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變電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散熱組合式變電站。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促使產品的制造工藝更復雜,產品工藝的復雜對供電安全性、可靠性、連續(xù)性提出了很高要求。變電站是一種高壓開關設備、配電變壓器和低壓配電裝置,按一定接線方案排成一體的工廠預制戶內、戶外緊湊式配電設備,即將、變壓器降壓、低壓配電等功能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安裝在一個防潮、防銹、防塵、防鼠、防火、防盜、隔熱、全封閉、可移動的鋼結構箱,特別適用于城網建設與改造,是繼土建變電站之后崛起的一種嶄新的變電站。箱式變電站適用于礦山、工廠企業(yè)、油氣田和風力發(fā)電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電房,配電站,成為新型的成套變配電裝置。我國現有的箱式變電站散熱采用無動力風機,但是不能有效的防止灰塵進入箱變內部,箱式變電站內部的電器元件存在安全隱患。
例如中國專利CN205666511U一種預裝式箱式變電站散熱通風裝置,屬于電氣設備領域,包括頂部敞開的散熱箱和安裝在散熱箱內部的散熱架,箱式變電站與散熱箱之間通過散熱口連通;散熱架的中間設有多組波形散熱片,相鄰散熱片之間設有間隙,散熱片的一側與箱式變電站和散熱箱交接處的側壁固定連接,散熱片由多個散熱輔片組成,相鄰散熱輔片之間相互垂直,散熱輔片上設有多個通孔和多個向上傾斜的梯形散熱翼片。該裝置利用散熱風扇、散熱箱以及散熱架在滿足箱式變電站的防塵需求的同時提高箱式變電站的散熱效果,通過在散熱架上設置散熱片、散熱翼片和通孔,使熱量傳遞進行得更加充分,進一步提高散熱效率;該裝置結構簡單,散熱效果好。但該散熱裝置其占用空間較大,且其通過底部風機將熱量傳至散熱箱中,這樣的傳遞過程不利于散熱;同時由于散熱箱頂部敞開,其防塵效果差,同時安全性不高。又如中國專利CN106099712A涉及防塵散熱裝置及使用該防塵散熱裝置的箱式變電站。防塵散熱裝置包括風機,所述的風機具有進風側和出風側,所述的進風側用于朝向待散熱空間,所述的出風側用于朝向排熱空間,所述的風機的出風側設有防塵過濾網,解決了目前的箱式變電站由于防塵性能不好造成箱式變電站內的電器元件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該防塵散熱裝置僅通過風機散熱,這樣的散熱效率不高,只能適用于小型變壓器,使用范圍過于狹窄。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散熱效率低、散熱裝置維護難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散熱組合式變電站。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散熱組合式變電站,所述散熱組合式變電站包括變電站箱體、變壓器和散熱裝置;所述變壓器安裝于變電站箱體內部;散熱裝置位于變壓器底部和變電站箱體底部之間,其創(chuàng)新點在于:所述散熱裝置包括風機A、通風管和布氣箱;變電站箱體一側側壁底部設有進風口,通風管連接進風口和布氣箱,布氣箱安裝于變壓器正下方;變電站箱體頂部設有出風口,布氣箱與出風口垂直相對設置,風機A安裝于通風管內;通風管截面為矩形框,通風管與進風口連接位置處安裝有風速傳感器;所述通風管管壁上嵌有導軌,風機A外部四周固定有矩形邊框,矩形邊框側壁一側連接風機A外部,另一側通過導軌與通風管管壁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風機A和通風管之間還設有伸縮裝置,所述伸縮裝置置于通風管外側管壁上方,所述伸縮裝置包括支架、伸縮件和連接件;所述支架置于通風管外側管壁上方,支架一側連接通風管,另一側連接伸縮件,伸縮件底部安裝連接件。