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緩沖器的重置系統(tǒng)及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緩沖器,其尤指緩沖器的重置系統(tǒng)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按,現今串流系統(tǒng)多用于網際網路,讓民眾可于網路上收聽廣播、音樂或收看影片。一般基本的串流系統(tǒng),其包含有復數個處理單元與復數個緩沖器,其中相鄰該處理單元間都設置有一緩沖器而用于暫存資料。請參閱圖1,其為習用的串流系統(tǒng)的方塊圖。此串流系統(tǒng)用于網際網路,如圖所示,串流系統(tǒng)包含有一第一處理單元20’、一第二處理單元22’、一第三處理單元24’、一第四處理單元26’、一第一緩沖器30’及一第二緩沖器32’。第一處理單元20’用于從網際網路下載資料并儲存至第一緩沖器30’。第二處理單元22’與第三處理單元24’用于依據第一緩沖器30’的資料型態(tài)而分別處理該第一緩沖器30’的資料,例如MP3、WMA或WMV。第二處理單元22’從第一緩沖器30’將資料讀取后并進行處理且將處理后的資料儲存于第二緩沖器32’,若第二處理單元22’無法處理第一緩沖器30’的資料時,系統(tǒng)將會重置第一緩沖器30’并由第三處理單元24’重新讀取第一緩沖器30’的資料而進行處理,之后將處理后的資料儲存于第二緩沖器32’。接著,由第四處理單元26’從第二緩沖器32’讀取處理后的資料而進行播放。其中緩沖器30’、32’為先進先出(FirstInFirstOut,FIFO)且為環(huán)型緩沖器(RingBuffer)。請參閱圖2A,其為習用的環(huán)型緩沖器儲存資料的狀態(tài)示意圖。如圖所示,緩沖器1’具有一開始指標5’與一結束指標7’,緩沖器1’利用開始指標5’與結束指標7’指示緩沖器1’所儲存資料10’的起始位址與結束位址。當資料10’被讀取時,開始指標5’即向前移動指向資料被讀取的最后位址。再者,請參閱圖2B,其為覆寫資料至習用環(huán)型緩沖器的狀態(tài)示意圖。如圖所示,當緩沖器1’的資料10’被讀取后,開始指標5’會向前移動至資料10’最后被讀取后的位址,也就是說若資料10’被讀取完后,開始指標5’會與結束指標7’指向相同的位址。之后,若有一資料12’儲存至緩沖器1’時,此資料12’會從結束指標7’所指的位址開始寫入,且結束指標7’會向前移動直至完成寫入資料12’至緩沖器1’為止。若寫入資料12’至緩沖器1’的最后位址,而資料12’仍未完全寫入時,則會從緩沖器1’的起始位址接續(xù)寫入資料12’,此時即會覆蓋已被讀取的資料10’。所以,此種緩沖器1’稱為環(huán)型緩沖器。請復參閱圖1,若當第二處理單元22’無法處理第一緩沖器30’的資料,而交換由第三處理單元24’試著去讀取并處理第一緩沖器30’的資料時,由于第二處理單元22’已讀取一部分的資料,所以開始旗標5’向前指向第二處理單元22’讀取資料后的位址,故此時第三處理單元24’已無法重新讀取第一緩沖器30’的原有資料,因此我們需要重置系統(tǒng),使第一處理單元20’交換為第三處理單元24’處理資料。因此,如何針對上述問題而提出一種新穎緩沖器的重置系統(tǒng)及其方法,不僅可改善交換處理單元后,交換后的處理單元無法讀取緩沖器的原有資料的缺點,亦可避免緩沖器的原有資料被覆寫,可解決上述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藉由在緩沖器設置一重置旗標與一重置功能,使在交換處理單元時,可允許重置旗標以重置緩沖器,讓交換后的處理單元可重新讀取緩沖器的原有資料。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藉由在緩沖器設置一覆寫旗標,當未確定隨后的處理單元是否可處理緩沖器的資料時,可設定覆寫旗標,讓后續(xù)資料無法覆寫至緩沖器,以避免覆蓋緩沖器內的原有資料,而避免緩沖器內的原有資料遺失。為達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的緩沖器的重置系統(tǒng)包含有一重置功能、一重置旗標、一覆寫旗標與一控制單元,重置旗標與覆寫旗標設于緩沖器,控制單元用于呼叫重置功能與設定覆寫旗標,藉由控制器呼叫重置功能可重置緩沖器,以讓處理單元交換后可重新讀取緩沖器的資料,而設定覆寫旗標可保留緩沖器的資料,以避免資料遺失。