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纜橋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能源用電纜轉接橋架。
背景技術:
作為一種可永久續(xù)用的新能源,風能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然而由于風速的不可控性以及難以準確預測性,使風力發(fā)電具有很強的隨機性,風電場出口母線降低到一定程度時發(fā)電機會表現(xiàn)出與穩(wěn)態(tài)時不同的運行狀態(tài)甚至脫網運行。因此,準確的分析并網運行的雙饋型風力發(fā)電機組對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影響是十分必要的,采用適應能力檢測平臺能夠有效檢測異步聯(lián)網下新能源對電網的適應能力。
適應能力檢測平臺在使用時需要串接在風機與電網之間,其接入方案為:風電場風機通過690v電纜接入690/35kv配變箱后接入升壓站,然后將配變后升壓的35kv電纜解開拉出,并將電纜連接到適應能力檢測平臺進線端,適應能力檢測平臺出線端再接回配變箱的高壓側。
然而,風電場土建過程中未考慮后期并網試驗的設備接入,配變地基采用混泥土施工,適應能力檢測平臺在接入時需要大量土方施工,鑿開埋設在地下的配變混泥土地基后才能拉出電纜,然后再接入適應能力檢測平臺,使設備連接難度大大增大,嚴重降低了檢測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公開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用電纜轉接橋架,包括兩組龍門架、絕緣支柱以及隔離開關,其中,兩組所述龍門架平行設置,每組龍門架包括位于同一延伸方向的三個立柱以及連接三個所述立柱頂端的橫梁,每個所述立柱頂端設置一個所述絕緣支柱,每個所述絕緣支柱的頂端設置一個電纜轉接牌,所述隔離開關的兩端分別連接兩個相對設置的電纜轉接牌,所述隔離開關的數量為三個。
可選地,還包括避雷器,所述避雷器設置于所述立柱頂端。
可選地,還包括泄露電流計數器,所述泄露電流計數器設置于所述立柱靠近地面的一端,所述泄露電流計數器與避雷器通過導線電連接,所述泄露電流計數器通過導線接地。
可選地,所述立柱的高度和絕緣支柱的高度之和等于配變箱的高度。
可選地,所述電纜轉接牌為矩形銅牌,所述矩形銅牌上設置有4個螺孔。
可選地,所述絕緣支柱為fzsw-40.5/10戶外絕緣支柱。
本發(fā)明提供的新能源用電纜轉接橋架,包括兩組龍門架、絕緣支柱以及隔離開關,其中,兩組所述龍門架平行設置,每組龍門架包括位于同一延伸方向的三個立柱以及連接三個所述立柱頂端的橫梁,每個所述立柱頂端設置一個所述絕緣支柱,每個所述絕緣支柱的頂端設置一個電纜轉接牌,所述隔離開關的兩端分別連接兩個相對設置的電纜轉接牌,兩端的電纜轉接牌分別作為電纜進線端與電纜出線端,配變箱的35kv電纜與電纜進線端連接,電纜出線端與適應能力檢測平臺進線端連接,可以避免在對適應能力檢測平臺進行連線事的大量施工,提高了檢測效率,隔離開關的設置保證了適應能力檢測平臺在開展不同短路方式下風機低電壓穿越試驗時的可靠停電。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新能源用電纜轉接橋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避雷器和泄露電流計數器的連接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纜轉接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見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新能源用電纜轉接橋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新能源用電纜轉接橋架,包括兩組龍門架、絕緣支柱3以及隔離開關1。
其中,兩組龍門架平行設置,每組龍門架包括位于同一延伸方向的三個立柱5以及連接三個立柱5頂端的橫梁4,每個立柱5頂端設置一個絕緣支柱3,每個絕緣支柱3的頂端設置一個電纜轉接牌2,隔離開關1的兩端分別連接兩個相對設置的電纜轉接牌2,隔離開關1的數量為三個。
橫梁4將三個立柱5連接在一起,在需要將電纜轉接橋架進行轉移時至于要用吊車勾住橫梁4部分進行移動即可。
由于在進行電力傳輸時采用的是三相電,需要通過三根導線來傳輸a相、b相以及c相的電流,因此為了與實際線路相匹配本發(fā)明實施例采用三對子支柱,并在每個三對子支柱的頂端各設置一個電纜轉接牌2,相對應的兩個電纜轉接牌2設置在隔離開關的兩端,通過控制隔離開關1的通斷可以控制對應相電流的通過,相對應的兩個電纜轉接牌2中,一個用于連接配變箱輸出的35kv電纜,另一個用于連接輸入適應能力檢測平臺的35kv電纜。
