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在多個用戶間共用時隙描述符塊的方法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對信號的接收及發(fā)送,更具體地,涉及對集成數(shù)字增強網絡中的多路復用信號進行接收與發(fā)送的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實現(xiàn)互聯(lián)業(yè)務,最近在集成數(shù)字增強網絡(iDEN)系統(tǒng)中引入了增強聲碼器,例如AMBE聲碼器。AMBE聲碼器所需的帶寬大概是早期聲碼器(例如VSELP變碼器)所需帶寬的一半。由于在這些增強聲碼器中所需的帶寬的降低,使得可以采用6∶1的交織(interleave)信道,而不是目前采用的3∶1交織信道,因此可以使信道效率加倍,并節(jié)約了RF容量。但是,采用6∶1的交織信道后,將造成更大的音頻延遲,與3∶1交織信道相比,將導致(用戶)感覺到的聲音質量下降。
附圖及下文中的詳細說明相結合構成了本說明書的一部分,進一步展示了多種實施例,并對根據(jù)本發(fā)明得到的多種原則和優(yōu)點進行解釋,其中相同的參考數(shù)字代表相同的或功能相近的元件。
圖1以簡化的、具有代表性的形式描述了一個集成數(shù)字增強網絡(iDEN)系統(tǒng)的實例,在其中實現(xiàn)了本發(fā)明。
圖2示意了圖1所示的基站無線裝置與中心站(central office)的框圖。
圖3示意了基站無線裝置產生的時分復用信號幀的實例。
圖4示意了圖3所示的時分復用信號幀的時隙實例。
圖5示意了圖1所示的iDEN系統(tǒng)內的用戶裝置的框圖。
圖6示意了用戶裝置執(zhí)行的切換(handover)過程的流程圖。
圖7為所執(zhí)行的切換過程的示例圖。
圖8示意了一個表格,該表格示出在切換過程中有關示例時隙的時序。
具體實施例方式
總的來講,本公示文檔涉及到發(fā)送信號幀的基站無線裝置,以及用于接收信號幀的用戶裝置。本公示文檔進一步涉及到允許用戶裝置從一個基站無線裝置切換到另一個基站無線裝置所使用的方法。需要說明的是,在此將交替使用兩個術語用戶裝置或單元以及無線裝置或單元,這兩個術語都用來表示與用戶有關的普通裝置,典型的情況是無線裝置,它可以根據(jù)服務協(xié)議在公共網絡中使用,也可以在私人網絡中使用。
提供本公示文檔的目的是進一步對能夠執(zhí)行本發(fā)明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最佳模式的可行方式進行解釋。提供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的目的是,希望能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優(yōu)點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做出正確評價,而不是試圖對本發(fā)明以任何方式進行限制。本發(fā)明是由所附權利要求單獨定義的,權利要求中包括對本申請中所有未定事宜進行的修正,還包括所發(fā)布的權利要求中所有的等價物。
還需要進一步理解的是,所使用的有關術語,例如第一、第二等等,僅僅是為了將一個實體、項目或行為與另一個進行區(qū)分,而不需要要求或者暗示在這些實體、項目或行為之間存在任何實際關系或順序。
在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許多功能以及本發(fā)明的多數(shù)原理時,最好用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中的集成電路(IC)(例如專用IC)來完成。對于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盡管可能受到(例如)可用時間、現(xiàn)有技術及經濟方面的考慮等因素的影響而做出重大努力并選擇許多設計方案,當他們用在此公開的原理及概念指導(自己的工作)時,只需進行最少的實驗就可以容易地具備生產此類IC的能力。因此,為了用最短的時間(理解本文),并使對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原理及概念進行理解而產生的模糊性最小,將把對此類IC進行的深入討論(如果有的話)限制在有關優(yōu)選實施例使用的原理及概念的要點上。