本發(fā)明的重置方法是依據處理單元處理緩沖器的資料的狀態(tài)呼叫重置功能并確認重置旗標。當一第一處理單元讀取緩沖器的資料而無法處理時,控制單元則確認重置旗標并呼叫重置功能,以交換一第二處理單元與第一處理單元,讓第二處理單元取代第一處理單元,而重新讀取緩沖器的資料并進行處理。當資料寫入緩沖器時,重置旗標將會設定為假(False),另外,當不確定處理單元是否可處理緩沖器的資料時,可藉由控制單元設定覆寫旗標為一非覆寫參數值,讓后續(xù)資料無法覆寫至緩沖器,即是無法將資料覆寫于舊資料,直至確認處理單元可處理緩沖器的資料時,才設定覆寫旗標為一覆寫參數值,讓后續(xù)資料可覆寫至緩沖器。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緩沖器設置一重置旗標與一重置功能,使在交換處理單元時,可允許重置旗標以重置緩沖器,讓交換后的處理單元可重新讀取緩沖器的原有資料。還可以在緩沖器設置一覆寫旗標,當未確定隨后的處理單元是否可處理緩沖器的資料時,可設定覆寫旗標,讓后續(xù)資料無法覆寫至緩沖器,以避免覆蓋緩沖器內的原有資料,而避免緩沖器內的原有資料遺失。圖1為習用串流系統(tǒng)的方塊圖;圖2A為習用環(huán)型緩沖器儲存資料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2B為覆寫資料至習用環(huán)型緩沖器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方塊圖;圖4為緩型緩沖器設定為非覆寫參數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方塊圖;圖6為本發(fā)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圖7為本發(fā)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圖號說明1’緩沖器5’開始指標7’結束指標10’資料12’資料20’第一處理單元22’第二處理單元24’第三處理單元26’第四處理單元30’第一緩沖器32’第二緩沖器2開始指標4結束指標6舊資料8新資料10緩沖器13重置旗標16覆寫旗標20第一處理單元22第二處理單元24第三處理單元30控制單元40下載單元50第一緩沖器53重置旗標56覆寫旗標60解碼模組62第一解碼單元64第二解碼單元66第三解碼單元70第二緩沖器80播放單元具體實施方式為使審查委員對本發(fā)明的結構特征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后請參閱圖3,其為本發(fā)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方塊圖。如圖所示,本發(fā)明的緩沖器的重置系統(tǒng)包含有一控制單元30、一重置旗標13與一覆寫旗標16,重置旗標13與覆寫旗標16皆設于一緩沖器10。控制單元30用于確認重置旗標(resettableflag)13的狀態(tài)與確認并改變覆寫旗標(overwriteableflag)16,以控制緩沖器10的資料讀取與寫入??刂茊卧?0確認重置旗標13被設定,之后控制單元30允許呼叫重置功能以重置緩沖器10,也就是重置緩沖器10的開始指標回復至緩沖器10的起始位址,如此第三處理單元24即可在第二處理單元22讀取緩沖器10的資料而無法處理時,可重新讀取緩沖器10原有的資料而進行處理。若重置旗標13被設定成一非重置參數,之后控制單元30便無法重置緩沖器10,最初將重置旗標13設定為重置參數,當有任何資料覆寫于緩沖器10的資料時,重置旗標13將會自動設定為非重置旗標。控制單元30設定覆寫旗標16為一非覆寫參數值時,即為邏輯中的”假”(False),是無法將資料覆蓋緩沖器10的原有資料,請一并參閱圖4所示,當覆寫旗標16設定為一非覆寫參數值時,資料將寫入緩沖器10,直到結束指標到達緩沖器10的最后位址時,無法將資料覆寫至緩沖器10,也就是說緩沖器10已儲存舊資料6,當覆寫旗標16設定為一非覆寫參數值時,新資料可由開始旗標2之后寫入緩沖器10,直到寫滿緩沖器10的容量,即是結束旗標4移至緩沖器10的尾端,如此可避免第一處理單元20后續(xù)寫入資料于緩沖器10,而覆蓋緩沖器10內原有的資料,使第二處理單元22或第三處理單元24讀取緩沖器10的資料,仍可保留緩沖器10原有的資料??