉子在焊接過程中方便觀察焊接的完好程度,且便于逃氣,降低氣孔率,提高了焊接的成功率。
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小型銅轉子及其焊接方法,所述小型銅轉子包括轉子鐵芯、上端環(huán)、下端環(huán)、及銅條,所述上端環(huán)和下端環(huán)上設有開口槽,所述開口槽貫通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外圓周面,所述銅條的橫截面呈一頭大一頭小的棒狀,所述銅條焊接在所述開口槽內,所述上端環(huán)和下端環(huán)的外直徑為78.00mm,所述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使用清洗機去除上端環(huán)、下端環(huán)和銅條表面的污垢,使之露出金屬光澤;
s2:固定所述上端環(huán)、下端環(huán)和轉子鐵芯,將所述開口槽與所述轉子鐵芯上的槽孔一一對應;
s3.:將對應好的上端環(huán)、下端環(huán)和轉子鐵芯置于180℃的烘箱內加熱30分鐘;
s4:將轉子立起,使轉子軸垂直于地面,以方便插入銅條;
s5:插入銅條,銅條填充整個開口槽,長度與所述上端環(huán)和下端環(huán)的端面齊平;
s6:將插入銅條的轉子放置于“v”型支架上,便于滾動焊接;
s7:點燃焊槍,將火焰調成中性焰,對轉子鐵芯的端部進行預熱,注意加熱均勻;
s8:當上端環(huán)與銅條加熱到660℃~800℃時,開始焊接,邊焊接邊推進,焊完上端環(huán)圓周的1/4,觀察焊劑、上端環(huán)和銅條的紅熱情況,防止溫度過低或過高,焊完一周,避免出現(xiàn)明顯的焊縫,觀察焊縫處是否呈圓角過渡,上端環(huán)與銅條是否呈浸潤狀,如是,則焊接完好;
s9:用同樣的方法焊接下端環(huán)和銅條。
借由上述方案,本發(fā)明至少具有以下優(yōu)點:相較矩形的銅條,本發(fā)明中銅條的曲面接觸面積大,更不容易焊接不良;開口槽貫通上端環(huán)和下端環(huán)的外圓周面,在焊接時,便于逃氣,能夠降低焊接的氣孔率;在焊接時,由于上端環(huán)和下端環(huán)上的都是開口槽,因此能夠直觀地看到焊接的過程,更容易判斷焊接的成敗,以控制焊接過程,提高焊接的成功率。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中小型銅轉子上端環(huán)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中小型銅轉子下端環(huán)和銅條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參見圖1和圖2,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小型銅轉子及其焊接方法,其中,小型銅轉子包括轉子鐵芯、上端環(huán)1、下端環(huán)2、及銅條3,上端環(huán)1和下端環(huán)2上設有開口槽4,開口槽4貫通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外圓周面,銅條3的橫截面呈一頭大一頭小的棒狀,銅條3焊接在開口槽4內,上端環(huán)1和下端環(huán)2的外直徑為78.00mm。
焊接時,首先使用清洗機去除上端環(huán)1、下端環(huán)2和銅條3表面的污垢,使之露出金屬光澤,然后將轉子鐵芯疊壓于假軸上,上端環(huán)1、下端環(huán)2和轉子鐵芯通過夾具鎖緊,上端環(huán)1和下端環(huán)2上的開口槽4與轉子鐵芯上的槽孔一一對應。接著將對應好的上端環(huán)1、下端環(huán)2和轉子鐵芯置于180℃的烘箱內加熱30分鐘,使其受熱膨脹,便于插入銅條3(轉子鐵芯的槽孔尺寸與銅條3尺寸差異為1mm),插入前,將轉子立起,使轉子軸垂直于地面,以便插入銅條,插入時,需敲打銅條3兩端的頂部,甚至可以扭曲一點,以保證銅條3與轉子鐵芯貼合緊密。銅條3填充整個開口槽4,長度與上端環(huán)1和下端環(huán)2的端面齊平。將插入銅條3的轉子放置于“v”型支架上,便于滾動焊接,然后,焊接上端環(huán)1與銅條3,點燃焊槍,將火焰調成中性焰,對轉子鐵芯的端部進行預熱,注意加熱均勻;當上端環(huán)1與銅條3加熱到660℃~800℃時,開始焊接,邊焊接邊推進,焊完上端環(huán)1圓周的1/4,觀察焊劑、上端環(huán)1和銅條3的紅熱情況,防止溫度過低或過高,焊完一周,避免出現(xiàn)明顯的焊縫,焊接中,焊劑會慢慢融化并自由流動,觀察焊縫處是否呈圓角過渡,上端環(huán)1與銅條3是否呈浸潤狀,如是,則焊接完好。用同樣的方法焊接下端環(huán)2和銅條3。
在焊接過程中,由于轉子鐵芯與銅條3過緊面受熱膨脹,變形方向不確定,銅條3位置會發(fā)生變化,需保證銅條3與上端環(huán)1的端面齊平。焊接完成后,通過觀察可知,銅條3和上下端環(huán)的端面上裂紋較少。
本發(fā)明使用銅條3和銅端環(huán)代替了傳統(tǒng)小型轉子的鑄鋁轉子繞組,提高了電機的效率;銅條3的橫截面呈一頭大一頭小的棒狀,在電機啟動過程中,銅條3電流就會產生向開口槽4的槽口方向集中的擠流效應,轉子的鐵芯槽型相對齒部磁密分布均勻,在齒部所需勵磁磁動勢一定的條件下,可得到較大的槽面積,齒根寬度較大,擠流效應較?。幌噍^矩形的銅條3,本發(fā)明中銅條3的曲面接觸面積大,更不容易焊接不良;開口槽4貫通上端環(huán)1和下端環(huán)2的外圓周面,在焊接時,便于逃氣,能夠降低焊接的氣孔率;在焊接時,由于上端環(huán)1和下端環(huán)2上的都是開口槽4,因此能夠直觀地看到焊接的過程,更容易判斷焊接的成敗,以控制焊接過程,提高焊接的成功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