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端口識別系統(tǒng)、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

文檔序號:7701692閱讀:11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端口識別系統(tǒng)、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光纖通信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端口識別系統(tǒng)和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 法,還涉及一種建立光網絡路由圖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光纖到戶(Fiber To The Home,簡稱FTTH)的飛速發(fā)展,無源光網絡(Passive Optical Network,簡稱PON)的應用逐漸普遍起來,大容量高密度的配線產品,例如光配線 架(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簡稱 0DF)、光纜交接箱(Fiber Distribution Terminal,簡稱FDT)等應用得越來越多,ODF和FDT之間的光跳纖應用得也越來越多。配線產品中連接的大量光跳纖使得光纖管理復雜化,有效識別光跳纖連接關系非 常困難。一旦出現(xiàn)故障,要定位光跳纖獲取路由故障更加困難。帶有光分路器的PON具有點到多點的結構,這種結構節(jié)省了大量的光纜投入,降 低了運營商的成本,但是難以定位故障,并且不容易維護,因為PON業(yè)務方式是廣播式的下 放業(yè)務,光分路器的各個端口無論是物理結構、連接方式還是傳輸?shù)臉I(yè)務,都是無區(qū)別的。 所以難以區(qū)分光分路器的那個端口對應于那個用戶。并且,光纖具有易損壞、通信容量大的 特點,一旦光纖出現(xiàn)故障,會引起整個通信網絡出現(xiàn)故障,所以需要迅速、準確地定位故障。因此,需要一種能夠檢測光跳纖連接關系、并能夠識別端口的技術。現(xiàn)有技術一提供一種端口識別方法,采用銅線傳感技術。連接配線架端口的光跳 纖包括一根常規(guī)光纖和一根銅線,光纖兩端連接常規(guī)的光纖連接頭,通常是SC型的光纖連接 頭;銅線與光纖連接頭上部突出的銅探針相連。配線架端口采用特殊定制的與光纖連接頭和 銅探針相匹配的適配器端口,光跳纖的光纖連接頭對準配線架的適配器端口插入,同時銅探 針也自動插入適配器上方的銅接入端口。分析儀控制配線架的銅接入端口,當有兩個銅接入 端口通過光跳纖上的銅線連接后,分析儀記錄下是哪兩個配線架的端口通過光跳纖連接?,F(xiàn)有技術二提供一種端口識別方法,該技術采用射頻識別(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RFID)技術。連接配線架端口的光跳纖的兩個光纖連接頭上置入帶 有相同編碼信息的RFID芯片,在配線架端口中置入RFID讀卡器。當光跳纖分別插入兩個 配線架端口時,RFID讀卡器分別識別到兩個配線架端口的RFID芯片。分析儀分辨出具有 相同編碼信息的兩個RFID芯片時,自動識別該兩個RFID芯片對應的配線架端口,并記錄下 市哪兩個配線架的端口通過光跳纖連接。這兩種現(xiàn)有技術都存在如下的問題需要定制專門的光跳纖和配線架端口,例如 需要定制帶有銅線的光跳纖,或者置入有RFID芯片的光跳纖;配線架端口中需要有銅接入 端口,或者配線架端口中需要有RFID讀卡器,這樣會導致成本增加,并且這些定制的光跳 纖和配線架端口無法與通常的光通信系統(tǒng)中的光纖和配線架端口兼容。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端口識別系統(tǒng)、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不需要定制光跳纖和配線架端口,能夠節(jié)省成本。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端口識別系統(tǒng),包括第一配線模塊,用于在與第一端口相連的第一光纖中注入測試信息,所述第一端 口設置在所述第一配線模塊中;第二配線模塊,用于將與第二端口相連的第二光纖彎曲,使得所述第二光纖中的 光泄露,檢測所述第二光纖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所述測試信息,所述第二端口設置在所述第 二配線模塊中,通過光跳纖與所述第一端口連接;第一管理模塊,與所述第二配線模塊連接,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二配線模塊檢測到的 所述測試信息,確定與所述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對應關系。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端口識別方法,包括在與第一端口相連的第一光纖中注入測試信息,所述第一端口設置在所述第一配 線模塊中;將與第二端口相連的第二光纖彎曲,使得所述第二光纖中的光泄露,檢測所述第 二光纖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所述測試信息根據(jù)檢測到的所述測試信息,確定與所述光跳纖連 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所述第二端口設置在第二配線模塊中,所述第 二端口通過光跳纖與所述第一端口連接。