考慮到風電試驗環(huán)境和實際通過電流的大小,絕緣支柱3采用fzsw-40.5/10型戶外絕緣支柱,由于配變箱的高度是確定的,而35kv電纜又不易彎折,因此立柱5和絕緣支柱3的高度之差需等于配變箱的高度,用于本發(fā)明實施例采用了fzsw-40.5/10型戶外絕緣支柱,因此立柱5的高度需要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并不對絕緣支柱3的具體型號做限定,在此僅以fzsw-40.5/10型戶外絕緣支柱為例做一示例性說明。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包括避雷器7和泄露電流計數器6,避雷器7設置于立柱4頂端,泄露電流計數器6設置于立柱5靠近地面的一端,泄露電流計數器6通過導線接地,將雷電引至大地,防止雷電擊穿試驗設備。參見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避雷器和泄露電流計數器的連接示意圖,如圖2所示,泄露電流計數器6與避雷器7通過導線電連接。
考慮到本發(fā)明實施例會在高寒山區(qū)使用,且由于試驗周期長,試驗設備需要長期帶電放置戶外,所以需要考慮天氣原因導致的雷擊發(fā)生的可能。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防雷主要利用龍門架頂端安裝的兩個避雷器7,避雷器7可以保護本發(fā)明實施例免受雷擊時的高瞬態(tài)過電壓的危害并限制流時間。泄露電流計數器6起到監(jiān)測避雷器泄漏電流和記載雷擊次數的作用。避雷器7泄漏電流的大小直接反映避雷器7性能的好壞。
參見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纜轉接牌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電纜轉接牌2為矩形牌,由于電纜轉接牌2設置在配變箱和適應能力檢測平臺之間,因此電纜轉接牌2需要有良好的導電性,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采用矩形銅牌,矩形銅牌上設置有4個螺孔。矩形銅牌上中間的兩個螺孔用于與隔離絕緣支柱3連接,兩端的螺孔用于連接配變箱輸出的35kv電纜和輸入適應能力檢測平臺的35kv電纜。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并不對電纜轉接牌2的形狀和材質加以限定,只要可以實現(xiàn)本發(fā)明實施例描述的功能的均屬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保護范圍,在此僅以矩形銅牌做一示例性說明。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新能源用電纜轉接橋架在使用時,首先將風機接到配變箱后升壓的35kv電纜解開并拉出,然后接到電纜轉接牌2上,與電纜轉接牌2兩端任意一個螺栓固定,隨后在電纜轉接牌2另一端連接電纜接線,并將電纜轉接線轉接到適應能力檢測平臺,適應能力檢測平臺的出線端接回配變箱的高壓側,當需要進行停電操作是只需斷開隔離開關1即可。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用電纜轉接橋架,包括兩組龍門架、絕緣支柱以及隔離開關,其中,兩組所述龍門架平行設置,每組龍門架包括位于同一延伸方向的三個立柱以及連接三個所述立柱頂端的橫梁,每個所述立柱頂端設置一個所述絕緣支柱,每個所述絕緣支柱的頂端設置一個電纜轉接牌,所述隔離開關的兩端分別連接兩個相對設置的電纜轉接牌,兩端的電纜轉接牌分別作為電纜進線端與電纜出線端,配變箱的35kv電纜與電纜進線端連接,電纜出線端與適應能力檢測平臺進線端連接,可以避免在對適應能力檢測平臺進行連線事的大量施工,提高了檢測效率,隔離開關的設置保證了適應能力檢測平臺在開展不同短路方式下風機低電壓穿越試驗時的可靠停電。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或實現(xiàn)本發(fā)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發(fā)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以上所述的本發(fā)明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