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線減振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力線配件,特別的,是一種電力線減振子。
【背景技術】
[0002]為實現(xiàn)高效、簡便的遠距離輸電,目前較常用的是使用架空線;架空線通過桿塔將電纜支撐在一定高度,從而實現(xiàn)在空中布線;這種布線方式不會影響地面的交通,同時比將電纜埋在地下省時省力;由于電纜本身的質量較重,因此需要在一定跨度內搭建一個桿塔;由于電纜架設在高空,高空的風力較強勁,電纜在風力的作用下來回擺動,這種擺動傳遞到桿塔后會帶動桿塔振動,這種振動將使桿塔上的螺絲與螺孔發(fā)生相對位移,長期的振動將使桿塔上的螺絲松動,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此外電纜的擺動也會加劇電纜與桿塔連接處的磨損,使得電纜的使用壽命大大降低;在出現(xiàn)大風天氣時,電纜在磨損處容易斷裂、發(fā)生危險。
【發(fā)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力線減振子,本電力線減振子能夠有效減緩電纜傳遞給桿塔的振動,有效防止桿塔螺絲松動;同時減小電纜與桿塔之間的磨損,延長電纜與桿塔的使用壽命。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電力線減振子主要包括有減振棒、感應筒和連桿;所述連桿轉動套設在一個固定轉軸上,該固定轉軸安裝在桿塔上;所述連桿的一端呈環(huán)形緊固套設在電纜上,另一端固定連接減振棒;所述減振棒為永磁材料做成,該永磁材料的磁場與減振棒的軸線平行;所述減振棒與所述連桿和電纜所在的平面垂直;在所述減振棒的兩端分別套設有一個感應筒,所述減振棒的兩端不露出各所述感應筒;所述減振棒與各所述感應筒不接觸;各所述感應筒為一簇同軸的閉合線圈,各所述感應筒固定安裝在桿塔上。
[0005]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安裝電纜時將連桿呈環(huán)形的端部緊固套設在電纜上,該端部隨電纜同步擺動;所述連桿轉動套設在所述固定轉軸上,此時該固定轉軸成為所述連桿的支點,當連桿的環(huán)形端部擺動時,連桿連接減振棒的一端做同頻反向擺動,且擺幅與支點到連桿兩端的距離呈正比;每次減振棒擺動,減振棒的兩端穿入或退出感應筒;由于減振棒為永磁材料做成,減振棒每次進出感應筒時,感應筒內的磁通量將發(fā)生變化,根據(jù)楞次定律,各所述感應筒將產生與所述減振棒磁極相反的磁場以阻礙減振棒的進出,進而減小減振棒的擺幅,該阻礙作用通過連桿反饋到電纜上,從而減弱電纜的擺動,進而減弱電纜傳遞給桿塔的振動,最終延長桿塔的使用壽命、減小電纜與桿塔連接處的磨損。
[0006]作為優(yōu)選,所述減振棒為圓弧形磁性棒,該圓弧的半徑與固定轉軸到減振棒的距離相等,同時各所述感應筒的形狀與減振棒的形狀相匹配;該結構保證減振棒在隨電纜擺動時,減振棒始終沿自身的軸線做往復運動;從而增大感應筒內的磁通量的變化,進而提高減振效果。
[0007]作為優(yōu)選,所述連桿呈環(huán)形的端部做成O字扣,在所述O字扣的內周壁上安裝有橡膠墊,橡膠墊組成的圓環(huán)的孔徑小于電纜外徑;所述橡膠環(huán)上涂抹有潤滑油;該結構便于電力線減振子的安裝、調整和拆卸,能夠保證連桿牢固卡設在電纜上,同時橡膠環(huán)起到防松動作用。
[0008]作為優(yōu)選,在所述連桿上,固定轉軸到減振棒的位置處安裝有伸縮拉桿結構;以便于在初始安裝電力線減振子時調節(jié)連桿的長度,使本電力線減振子的減振效果最合理。
[0009]作為進一步優(yōu)選,所述伸縮拉桿結構為液壓機構,在連桿的外部固定安裝有密閉存液腔,該存液腔與開設連桿內的壓縮腔通過進液孔密閉連通;調節(jié)連桿至合適長度后關閉進液孔,即可固定伸縮桿長度。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電力線減振子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安裝在桿塔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實施例
[0013]在圖1、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本電力線減振子主要包括有減振棒2、感應筒3和連桿I ;所述連桿I轉動套設在一個固定轉軸4上,該固定轉軸4固定安裝在桿塔7上;所述連桿I的一端做成O字扣11并緊固卡套在電纜6上,另一端固定連接減振棒2 ;在所述O字扣11的內周壁上安裝有橡膠墊,橡膠墊組成的圓環(huán)的孔徑小于電纜6外徑;所述橡膠環(huán)上涂抹有潤滑油,以便于減小電纜6與連桿I之間的摩擦,進而延長連桿I的使用壽命;在所述連桿I上,固定轉軸4到減振棒2的位置處安裝有伸縮拉桿結構,該拉桿結構由多種形式,可以類似于伸縮傘中的傘桿結構,并帶有鎖緊扣;也可以通過液壓限位,如小型傳統(tǒng)機械臂,在連桿I的外部安裝有密閉存液腔5,該存液腔與連桿I內的壓縮腔52通過進液孔51密閉連通;當伸縮至合適長度后關閉進液孔51,此時連桿內溶液體積固定,伸縮桿長度固定;所述減振棒2為永磁材料做成,該永磁材料的磁場與減振棒2的軸線平行,所述減振棒2與所述連桿I和電纜6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減振棒2為圓弧形磁性棒,該圓弧的半徑與固定轉軸4到減振棒2的距離相等;在所述減振棒2的兩端分別套設有一個感應筒3,所述減振棒2的兩端不露出各所述感應筒3,各所述感應筒3的形狀與減振棒2的形狀相匹配;所述減振棒2與各所述感應筒3不接觸;各所述感應筒3為一簇同軸的閉合線圈,各所述感應筒3固定安裝在桿塔7上。
