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在um和rm接口上的ppp連接的獨立同步化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I、發(fā)明范圍本發(fā)明一般涉及無線數據服務領域,特別涉及使無線通信裝置(MT2)和基站/移動切換中心(BS/MCS)之間的Um接口的點對點協議(PPP)連接(link)再同步,而不影響無線通信裝置(MT2)和TE2裝置之間的Rm接口的新穎和改進的方法和系統。
II、相關技術描述網間互連技術,即單獨的局域網(LANs)的連接已經快速地普及。通常稱為“互聯網”的基礎結構和相關協議已經眾所周知,廣泛應用了。一種提供進入互聯網的眾所周知的協議是點對點協議(PPP),它提供了點對點上傳輸多協議數據報文的標準方法,在“Request for Comment(RFC)1661,Network WorkingGroup,W.Simpson,Editor,July 1994”上對此作了進一步描述,它結合在此以供參考。
PPP包括三個主要部分1、一種將多協議數據報打包(encapsulating)的方法;2、一種建立、構成和測試數據通信線路連接的連接控制協議(LCP);及3、一系列建立和構成不同的網絡層協議的網絡控制協議(NCPs)。
圖1示出了一個無線數據通信系統的高層方塊圖,該系統中移動終端(TE2裝置102)經過包括一個無線通信裝置(MT2)104和基站/移動切換中心(BS/MSC)106的無線通信系統與一個交互工作功能(IWF)108進行通信。在圖1中,IWF108是作為連接到互聯網的連接點。IWF108耦合到,通常與BS/MSC106共同設置,BS/MSC106可以是傳統的無線基站,該技術是已知的。TE2裝置102耦合到MT2裝置104(可以是一個蜂窩電話),與BS/MSC106和IWF108是進行無線通信的。
使TE2裝置102和IWF108之間進行數據通信的有許多協議。例如,電信工業(yè)協會(TIA)/電子工業(yè)協會(EIA)暫行標準IS-707.5,1998年2月公布的“Data Service Options for Wideband Spread SpectrUmSystemsPacket DataServices”(它在此作為參考)定義了支持在TIA/EIA IS-95寬帶擴展頻譜系統上信息包數據傳輸能力的要求,BS/MSC106和IWF108可以是其中一部分。IS-707.5還提供了在TE2裝置102和MT2裝置104之間(Rm接口),在MT2裝置104和BS/MSC106之間(Um接口),及在BS/MSC106和IWF108之間(L接口)的線路上的通信協議的要求。
現在請參考圖2,顯示了IS-707.5中繼模式的每個實體中的協議堆棧圖。圖2大致對應于IS-707.5的圖1.4.2.2-1。在圖的最左端是以傳統的垂直格式顯示的一個協議堆棧,表示在TE2裝置102(例如,移動終端,膝上型或掌上型計算機)上運行的協議層。TE2協議堆棧圖解為通過Rm接口與MT2裝置104協議堆棧邏輯相連。圖上示出了,MT2裝置104正通過Um接口與BS/MSC106協議堆棧邏輯連接。圖示BS/MSC106協議堆棧同樣也正通過L接口與IWF108協議堆棧邏輯連接。
作為例2的協議的工作的一個例子,點對點協議(PPPR)206將來自上層協議202,204的信息包編碼,并且使用EIA-232協議208跨過Rm接口將信息包傳輸到運行EIA-232協議210的MT2裝置上的EIA-232兼容的端口。本發(fā)明不想只限于使用EIA-232協議的系統,正如已知的,也可以有其它合適的協議例如USB。MT2裝置上的EIA-232協議210接收到信息包,并且傳遞到PPPR協議205。PPPR協議205將以PPP格式打包的信息包解開,并且典型的是當一數據連接信號到達時,將信息包傳遞到PPPU協議215,它將信息包以PPP格式組織并傳輸到位于IWF(108)的PPP同位體(peer)。無線連接協議(RLP)212和IS95協議214都是已知技術,使用它們在Um接口上傳輸以PPP格式打包的信息包到BS/MSC 106。RLP協議212在電信工業(yè)協會(TIA)/電子工業(yè)協會(EIA)1998年2月暫行標準IS-707.2“Data Service Options for Wideband Spread SpectrUmSystrmsRadio Link Protocol”中被定義,在此結合供參考,而IS-95協議在上述提到的IS-95中定義了。在BS/MSC106中的補充的RLP協議216和IS-95協議218將信息包傳送到中繼(relay)層協議220,用來跨過L接口傳輸到中繼層協議228。然后PPPU協議226解開所接收到的信息包,并將它們傳送到網絡層協議225,225也將它們在互聯網上發(fā)送到指定的服務器。