刂茊卧?0設定覆寫旗標16為一覆寫參數值時,即為邏輯中的”真”(Ture),緩沖器10可被覆寫資料。以下是舉一實施例,而對本發(fā)明進行說明。當第一處理單元20儲存一第一資料至緩沖器10后,第二處理單元22會讀取緩沖器10的第一資料以進行處理。第二處理單元22于處理第一資料時,是會發(fā)送一回應訊息至控制單元30,通知控制單元30可處理第一資料。若第二處理單元22可處理第一資料時,控制單元30即依據表示可處理資料的回應訊息設定覆寫旗標為覆寫參數值,讓第一處理單元20可覆寫資料至緩沖器10。若第二處理單元22無法處理第一資料時,控制單元30將會確認緩沖器10的覆寫旗標16,若重置旗標設定為邏輯中的”真”,即會重置緩沖器10,并即依據表示無法處理資料的回應訊息發(fā)送一交換訊息至第三處理單元24,也就是說當第二處理單元22無法處理第一資料時,控制單元30會交換第二處理單元22與第三處理單元24,讓第三處理單元24取代第二處理單元22。此外,控制單元30于發(fā)送驅動訊息的同時亦會重置緩沖器10并設定重置旗標13為重置參數值,以重置緩沖器10,使開始指標回復指向緩沖器10的第一資料的起始位置,讓第三處理單元24可以從緩沖器10儲存第一資料的起始位置開始讀取第一資料,如此即可解決第三處理單元24在第二處理單元22無法處理緩沖器10的資料時,無法重新讀取緩沖器10原有資料的問題,以提高緩沖器10的使用效能。上述,第三處理單元24于處理第一資料時,亦會發(fā)送回應訊息至控制單元30,使控制單元30設定覆寫旗標13為覆寫參數值,讓第一處理單元20可接續(xù)覆寫資料至緩沖器10。上述,若覆寫旗標被設定為覆寫參數值且第一處理單元20寫入足夠資料至緩沖器10以覆寫一些資料,之后重置旗標13為非重置參數值。另外,若之后第一處理單元20無法處理緩沖器10的資料,第三處理單元24亦無法處理緩沖器10的資料時,其會發(fā)送表示無法處理資料的回應訊息至控制單元30,之后若有任何其他處理單元時,此時控制單元30即會發(fā)送交換訊息至其他處理單元,以交換第三處理單元24,讓其他處理單元取代第三處理單元24,同時控制單元30會重置緩沖器10并設定重置旗標13為重置參數。請參閱圖5,其為本發(fā)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方塊圖。如圖所示,本發(fā)明的緩沖器的重置系統(tǒng)可應用于網路的串流系統(tǒng)。此串流系統(tǒng)包含有一下載單元40、第一緩沖器50、一解碼模組60、一第二緩沖器70與一播放單元80。下載單元40藉由網際網路下載一網路資料并寫入第一緩沖器50。網路資料可為WMA、WMV或MP3的資料格式或任何其他格式,。由于起初不確定解碼模組60的一第一解碼單元62、一第二解碼單元64與一第三解碼單元66是否可解碼第一緩沖器50內的網路資料。第一緩沖器50的覆寫旗標56初始設定為非覆寫參數,所以可確保切換解碼單元。解碼模組60,用于解碼第一緩沖器50的網路資料,解碼模組60的第一解碼單元62、第二解碼單元64與第三解碼單元66,分別用于針對WMA、WMV以及MP3的資料格式進行解碼。當第一緩沖器50儲存有網路資料時,第一解碼單元62將先讀取第一緩沖器50的網路資料,若第一緩沖器50的網路資料為WMA格式時,第一解碼單元62即可進行解碼,并發(fā)送表示可以處理的回應訊息至控制單元30,以讓控制單元30得知第一解碼單元62可解碼網路資料,此時控制單元30會設定第一緩沖器的覆寫旗標56為覆寫參數值,讓下載單元40可持續(xù)儲存網路資料至第一緩沖器50。若,下載單元40所下載的網路資料為MP3格式時,第一解碼單元62將無法進行解碼,此時第一解碼單元62會發(fā)送表示無法處理的回應訊息至控制單元30,讓控制單元30得知第一解碼單元62無法解碼第一緩沖器50的網路資料??刂茊卧?0隨即會發(fā)送交換訊息至第二解碼單元64,而交換第一解碼單元62與第二解碼單元64,使第二解碼單元64取代第一解碼單元62,同時會重置第一緩沖器50,讓第二解碼單元64可重新讀取第一緩沖器50原有的網路資料,即讀取第一解碼單元62所讀取而無法解碼的網路資料。