[0014]在安裝好電纜6后打開O字扣11,將連桿I緊固套設在電纜6上,由于橡膠墊組成的圓環(huán)的孔徑小于電纜6的外徑,因此連桿I牢固的卡套在電纜6上,且連桿I的端部隨電纜6同步擺動;由于所述連桿I轉動套設在所述固定轉軸4上,此時該固定轉軸4成為所述連桿I的支點,當連桿I的環(huán)形端部擺動時,連桿I連接減振棒2的一端做同頻反向擺動,且擺幅與支點到連桿I兩端的距離呈正比;每次減振棒2擺動,減振棒2的兩端穿入或退出感應筒3 ;由于減振棒2為永磁材料做成,減振棒2每次進出感應筒3時,感應筒3內的磁通量將發(fā)生變化,根據(jù)楞次定律,各所述感應筒3將產生與所述減振棒2磁極相反的磁場以阻礙減振棒2的進出,進而減小減振棒2的擺幅,該阻礙作用通過連桿I反饋到電纜6上,從而減弱電纜6的擺動,進而減弱電纜6傳遞給桿塔7的振動,最終延長桿塔7的使用壽命、減小電纜6與桿塔7連接處的磨損。
[0015]在初始安裝時,根據(jù)電纜6安裝的高度和安裝的地區(qū)不同,調節(jié)連桿I至合適的長度,長度過大會增大連桿I的扭轉力,減少連桿I的使用壽命;長度過小,電力線減振子的減震效果不明顯;當連桿I處于合適的長度時,本電力線減振子能夠搞笑的減弱桿塔7的振動,同時擁有較長的使用時間。
[0016]所述減振棒2的做成圓弧形磁性棒,該結構保證減振棒2在隨電纜6擺動時,減振棒2始終沿自身的軸線做往復運動;因此感應筒3內的磁通量將發(fā)生較大變化,進而增大感應筒3對減振棒2的阻礙作用,從而提高減振效果。
[0017]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電力線減振子,本電力線減振子主要包括有減振棒(2)、感應筒(3)和連桿(I);所述連桿(I)轉動套設在一個固定轉軸(4)上,該固定轉軸(4)安裝在桿塔(7)上;所述連桿(I)的一端呈環(huán)形緊固套設在電纜(6)上,另一端固定連接減振棒(2);所述減振棒(2)為永磁材料做成,該永磁材料的磁場與減振棒的軸線平行;所述減振棒(2)與所述連桿(2)和電纜(6)所在的平面垂直;在所述減振棒的兩端分別套設有一個感應筒(3),所述減振棒(2)的兩端不露出各所述感應筒(3);所述減振棒(2)與各所述感應筒(3)不接觸;各所述感應筒(3)為一簇同軸的閉合線圈,各所述感應筒(3)固定安裝在桿塔(7)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線減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I)呈環(huán)形的端部做成O字扣(11),在所述O字扣(11)的內周壁上安裝有橡膠墊,橡膠墊組成的圓環(huán)的孔徑小于電纜(6)外徑;所述橡膠環(huán)上涂抹有潤滑油。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力線減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棒(2)為圓弧形磁性棒,該圓弧的半徑與固定轉軸(4)到減振棒(2)的距離相等,同時各所述感應筒(3)的形狀與減振棒(2)的形狀相匹配。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電力線減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連桿(I)上,固定轉軸(4)到減振棒(2)的位置處安裝有伸縮拉桿結構。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力線減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拉桿結構為液壓機構,在連桿(I)的外部固定安裝有密閉存液腔(5),該密閉存液腔(5)與開設連桿內的壓縮腔(52)通過進液孔(51)密閉連通。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力線減振子,本電力線減振子主要包括有減振棒、感應筒和連桿;所述連桿轉動套設在一個固定轉軸上,該固定轉軸安裝在桿塔上;所述連桿的一端呈環(huán)形緊固套設在電纜上,另一端固定連接減振棒;所述減振棒為永磁材料做成,該永磁材料的磁場與減振棒的軸線平行;所述減振棒與所述連桿和電纜所在的平面垂直;在所述減振棒的兩端分別套設有一個感應筒,所述減振棒的兩端不露出各所述感應筒;所述減振棒與各所述感應筒不接觸;各所述感應筒為一簇同軸的閉合線圈,各所述感應筒固定安裝在桿塔上;本電力線減振子能夠有效減緩電纜傳遞給桿塔的振動,有效防止桿塔螺絲松動;同時減小電纜與桿塔之間的磨損,延長電纜與桿塔的使用壽命。
【IPC分類】H02G7-14
【公開號】CN204376346
【申請?zhí)枴緾N201520120724
【發(fā)明人】朱金鳳
【申請人】朱金鳳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