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加熱圈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電加熱圈。
背景技術:
注塑機等塑料加工機械需要將塑料原料儲存于料筒中,并對塑料原料加熱使其塑化達到良好的流動性,因此在每個料筒都會安裝有電加熱器,現(xiàn)有的電加熱器通電加熱時間長,散熱快,導致耗電大,節(jié)能效果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電加熱圈,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電加熱圈, 包括加熱圈外殼、加熱圈內板、電加熱管件以及電加熱圈固定盒,所述加熱圈外殼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通過鉸鏈活動連接,所述加熱圈內板設置在加熱圈外殼內側,所述電加熱管件設置在加熱圈內板上,所述電加熱圈固定盒設置在加熱圈外殼外部。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均為半圓弧狀,所述第一殼體內側上端和下端均固定有第一絕緣板,所述第二殼體內側上端和下端均固定有第二絕緣板,所述第一絕緣板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一焊接板,所述第二絕緣板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二焊接板,所述第一焊接板上靠近鉸鏈處開有第一線槽,所述第一線槽內穿有第一控制導線,所述第二焊接板上靠近鉸鏈處開有第二線槽,所述第二線槽內穿有第二控制導線。
優(yōu)選的,所述加熱圈內板包括第一金屬板和第二金屬板,所述第一金屬板和所述第二金屬板對稱設置,且所述第一金屬板和所述第二金屬板兩端之間固定焊接有焊接板,所述第一金屬板內側固定焊接第一內板,所述第二金屬板內側固定焊接第二內板,所述第一內板一端固定焊接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二內板一端固定焊接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金屬板和第一固定片均與第一內板垂直;所述第二金屬板和第二固定片均與第二內板垂直。
優(yōu)選的,所述電加熱管件包括管體,所述管體內腔設有第一電熱柱和第二電熱柱,且所述第一電熱柱與所述第二電熱柱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熱柱上固定有第一螺旋形電阻絲,所述第二電熱柱上固定有第二螺旋形電阻絲,所述管體內側設有傳熱層,所述第一電熱柱與所述第二電熱柱之間設有保溫芯;所述管體內腔上端設有電熱片,所述電熱片與設置在管體上端外部的導電片連接,所述電熱片內側設有二氧化硅墊,所述電熱片與第一電熱柱、第二電熱柱固定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電加熱圈固定盒包括活動殼和固定殼,所述活動殼包括第一后殼、第一側殼和前殼,所述第一后殼上設有多個第一條狀通風槽,且所述第一后殼的邊緣固定有合頁,所述合頁與電加熱圈外殼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側殼分別垂直第一后殼和前殼,所述固定殼包括第二后殼、第二側殼、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第二后殼通過搭扣與電加熱圈外殼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側殼與第二后殼垂直設置,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分別固定在第二側殼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二側殼上設有多個第二條狀通風槽;所述前殼上端和下端分別開有卡槽,所述第二側殼上邊緣和下邊緣分別設置與卡槽相匹配的鎖緊旋鈕;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邊緣均為弧形,且所述弧形的弧度為60°-80°。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升溫快,具有耐高溫、節(jié)能保溫性能好、熱化學性能穩(wěn)定、維修方便、造價低、使用費用低的優(yōu)點。
(2)本發(fā)明采用的加熱圈外殼保溫性能好,同時設置第一線槽和第二線槽,便于控制線的單獨控制,同時方便維修更換。
(3)本發(fā)明采用的加熱圈內板方便與加熱圈外殼分離,能夠使溫度隔離更徹底,同時降低了外殼溫度,保溫更好、更節(jié)能。
(4)本發(fā)明采用的電加熱管件結構簡單,采用兩組電熱柱,且電熱柱上設置螺旋形電阻絲,能夠增加加熱效率;另外,在第一電熱柱與第二電熱柱之間設有保溫芯,且保溫芯為硅酸鋁纖維填充制成,能夠達到保溫效果和節(jié)能的目的。