正如RFC1661中描述的,LCP信息包包括Configure-Request(配置-請求),Configure-Ack(配置-確認),Configure-Nak(配置-不確認),Configure-Reject(配置-拒絕)。這些信息包的格式是眾所周知的,在RFC1661中予以描述。
“配置-請求”信息包用來處理配置的各選項。所有的購造選項總是同時處理的。
如果接收到的“配置-請求”信息包中的每個配置選項均可識別并且所有值都可以接受,則傳輸“配置-確認”信息包。
當所請求的配置選項可以識別,但是有些數值不可接受,則對“配置-請求”信息包作出反應發(fā)送“配置-不確認”信息包?!芭渲?不確認”信息包的選項字段只填充了來自“配置-請求”信息包的無法接收的配置選項。注意所有的配置選項總是被同時“不確認”的。
當所收到的“配置-請求”包括無法識別或無法接收商談的配置選項,則發(fā)送“配置-拒絕”信息包?!芭渲?拒絕”的選項字段只包括“配置-請求”的無法接收的配置選項。
以下包括了已知的配置選項,在RFC1661中描述,在PPPLCP協議中規(guī)定1、最大-接收-單位2、鑒別-協議3、質量-協議4、幻-數(Magic-NUmber)5、協議-字段-壓縮6、地址-和-控制-字段-壓縮互聯網協議控制協議(IPCP)是一個網絡控制協議,負責在PPP線路的兩端配置、啟動和中止互聯網協議(IP)模塊。IPCP在請求評論(RFC)1332中予以描述,見1992年5月,G.McGregor Merit在Network Working Group的題為“ThePPP Internet Protocol Control Protocol(IPCP)”一文,在此結合以供參考。IPCP配置選項包括1、IP-地址;2、IP-壓縮-協議;及3、IP-地址IPCP使用與連接控制協議(LCP)相同的選項協商(negotiation)機制。
LCP和IPCP配置選項協商對于Rm接口和Um接口都是獨立進行的。也就是說,在Rm和Um接口之一上的LCP或IPCP配置選項協商與在Rm和Um接口之中的另一個上面的LCP或IPCP配置選項協商是分開進行的。所以,無線通信裝置(MT2)必須單獨在Rm和Um接口上協商配置選項。
由于無線通信裝置(MT2)是移動的,無線通信裝置(MT2)可以移動到不同的BS/MSC106或不同的IWF108所服務的區(qū)域。當這種情況發(fā)生時,將會發(fā)生切換(handoff),將MT2裝置轉接到新的BS/MSC106或新的IWF108來服務。如上所述,當發(fā)生切換時,LCP和IPCP連接必須通過Um接口重新協商。因為對Rm和Um接口的PPP協商是獨立的,只需在Um接口上進行PPP重新協商。
在某些情況下TE2裝置可以啟動PPP重新協商。不過,當PPP重新協商在Rm接口上進行時,可能在Um接口上進行PPP重新協商是不必要的。
發(fā)明概述本發(fā)明是在無線通信系統和MT2裝置中的一種方法,它能在Um和Rm接口之一上提供PPP連接的再同步,而不影響Um和Rm接口的另一個接口。
這樣,當執(zhí)行切換時,如移動MT2裝置切換到新的BS/MSC上時,Um接口可以進行PPP配置重新協商,而不會使Rm接口也進行PPP配置重新協商。
同樣,Rm接口也可進行PPP配置的重新協商,而不會使Um接口也進行PPP配置的重新協商。
附圖簡述從較佳實施例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中,這些和其它的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明顯圖1示出了無線數據通信系統的高級方框圖,該系統中一終端設備通過一個無線通信裝置連接到一網絡,例如互聯網;圖2是每個實體的協議堆棧圖;圖3是狀態(tài)轉換圖,示出了本發(fā)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第一部分的狀態(tài)轉換;圖4示出了當Um接口重新協商時本發(fā)明的工作;圖5是狀態(tài)轉換圖,示出了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的第二部分的狀態(tài)轉換;圖6示出了當Rm接口重新協商時本發(fā)明的工作。