正如下文進行的深入討論所提及的,使用本發(fā)明的多個原理及其組合的優(yōu)點在于它們能夠產生由分別與多個用戶裝置的用戶相關聯(lián)的多個信號構成的時分復用信號幀,其中,多個信號構成的組共用一個包含附加信息的時隙描述符塊,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RF帶寬。
現(xiàn)在參考圖1,在用1表示的集成數(shù)字增強網絡(iDEN)系統(tǒng)(下文中簡稱為“iDEN”系統(tǒng))中可以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方法及裝置。通常,iDEN系統(tǒng)1中包括中心站2;基站點(或基站)10,基站10中產生并發(fā)送的時分復用信號幀(信號幀)20;還包括至少一個用于接收信號幀20的用戶裝置30。在下文中將對iDEN系統(tǒng)1中的每個元件進行更充分的討論。
參見圖2,中心站2中包括變碼器(或聲碼器)4。變碼器4的作用是對模擬通信進行編碼、對編碼后的模擬通信進行壓縮并產生合成的語音包。變碼器4中最好包括AMBE聲碼器,它可以在將約45ms的語音波形編碼到一個語音包中。也可以使用其它聲碼器。然而,正如下文中將更詳細討論的,變碼器4所能提供的帶寬或碼速率需求將限制信號幀20中的信道交織(interleave)。在本技術領域內,已經熟知并可以正確認識中心站2內的其它組成部件和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可以有大量基站與中心站2相連。出于簡化說明的目的,圖中只畫出了一個基站10。
基站10中包括站點控制器102以及基站無線裝置(或基站發(fā)射機)104。站點控制器102根據(jù)已知的路由算法將一個或多個變碼器(諸如變碼器4)產生的語音包發(fā)送給正確的基站無線裝置?;緹o線裝置104對每個語音包執(zhí)行前向糾錯,然后在信號幀20(如圖3中所示)中對其進行時分復用,以便在公共載波(例如載波頻率)上進行傳輸。更明確地說,基站無線裝置104將把多個語音包(或者更一般地稱為信號)分解為預定數(shù)目的組,使得預定數(shù)目的組中的每一個都包含預定數(shù)目的多組信號。預定數(shù)目組中的每一個都存儲在一個時間間隙(時隙)內。因此,(下文中)可交換地使用組以及時隙這兩個術語?;緹o線裝置104將為每個時隙分配一個整數(shù)偏移量,并為多個時隙分配一個預定的信道交織,從而將預定數(shù)目的時隙分解為依序排列的幀。根據(jù)變碼器4的帶寬要求預先確定信道交織。基站無線裝置104在每個時隙內產生時隙描述符塊(其中將包含時隙內預定數(shù)目的信號的附加信息),并將時隙描述符塊分別存儲在其時隙內。正如下文中將更充分討論的,時隙描述符塊可選地包含時隙內預定數(shù)目的多個信號的附加信息,因此允許多個信號共享這個時隙描述符塊?;緹o線裝置104建立起時隙號碼(見圖7)與每個時隙的關聯(lián),用于建立對多個時隙的索引。最后,基站無線裝置104對信號幀進行調制,并在公共載波上對其進行發(fā)送。
基站無線裝置104中包括微處理器或數(shù)字信號處理芯片106,用于控制基站無線裝置104;功率放大器108,用于對調制信號幀的信號功率進行放大;以及基站無線裝置天線110,用于對調制信號幀進行發(fā)射。回到微處理器106中,微處理器106將根據(jù)存儲于內存中(未畫出)的程序對基站無線裝置104進行控制。程序中包括用于執(zhí)行上述的復用、編碼及時隙描述符塊任務的指令。
需要注意的是,基站10中將包括多個基站無線裝置。為了簡化說明,在圖2中僅示意了一個基站無線裝置104。
參見圖3,將對基站無線裝置104產生的信號幀20進行更充分的討論。如同前面提及的,信號幀20中包含多個時隙202,時隙202中帶有為其分配的預定信道交織,從而將多個時隙202分解為有序的幀204。例如,如果信道交織為六,則每個有序幀中包含六個時隙202。如圖3所示,如果信道交織為三,則每個有序幀204中包含三個時隙202。此外,信道交織與時隙偏移一起為用戶裝置30定義了特有的時隙。例如,如圖3所示,當為用戶裝置30分配一個由時隙(信號幀的時隙偏移為一、信道交織為三)定義的信道時,用戶裝置30將接收每個有序幀204中每三個時隙202中的第一個。
