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太陽能發(fā)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太陽能是由內部氫原子發(fā)生聚變釋放出巨大核能而產生的能,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人類所需能量的絕大部分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太陽。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并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在植物體內貯存下來。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動植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演變形成的。此外,水能、風能等也都是由太陽能轉換來的。
[0003]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陽提供的熱和光生存,而自古人類也懂得以陽光曬干物件,并作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鹽和曬咸魚等。但在化石燃料減少下,才有意把太陽能進一步發(fā)展。太陽能的利用有被動式利用(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太陽能發(fā)電一種新興的可再生能源。廣義上的太陽能是地球上許多能量的來源,如風能、化學能、水的勢能等等。在幾十億年內,太陽能是取之不及、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
[0004]太陽能有以下優(yōu)點:
(I)普遍:太陽光普照大地,沒有地域的限制無論陸地或海洋,無論高山或島嶼,都處處皆有,可直接開發(fā)和利用,且無須開采和運輸。
[0005](2)無害:開發(fā)利用太陽能不會污染環(huán)境,它是最清潔能源之一,在環(huán)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的今天,這一點是極其寶貴的。
[0006](3)巨大:每年到達地球表面上的太陽輻射能約相當于130萬億噸煤,其總量屬現今世界上可以開發(fā)的最大能源。
[0007](4)長久:根據目前太陽產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氫的貯量足夠維持上百億年,而地球的壽命也約為幾十億年,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說太陽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0008]光伏板組件是一種暴露在陽光下便會產生直流電的發(fā)電裝置,其原理如下:假設光線照射在光伏板組件上并且光在界面層被接納,具有足夠能量的光子可以在P型硅和N型硅中將電子從共價鍵中激起,致使發(fā)作電子-空穴對。界面層臨近的電子和空穴在復合之前,將經由空間電荷的電場結果被相互分別。電子向帶正電的N區(qū)和空穴向帶負電的P區(qū)運動。經由界面層的電荷分別,將在P區(qū)和N區(qū)之間發(fā)作一個向外的可測試的電壓。此時可在硅片的兩邊加上電極并接入電壓表。對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來說,開路電壓的典型數值為0.5?0.6V。經由光照在界面層發(fā)作的電子-空穴對越多,電流越大。界面層接納的光能越多,界面層即電池面積越大,在太陽能電池中組成的電流也越大。太陽光照在半導體p-n結上,形成新的空穴-電子對,在p-n結電場的作用下,空穴由η區(qū)流向P區(qū),電子由P區(qū)流向η區(qū),接通電路后就形成電流。
[0009]光伏板組件由幾乎全部以半導體物料(例如硅)制成的固體光伏電池組成,由于沒有活動的部分,故可以長時間操作而不會導致任何損耗。簡單的光伏電池可為手表以及計算機提供能源,較復雜的光伏系統可為房屋提供照明以及交通信號燈和監(jiān)控系統,并入電網供電。光伏板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狀,而組件又可連接,以產生更多電能。近年,天臺及建筑物表面均可使用光伏板組件,甚至被用作窗戶、天窗或遮蔽裝置的一部分,這些光伏設施通常被稱為附設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統。
[0010]現有的太陽能光伏板發(fā)電系統中,光伏板都是固定不動的,而我們知道,由于地球自轉,太陽光的照射方向是由東向西變化的,而光伏板與照射陽光處于垂直狀態(tài)下的發(fā)電功率才是最高的。
【發(fā)明內容】
[0011]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背景技術】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種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
[0012]本發(fā)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所述系統包含光伏板、支架、轉軸、電流檢測模塊、電機和控制模塊,其中,控制模塊分別和電機、電流檢測模塊相連,光伏板固定在轉軸上,轉軸南北朝向設置在支架上,電機的輸出軸和所述轉軸相連,電流檢測模塊用于檢測所述光伏板的輸出電流,所述控制方法的步驟如下:
步驟1),按照預設的時間閾值周期性執(zhí)行步驟2)到步驟7);
步驟2),將光伏板復位到預設的起始位置,并記錄光伏板在起始位置的輸出電流;