較佳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正如本領域公知的,為了通過點對點(PPP)連接建立通信,必須通過每個PPP連接,即Rm和Um接口交換為了建立、配置和測試數據線路連接的連接控制協議(LCP)信息包。任何未經協商的選項使用預定的缺省值,如RFC1661所規(guī)定的。
同樣,必須在Rm和Um接口上交換用來協商和配置IPCP配置選項的IPCP信息包。任何未經協商的選項使用預定的缺省值,如RFC1332所規(guī)定的。
如RFC1661和RFC1332中所述的,LCP信息包和IPCP信息包包括一個“配置-請求”,一個“配置-確認”,一個“配置-不確認”和一個“配置-拒絕”。這些信息包的格式是已知的,分別在RFC1661和RFC1332中描述。
Rm接口和Um接口都可以獨立進行配置選項協商。如RFC1661和RFC1332所描述的,“配置請求”信息包包括正在請求的一系列選項,而“配置-確認”信息包包括發(fā)送者正在確認的一系列選項。
為了簡化處理和獲得處理的更大的效率,較佳地,對PPP選項重新協商的結果是,最新協商的選項與重新協商之前所用的PPP選項是相同的。不過,這不是必要條件。當最新協商的PPP選項與重新協商之前使用的PPP選項不同時,MT2裝置將需要進行額外的處理,如轉讓給同一受讓人的發(fā)明人為MarcelloLioy和Nish Abrol的題為“Selectively Unframing and Framing PPP PacketsDepending On Negotiated Options of the Umand Rminterfaces”的共同待批專利申請(代理號D1275)所述。
由于無線通信(MT2)裝置104通常是移動的,MT2裝置104與BSC/MSC106之間的通信將根據MT2位置按需要切換到另一BSC/MSC106中。切換技術是已知的。當發(fā)生切換時,PPP Um接口必須重新協商。即,Um接口上必須重新協商LCP和IPCP配置選項。不過,當Um接口重新協商時,不需要重新協商Rm接口上的PPP配置選項。
在較佳實施例中,MT2裝置將通過監(jiān)測Rm和Um中的一個接口上收到的LCP和IPCP配置請求信息包,檢測LCP和IPCP配置信息包,并且當所請求的選項被MT2裝置所支持時在Rm和Um的另一個接口上傳送收到的LCP或IPCP配置請求信息包,來試圖同時協商Rm和Um接口。
圖3示出了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的狀態(tài)轉換圖。開始時,PPP處于“無呼叫”狀態(tài),如參照號300所示。當MT2裝置104從Um或Rm接口中收到LCP信息包時,PPP進入Rm和UmPPP初始化狀態(tài),如參照號310所示。在此狀態(tài),Rm和Um接口均進行選項協商。當完成LCP配置協商時,進行IPCP配置協商。當完成了IPCP協商后,PPP進入了“PPP完成”狀態(tài),如參照號320所示。
在“PPP完成”狀態(tài),如果Rm接口上接收到一個LCP或IPCP配置-請求信息包,PPP進入到Rm和Um的PPP初始化狀態(tài),并且在Rm和Um接口上進行選項協商。
當處于“PPP完成”狀態(tài)時,可能需要在Um線路上進行PPP重新協商。有幾種形式表示需要重新協商,可以是來自蜂窩網絡,例如,在一個CDMA網絡中,可以用一個新的信息包區(qū)域ID或新的SID/NID表示。也可以是以LCP配置請求或IPCP配置請求的形式表示。如果該表示來自于蜂窩網絡電話,則電話中的UmPPP可以啟動重新協商,否則不需要特殊的動作。一旦收到需要重新協商的表示,則進入“PPP再同步”狀態(tài),如參照號330所示。在PPP再同步狀態(tài),MT2裝置104將重新協商LCP和IPCP選項。當完成IPCP選項協商時,再重新進入PPP Up狀態(tài),并可以發(fā)生數據轉換。
圖4提供了本實施例工作的一個例子。當Rm和Um接口上完成選項協商后,可以進行數據轉換。在參照號410,RSC/MSC106通過Um接口發(fā)送LCP“配置-請求”信息包到MT2裝置104。在參照號412,在“PPP完成”狀態(tài),MT2裝置接收LCP配置-請求信息包,進入“PPP再同步”狀態(tài),在參照號414,發(fā)送一個LCP“配置-確認”信息包。在參照號416,MT2裝置發(fā)送一LCP“配置-請求”信息包,在參照號418,MT2裝置接收來自BS/MSC106的LCP“配置-確認”信息包。在此處,Um接口的兩端的LCP配置選項已成功協商。注意如果MT2是為了啟動重新協商,則圖4必須修改。