參見圖4,時隙202中的每個中都包含同步塊2022,用來提供幀同步;預定數(shù)目的子時隙(例如2026、2028),其中包含預定數(shù)目信號的有效負載;以及時隙描述符塊2024,用于交替地包含多個子時隙(例如2026、2028)的附加信息。例如,參見圖4和7,實例時隙202中包括第一與第二子時隙2026、2028,當時隙號碼為偶數(shù)時,時隙描述符塊2024對第一子時隙2026進行說明,而當時隙號碼為奇數(shù)時,時隙描述符塊2024對第二子時隙2028進行說明。這種信號幀格式被稱為拆分3∶1輸出時隙格式,其中每個有序幀204中包括三個時隙202,這三個時隙202中的每一個都包括兩個子時隙2026、2028。
需要注意的是,子時隙或整個時隙可以是空的,不包含任何有效負載。特殊的時隙也可以不是由多個子時隙構成的。
參見圖5,對用戶裝置30進行說明。用戶裝置30的作用是向(用戶裝置的)用戶提供訪問(access)信號幀20中的子時隙的途徑。當然,用戶裝置30還可以執(zhí)行其它功能,通常是為人熟知的和/或與本說明無關的功能。用戶裝置30中包括用戶裝置天線302;收發(fā)機304,用于接收信號幀20,并發(fā)送語音或數(shù)據(jù)信號;以及揚聲器308,用于提供用戶接口。用戶裝置30中還包括微處理器或數(shù)字信號處理芯片306,用于根據(jù)存儲于內存307中的程序控制用戶裝置30。
在工作中,當用戶裝置30開始建立與基站無線裝置104的連接時,它通過控制信道接收控制信道信息。為了更清晰地說明,將用戶裝置30正在連接的基站無線裝置104稱為當前基站無線裝置104??刂菩诺佬畔⒅邪ó斍皶r隙號碼以及當前子時隙,包含預定為用戶裝置30提供的通信,控制信道信息中還可以可選地包括時隙偏移分配以及信道交織。此后,用戶裝置30占用與當前基站無線裝置104進行通信的通信信道,開始接收信號幀20中的有序幀204。用戶裝置30根據(jù)存儲于內存307中的程序進行工作,根據(jù)信道交織將有序幀204中的每一個分離出來,從而對多個時隙202中的當前時隙進行接收。例如,如果分配的時隙偏移為三、信道交織為三,則當前時隙為每個有序幀204中的第三個時隙。在對有序幀204進行分離后,利用時隙描述符塊2024,用戶裝置30對包含在當前時隙內的多個子時隙中的當前子時隙進行解碼。被解碼的特定子時隙取決于當前時隙的時隙號碼值。例如,如上所述,如果包含的當前子時隙的當前時隙為奇數(shù)號碼,將利用時隙描述符塊2024對第二個子時隙進行解碼。因此,如果已經給用戶裝置30分配第一個子時隙,它將在接收到第一個具有偶數(shù)號碼的當前幀時開始解碼。同樣地,如果已經給用戶裝置30分配第二個子時隙,它將在接收到第一個具有奇數(shù)號碼的當前幀時開始解碼。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該認識到,由于用戶裝置30在最開始就從當前基站無線裝置的控制信道信息中接收到時隙號碼,而且在基站無線裝置104與用戶裝置30中使用共同的定時速率,它能夠識別出多個時隙中的每一個的當前時隙號碼。
完成對第一個當前時隙的解碼后,只要用戶裝置30保持與當前基站無線裝置104的連接,用戶裝置30就無需再使用其后每個當前時隙內的時隙描述符塊2024來獲得存儲于當前子時隙內的有效負載。然而,當用戶裝置30在當前基站無線裝置104與新的基站無線裝置(未畫出)之間進行切換時,用戶裝置30將必須重新使用時隙描述符塊2024,以便確認它所在的新時隙以及新子時隙是正確的。此外,由于時隙描述符塊2024交替地對每個時隙202中的子時隙進行描述,必須以預先確定的時序進行切換,從而避免靜默時間的延長(將在下文進行充分說明)。用于確定跳轉至新時隙以及新子時隙的時序的過程被稱為切換過程600。
參見圖6,將對有關信號幀20的切換過程600進行討論,其中,信號幀20具有如圖3-4所示的拆分3∶1輸出時隙格式。切換過程600的作用是根據(jù)當前時隙202、新時隙及新子時隙確定跳轉至新時隙以及新子時隙的時序。切換過程600從602開始,此時用戶裝置30從當前基站無線裝置接收到新的基站無線裝置的時隙分配(或幀信息)。時隙分配中包括有序幀204內的三個時隙202的新時隙(利用時隙偏移進行索引),還包括多個子時隙2026、2028的新子時隙。
