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機器人充電倉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機器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極地機器人充電倉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極地機器人可應用于南極科考站的電力系統(tǒng)巡檢,與常見的電站巡檢有一些區(qū)另IJ:工作環(huán)境溫度極低,最低可到-40攝氏度;巡檢路線周圍比較空曠,沒有固定的物體能夠反射激光、超聲波、紅外等傳感器發(fā)出的信號,所以此類傳感器無法工作,極地機器人存在充電困難的缺點。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充電的極地機器人充電倉系統(tǒng)。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使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極地機器人充電倉系統(tǒng),包括極地機器人本體、設置進出口的充電倉倉體和相應設于進出口外側的坡道,極地機器人設有充電頭,充電倉倉體內設有電池和用于與充電頭相接觸并對極地機器人本體充電的充電板,電池與充電板電連接。
[0005]所述極地機器人本體包括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包括殼體,殼體內設有熱風裝置。
[0006]所述熱風裝置包括主控芯片、風扇、加熱片模塊和溫控器,風扇、加熱片模塊和溫控器均與主控芯片電連接。
[0007]所述殼體包括由外至內依次設置的外殼、聚氨酯保溫層和內壁。
[0008]所述極地機器人本體還包括分別位于控制模塊兩側的兩履帶行走模塊,控制模塊的殼體與履帶行走模塊的機座之間通過連接柱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柱穿過控制模塊的外殼和聚氨酯保溫層并于內壁固定連接。
[0009]所述外殼為鋁合金外殼。
[0010]所述坡道為傾斜設置,坡道的頂端鉸接于進出口的底邊邊沿。
[0011 ]所述極地機器人本體設有攝像機和天線。
[0012]本發(fā)明所述的極地機器人充電倉系統(tǒng),極地機器人本體能夠在極地戶外-40°c的環(huán)境溫度下正常工作,并能在極地軟雪路面按照預先設定路線進行巡檢,可在充電倉倉體上設置圖像標識物,便于極地機器人本體通過圖像識別標志物返回爬上坡道通過進出口進入充電倉倉體。進入充電倉倉體后,使充電頭與充電板充分接觸,然后極地機器人本體自動將電源切換成外部供電模式,當檢測到充電完畢后,極地機器人自動按照預設路線出倉巡檢,如此往復。
[0013]由于外殼與內壁之間填充有聚氨酯保溫層,外殼為鋁合金外殼,如果將履帶行走模塊直接安裝在外殼上,則外殼強度無法承受接近50kg的本體重量以及來自履帶的外部沖擊力,但通過連接柱將履帶行走模塊與極地機器人本體相連,使來自履帶行走模塊的載荷直接施加在3mm厚的不銹鋼內壁上,從而提高結構穩(wěn)定性,也便于履帶行走模塊的拆裝和維護。
[0014]充電倉本體內的電池給風扇和加熱片模塊供電產(chǎn)生熱風,熱風在極地機器人本體內循環(huán),從而加熱內部各元器件溫度。即使在外部為_40°C的環(huán)境下,熱風裝置能將極地機器人本體內部溫度控制在2°C左右,從而防止內部各元器件凍壞,維持電池放電性能延長持續(xù)工作時間。攝像頭能夠捕捉畫面并通過天線將畫面回傳給監(jiān)控站進行監(jiān)控和數(shù)據(jù)備份。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圖;
[0016]圖2是本發(fā)明的充電狀態(tài)結構圖;
[0017]圖3是本發(fā)明的充電座內部結構圖;
[0018]圖4是控制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是控制模塊與履帶行走模塊連接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極地機器人本體1、充電倉倉體2、坡道3、充電頭4、接觸傳感器5、磁釘傳感器
6、攝像機云臺7、充電座8、第一目標物體9、第二目標物體10、第三目標物體11、磁釘12、座板
13、橫桿14、簧片安裝板15、充電簧片16、擋板17、彈簧18、進出口 19、天線20、充電電池21、攝像機22、加熱片模塊23、繼電器24、溫控器25、履帶行走模塊26、連接柱27、內壁28、外殼29、
聚氣酷保溫層30。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1-圖5所示極地機器人充電倉系統(tǒng),包括極地機器人本體1、設置進出口19的充電倉倉體2和相應設于進出口 19外側的坡道3。
[0022]所述充電倉倉體2包括立方體框架,立方體框架包括矩形的頂部框架和分別固設于頂部框架四個角點下側的四根立柱,頂部框架為前后水平延伸,其中兩根立柱位于前側、另兩根立柱位于后側,四根立柱之間固設一塊用于承托極地機器人本體的托板,托板位于頂部框架的下方、地面的上方。所述充電倉倉體2的進出口 19由后側的兩根立柱、頂部框架的后側框邊以及托板的后端邊沿圍設而成,進出口 19可通過極地機器人本體I。
[0023]所述坡道3位于充電倉倉體2外并且位于充電倉倉體的后側,坡道3為傾斜設置,坡道3由花紋板制成,坡道3的橫向兩側邊均設有向上的折彎邊,坡道3的底端為坡道3的進入端,坡道3的頂端為坡道3的出口端。
[0024]坡道的頂端通過水平的銷軸鉸接于進出口19的底邊邊沿,進出口 19的底端邊沿為托板的后端邊沿。
[0025]充電倉倉體2內設有電池和用于與極地機器人本體I的充電頭相接觸并對極地機器人本體I充電的充電座8,電池與充電座8電連接。
[0026]所述充電座8設于托板的前部上方,所述充電座8包括固設在充電倉倉體2內的座板13、一端(前端)與座板固定連接的橫桿14、與座板13間隔設置的簧片安裝板15和簧片安裝板15上設置的充電簧片16,橫桿14為前后水平設置,所述橫桿14另一端(后端)穿過簧片安裝板15且固設有擋板17,座板13位于簧片安裝板15前方,擋板17擋在簧片安裝板15的后偵U,座板13與簧片安裝板15之間設有套設在橫桿14外圈的彈簧18,所述簧片安裝板15為豎直設置,簧片安裝板15夾設在擋板17與彈簧18之間,簧片安裝板15頂端邊沿設有向后折彎的折彎邊,該折彎邊的下側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四個所述充電簧片16,折彎邊與其臨近充電簧片16之間以及相鄰兩充電簧片16之間均固設有絕緣連接板,充電簧片16間隔設于簧片安裝板15的前側,充電簧片16與充電倉倉體內的電池為電連接。
[0027]坡道3的進入端的橫向側邊設有第一目標物體9,第一目標物體9位于坡道3的進入端的右側邊;進出口 19處設有第二目標物體10,第二目標物體10設于進出口的上側,并且第二目標物體10固設于頂部框架的后側框邊的上側,充電座8的側邊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