在參照號420,BS/MSC發(fā)送一個IPCP配置-請求信息包到MT2裝置。在參照號422,MT2裝置接收IPCP配置-請求信息包,在參照號424,對應于一IPCP配置-確認信息包。在參照號426,MT2裝置發(fā)送一IPCP配置-請求信息包。在參照號428,MT2裝置接收BS/MSC發(fā)出的IPCP配置-確認信息包。在此處IPCP協商完成,MT2裝置進入“PPP完成”狀態(tài)。這樣,不影響Rm接口,Um接口已重新協商。
圖5示出了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的狀態(tài)轉換圖。LCP和IPCP選項在Rm和Um之一接口上協商,而不影響Rm和Um中的另一個接口。
首先,PPP在“無呼叫”狀態(tài)開始,如參照號500所示。當在Rm或Um接口收到LCP配置-請求信息包,則PPP進入Rm和UmPPP初始狀態(tài),如參照號510所示。當IPCP選項協商完成,PPP進入“PPP完成”狀態(tài),如參照號520所示。
當處于“PPP完成”狀態(tài),在Rm或Um接口上收到LCP或IPCP配置-請求信息包時,PPP就進入“PPP再同步”狀態(tài),如參照號530所示。當在PPP再同步狀態(tài)時IPCP完成Rm或Um接口上的選項協商時,PPP進入“PPP完成(PPP Up)”狀態(tài)。
圖6示出了Rm接口上的PPP選項協商,不影響Um接口。在Rm和Um接口上都完成選項協商后,可以進行數據轉換。在參照號610,TE2 102裝置在Rm接口上發(fā)送LCP配置-請求信息包到MT2裝置104。在參照號612,當處于“PPP完成”狀態(tài)時,MT2裝置收到LCP配置-請求信息包,進入PPP再同步狀態(tài),在參照號614,發(fā)送LCP“配置-確認”信息包。在參照號616,MT2裝置發(fā)送一個LCP配置-請求信息包,在參照號618,MT2裝置接收來自于TE2裝置102的LCP“配置-確認”信息包。在此處,Rm兩端的LCP配置選項已成功地協商好了。
在參照號620處,TE2裝置發(fā)送一IPCP配置-請求信息包到MT2裝置。在參照號622,MT2裝置接收IPCP配置-請求信息包,在參照號624,對IPCP“配置-請求”信息包作出反應。在參照號626,MT2裝置發(fā)送IPCP配置-請求信息包。在參照號628,MT2裝置接收來自TE2裝置的IPCP“配置-確認”信息包。在此處,完成了IPCP協商,MT2裝置進入“PPP完成”狀態(tài)。這樣不影響Um接口就協商好Rm接口的選項。
雖然本發(fā)明是結合目前認為是較佳的實施例描述的,應該理解,本發(fā)明不局限于所提示的實施例,相反,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包括各種修改和等效的處理。
權利要求
1.一種使Um接口上的第一個點對點協議連接再同步而不用使Rm接口上的第二個點對點協議連接再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檢測MT2裝置通過所述Um接口正在接收的所有信息包,確定收到的信息包是否是請求選項協商的PPP信息包;在所述的檢測確定所述接收到的信息包是用于請求選項協商的所述PPP信息包之后,協商所述Um接口的選項值。
2.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選項值成功地完成協商后,所述MT2裝置上的點對點協議進入數據轉換的狀態(tài)。
3.如權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點對點協議是在所述數據轉換的狀態(tài)時進行所述的檢測。
4.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協商包括協商LCP選項值。
5.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協商包括協商IPCP選項值。
6.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協商包括協商LCP選項值和IPCP選項值。