在604中,用戶裝置30判斷當前時隙的時隙偏移與新時隙的時隙偏移之間的差。如果這個差的絕對值等于二或一,則在606中,用戶裝置30判斷新子時隙是第一子時隙2026(表示為A)還是第二子時隙2028。如果新子時隙為第一子時隙2026,則在608中,用戶裝置30斷定跳轉到新基站無線裝置的信號幀的正確時序是在從當前基站無線裝置104接收到具有偶數(shù)時隙號碼(偶數(shù)時隙)的時隙之后,然后,過程600結束。
在606中,如果用戶接收機斷定新子時隙為第二子時隙2028,則在616中,用戶裝置斷定跳轉到新基站無線裝置的信號幀的正確時序是在從當前基站無線裝置104接收到帶有奇數(shù)時隙號碼的時隙(奇數(shù)時隙)之后,然后,過程600結束。
返回604,如果在此判斷出當前時隙202的時隙偏移與新時隙的時隙偏移之間的差的絕對值不等于二或一,在610中,它將判斷這個差是否等于零。換句話說,在610中,它將判斷當前時隙的時隙偏移是否與新時隙的時隙偏移相等。如果這個差等于零,在612中,它將判斷新子時隙是否是第一子時隙2026。如果新子時隙是第一子時隙2026,在616中,用戶裝置30斷定跳轉到新基站無線裝置的信號幀的正確時序是在從當前基站無線裝置104接收到奇數(shù)時隙之后,過程600隨后結束。
如果新子時隙是第二子時隙2028,在614中,用戶裝置30斷定跳轉到新基站無線裝置的信號幀的正確時序是在從當前基站無線裝置104接收到偶數(shù)時隙之后,過程600隨后結束。
應該注意的是,在判斷框610中沒有第二條分支,這是因為信道交織為三的信號幀(例如拆分3∶1輸出時隙格式)決不會引起新時隙的時隙偏移與當前時隙的時隙偏移之間的差不是二、一或零的情況。然而,如果判斷出差值是二、一或零之外的情況,可能在此隨即產生錯誤信號。
最后,在已經確定出時序之后,用戶裝置30將根據(jù)確定出的時序跳轉到新時隙和新子時隙上。
再次參見圖3-4,將對拆分3∶1輸出時隙格式進行更充分地說明。如上所述,信號幀20的信道交織為三,因此將多個時隙202分解到每個都包含三個時隙202的有序幀204中。三個時隙202中的每一個都包括同步塊2022,持續(xù)時間約為0.75ms;時隙描述符塊2024,持續(xù)時間約為2ms 以及第一與第二子時隙2026、2028,每個的持續(xù)時間約為6.125ms。時隙202中的每一個的持續(xù)時間約為15ms。如同常規(guī)的時分復用信號幀,每個時隙202都有專門的時隙號碼(如圖7所示)。當時隙202的時隙號碼為偶數(shù)時,時隙202的時隙描述符塊2024中包含第一子時隙2026的附加信息;當時隙號碼為奇數(shù)時,時隙202的時隙描述符塊2024中包含第二子時隙2028的附加信息。拆分3∶1輸出時隙格式支持使用增強變碼器,例如AMBE變碼器。因此,iDEN系統(tǒng)可以使信道效率加倍,并節(jié)省了RF容量。此外,由于子時隙共享了時隙描述符塊2024,使用增強變碼器不會帶來聲音質量的下降或更大的聲音延遲。
參見圖7,將對根據(jù)上述方法得到的基站無線裝置104與用戶裝置30的工作實例進行討論?;緹o線裝置104產生的信號幀20具有拆分3∶1輸出時隙格式。在每個有序幀204中的第一時隙的第一子時隙(用702表示)中存儲希望提供給用戶裝置30的有效負載。用戶裝置30對每個有序幀204進行分解,從而接收有序幀204中具有偶數(shù)時隙號碼的第一時隙,例如時隙號碼為四。如同前述,由于用戶裝置30已經從基站無線裝置104中(利用控制信道信息)接收到時隙偏移(此時為一)與第一時隙號碼,用戶裝置30知道該接收每個有序幀204中的第一時隙。
然后,用戶裝置30利用時隙描述符塊2024對第一子時隙702進行解碼。此后,用戶裝置30將繼續(xù)接收每個有序幀中的第一子時隙702,而無須使用時隙描述符塊2024,直到執(zhí)行切換。
在用戶裝置30執(zhí)行切換之前,它將接收到由當前基站無線裝置10產生的信號幀20上的新時隙分配。這個時隙分配指明了新基站無線裝置產生的信號幀21上的信道交織的位置。在這個實例中,用戶裝置30的新時隙分配是每個有序幀204中的第三時隙中的第二子時隙(用704表示)。然后,用戶裝置30判斷當前時隙的時隙偏移(一)與新時隙的時隙偏移(三)之間的差的絕對值。在這個實例中,這個差的絕對值等于二。然后,用戶裝置30判斷新的子時隙是第一子時隙還是第二子時隙。在這個實例中,新子時隙是第二子時隙。因此,用戶裝置30斷定跳轉的時序應該是當從當前基站無線裝置接收到有序幀204中帶有奇數(shù)時隙號碼的第一時隙后,立即開始進行跳轉。根據(jù)這個確定出的時序,例如,當用戶裝置30從當前基站無線裝置104的信號幀20中接收到時隙號碼為七的時隙后,就跳轉到新的基站無線裝置產生的信號幀21上,并開始正確地接收有序幀204中帶有奇數(shù)時隙號碼的第三時隙。這個過程用圖7中的第二箭頭表示。
