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毫米波集成電路設(shè)計,尤其涉及一種毫米波低噪聲放大器。
背景技術(shù):
1、射頻集成電路在不同的領(lǐng)域、不同的工作頻率,對電路的性能要求以及技術(shù)難度存在較大差異。在實際中,為了滿足性價比、工作頻率等要求,出現(xiàn)了很多制造工藝,例如bjt、hemt、bimos、cmos等。盡管bjt擁有速度和精度優(yōu)點,但是不適合大規(guī)模集成。htem則由于電子飽和速度高,工作頻率可至亞毫米波,多用于高速、大功率等,和bjt一樣,適合數(shù)字集成電路。在之前設(shè)計中,盡管cmos具有低成本優(yōu)勢,但是由于工藝限制,其截止頻率低、噪聲大,并不適合射頻電路的設(shè)計。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微電子工藝技術(shù)的提高,cmos晶體管的頻率特性逐漸得到改善,極大激發(fā)了cmos在射頻領(lǐng)域的使用。與gaas、bicmos等工藝相比,cmos工藝有著集成度高,成本最低、易于與數(shù)字電路集成等優(yōu)勢,為實現(xiàn)模塊的產(chǎn)品化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2、在射頻電路設(shè)計中,低噪聲放大器則是接收機的關(guān)鍵器件,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接收機的靈敏度,對于低噪聲放大器而言,噪聲系數(shù)、增益等是其重要指標。低噪聲放大器接收來自天線的微弱信號,對微弱信號進行放大,并且為了減小后級電路噪聲對整個系統(tǒng)噪聲的影響,lna需要提供足夠的增益,特別是對下變頻電路來說,尤為重要。因此如何實現(xiàn)高增益、低噪聲一直是低噪聲放大器(lna)設(shè)計需要解決的問題。
3、低噪聲放大器設(shè)計一般采用共源、共柵、共源共柵等結(jié)構(gòu),對于共源放大器,其具有良好的增益和噪聲性能,但是具有較窄的帶寬;共柵放大器則是具有寬帶特性,線性度和隔離度也會更好,但是其增益相對于共源結(jié)構(gòu)來說是較小的;而共源共柵結(jié)構(gòu)則是由共源管和共柵管堆疊構(gòu)成,相當于兩級放大器,增益明顯優(yōu)于共源和共柵放大器,因此被用在高增益放大器設(shè)計中,但是其需要較高的供電電壓,并且其噪聲明顯是大于共源級放大器,并且具有窄帶特性。因此采用共源共柵結(jié)構(gòu)實現(xiàn)高增益、低噪聲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4、在射頻電路設(shè)計中,阻抗匹配和無源器件的合理應用有助于降低噪聲系數(shù)。阻抗匹配是電路中一個很重要的設(shè)計,而電感是射頻電路中重要的無源器件,其在阻抗匹配中扮演著關(guān)鍵角色。然而,隨著技術(shù)的發(fā)展,片上集成變壓器逐漸展現(xiàn)出其相對于傳統(tǒng)電感的優(yōu)勢,特別是在寬帶匹配方面。
5、綜上所述,公開的低噪聲放大器在以下方面有待提高:(1)采用變壓器匹配,增大帶寬的同時容易引入過大的插入損耗,造成噪聲的惡化;(2)采用傳統(tǒng)的lc(l是電感,c是電容)匹配去實現(xiàn)大帶寬較為困難;(3)共源共柵結(jié)構(gòu)在實現(xiàn)高增益的同時,難以同時實現(xiàn)高增益和低噪聲。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存在的技術(shù)問題,特別創(chuàng)新地提出了一種毫米波低噪聲放大器。
