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狹小空間內(nèi)二次電纜敷設引導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狹小空間內(nèi)二次電纜敷設引導裝置,包括球形探頭和若干個伸縮桿,所述球形探頭包括球形部和連接部,連接部外部螺紋連接有伸縮桿,伸縮桿的內(nèi)部中空;所述伸縮桿的內(nèi)徑從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變大,伸縮桿的壁厚不變,伸縮桿兩端的內(nèi)徑比為5:7;所述伸縮桿的最小內(nèi)徑與伸縮桿的長度比為4:2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實用性強,操作安全,方便快捷,能快速伸縮,適用于各種狹小的空間,可重復使用,使用次數(shù)多達500萬次,使用壽命長,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狹小空間內(nèi)二次電纜敷設引導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間狹小的電纜溝內(nèi)敷設二次電纜時所用的方向引導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用于二次電纜牽引或引導的裝置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適用于空間很大、工作人員可以自由活動的電纜豎井或電纜夾層中。對于一些建成年代較早的變電站,二次電纜溝一般都是埋于地下,并且每隔一段距離都會設置電纜敷設井口,在這種口徑較小的電纜溝中敷設二次電纜時,現(xiàn)有的敷設或引導裝置無法應用,采取的方法一般是在電纜敷設井口處用鐵絲或軟管將牽引繩輸送到對側(cè)電纜敷設井口,利用牽引繩來實現(xiàn)二次電纜的敷設。但是這種方法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在一些距離較長的電纜溝內(nèi)輸送牽引繩時,輸送工具往往因強度或韌性不夠而無法將牽引繩順利送到對側(cè)井口; 二是輸送工具在井口上方延伸的部分與帶電部分的安全距離不容易掌控,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三是用牽引繩牽引二次電纜時,由于敷設方向不容易掌握,容易與電纜溝內(nèi)原有的電纜如麻花般地絞纏在一起。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狹小空間內(nèi)二次電纜敷設的引導裝置。該裝置體積小,整個裝置可以在電纜敷設井口內(nèi)部應用,不會造成安全隱患;同時在敷設電纜時不會與原有電纜絞纏在一起。適用于各種空間狹小、各種距離長度的電纜溝內(nèi),可重復使用,使用次數(shù)多達500萬次,使用壽命長,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類似于管道的方向引導裝置,使二次電纜在該管道內(nèi)可以暢行無阻,排除電纜溝內(nèi)其他電纜的影響。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狹小空間內(nèi)二次電纜敷設引導裝置,包括球形探頭和若干個伸縮桿,所述球形探頭包括球形部和連接部,連接部外部螺紋連接有伸縮桿,伸縮桿的內(nèi)部中空;
[0007]所述伸縮桿的內(nèi)徑從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變大,伸縮桿的壁厚不變,伸縮桿兩端的內(nèi)徑比為5:7;
[0008]所述伸縮桿的最小內(nèi)徑與伸縮桿的長度比為4:25;
[0009]所述相鄰的兩個伸縮桿插接在一起,位于外部的伸縮桿的端口處設有防止另一伸縮桿脫離的固定套,相鄰的兩個伸縮桿之間設有密封圈;
[0010]所述密封圈包括內(nèi)圈和外圈,內(nèi)圈和外圈均為空心圓柱體,內(nèi)圈和外圈之間設有緩沖層,緩沖層內(nèi)設有若干個壓縮彈簧;
[0011]所述外圈的外表面設有若干組倒鉤組,若干個倒鉤組均勻分布在外圈的外表面,倒鉤組)包括第一倒鉤和第二倒鉤,第一倒鉤和第二倒鉤相對設置;
[0012]所述第一倒鉤和第二倒鉤之間具有間隙;
[0013]所述第一倒鉤的鉤尖與外圈外表面的距離大于第二倒鉤的鉤尖與外圈外表面的距離;
[0014]所述第二倒鉤的鉤尖位于第一倒鉤與外圈之間。
[001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個類似于魚竿性質(zhì)的可伸縮的內(nèi)部中空的二次電纜敷設方向引導管道,該裝置前端的球形探頭是為了保證裝置可以跨越電纜溝。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實用性強,操作安全,方便快捷,能快速伸縮,適用于各種狹小的空間,可重復使用,使用次數(shù)多達500萬次,使用壽命長,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7]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中密封圈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0]圖中,