7.一種使第一個點對點協議連接再同步而不用使第二個點對點協議連接再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檢測MT2裝置通過Um接口和Rm接口之一正在接收的所有信息包,以確定所收到的信息包是否是請求選項協商的PPP信息包;在所述的檢測確定了所述收到的信息包是所述請求選項協商的PPP信息包之后,協商所述Um接口和所述Rm接口中的一個接口的選項值。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選項值成功地完成了所述的協商之后,在所述MT2裝置上的點對點協議進入數據轉換的狀態(tài)。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點對點協議在所述數據轉換的狀態(tài)時,進行所述檢測。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協商包括協商LCP選項值。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協商包括協商IPCP選項值。
12.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協商包括協商LCP選項值和IPCP選項值。
13.一個MT2裝置,能在Um接口上對第一個點對點協議連接再同步,而不用使Rm接口上的第二個點對點協議連接再同步,其特征在于包括檢測通過所述Um接口正在接收的所有信息包以確定一收到的信息包是否是請求選項協商的PPP信息包的裝置;在所述的檢測裝置確定了所述接收到的信息包是所述請求選項協商的PPP信息包之后,協商所述Um接口的選項值的裝置。
14.如權利要求13的MT2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協商裝置成功地協商所述PPP選項之后,所述MT2裝置上的點對點協議進入數據轉換的狀態(tài)。
15.如權利要求14的MT2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點對點協議在所述數據轉換狀態(tài)時,所述檢測裝置進行所有所述信息包的檢測。
16.如權利要求13的MT2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協商裝置協商的所述選項值包括LCP選項值。
17.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MT2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協商裝置協商的所述選項值包括IPCP選項值。
18.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MT2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協商裝置協商的所述選項值包括LCP選項值和IPCP選項值。
19.一種MT2裝置,能使第一個點對點協議連接再同步,不用使第二個點對點協議連接再同步,其特征在于包括檢測MT2裝置通過Um和Rm中的一個接口正在接收的所有信息包,以確定所收到的信息包是否是請求選項協商的PPP信息包的裝置;在所述檢測裝置確定所述接收的信息包是所述請求選項協商的PP信息包之后,協商所述Um和Rm中的一個所述接口的選項值的裝置。
20.如權利要求19的MT2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協商裝置成功協商了PPP選項之后,在所述MT2裝置上的點對點協議進入數據轉換的狀態(tài)。
21.如權利要求20的MT2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點對點協議在所述數據轉換狀態(tài)時,所述檢測裝置進行檢測。
22.如權利要求19的MT2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協商裝置協商的所述選項值包括LCP選項值。
23.如權利要求19的MT2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協商裝置協商的所述選項值包括IPCP選項值。
24.如權利要求19的MT2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協商裝置協商的所述選項值包括LCP選項值和IPCP選項值。
全文摘要
無線通信系統中的一種方法和無線MT2裝置(104),它在U
文檔編號H04L29/08GK1360798SQ00810283
公開日2002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00年7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7月14日
發(fā)明者M·利奧, N·阿布羅 申請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