2、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毫米波低噪聲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包括:第一級放大電路、第二級放大電路、第三級放大電路,第一級放大電路的信號輸出端與第二級放大電路的信號輸入端相連,第二級放大電路的信號輸出端與第三級放大電路的信號輸入端相連;
3、所述第一級放大電路包括:第一輸入匹配電容、第二輸入匹配電容、輸入變壓器、第一共源晶體管、第二共源晶體管、第一共源中和電容、第二共源中和電容、第一共源共柵電感、第二共源共柵電感、第一共柵晶體管、第二共柵晶體管、第一共柵中和電容、第二共柵中和電容、第一級間變壓器、第一級間電感、第二級間電感;所述輸入變壓器包括:輸入變壓器初級線圈p1、輸入變壓器次級線圈s1;所述第一級間變壓器包括:第一級間變壓器初級線圈p2、第一級間變壓器次級線圈s2;具體連接方式為:
4、作為輸入信號的射頻信號與輸入變壓器初級線圈p1相連,第一輸入匹配電容的一端與輸入變壓器初級線圈p1的第一端相連,第一輸入匹配電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二輸入匹配電容的一端與輸入變壓器初級線圈p1的第二端相連,第二輸入匹配電容的另一端接地,輸入變壓器次級線圈s1的第一端與第一共源晶體管的柵極、第一共源中和電容的一端相連,輸入變壓器次級線圈s1的第二端與第二共源晶體管的柵極、第二共源中和電容的一端相連,第一共源晶體管的漏極與第一共源共柵電感的一端、第二共源中和電容的另一端相連,第二共源晶體管的漏極與第二共源共柵電感的一端、第一共源中和電容的另一端相連,第一共源晶體管的源極接地,第二共源晶體管的源極接地;第一共源共柵電感的另一端與第一共柵晶體管的源極相連,第二共源共柵電感的另一端與第二共柵晶體管的源極相連,第一共柵晶體管的柵極與第一共柵中和電容的一端相連,第一共柵中和電容的另一端與第二共柵晶體管的漏極、第一級間變壓器初級線圈p2的第二端相連;第二共柵晶體管的柵極與第二共柵中和電容的一端相連,第二共柵中和電容的另一端與第一共柵晶體管的漏極、第一級間變壓器初級線圈p2的第一端相連;第一級間變壓器次級線圈s2的第一端與第一級間電感的一端相連,第一級間變壓器次級線圈s2的第二端與第二級間電感的一端相連,第一級間電感的另一端與第二級放大電路的輸入端相連,第二級間電感的另一端與第二輸入放大電路的輸入端相連;
5、所述第二級放大電路包括:第三共源晶體管、第四共源晶體管、第三共源中和電容、第四共源中和電容、第三共源共柵電感、第四共源共柵電感、第三共柵晶體管、第四共柵晶體管、第三共柵中和電容、第四共柵中和電容、第二級間變壓器、第三級間電感、第四級間電感;所述第二級間變壓器包括:第二級間變壓器初級線圈p3、第二級間變壓器次級線圈s3;具體連接方式為:
6、第二級放大電路差分輸入的第一輸入端與第三共源晶體管的柵極、第三共源中和電容的一端相連,第二級放大電路差分輸入的第二輸入端與第四共源晶體管的柵極、第四共源中和電容的一端相連;第三共源晶體管的漏極與第三共源共柵電感的一端、第四共源中和電容的另一端相連,第四共源晶體管的漏極與第四共源共柵電感的一端、第三共源中和電容的另一端相連;第三共源晶體管的源極接地,第四共源晶體管的源極接地;第三共源共柵電感的另一端與第三共柵晶體管的源極相連,第四共源共柵電感的另一端與第四共柵晶體管的源極相連,第三共柵晶體管的柵極與第三共柵中和電容的一端相連,第三共柵中和電容的另一端與第四共柵晶體管的漏極、第二級間變壓器初級線圈p3的第二端相連;第四共柵晶體管的柵極與第四共柵中和電容的一端相連,第四共柵中和電容的另一端與第三共柵晶體管的漏極、第二級間變壓器初級線圈p3的第一端相連,第二級間變壓器次級線圈s3的第一端與第三級間電感的一端相連,第二級間變壓器次級線圈s3的第二端與第四級間電感的一端相連,第三級間電感的另一端與第三級放大電路的輸入端,第四級間電感的另一端與第三輸入放大電路的輸入端相連;