由于,第二解碼單元64是針對WMV格式的網路資料進行解碼,所以第二解碼單元64亦無法對MP3格式的網路資料進行解碼。此時,第二解碼單元64亦會發(fā)送表示無法處理的回應訊息至控制單元30,以讓控制單元30發(fā)送驅動訊息至第三解碼單元66,而交換第二解碼單元64與第三解碼單元66,讓第三解碼單元66取代第二解碼單元64,并再重置第一緩沖器50。讓第三解碼單元66可重新讀取第一緩沖器50的網路資料。由于第一緩沖器50所儲存的網路資料的格式符合第三解碼單元66可解碼的資料格式,所以第三解碼單元66將發(fā)送表示可處理的回應訊息至控制單元30,控制單元30將會依據回應訊息設定覆寫旗標56為覆寫參數值,使下載單元40可允許儲存網路資料至第一緩沖器50,而覆蓋原有的網路資料,讓第三解碼單元66可持續(xù)讀取第一緩沖器50的網路資料而進行解碼。若,下載單元40所下載的網路資料的格式并非為WMA、WMV以及MP3時,由于解碼模組60的解碼單元62、64、66皆無法解碼第一緩沖器50所儲存的網路資料,加上控制單元30于此網路串流系統(tǒng)亦無法偵測到有其它解碼單元存在,也就是代表此網路串流系統(tǒng)有誤,而無法解碼第一緩沖器50所儲存的網路資料。上述,第一解碼單元62、第二解碼單元64或第三解碼單元66解碼網路資料后,所產生的解碼資料會儲存至第二緩沖器70。之后,播放單元80會讀取第二緩沖器70內的解碼資料以進行播放。在此實施例中,由于解碼模組60所產生的解碼資料的格式,是符合播放單元80可播放資料的格式,所以第二緩沖器70不需設置重置旗標與覆寫旗標。在這實施例中,覆寫旗標初始設定為”真”,并且第二緩沖器70相當于傳統(tǒng)的環(huán)形緩沖器,然而第二緩沖器70亦可應用于不同的資料格式。請參閱圖6,其為本發(fā)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為了便于說明,此實施例是配合圖3進行說明。當不確定系統(tǒng)的處理單元22、24是否可處理緩沖器10所儲存的資料時,可先設定緩沖器10的覆寫旗標16為非覆寫參數值,讓第一處理單元20無法儲存資料至緩沖器10,以避免系統(tǒng)的處理單元22、24皆無法處理緩沖器10的資料時,第一處理單元20尚接續(xù)儲存資料至緩沖器10而覆蓋緩沖器10原有的資料而遺失。如步驟S10所示,當第一處理單元20寫入資料至緩沖器10時,控制單元30即會設定緩沖器10的覆寫旗標16為非覆寫參數值,讓緩沖器10無法覆寫資料。第二處理單元22即會讀取緩沖器10的資料并進行處理,且依據處理資料的狀態(tài)對應發(fā)送回應訊息至控制單元30。控制單元30如步驟S12所示,接收到回應訊息后,即會進一步執(zhí)行步驟S14,依據回應訊息確認第二處理單元22是否可以處理緩沖器10的資料,若第二處理單元22可以處理緩沖器的資料,控制單元30即會執(zhí)行步驟S16,設定覆寫旗標16為覆寫參數值,以讓緩沖器10可覆寫資料,使得第二處理單元22可持續(xù)讀取緩沖器10的資料并進行處理。假若,第二處理單元22所發(fā)送的回應訊息表示無法處理資料,控制單元30在執(zhí)行步驟S14時將會依據回應訊息而得知,并且執(zhí)行步驟S18,偵測是否存在有其他處理單元,以圖3為例,控制單元30將會偵測到有第三處理單元24。此時,控制單元30執(zhí)行步驟S19,重置緩沖器10,并且發(fā)送交換訊息至第三處理單元24,以交換第三處理單元24與第二處理單元22,讓第三處理單元24讀取緩沖器10原有的資料而進行處理。隨后,即重復執(zhí)行步驟S12與步驟S14,若第三處理單元24可處理緩沖器10的資料,即進行步驟S16,并接續(xù)進行步驟S17,若第三處理單元24亦無法處理時,則又進行步驟S18,此時由于控制單元30已偵測不到有其他處理單元存在,所以如步驟S20所示,代表此系統(tǒng)錯誤而無法處理緩沖器10的資料??刂茊卧?0于上述步驟S12,若未接收到回應訊息時,控制單元30會進行步驟S22,偵測緩沖器10是否被填滿,因為覆寫旗標設定為”假”,所以緩沖器將會填滿,且緩沖器10儲存資料并無關于資料被處理單元所讀取,緩沖器10若未被真滿資料時,則更多資料被寫入(如步驟S10),并再一次確認及傳送回應訊息(如步驟S12)。若緩沖器10已被填滿資料時,控制單元30則執(zhí)行步驟S24,持續(xù)等待回應訊息。之后,控制單元30于接收到回應訊息后,則執(zhí)行步驟S26,此步驟同于上述步驟S14。