[0021 ] 1-球形探頭,11-球形部,12-連接部,2-伸縮桿,3-密封圈,31-內(nèi)圈,32-外圈,33-緩沖層,34-壓縮彈簧,35-倒鉤組,351-第一倒鉤,352-第二倒鉤。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實施例,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一種狹小空間內(nèi)二次電纜敷設引導裝置,包括球形探頭I和若干個伸縮桿2,球形探頭I包括球形部11和連接部12,連接部12外部螺紋連接有伸縮桿2,伸縮桿2的內(nèi)部中空,伸縮桿2的內(nèi)徑從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變大,伸縮桿2的壁厚不變,伸縮桿2兩端的內(nèi)徑比為5:7;
[0023]伸縮桿2的最小內(nèi)徑與伸縮桿2的長度比為4:25;
[0024]相鄰的兩個伸縮桿2插接在一起,位于外部的伸縮桿2的端口處設有防止另一伸縮桿2脫離的固定套,相鄰的兩個伸縮桿2之間設有密封圈3;
[0025]密封圈3包括內(nèi)圈31和外圈32,內(nèi)圈31和外圈32均為空心圓柱體,內(nèi)圈31和外圈32之間設有緩沖層33,緩沖層33內(nèi)設有若干個壓縮彈簧34;
[0026]外圈32的外表面設有若干組倒鉤組35,若干個倒鉤組35均勻分布在外圈32的外表面,倒鉤組35包括第一倒鉤351和第二倒鉤352,第一倒鉤351和第二倒鉤352相對設置;
[0027]第一倒鉤351和第二倒鉤352之間具有間隙;
[0028]第一倒鉤351的鉤尖與外圈32外表面的距離大于第二倒鉤352的鉤尖與外圈32外表面的距離;
[0029]第二倒鉤352的鉤尖位于第一倒鉤351與外圈32之間。
[0030]本實用新型裝置還設有頭蓋和尾蓋,用于將伸縮收起狀態(tài)的若干個伸縮桿和球形探頭收納攜帶。
[0031]使用時將處于伸縮狀態(tài)的該裝置放進電纜溝溝口處,將頭蓋擰下,球形探頭與第一節(jié)伸縮桿相連,之后將伸縮桿一節(jié)一節(jié)的往外延伸,直到探頭到達對側(cè)電纜溝口后,將探頭擰下,此時便形成了二次電纜敷設導向管道,將二次電纜沿著此通道進行敷設即可或者在通道中施放牽引繩,利用牽引繩進行敷設。
[0032]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方式的舉例,其中未詳細述及的部分均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quán)利要求的內(nèi)容為準,任何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啟示而進行的等效變換,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quán)項】
1.一種狹小空間內(nèi)二次電纜敷設引導裝置,包括球形探頭(I)和若干個伸縮桿(2),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探頭(I)包括球形部(11)和連接部(12),連接部(12 )外部螺紋連接有伸縮桿(2),伸縮桿(2)的內(nèi)部中空; 所述伸縮桿(2)的內(nèi)徑從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變大,伸縮桿(2)的壁厚不變,伸縮桿(2)兩端的內(nèi)徑比為5:7; 所述伸縮桿(2)的最小內(nèi)徑與伸縮桿(2)的長度比為4:25; 所述相鄰的兩個伸縮桿(2)插接在一起,位于外部的伸縮桿(2)的端口處設有防止另一伸縮桿(2)脫離的固定套,相鄰的兩個伸縮桿(2)之間設有密封圈(3); 所述密封圈(3)包括內(nèi)圈(31)和外圈(32),內(nèi)圈(31)和外圈(32)均為空心圓柱體,內(nèi)圈(31)和外圈(32)之間設有緩沖層(33),緩沖層(33)內(nèi)設有若干個壓縮彈簧(34); 所述外圈(32)的外表面設有若干組倒鉤組(35),若干個倒鉤組(35)均勻分布在外圈(32)的外表面,倒鉤組(35)包括第一倒鉤(351)和第二倒鉤(352),第一倒鉤(351)和第二倒鉤(352)相對設置; 所述第一倒鉤(351)和第二倒鉤(352)之間具有間隙; 所述第一倒鉤(351)的鉤尖與外圈(32)外表面的距離大于第二倒鉤(352)的鉤尖與外圈(32)外表面的距離; 所述第二倒鉤(352 )的鉤尖位于第一倒鉤(351)與外圈(32 )之間。
【文檔編號】H02G1/08GK205646652SQ201620503250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0日
【發(fā)明人】孫志波, 閆海, 肖啟, 扈本領, 王凱旋, 任會玉, 王光泉, 馬蕾蕾, 李建波, 趙建敏, 劉方
【申請人】國網(wǎng)山東省電力公司壽光市供電公司, 國網(wǎng)山東省電力公司濰坊供電公司, 國家電網(wǎng)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