如果用戶裝置30沒有執(zhí)行用于確定正確的跳轉時序的切換過程600,將導致用戶裝置30的用戶產生額外的45ms的靜默時間。例如,當從當前基站無線裝置10接收到帶有時隙號碼為四的時隙后,如果上述實例中的用戶裝 30已經跳轉到新的信號幀21,則用戶裝置30將已經在新的信號幀21上接收到具有時隙號碼為六的時隙。這個過程用圖7中的第一箭頭表示。但是,由于時隙描述符塊描述了時隙中具有偶數(shù)時隙號碼的第一子時隙,用戶裝置30將無法對時隙號碼為六的第二子時隙進行解碼,這是由于它無法確認時隙類型是正確的。其結果是,用戶裝置30必須要等待下一個有序幀204中的時隙九。如上所述,每個時隙具有約15ms長的持續(xù)時間。因此,由于有序幀204中有三個時隙,將引起用戶裝置的用戶產生45ms的靜默。
參見圖8,表格800中對從具有拆分3∶1輸出時隙格式的信號幀進行跳轉和跳轉到具有拆分3∶1輸出時隙格式的信號幀的所有時序進行了總結。應該將表格800存儲在用戶裝置的內存中。因此,用戶裝置300可以參考表格800中的時序,用來確定跳轉的時序,而不是用來判斷差值。
因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其中基站無線裝置104產生具有專門信道交織的信號幀20。用戶裝置30接收信號幀20。每信號幀20中包括許多有序幀204,其中每一個有序幀都包含與信道交織相等的多個時隙。多個時隙202中的每一個都包含多個子時隙(例如2026、2028)以及時隙描述符塊2024,時隙描述符塊2024被多個子時隙(例如2026、2028)共用。為了跳轉到新基站無線裝置產生的信號幀21上,用戶裝置執(zhí)行切換過程600。微處理器106根據(jù)存儲于內存107中的程序控制基站無線裝置以產生這些信號幀。微處理器306根據(jù)存儲于內存307中的程序控制用戶裝置30對信號幀進行接收,并執(zhí)行切換過程600。
盡管上面對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認識到,在不背離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及合理含義的前提下,可以對本實施例進行修改、改變或變化。例如,對于拆分3∶1輸出時隙格式而言,可以將時隙描述符塊2024修改為用于說明時隙中具有奇數(shù)時隙號碼的第一子時隙2026。
基站無線裝置104也可以產生由包括子時隙的時隙及不包括子時隙的時隙混合而成的信號幀。此外,每個時隙內的子時隙數(shù)目并不局限為二,可以增加。然而,每個時隙內的子時隙的數(shù)目必須服從多個變碼器的帶寬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產生由多個有序幀構成的時分復用信號的基站無線裝置,其中,所述多個有序幀中的每一個包括多個時隙,所述多個時隙中的至少一個包括多個子時隙,用于存放為多個用戶提供的有效負載;和時隙描述符塊,用于交替存放所述多個子時隙的附加信息。
2.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無線裝置,其中所述多個子時隙包括三時隙的信道交織,所述三時隙中的每一個都具有與其相關聯(lián)的專用時隙偏移;所述多個時隙中的所述至少一個包括第一子時隙與第二子時隙;和所述時隙描述符塊進一步用于根據(jù)所述專用時隙偏移為所述第一子時隙或所述第二子時隙存放所述附加信息。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無線裝置,其中,當與所述第一子時隙及所述第二子時隙相關聯(lián)的時隙號碼為偶數(shù)時,所述時隙描述符塊為所述第一子時隙存放所述附加信息;當所述時隙號碼為奇數(shù)時,所述時隙描述符塊為所述第二子時隙存放所述附加信息。
