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技術中的直流電機一般分為有刷直流電機和無刷直流電機兩種,有刷直流電機,如中國授權專利CN101651396B所公開的那樣,其包括定子、轉子和碳刷等部件,所述碳刷可以改變電機的轉子內的勵磁線圈內的電流方向,從而使得所述轉子轉動;而無刷直流電機,如中國專利公開文獻CN102684441A所記載的,其包括控制電路和多個電繞組,所述控制電路可以控制所述多個電繞組產生旋轉磁場,所述旋轉磁場與定子的永磁磁場或者勵磁磁場相作用,使得定子轉動;可見現(xiàn)有技術中的直流電機一般均包括繞組,然而繞組中的鐵芯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渦流,從而導致磁損耗和熱損耗。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所述電動機不包括繞組,不會產生上述的磁損耗和熱損耗。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包括殼體、蓋板、第一永磁體、第二永磁體、轉軸和至少一根導線;
[0005]所述第一永磁體固定于所述殼體內;所述第二永磁體固定于所述蓋板上,所述蓋板固定于所述殼體的開口處,且所述第二永磁體也位于所述殼體內;
[0006]所述轉軸的一端通過軸承支撐于所述殼體的內壁上,另一端通過軸承支撐于所述蓋板的內壁上;且所述轉軸的另一端從所述蓋板穿出;
[0007]所述至少一根導線固定于所述轉軸上,且每一根導線均沿所述轉軸的徑向布置,且所述至少一根導線均位于所述第一永磁體和第二永磁體之間;
[0008]所述第一永磁體和第二永磁體之間相互吸引。
[0009]可選的,所述第一永磁體和第二永磁體均為軸向磁極。
[0010]可選的,所述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還包括導線安裝板,所述導向安裝板為絕緣材質制備,所述導線固定于所述導線安裝板上,所述導線安裝板固定于所述轉軸上。[0011 ] 可選的,軸承和轉軸均采用導磁材料制備。
[0012]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可以應用于電動汽車上,當對所述電動機提供電能時,所述電動機轉動,并驅動電動汽車的輪轂進行轉動,從而使得電動汽車前進或倒退。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其產生磁場的結構并不包括鐵芯,避免了磁損耗和熱損耗,效率較高。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的轉軸結構示意圖(包括導線安裝板);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永磁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永磁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標記不意為:1-殼體;2-蓋板;3-第一永磁體;4_第二永磁體;5_轉軸;6-導線;7-導線安裝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闡述。
[0020]實施例1
[0021]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其包括殼體1、蓋板2、第一永磁體3、第二永磁體4、轉軸5和至少一根導線6 ;
[0022]所述第一永磁體3固定于所述殼體I內,所述第二永磁體4固定于所述蓋板2上,所述蓋板2固定于所述殼體I的開口處,所述第二永磁體4位于所述蓋板2和殼體I所形成的封閉空間內;
[0023]當所述蓋板2固定于所述殼體I的開口處時,所述第一永磁體3和第二永磁體4相對設置,并使所述第一永磁體3和第二永磁體4之間相互吸引;所述第一永磁體3和第二永磁體4的橫截面可以相同,例如:其橫截面均為圓形,且軸心線重合,當然所述第一永磁體3和第二永磁體4的軸心線也可以不重合;所述第一永磁體3和第二永磁體4的橫截面也可以不相同,例如:所述第一永磁體3的橫截面為圓形,所述第二永磁體4的橫截面為正方形,且所述第一永磁體3的軸心線與所述第二永磁體4的中心線重合,當然,所述第一永磁體3的軸心線和第二永磁體4的中心線也可以不重合;本實施例中,更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永磁體3和第二永磁體4均為軸向磁極,且所述第一永磁體3靠近所述第二永磁體4的一端為S極,所述第一永磁體3的S極端開設有第一沉孔,在所述第一沉孔的底壁上開設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一沉孔和第二沉孔的軸心線重合;在所述第二沉孔的底壁上開設有第三沉孔,所述第三沉孔作為支撐所述轉軸5的軸承的軸承座;所述第二永磁體4的N極端形成與所述第二沉孔相配合的凸起,在所述第一永磁體3和第二永磁體4相配合時,所述第二永磁體4的凸起插入所述第二沉孔內,且所述第二永磁體4的N極端位于所述第一沉孔內;更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永磁體3的第一沉孔的側壁上形成有多個凸起;
