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的軸封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電機的軸封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通風機電機軸封漏油問題比較突出,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徹底消除電機軸封漏油。如圖1所示,現(xiàn)有電機的軸封結構,外側端蓋與迷宮密封動環(huán)構成了迷宮密封,兩者之間的軸向間隙調整是否正確,是能發(fā)揮迷宮密封作用的關鍵?,F(xiàn)有電機的軸封結構存在以下問題:1.密封通道太短;2.金屬密封片無法平衡軸承箱內外壓差;3.金屬密封片與電機軸直接摩擦;4.無甩油環(huán),油直接沿軸向向外泄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基于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電機的軸封結構,徹底消除了漏油問題,提高經(jīng)濟效益,確保了機組安全經(jīng)濟運行。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機的軸封機構,包括電機軸、軸承箱和端蓋,所述端蓋包括內側端蓋和外側端蓋,所述內側端蓋和外側端蓋下部開設有甩油槽,所述電機軸上靠近軸承箱兩邊內壁處分別設有甩油環(huán)A和甩油環(huán)B,所述甩油環(huán)A包括甩油環(huán)Al和甩油環(huán)A2,且兩者螺栓連接,所述電機軸上內側端蓋和外側端蓋處均設有骨架油封,內側端蓋下部的骨架油封外側設有油封壓蓋,外側端蓋處的骨架油封外側設有迷宮密封動環(huán)。
[0005]進一步地,所述電機軸上設有電機軸平衡盤。
[0006]進一步地,所述內側端蓋與軸承箱之間具有機殼板。
[0007]進一步地,所述甩油環(huán)Al和甩油環(huán)A2之間設有O型密封圈。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改進電機的軸封結構,徹底消除了漏油問題,提高了經(jīng)濟效益,確保了機組安全經(jīng)濟運行,同時它也為消除轉動機械設備軸封漏油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0]圖1是現(xiàn)有電機的軸封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是圖2中內側端蓋周圍的局部示意圖。
[0013]圖中:1.電機軸,2.油封壓蓋,3.骨架油封,4.甩油環(huán)A,5.內側端蓋,6.機殼板,7.軸承箱,8.外側端蓋,9.迷宮密封動環(huán),10.甩油環(huán)B,11.電機軸平衡盤,12.0型密封圈,13.金屬密封片,14.密封片壓蓋,41.甩油環(huán)Al,42.甩油環(huán)A2。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現(xiàn)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15]如圖2?3所示,一種電機的軸封機構,包括電機軸1、軸承箱7和端蓋,端蓋包括內側端蓋5和外側端蓋8,內側端蓋5和外側端蓋8下部開設有甩油槽,電機軸I上靠近軸承箱7兩邊內壁處分別設有甩油環(huán)A4和甩油環(huán)B10,甩油環(huán)A4包括甩油環(huán)A141和甩油環(huán)A242,且兩者螺栓連接,電機軸I上內側端蓋5和外側端蓋8處均設有骨架油封3,內側端蓋下部5的骨架油封3外側設有油封壓蓋2,外側端蓋8處的骨架油封3外側設有迷宮密封動環(huán)9。
[0016]進一步地,電機軸I上設有電機軸平衡盤11。
[0017]進一步地,內側端蓋5與軸承箱7之間具有機殼板6。
[0018]內側端蓋5和外側端蓋8下部開設有甩油槽,電機軸I上靠近軸承箱7兩邊內壁處分別設有甩油環(huán)A4和甩油環(huán)B10,當電機軸I高速旋轉時,甩油環(huán)A4和甩油環(huán)BlO利用離心力的作用將機油沿徑向甩至軸承箱7內壁,一部分機油沿內壁流回軸承箱7,一部分機油落在端蓋甩油槽上并沿著槽流回軸承箱7,從而阻止機油進入軸封間隙。另外,采用甩油環(huán)后,使密封通道也加長了,使泄漏的機油由原來的直線流動變成曲折流動,大大增加了流動阻力。
[0019]如圖3所示,為了提高密封效果,甩油環(huán)A4由甩油環(huán)A141和甩油環(huán)A242組合而成。泄漏油通過第一道甩油環(huán)A141時,大部分油已被甩向軸承箱7內壁并沿內壁流回軸承箱7,有一小部分機油則可能通過第二道甩油環(huán)A242與內側端蓋5的間隙繼續(xù)向外泄漏。這部分油在通過此間隙時將受到較大的阻力,同時也被第二道甩油環(huán)A242甩到內側端蓋5內壁并沿內壁及甩油槽流回油池。因此通過這兩道甩油環(huán)后再泄漏出去的油已微乎其微了。最后通過后面的骨架油封3的刮油作用,可將全部泄漏油阻截回油池。
[0020]甩油環(huán)A141與甩油環(huán)A242之間靠螺栓連接。考慮到檢修拆裝便利,甩油環(huán)的固定采用螺栓將其抱夾緊在電機軸I上的方式,且使甩油環(huán)與電機軸I的配合間隙控制在O?0.05mm以內。同時為防止油從此間隙向外泄漏,在甩油環(huán)A141與甩油環(huán)A242之間加上O型密封圈12。
[0021]以上述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jù)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電機的軸封機構,包括電機軸(I)、軸承箱(7)和端蓋,所述端蓋包括內側端蓋(5)和外側端蓋(8),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端蓋(5)和外側端蓋⑶下部開設有甩油槽,所述電機軸⑴上靠近軸承箱(7)兩邊內壁處分別設有甩油環(huán)A(4)和甩油環(huán)B(10),所述甩油環(huán)A(4)包括甩油環(huán)Al (41)和甩油環(huán)A2(42),且兩者螺栓連接,所述電機軸(I)上內側端蓋(5)和外側端蓋⑶處均設有骨架油封(3),內側端蓋(5)下部的骨架油封(3)外側設有油封壓蓋(2),外側端蓋⑶處的骨架油封(3)外側設有迷宮密封動環(huán)(9)。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的軸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軸(I)上設有電機軸平衡盤(11)。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的軸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端蓋(5)與軸承箱(7)之間具有機殼板(6)。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的軸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環(huán)Al(41)和甩油環(huán)A2 (42)之間設有O型密封圈(12) 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電機的軸封結構。一種電機的軸封機構,包括電機軸、軸承箱和端蓋,所述端蓋包括內側端蓋和外側端蓋,所述內側端蓋和外側端蓋下部開設有甩油槽,所述電機軸上靠近軸承箱兩邊內壁處分別設有甩油環(huán)A和甩油環(huán)B,所述甩油環(huán)A包括甩油環(huán)A1和甩油環(huán)A2,且兩者螺栓連接,所述電機軸上內側端蓋和外側端蓋處均設有骨架油封,內側端蓋下部的骨架油封外側設有油封壓蓋,外側端蓋處的骨架油封外側設有迷宮密封動環(huán)。本實用新型通過改進電機的軸封結構,徹底消除了漏油問題,提高了經(jīng)濟效益,確保了機組安全經(jīng)濟運行,同時它也為消除轉動機械設備軸封漏油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IPC分類】H02K5/16, H02K11/00, H02K5/04
【公開號】CN204652086
【申請?zhí)枴緾N201520322030
【發(fā)明人】巢惠英
【申請人】常州華欣彤源電機廠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