4.一種用于在公共載波上復用多個信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據(jù)信道交織,將多個信號分解為預定數(shù)目的時隙,所述預定數(shù)目時隙中的每一個都包含預定數(shù)目的所述多個信號;產生存儲在每個時隙內的時隙描述符塊,所述時隙描述符塊為所述預定數(shù)目的多個信號交替存放附加信息;和向所述預定數(shù)目時隙中的每一個分配專門的時隙偏移。
5.根據(jù)權利要求書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將多個信號分解為預定數(shù)目的時隙的步驟進一步包括將所述多個信號分解為三個信道交織為三的時隙,所述三個時隙中的至少一個包括第一信號與第二信號。
6.一種用于為用戶提供訪問基站無線裝置產生的時分復用信號幀的子時隙的方法,所述時分復用信號幀由多個有序幀構成,所述多個有序幀中的每一個根據(jù)信道交織包括預定數(shù)目的時隙,所述預定數(shù)目的時隙中的至少一個包括用于存放附加信息的時隙描述符塊,以及用于提供有效負載的多個子時隙,所述多個子時隙中的每一個都共用所述時隙描述符塊并具有時隙偏移,所述方法包括根據(jù)所述時隙偏移及所述信道交織,從當前基站無線裝置接收所述預定數(shù)目時隙中的當前時隙;和根據(jù)當前時隙的時隙號碼表示的時隙偏移,利用當前時隙的所述時隙描述符塊對包含在當前時隙內的多個子時隙中的當前子時隙進行解碼。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在從當前基站無線裝置切換到新的基站無線裝置的過程中執(zhí)行切換過程,所述切換過程包括從當前基站無線裝置接收新基站無線裝置的時隙分配,所述時隙分配包括新基站無線裝置產生的時分復用幀上的新時隙與新子時隙;根據(jù)當前時隙以及新子時隙,判斷跳轉到新時隙及新子時隙的時序;和根據(jù)判斷出的時序,跳轉到新時隙及新子時隙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預定數(shù)目時隙中當前時隙的步驟進一步包括接收三時隙中的當前時隙;所述利用時隙描述符塊對多個子時隙中的當前時隙進行解碼的步驟進一步包括如果時隙號碼為偶數(shù),利用時隙描述符塊對多個子時隙中的第一子時隙進行解碼;如果時隙號碼為奇數(shù),利用時隙描述符塊對多個子時隙中的第二子時隙進行解碼。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在從當前基站無線裝置切換到新的基站無線裝置的過程中執(zhí)行的切換過程,所述切換過程包括從當前基站無線裝置接收新基站無線裝置的時隙分配,所述時隙分配包括三時隙中的新時隙以及多個子時隙中的新子時隙,其中所述多個子時隙由第一子時隙與第二子時隙構成;根據(jù)當前時隙、新時隙以及新子時隙,判斷跳轉到新時隙及新子時隙的時序;和根據(jù)判斷出的時序,跳轉到新時隙及新子時隙上。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判斷跳轉到新時隙及新子時隙的時序的步驟進一步包括判斷當前時隙的時隙偏移與新時隙的時隙偏移之間的差。
全文摘要
集成數(shù)字增強網絡系統(tǒng)(1)包括與多個位于中心站(2)的變碼器(4)互聯(lián)的基站無線裝置(104)?;緹o線裝置(104)對多個變碼器(4)產生的語音包進行時分復用,將其復用為時分復用信號幀(20)。每個信號幀(20)中包括多個有序幀(204)。根據(jù)信道交織,每個有序幀(204)中包括預定數(shù)目的時隙(202)。每個時隙(202)中包括時隙描述符塊(2024)以及多個子時隙(例如2026,2028)。時隙描述符塊(2024)為多個子時隙(例如2026,2028)交替存放附加信息。用戶裝置(30)對每個有序幀(204)進行分解,并根據(jù)所分配的時隙偏移接收專門的時隙(202)以及專門時隙中專門的子時隙。用戶裝置(30)執(zhí)行切換過程(600),用以確定跳轉到新的基站無線裝置產生的時分信號幀(21)的時序。
文檔編號H04L12/56GK1531358SQ200410039609
公開日2004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3月14日
發(fā)明者馬克·J·馬爾桑, 邁克爾·N·克洛斯, N 克洛斯, 馬克 J 馬爾桑 申請人:摩托羅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