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自行車節(jié)能閃爍尾燈。
背景技術:
由于自行車運動環(huán)保綠色且鍛煉身體,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為了提高夜間行車安全,通常自行車尾部要安裝夜間反光片,這樣只要汽車車燈照射自行車尾部時,就容易識別前方的自行車,但是如果自行車尾部反光片沒有被車燈照射到,很容易發(fā)生車禍,現有技術中也有在自行車尾部安裝尾燈的,但是需要額外設置電源,并且現有的自行車尾燈亮度低,沒有閃爍的功能,行駛在后方的車輛難以準確的識別,容易造成車禍的發(fā)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自行車節(jié)能閃爍尾燈。
一種新型自行車節(jié)能閃爍尾燈,包括自行車發(fā)電系統(tǒng)和閃爍尾燈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車發(fā)電系統(tǒng)包括自行車傳動軸、發(fā)電機、變速箱、整流橋電路,閃爍尾燈控制電路包括蓄電池、555時基電路、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第一LED燈、第二LED燈,自行車傳動軸與變速箱的輸入端相連接,變速箱的輸入端與發(fā)電機的主軸相連接,發(fā)電機的出線端經整流橋電路與蓄電池的輸入端相連接,蓄電池的正極與555時基電路的第四引腳和第七引腳相連接,555時基電路的第三引腳分別與第二電阻和第三電阻相連接,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一三極管的基極相連接,第一三極管的發(fā)射極與第一LED燈的負極相連接,第三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二三極管的基極相連接,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第一三極管的負極相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第一LED燈的正極和第二LED燈的正極均與蓄電池的正極相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555時基電路的第六引腳與滑動電阻的滑動端相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蓄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之間并聯二極管、電容。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和第二三極管的發(fā)射極均與蓄電池的負極相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自行車節(jié)能閃爍尾燈,通過自帶的發(fā)電機為自行車尾燈提供電源,無需額外電源;自行車的尾燈由兩只循環(huán)發(fā)光的LED燈組成,可以通過調整滑動電阻調節(jié)兩只LED燈閃爍的頻率,讓后方行駛的車輛能夠更容易的發(fā)生前面騎行的自行車,大大的提高了騎行者的安全性,減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新型自行車節(jié)能閃爍尾燈結構示意圖。
圖中,1、自行車發(fā)電系統(tǒng),2、閃爍尾燈控制電路,101、自行車傳動軸,102、發(fā)電機,103、變速箱,104、整流橋電路,201、蓄電池,202、二極管,203、電容,204、第一電阻,205、滑動電阻,206、555時基電路,207、第二電阻,208、第一LED燈,209、第二LED燈,210、第三電阻,211、第一三極管,212、第二三極管。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一種新型自行車節(jié)能閃爍尾燈,包括自行車發(fā)電系統(tǒng)1和閃爍尾燈控制電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車發(fā)電系統(tǒng)1包括自行車傳動軸101、發(fā)電機102、變速箱103、整流橋電路104,閃爍尾燈控制電路2包括蓄電池201、555時基電路206、第一三極管211、第二三極管212、第一LED燈208、第二LED燈209,自行車傳動軸101與變速箱103的輸入端相連接,變速箱103的輸入端與發(fā)電機102的主軸相連接,發(fā)電機102的出線端經整流橋電路104與蓄電池201的輸入端相連接,蓄電池201的正極與555時基電路206的第四引腳和第七引腳相連接,555時基電路206的第三引腳分別與第二電阻207和第三電阻210相連接,第二電阻207的另一端與第一三極管211的基極相連接,第一三極管211的發(fā)射極與第一LED燈208的負極相連接,第三電阻210的另一端與第二三極管212的基極相連接,第二三極管212的集電極與第一三極管211的負極相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第一LED燈208的正極和第二LED燈209的正極均與蓄電池201的正極相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555時基電路206的第六引腳與滑動電阻205的滑動端相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蓄電池201的正極和負極之間并聯二極管202、電容203。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第一三極管211的集電極和第二三極管212的發(fā)射極均與蓄電池201的負極相連接。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