[0024]所述第二永磁體4為中空結構,轉軸5的一端通過軸承支撐于所述第一永磁體3的第三沉孔內,所述轉軸5的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二永磁體4,并通過軸承支撐于所述第二永磁體4的中空結構內;并可以相對于所述第一永磁體3和第二永磁體4轉動;所述蓋板2上開設有通孔,所述轉軸5的另一端穿過所述蓋板2的通孔,位于所述殼體I與蓋體2所形成區(qū)域之外;所述至少一根導線6固定于所述轉軸5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永磁體3和第二永磁體4之間,并沿所述第一永磁體3和第二永磁體4的徑向布置;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所述至少一根導線6沿所述第一永磁體3的周向均勻分布;當所述導線6內的電流方向為沿徑向從內向外或者從外向內時,所述各導線6所產生的磁場與所述第一永磁體3和第二永磁體4之間的磁場相互作用,從而使所述轉軸5轉動,實現(xiàn)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的功能。
[0025]本實施例中,為提高所述導線6的強度,所述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還包括導線安裝板7,所述導線安裝板7為絕緣材質制備,所述導線6固定于所述導線安裝板7上,所述導線安裝板7固定于所述轉軸5上;
[0026]本實施例中,可以采用電刷實現(xiàn)對所述導線的供電,此時,沿徑向布置的各導線靠近軸心的一端采用第一環(huán)形電刷連接,另一端采用第二環(huán)形電刷連接,此時將所述第一環(huán)形電刷和第二環(huán)形電刷接通直流電源的正極和負極,即可以實現(xiàn)對所述導線的供電。
[0027]本實施例中,所述軸承和轉軸5均采用導磁材料制備,例如鐵等。
[0028]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可以應用于電動汽車上,當對所述電動機提供電能時,所述電動機轉動,并驅動電動汽車的輪轂進行轉動,從而使得電動汽車前進或倒退。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其產生磁場的結構并不包括鐵芯,避免了磁損耗和熱損耗,效率較高。
[0029]實施例2
[0030]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與實施例1的結構不同之處在于,所述轉軸5通過軸承可轉動地設置于所述殼體I和蓋板2上,此時,所述第一永磁體3和第二永磁體4均為中空結構,所述轉軸5的兩端分別穿過所述第一永磁體3和第二永磁體4,并通過軸承支撐于所述殼體I和蓋板2上,此時所述殼體I和蓋板2上均開設有軸承安裝槽,所述軸承固定于所述軸承安裝槽內。
[0031]以上實施例的先后順序僅為便于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yōu)劣。
[0032]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蓋板、第一永磁體、第二永磁體、轉軸和至少一根導線; 所述第一永磁體固定于所述殼體內;所述第二永磁體固定于所述蓋板上,所述蓋板固定于所述殼體的開口處,且所述第二永磁體也位于所述殼體內; 所述轉軸的一端通過軸承支撐于所述殼體的內壁上,另一端通過軸承支撐于所述蓋板的內壁上;且所述轉軸的另一端從所述蓋板穿出; 所述至少一根導線固定于所述轉軸上,且每一根導線均沿所述轉軸的徑向布置,且所述至少一根導線均位于所述第一永磁體和第二永磁體之間; 所述第一永磁體和第二永磁體之間相互吸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體和第二永磁體均為軸向磁極。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線安裝板,所述導向安裝板為絕緣材質制備,所述導線固定于所述導線安裝板上,所述導線安裝板固定于所述轉軸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其特征在于,軸承和轉軸均米用導磁材料制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汽車上的輪轂驅動電動機,其包括殼體、蓋板、第一永磁體、第二永磁體、轉軸和至少一根導線;第一永磁體固定于殼體內;第二永磁體固定于所述蓋板上;轉軸的一端通過軸承支撐于所述殼體的內壁上,另一端通過軸承支撐于所述蓋板的內壁上;且轉軸的另一端從所述蓋板穿出;所述至少一根導線固定于所述轉軸上,且每一根導線均沿所述轉軸的徑向布置,且至少一根導線均位于所述第一永磁體和第二永磁體之間。當對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機提供電能時,所述電動機轉動,并驅動電動汽車的輪轂進行轉動,從而使得電動汽車前進或倒退。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機其產生磁場的結構并不包括鐵芯,避免了磁損耗和熱損耗,效率較高。
【IPC分類】H02N11-00
【公開號】CN204271953
【申請?zhí)枴緾N201420743927
【發(fā)明人】王亞鋒
【申請人】王亞鋒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