7、所述第三級放大電路包括:第五共源晶體管、第六共源晶體管、第五共源中和電容、第六共源中和電容、第五共源共柵電感、第六共源共柵電感、第五共柵晶體管、第六共柵晶體管、第五共柵中和電容、第六共柵中和電容、輸出變壓器xf4、第一輸出匹配電容、第二輸出匹配電容;所述輸出變壓器包括:輸出變壓器初級線圈p4、輸出變壓器次級線圈s4;具體連接方式為:
8、第三級放大電路差分輸入的第一輸入端與第五共源晶體管的柵極、第五共源中和電容的一端相連,第三級放大電路差分輸入的第二輸入端與第六共源晶體管的柵極、第六共源中和電容的一端相連;第五共源晶體管的漏極與第五共源共柵電感的一端、第六共源中和電容的另一端相連,第六共源晶體管的漏極與第六共源共柵電感的一端、第五共源中和電容的另一端相連,第五共源晶體管的源極接地,第六共源晶體管的源極接地;第五共源共柵電感的另一端與第五共柵晶體管的源極相連,第六共源共柵電感的另一端與第六共柵晶體管的源極相連,第五共柵晶體管的柵極與第五共柵中和電容的一端相連,第五共柵中和電容的另一端與第六共柵晶體管的漏極、輸出變壓器初級線圈p4的第二端相連;第六共柵晶體管的柵極與第六共柵中和電容的一端相連,第六共柵中和電容的另一端與第五共柵晶體管的漏極、輸出變壓器初級線圈p4的第一端相連;輸出變壓器次級線圈s4的第一端與第一輸出匹配電容的一端相連,輸出變壓器次級線圈s4的第二端與第二輸出匹配電容的一端相連,第一輸出匹配電容與第二輸出匹配電容的另一端均接地,輸出變壓器次級線圈s4輸出射頻信號。
9、進一步地,第一輸入匹配電容、第二輸入匹配電容、第一輸出匹配電容、第二輸出匹配電容之一或者任意組合為傳輸線平板電容,第一級間電感、第二級間電感、第三級間電感、第四級間電感之一或者任意組合為傳輸線電感。
10、采用傳輸線平板電容、傳輸線電感相較于一般的電容、電感的效果更好。
11、進一步地,所述傳輸線平板電容的寬度為4.5um,長度為15um。
12、進一步地,所述傳輸線平板電容采用金屬層m4和m5繪制。
13、進一步地,所述傳輸線電感的內(nèi)徑為20um,金屬線寬為3.5um。
14、進一步地,所述傳輸線電感采用高層金屬繪制。
1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二、三、四、五、六共源晶體管,第一、二、三、四、五、六共柵晶體管均為cmos工藝的mos管。
16、進一步地,第一級間變壓器的匝數(shù)比為1:2,輸入變壓器、第二級間變壓器、輸出變壓器的匝數(shù)比為1:1。
17、進一步地,輸入變壓器、第一級間變壓器、第二級間變壓器、輸出變壓器均有中心抽頭。
18、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shù)方案,本發(fā)明能夠在增大帶寬的前提下,還能同時實現(xiàn)高增益和低噪聲。具體的有益效果是:
19、(1)采用變壓器與電感、電容聯(lián)合匹配,減小了無源匹配電路的損耗,同時實現(xiàn)低噪聲放大器的大帶寬輸出;
20、(2)采用共源共柵放大結(jié)構(gòu),結(jié)合變壓器與電容、電感聯(lián)合進行阻抗匹配,可以實現(xiàn)寬帶、高增益放大以及低噪聲的信號輸出。
21、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