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建立光網絡路由圖的方法,包括在光配線架中設置第一配線模塊,通過所述光配線架的第一配線模塊,在與光配 線架的端口連接的光纖中注入第一測試信息;在第一網元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所述第一 網元設置在所述光配線架與分光器之間,所述第一網元的第二配線模塊檢測所述第一網元 中的端口輸出的第一測試信息,獲取所述光配線架的端口與所述第一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 對應關系;在所述分光器輸入端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所述分光器的第二配線模塊檢測第一 測試信息,獲取所述光配線架的端口與所述分光器輸入端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在所述分光器輸出端中設置第一配線模塊,通過所述分光器輸出端的第一配線模 塊,在與所述分光器的輸出端端口連接的光纖中注入第二測試信息,在第二網元中設置所 述第二配線模塊,所述第二網元設置在所述分光器與光網絡單元之間,所述第二配線模塊 檢測所述第二網元中的端口輸出的第二測試信息,獲取所述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所述第二 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在所述光網絡單元中設置所述第二配線模塊,所述光網絡單元的第二配線模塊檢 測所述光網絡單元的端口輸出的第二測試信息,獲取所述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光網絡單元 的對應關系;利用所述光配線架中的端口與第一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所述光配線架 中的端口與分光器輸入端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第二網元中的端口之 間的對應關系以及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所述光網絡單元的對應關系,建立光網絡的路由 圖。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光網絡故障定位的方法,包括在光配線架中設置第一配線模塊,通過所述第一配線模塊,在與光配線架的端口 連接的光纖中注入第一測試信息;在第一網元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所述第一網元設置在
6所述光配線架與分光器之間,所述第二配線模塊檢測所述第一網元中的端口輸出的第一測 試信息,獲取所述光配線架中的端口與所述第一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在所述分光器輸入端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所述分光器的第二配線模塊檢測所述 第一測試信息,獲取所述光配線架中的端口與所述分光器輸入端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在所述分光器輸出端中設置第一配線模塊,通過所述分光器的第一配線模塊,在 與所述分光器的輸出端端口連接的光纖中注入第二測試信息,在第二網元中設置所述第二 配線模塊,所述第二網元設置在所述分光器與光網絡單元之間,所述第二配線模塊檢測所 述第二網元中的端口輸出的第二測試信息,獲取所述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所述第二網元中 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在所述光網絡單元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所述光網絡單元的第二配線模塊檢測所 述光網絡單元的端口輸出的第二測試信息,獲取所述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光網絡單元的對 應關系;利用光配線架中的端口與第一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光配線架中的端口 與分光器輸入端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第二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 關系以及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所述光網絡單元的對應關系,建立光網絡的路由圖;將獲取到的光網絡的路由圖與預先獲取的光網絡的完整路由圖比較,如果獲取到 的光網絡的路由圖與預先獲取的光網絡的完整路由圖相比,缺少部分端口之間的對應關 系,則確定所缺少的對應關系中起始網元與其相鄰網元之間的鏈路發(fā)生故障。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在與第一端口連接的第一光纖中輸入測試信息,在與第二 端口連接的第二光纖彎曲時檢測泄露出的光中的測試信息,從而可以確定與光跳纖連接的 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對應關系,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無需定制專門的光跳纖以及配線架端 口,節(jié)省了成本。另外,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建立光網絡路由圖的方法,可以獲取光網絡中各個網 元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用于檢測故障。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比較當前的光網絡路由圖 和預先獲取的完整路由圖,確定發(fā)生故障的鏈路,提供了一種光網絡中故障定位方法。