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分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互垂直,組成L型支架,第一支架置于通風管外側管壁上方,且第一支架垂直于通風管軸向方向;所述第二支架端部與伸縮件頂部相連,伸縮件與第一支架平行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伸縮件包括套筒和伸縮桿,伸縮桿頂端套于套筒內側頂部,套筒外側頂部與第二支架端部相連,伸縮桿底部與矩形邊框頂部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支腿和平臺;平臺為圓柱形,平臺底部設有三條支腿,支腿之間夾角角度120°,形成穩(wěn)固底座,支腿設于通風管外側管壁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平臺直徑與套筒外直徑相配合,平臺中央位置開有通孔,伸縮件通過通孔與風機A外部矩形邊框頂部連接。
進一步的,平臺周邊任意位置處開有缺口,缺口與通孔之間存在通道,缺口寬度與通孔直徑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通道側壁上均設有橡膠層。
進一步的,所述平臺周邊除缺口處均設有擋板,所述擋板的高度超過套筒高度的1/4。
進一步的,所述散熱裝置中還包含第二散熱裝置,所述第二散熱裝置位于變壓站箱體頂部,且散熱裝置的側壁均與變壓站箱體側壁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中采用散熱裝置對變電站進行散熱,大大提高了散熱效率,同時風機A安裝于通風管內,可從通風管中取出,便于裝配和維護;通風管與進風口連接位置處安裝有風速傳感器,通過風速傳感器測量進風口的空氣流速;當進風口中風速滿足變電站的散熱要求時,風機A無需工作,減少風機帶來的能源損耗。
(2)本實用新型中當進風口風速達到散熱所需要求時,伸縮桿將風機A從通風管向上拉取,直至風機A外部矩形邊框底部與通風管頂部高度一致,此時通風管中沒有遮擋物,更易于外側空氣進入;當進風口風速無法滿足散熱要求時,伸縮桿推動風機A向下移動,直至風機A復位,此時啟動風機A,增大風量,保證散熱效率。
(3)實施例3中的伸縮裝置的支架支腿之間夾角角度120°,形成穩(wěn)固的類似三棱錐底座,平臺周邊任意位置處開有缺口,缺口與通孔之間存在通道,缺口寬度與通孔直徑相同,因此缺口、通道和通孔三者組成U形槽,便于伸縮件的安裝和拆卸,通道側壁上均設有橡膠層,橡膠層保護伸縮件在安裝或裝卸時,與通道側壁產生摩擦,同時使得伸縮件在安裝或拆卸時需要施加一定壓力,保證了伸縮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滑入通道中,掉落支架。
(4)實施例3中的伸縮裝置的平臺周邊除缺口處均設有擋板,所述擋板的高度超過套筒高度的1/4,確保伸縮裝置不會出現晃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散熱組合式變電站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2中布氣箱示意圖;
圖3是風機A布置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1中伸縮裝置示意圖;
圖5是下布氣板平面示意圖;
圖6是布氣板平面示意圖;
圖7是實施例3中支架示意圖;
圖8是第二散熱裝置示意圖;
圖9是散熱片示意圖;
圖10是防塵機構和防塵板布置示意圖;
圖11是防塵機構示意圖。
結合附圖在其上標記:
1-變電站箱體,2-變壓器,3-布氣箱,31-布氣板,32-布氣I,33-邊框,34-下布氣板,35-布氣孔II,4-通風管,5-支架,51-平臺,52-支腿,6-套筒,7-伸縮桿,81-矩形邊框,82-風機A,91-固定框架,92-防塵板,93-滑動軌道,94-防塵機構,941-放出裝置,942-從動機構,943-防塵網,944-卷取裝置,945-卷取機構,10-散熱倉,11-風機B,12-散熱片,13-均熱板,14-導熱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散熱組合式變電站,如圖1所示,所述散熱組合式變電站包括變電站箱體1、變壓器2