若回應訊息表示可處理緩沖器10的資料,則執(zhí)行步驟S16,若回應訊息表示無法處理緩沖器10的資料,則執(zhí)行同于步驟S18的步驟S28。若控制單元30偵測沒有存在其他處理單元時,是如步驟S20所示,表示系統(tǒng)錯誤,若有處理單元存在則進行步驟S29,此步驟同于步驟S19。隨后重復執(zhí)行步驟S24。請參閱圖7,其為本發(fā)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此實施例為控制單元設定緩沖器的覆寫旗標為覆寫參數值后的處理流程。此實施例同樣配合圖3進行說明。由于緩沖器10的覆寫旗標16設定為覆寫參數值,所以如步驟S30所示,第一處理單元20可寫入資料至緩沖器10。之后,第二處理單元22會先讀取緩沖器10的資料并進行處理,且依據處理資料的狀態(tài)發(fā)送回應訊息。如步驟S32所示,當控制單元30接收到回應訊息后會執(zhí)行步驟S34,若回應訊息表示第二處理單元22可處理緩沖器10的資料時,即如步驟S36所示,表示系統(tǒng)正常,第二處理單元22將接續(xù)讀取緩沖器10的資料并進行處理。若,回應訊息表示第二處理單元22無法處理資料時,控制單元30則進行步驟S38,偵測是否有其他處理單元存在,于此實施例系偵測尚有第三處理單元24存在,所以進行步驟S39,重置緩沖器10并交換第三處理單元24與第二處理單元22,讓第三處理單元24取代第二處理單元22,交換完成后則重復執(zhí)行步驟S32。之后,若第三處理單元24亦無法處理緩沖器10的資料時,由于系統(tǒng)已沒有其他處理單元存在可以進行交換,所以如步驟S40所示,表示此系統(tǒng)錯誤。于上述步驟S32,若控制單元30持續(xù)未接收到回應訊息時,控制單元30會如步驟S42所示,偵測緩沖器10是否被填滿,緩沖器10若未被填滿資料時,則更多資料被寫入(如步驟S10),并再一次確認及傳送回應訊息(如步驟S12),若緩沖器10已被填滿資料時,則直接認定此系統(tǒng)正常。其是因為起初會設定覆寫旗標16為覆寫參數值即表示此系統(tǒng)的其中的一處理單元可處理緩沖器10的資料,所以直接認定此系統(tǒng)正常。本發(fā)明設定覆寫旗標為覆寫參數值不一定需經過第五圖的流程,若確定系統(tǒng)的處理單元可處理緩沖器的資料時,亦可直接設定覆寫旗標為覆寫參數值。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緩沖器的重置系統(tǒng)及其方法是藉由設置重置旗標于緩沖器,讓兩處理單元于交換時,重置緩沖器,如此交換后的處理單元即可重新讀取前一處理器所讀取而無法處理的資料。又,重置旗標將可自動設定而允許控制單元得知系統(tǒng)是否需要重置。另外,本發(fā)明更設置覆寫旗標于緩沖器,若在不確定系統(tǒng)的處理器是否可處理緩沖器的資料時,為了避免緩沖器的資料被后續(xù)寫入的資料覆蓋而遺失,可藉由設定覆寫旗標為非覆寫參數值,讓緩沖器無法覆寫資料直至確定有處理單元可處理緩沖器的資料,覆寫旗標將會設定為覆寫參數,使緩沖器像一般環(huán)形緩沖器一樣,如此即可確保緩沖器的資料不會遺失,而提高緩沖器的使用效能。若覆寫旗標的初始狀態(tài)設定為覆寫參數時,緩沖器就相當于環(huán)形緩沖器,將資料讀進緩沖器前時,允許重置并切換處理單元。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發(fā)明實施的范圍,舉凡依本發(fā)明權利要求范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征及精神所為的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于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緩沖器的重置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重置旗標,設于該緩沖器,該重置旗標被設定為一重置參數值時,重置該緩沖器;以及一控制單元,呼叫一重置功能,當一第一處理單元讀取該緩沖器的資料而無法處理該緩沖器的資料時,該控制單元呼叫該重置功能,以重置該緩沖器并交換一第二處理單元與該第一處理單元,該第二處理單元取代該第一處理單元而讀取并處理該緩沖器的資料;一覆寫旗標,被該控制單元設定為一非覆寫參數值時,則無法覆寫數據至該緩沖器,該覆寫旗標被控制單元設定為一覆寫參數值時,則可覆寫數據至該緩沖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控制單元于該第二處理單元與該第一處理單元交換完成后,該重置旗標自動設定為一非重置參數值,不需重置該緩沖器。