(5)本發(fā)明采用的電加熱圈固定盒采用兩組通風槽,能夠形成空氣對流,帶走電加熱圈加熱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延長了固定盒內部線槽的使用壽命;另外,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邊緣均為弧形,且弧形的弧度為60°-80°,采用此結構,便于固定盒的定位,提高了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加熱圈外殼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加熱圈外殼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加熱圈內板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加熱圈內板側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電加熱管件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的電加熱圈固定盒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7,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新型電加熱圈, 包括加熱圈外殼1、加熱圈內板2、電加熱管件3以及電加熱圈固定盒4,所述加熱圈外殼1包括第一殼體5和第二殼體6,所述第一殼體5和第二殼體6之間通過鉸鏈7活動連接,所述加熱圈內板2設置在加熱圈外殼1內側,所述電加熱管件3設置在加熱圈內板2上,所述電加熱圈固定盒4設置在加熱圈外殼1外部;第一殼體5和所述第二殼體6均為半圓弧狀,所述第一殼體5內側上端和下端均固定有第一絕緣板8,所述第二殼體6內側上端和下端均固定有第二絕緣板9,所述第一絕緣板8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一焊接板10,所述第二絕緣板9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二焊接板11,所述第一焊接板10上靠近鉸鏈處開有第一線槽12,所述第一線槽12內穿有第一控制導線13,所述第二焊接板11上靠近鉸鏈處開有第二線槽14,所述第二線槽14內穿有第二控制導線15。第一殼體5與第一絕緣板8之間設有通斷孔48,所述第二殼體6與第二絕緣板9之間設有通斷孔48,所述通斷孔48內設有固定片49,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升溫快,具有耐高溫、節(jié)能保溫性能好、熱化學性能穩(wěn)定、維修方便、造價低、使用費用低的優(yōu)點;采用的加熱圈外殼保溫性能好,同時設置第一線槽和第二線槽,便于控制線的單獨控制,同時方便維修更換。
本實施例中,加熱圈內板2包括第一金屬板16和第二金屬板17,所述第一金屬板16和所述第二金屬板17對稱設置,且所述第一金屬板16和所述第二金屬板17兩端之間固定焊接有焊接板18,所述第一金屬板16內側固定焊接第一內板19,所述第二金屬板17內側固定焊接第二內板20,所述第一內板19一端固定焊接第一固定片21,所述第二內板20一端固定焊接第二固定片22,所述第一金屬板16和第一固定片21均與第一內板19垂直;所述第二金屬板17和第二固定片22均與第二內板20垂直。加熱圈內板用于加熱圈中時,只需將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卡扣在加熱圈外殼絕緣板上即可,不需要與加熱圈外殼固定焊接,方便拆卸分離;本發(fā)明采用的加熱圈內板方便與加熱圈外殼分離,能夠使溫度隔離更徹底,同時降低了外殼溫度,保溫更好、更節(jié)能。
本實施例中,電加熱管件3包括管體23, 管體23底部開有多個通孔50;所述管體23內腔設有第一電熱柱24和第二電熱柱25,且所述第一電熱柱24與所述第二電熱柱25通過連接件26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熱柱24上固定有第一螺旋形電阻絲27,所述第二電熱柱25上固定有第二螺旋形電阻絲28,所述管體23內側設有傳熱層29,所述第一電熱柱24與所述第二電熱柱25之間設有保溫芯30;所述管體23內腔上端設有電熱片31,所述電熱片31與設置在管體23上端外部的導電片32連接,所述電熱片31內側設有二氧化硅墊33,所述電熱片31與第一電熱柱24、第二電熱柱25固定連接,本發(fā)明采用的電加熱管件結構簡單,采用兩組電熱柱,且電熱柱上設置螺旋形電阻絲,能夠增加加熱效率;另外,在第一電熱柱與第二電熱柱之間設有保溫芯,且保溫芯為硅酸鋁纖維填充制成,能夠達到保溫效果和節(jié)能的目的。
本實施例中,電加熱圈固定盒4包括活動殼34和固定殼35,所述活動殼34包括第一后殼36、第一側殼37和前殼38,所述第一后殼36上設有多個第一條狀通風槽39,且所述第一后殼36的邊緣固定有合頁40,所述合頁40與電加熱圈外殼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側殼37分別垂直第一后殼36和前殼38,所述固定殼35包括第二后殼41、第二側殼42、上固定板43和下固定板44,所述第二后殼41通過搭扣51與電加熱圈外殼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側殼42與第二后殼41垂直設置,所述上固定板43和下固定板44分別固定在第二側殼42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二側殼42上設有多個第二條狀通風槽45;所述前殼38上端和下端分別開有卡槽46,所述第二側殼42上邊緣和下邊緣分別設置與卡槽46相匹配的鎖緊旋鈕47;所述上固定板43和下固定板44的邊緣均為弧形,且所述弧形的弧度為60°-80°,本發(fā)明采用的電加熱圈固定盒采用兩組通風槽,能夠形成空氣對流,帶走電加熱圈加熱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延長了固定盒內部線槽的使用壽命;另外,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邊緣均為弧形,且弧形的弧度為60°-80°,采用此結構,便于固定盒的定位,提高了穩(wěn)定性。
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