和散熱裝置;所述變壓器2安裝于變電站箱體1內部;散熱裝置位于變壓器2底部和變電站箱體1底部之間;所述散熱裝置包括風機A82、通風管4和布氣箱3;變電站箱體1一側側壁底部設有進風口,通風管4連接進風口和布氣箱3,布氣箱3安裝于變壓器2正下方,如圖2所示,布氣箱3呈圓柱形,布氣箱3直徑大于變壓器2徑向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保證壓縮空氣氣流流通時包裹住整個變壓器2;變電站箱體1頂部設有出風口,布氣箱3與出風口垂直相對設置;所述布氣箱3包括布氣板31和邊框33,布氣板31位于邊框33頂部;邊框33高于通風管4頂部;所述邊框33側壁上開有與通風管4相配的開口,通過開口進行裝配;所述布氣板31設有多個布氣孔I32,如圖6所示,布氣孔I32均勻布置于布氣板31表面;進一步優(yōu)選的,布氣孔I32呈圓臺形,布氣孔I32大口徑端朝向布氣板31底部,布氣孔I32小口徑端朝向變壓器2;布氣箱3的布氣孔I32對通過布氣板31的空氣進行壓縮,相應降低空氣溫度;通過布氣箱3設置將進入布氣箱3中的空氣均勻分布于變壓器2底部各個位置,增加變壓器2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同時將空氣進行壓縮,使得與變壓器2接觸的空氣溫度低于通風管4中空氣溫度,增強了空氣對流之間的傳導率,提高散熱效率;風機A82安裝于通風管4內;通風管4截面為矩形框,通風管4與進風口連接位置處安裝有風速傳感器,通過風速傳感器測量進風口的空氣流速;當進風口中風速滿足變電站的散熱要求時,風機A82無需工作。所述通風管4管壁上嵌有導軌,風機A82外部四周固定有矩形邊框81,如圖3所示,矩形邊框81側壁一側連接風機A82外部,另一側通過導軌與通風管4管壁相連;當風機A82不工作時,為保證通風管4中空氣流通順暢,風機A82不放置于通風管4中;所述風機A82和通風管4之間還設有伸縮裝置,所述伸縮裝置置于通風管4外側管壁,所述伸縮裝置包括支架5、伸縮件和連接件,如圖4所示;所述支架5置于通風管4外側管壁上方,支架5一側連接通風管4,另一側連接伸縮件,伸縮件底部安裝連接件;支架5分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互垂直,組成L型支架,第一支架置于通風管4外側管壁上方,且第一支架垂直于通風管4軸向方向;所述第二支架端部與伸縮件頂部相連,此時伸縮件與第一支架平行設置;所述伸縮件包括套筒6和伸縮桿7,伸縮桿7頂端套于套筒6內側頂部,套筒6外側頂部與第二支架端部相連,伸縮桿7底部與矩形邊框81頂部相連;當進風口風速達到散熱所需要求時,伸縮桿7將風機A82從通風管4向上拉取,直至風機A82外部矩形邊框81底部與通風管4頂部高度一致,此時通風管4中沒有遮擋物,更易于外側空氣進入;當進風口風速無法滿足散熱要求時,伸縮桿7推動風機A82向下移動,直至風機A82復位,此時啟動風機A82,增大風量,保證散熱效率。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為進一步提高布氣箱3對空氣分布均勻性,如圖5所示,所述布氣箱還包括下布氣板34,所述下布氣板34設有多個布氣孔II35,多個布氣孔II35呈環(huán)形均勻分布于下布氣板34,將通風管4中進入的空氣進行初步均勻分布;布氣孔II35的直徑大于布氣孔I32的大口徑端直徑,因此布氣板相對下布氣板34具有更高均勻性;布氣箱3的布氣孔I32對通過布氣板的空氣進行壓縮,相應降低空氣溫度;同時由于布氣板和下布氣板34同時設置將進入布氣箱3中的空氣更加均勻地分布于變壓器2底部各個位置,空氣分布均勻性決定了空氣流經變壓器2時,變壓器2各位置散熱效率相同,避免了在使用過程中變壓器2各部分散熱效率不同,造成小區(qū)域內熱量過分集中,損壞變壓器2;當溫差一定時,溫度分布越均勻,換熱能力也越強,溫度熱負荷一定時,此時所需通風量也越小,可減少風機運行帶來的能源損耗。