步驟3),按照預設的角度步長轉動光伏板;
步驟4),記錄光伏板所處的角度位置以及其輸出電流;
步驟5),重復步驟3)到步驟4),直至光伏板轉動至預設的結束位置;
步驟6),比較光伏板在各個角度位置的輸出電流,獲得其中最大輸出電流所對應的角度位置;
步驟7),控制光伏板轉動到步驟6)中獲取的最大輸出電流所對應的角度位置。
[0013]作為本發(fā)明一種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進一步的優(yōu)化方案,所述預設的時間閾值的范圍為10分鐘到2個小時。
[0014]作為本發(fā)明一種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進一步的優(yōu)化方案,所述預設的時間閾值為30分鐘。
[0015]作為本發(fā)明一種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進一步的優(yōu)化方案,所述預設的角度步長的范圍為I度到10度。
[0016]作為本發(fā)明一種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進一步的優(yōu)化方案,所述預設的角度步長為5度。
[0017]本發(fā)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2.使得太陽能光板轉換電能的效率處于最大,提升了原本對太陽能的利用率。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所述系統包含光伏板、支架、轉軸、電流檢測模塊、電機和控制模塊,其中,控制模塊分別和電機、電流檢測模塊相連,光伏板固定在轉軸上,轉軸南北朝向設置在支架上,電機的輸出軸和所述轉軸相連,電流檢測模塊用于檢測所述光伏板的輸出電流,所述控制方法的步驟如下:
步驟1),按照預設的時間閾值周期性執(zhí)行步驟2)到步驟7);
步驟2),將光伏板復位到預設的起始位置,并記錄光伏板在起始位置的輸出電流;
步驟3),按照預設的角度步長轉動光伏板;
步驟4),記錄光伏板所處的角度位置以及其輸出電流;
步驟5),重復步驟3)到步驟4),直至光伏板轉動至預設的結束位置;
步驟6),比較光伏板在各個角度位置的輸出電流,獲得其中最大輸出電流所對應的角度位置;
步驟7),控制光伏板轉動到步驟6)中獲取的最大輸出電流所對應的角度位置。
[0019]所述預設的時間閾值的范圍為10分鐘到2個小時。
[0020]所述預設的時間閾值優(yōu)先為30分鐘。
[0021]所述預設的角度步長的范圍為I度到10度。
[0022]所述預設的角度步長優(yōu)先為5度。
[0023]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義,這里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fā)明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并且除非像這里一樣定義,不會用理想化或過于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0024]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所述系統包含光伏板、支架、轉軸、電流檢測模塊、電機和控制模塊,其中,控制模塊分別和電機、電流檢測模塊相連,光伏板固定在轉軸上,轉軸南北朝向設置在支架上,電機的輸出軸和所述轉軸相連,電流檢測模塊用于檢測所述光伏板的輸出電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的步驟如下: 步驟1),按照預設的時間閾值周期性執(zhí)行步驟2)到步驟7); 步驟2),將光伏板復位到預設的起始位置,并記錄光伏板在起始位置的輸出電流; 步驟3),按照預設的角度步長轉動光伏板; 步驟4),記錄光伏板所處的角度位置以及其輸出電流; 步驟5),重復步驟3)到步驟4),直至光伏板轉動至預設的結束位置; 步驟6),比較光伏板在各個角度位置的輸出電流,獲得其中最大輸出電流所對應的角度位置; 步驟7),控制光伏板轉動到步驟6)中獲取的最大輸出電流所對應的角度位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的時間閾值的范圍為10分鐘到2個小時。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的時間閾值為30分鐘。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的角度步長的范圍為I度到10度。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的角度步長為5度。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太陽能光板發(fā)電系統的控制方法,所述系統包含光伏板、支架、轉軸、電流檢測模塊、電機和控制模塊,其中,控制模塊分別和電機、電流檢測模塊相連,光伏板固定在轉軸上,轉軸南北朝向設置在支架上,電機的輸出軸和所述轉軸相連,電流檢測模塊用于檢測所述光伏板的輸出電流??刂茣r,周期性按照預設的角度步長轉動光伏板,檢測光伏板在各個角度的輸出電流,并調整光伏板使其處于最大輸出電流對應的角度。本發(fā)明設計簡單,使用方便,使得太陽能光板轉換電能的效率處于最大,提升了原本對太陽能的利用率,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
【IPC分類】H02K7/14, H02S20/30, H02S40/30
【公開號】CN105048952
【申請?zhí)枴緾N201510458379
【發(fā)明人】張瑜, 陳黛文, 李進榮
【申請人】蘇州玄禾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