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控制單元于交換該第二處理單元之前,先偵測該第二處理單元是否存在。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處理單元與該第二處理單元于讀取而處理該緩沖器的數據后,會依據是否可處理數據而對應發(fā)送一響應訊息至該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依據該響應訊息設定該覆寫旗標,若該控制單元設定該覆寫旗標為該非覆寫參數值后,該第一處理單元或該第二處理單元可處理該緩沖器的數據時,該控制單元設定該覆寫旗標為該覆寫參數值,讓后續(xù)數據可覆寫至該緩沖器,若該第一處理單元或該第二處理單元未發(fā)送該響應訊息至該控制單元時,該控制單元會持續(xù)等待該響應訊息,以設定該覆寫旗標。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緩沖器可為一環(huán)型緩沖器并為一先進先出的緩沖器。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重置該緩沖器,讓該緩沖器的一開始指標回復該緩沖器的起始位址。7.一種緩沖器的重置方法,該緩沖器設有一重置旗標與一覆寫旗標,該覆寫旗標,設定為一非覆寫參數值時,則無法覆寫數據至該緩沖器,該覆寫旗標被設定為一覆寫參數值時,則可覆寫數據至該緩沖器,該重置旗標被設定為一重置參數值時,重置該緩沖器,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含依據處理單元讀取而處理該緩沖器的資料的狀態(tài),設定該重置旗標;其中,一第一處理單元讀取該緩沖器的資料而無法處理該緩沖器的資料時,設定該重置旗標為該重置參數值,以重置該緩沖器并偵測該第二處理單元是否存在以交換一第二處理單元與該第一處理單元后,該重置旗標自動設定為一非重置參數值,該第二處理單元取代該第一處理單元讀取并處理該緩沖器的資料。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處理單元與該第二處理單元于讀取而處理該緩沖器的資料后,會依據是否可處理資料而對應發(fā)送一回應訊息,以依據該回應訊息設定該覆寫旗標,當設定該覆寫旗標為該非覆寫參數值后,該第一處理單元或該第二處理單元可處理該緩沖器的數據時,則設定該覆寫旗標為該覆寫參數值,讓后續(xù)數據可覆寫至該緩沖器,若該第一處理單元或該第二處理單元未發(fā)送該響應訊息時,則持續(xù)等待該響應訊息,以設定該覆寫旗標。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置該緩沖器,讓該緩沖器的一開始指標回復至該緩沖器的起始位址。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運用于一串流系統(tǒng)的該緩沖器。全文摘要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緩沖器的重置系統(tǒng)及其方法,本發(fā)明的重置系統(tǒng)包含一重置旗標以及一控制單元,重置旗標設于該緩沖器,重置方法是藉由控制單元設定重置旗標,使每交換一處理單元可重新讀取緩沖器的資料以處理緩沖器的資料,如此可提高緩沖器的使用效能。此外,緩沖器更可設有覆寫旗標,讓資料無法覆寫至緩沖器內,以保留緩沖器的資料,避免緩沖器的資料遺失。文檔編號H04L12/54GK1988493SQ20071000003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申請日期2007年1月5日優(yōu)先權日2007年1月5日發(fā)明者游維德申請人: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