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為使得伸縮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穩(wěn)固性更優(yōu)異,因此對伸縮裝置中的支架5進行相應的改進;如圖7所示,所述支架5包括支腿52和平臺51;平臺51為圓柱形,平臺51底部設有三條支腿52,支腿52之間夾角角度120°,形成穩(wěn)固底座,支腿52與通風管4外側管壁上方;所述平臺51直徑與套筒6外直徑相配合,平臺51中央位置開有通孔,伸縮件通過通孔與風機A82外部矩形邊框81頂部連接;平臺51周邊任意位置處開有缺口,缺口與通孔之間存在通道,缺口寬度與通孔直徑相同,因此缺口、通道和通孔三者組成U形槽,便于伸縮件的安裝和拆卸,通道側壁上均設有橡膠層,橡膠層保護伸縮件在安裝或裝卸時,與通道側壁產生摩擦,同時使得伸縮件在安裝或拆卸時需要施加一定壓力,保證了伸縮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滑入通道中,掉落支架5;平臺51周邊除缺口處均設有擋板,所述擋板的高度超過套筒6高度的1/4,確保伸縮裝置不會出現晃動。
實施例4
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為保證變電站具有更高效散熱效率,所述散熱裝置中還包含第二散熱裝置,如圖8所示,所述第二散熱裝置位于變壓站箱體頂部,且散熱裝置的側壁均與變壓站箱體側壁貼合;所述第二散熱裝置包括散熱倉10、散熱片12和風機B11,散熱倉10置于變電站箱體1頂部,散熱片12和風機B11均設于散熱倉10中,風機B11與散熱片12相鄰設置;散熱倉10與變電站箱體1側壁連接處一側開有出風口,散熱片12置于出風口與風機B11之間;將變電站箱體1內熱量通過風機B11運行從出風口排出。所述散熱倉10底部開有凹槽,凹槽內放置均熱板13,均熱板13的尺寸不小于布氣箱3尺寸,散熱片12垂直于均熱板13表面放置,如圖9所示,散熱片12之間均勻間隔設置,且散熱片12的散熱面平行于風機B11運行時的空氣流動方向;所述散熱片12截面呈波浪形,增大散熱面積;散熱片12之間通過導熱板14相連,所述導熱板14置于散熱片12垂直方向高度的1/2處,導熱板14用于平衡各散熱片12的散熱程度,達到均勻散熱目的。同時導熱板14側壁上均勻排列有通孔,通孔軸線平行于風機B11運行時的空氣流動方向,進一步調高散熱效率。
實施例5
作為本實施方式進一步優(yōu)選的,在變電站使用過程中,避免周圍中的塵埃等微小顆粒通過進風口和出風口進入變電站箱體1內部,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均設有防塵板92,如圖10所示,防塵板92采用百葉窗形式,主要變電站周邊小動物進入;防塵板92與通風管4之間設有防塵機構94,用于清楚空氣中夾雜的塵埃;如圖11所示,所述防塵機構94包括防塵框架、防塵網943、回收裝置944和放出裝置941;所述防塵框架為矩形框架,防塵框架一側設置有回收裝置944,相對一側設置放出裝置941;防塵網943位于回收裝置944和放出裝置941之間,回收裝置944中設有卷取機構945,放出裝置941中設有從動機構942,卷取機構945和從動機構942轉動方向一致;潔凈的防塵網943套裝于從動機構942上,防塵網943另一側連接卷取機構945,卷取機構945通過防塵網943帶動從動機構942轉動,防塵網943在卷取機構945和從動機構942之間移動,其中部分沾有塵埃的防塵網943卷取在回收機構中,始終保證處于回收裝置944和放出裝置941之間的防塵網943的清潔度。為方便在對防塵機構94進行相應維護;所述防塵機構94還設有固定框架91,固定框架91一側連接進風口,另一側與通風管4固定相連,所述固定框架91包裹住防塵框架,防塵框架和固定框架91之間設有滑動軌道93,防塵框架可在固定框架91上進行滑動,所述防塵框架和防塵板92之間設有連接桿,連接桿與防塵板92之間通過可拆卸卡扣連接,當只需要更換防塵板92時,將卡扣脫開,此時連接桿與防塵板92分離;當防塵板92從進風口向外取出時,防塵框架通過連接桿跟隨防塵板92一起向外取出,方便對防塵機構94維護。
上述說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huán)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實用新型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