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所示為本發(fā)明端口識別系統(tǒng)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發(fā)明端口識別系統(tǒng)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圖3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中第一彎曲夾具的示意圖;圖4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中注入模塊和第一導軌的結構示意圖;圖5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注入模塊向第一光纖中注入測試光的示意圖;圖6所示為本發(fā)明端口識別系統(tǒng)實施例三結構示意圖;圖7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涉及到的一種光通信網絡結構示意圖;圖8所示為本發(fā)明端口識別方法實施例一流程圖;圖9所示為本發(fā)明端口識別方法實施例二流程圖;圖10所示為本發(fā)明端口識別方法實施例三流程圖;圖11所示為本發(fā)明建立光網絡路由圖的方法實施例流程圖12所示為本發(fā)明光網絡故障定位的方法實施例流程圖;圖13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涉及到的另一種光通信網絡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為本發(fā)明端口識別系統(tǒng)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該系統(tǒng)包括第一配線 模塊11、第二配線模塊12和第一管理模塊13,第一管理模塊13和第二配線模塊12連接。第一配線模塊11設置第一端口 11a,第一配線模塊11在與第一端口 Ila相連的第 一光纖lib中注入測試信息;第二配線模塊12設置第二端口 12a,第二配線模塊12將與第 二端口 12a相連的第二光纖12b彎曲,使得第二光纖12b中的光泄露,檢測第二光纖12b中 泄露出的光中的測試信息第二端口 12a和第一端口 Ila分別與光跳纖A的兩端連接;第一 管理模塊13用于根據(jù)第二配線模塊12檢測到的測試信息,確定與光跳纖A連接的第一端 口 Ila和第二端口 12a的對應關系。測試信息可以是注入到光跳纖中的測試光,也可以是光跳纖中傳輸?shù)男盘柟獾膿p 耗,也可以是其他能夠被檢測到的區(qū)別于光跳纖中傳輸?shù)男盘柟獾男畔ⅰF渲?,光跳纖中傳 輸?shù)男盘柟馐侵竿ǔ5墓馔ㄐ胚^程中,在光跳纖中傳輸?shù)臄y帶有數(shù)據(jù)信息的光。如圖2所示為本發(fā)明端口識別系統(tǒng)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該系統(tǒng)中,第一管理模 塊13分別與第一配線模塊11和第二配線模塊12連接;第一配線模塊11用于將第一光纖 lib彎曲,在第一光纖lib的彎曲處,對準第一光纖lib的走向,將測試光注入到第一光纖 1 Ib中,第二配線模塊用于在第二光纖12b彎曲處,檢測第二光纖12b泄露出的測試光,第一 管理模塊13用于控制第一配線模塊11將測試光注入到光跳纖A中,根據(jù)第二配線模塊12 檢測到的測試光,確定與光跳纖A連接的第一端口 Ila和第二端口 12a的對應關系。第一配線模塊11包括第一彎曲夾具111和注入模塊112,其中第一彎曲夾具111 用于固定并彎曲第一光纖11b,注入模塊112用于對準第一光纖lib的走向,將測試光注入 到第一光纖lib中。注入模塊112可以設置在第一導軌上,當注入模塊112移動到第一彎曲夾具111 時,第一彎曲夾具111彎曲第一光纖11b,注入模塊112將測試光注入到第一光纖lib中。 在第一配線模塊11中可以包括多個第一彎曲夾具111,每個第一彎曲夾具111固定并彎曲 一根第一光纖lib。當注入模塊112在第一導軌上移動時,注入模塊輪流經過各個第一彎曲 夾具111。第二配線模塊12包括第二彎曲夾具121和第一檢測模塊122,第二彎曲夾具121 用于固定并彎曲第二光纖12b,第一檢測模塊122用于在第二光纖12b的彎曲處,檢測第二 光纖12b泄露出的測試光。第一檢測模塊122可以設置在第二導軌上,當?shù)谝粰z測模塊122移動到第二彎曲 夾具121時,第二彎曲夾具121彎曲第二光纖12b,第一檢測模塊122檢測第二光纖12b泄 露出的測試光。在第二配線模塊12中可以包括多個第二彎曲夾具121,每個第二彎曲夾具 121固定并彎曲一根第二光纖12b。當?shù)谝粰z測模塊122在第二導軌上移動時,第一檢測模 塊122輪流經過各個第二彎曲夾具121。第一檢測模塊122中可以包括濾波器122a和第一光探測器122b,濾波器122a用 于濾除第二光纖12b中泄露出的光中的信號光,剩下測試光,第一光探測器122b用于將濾
8波器122a傳輸過來的測試光轉換成可識別的信號。第一管理模塊13可以包括第一控制模塊131和第一確定模塊132,第一控制模塊 131用于控制注入模塊112在第一導軌上和第一檢測模塊122在第二導軌保持同步移動,第 一確定模塊132用于根據(jù)第一光探測器122b檢測到的信號確定與光跳纖A連接的第一端 口 Ila和第二端口 12a的對應關系。第一彎曲夾具111可以如圖3所示,如圖3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中第一彎曲夾 具的示意圖,圖3中,第一彎曲夾具111將第一光纖lib光跳纖A的一端固定,使光跳纖A 的與第一彎曲夾具ill固定的一端彎曲。注入模塊112在第一導軌上的位置如圖4所示,如圖4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中 注入模塊和第一導軌的結構示意圖,注入模塊112設置在第一導軌113上,注入模塊112可 以在第一導軌113上移動,第一光纖lib被第一彎曲夾具111固定。如圖5所示為本發(fā)明實 施例中注入模塊向第一光纖lib中注入測試光的示意圖,注入模塊112可以是激光器。當 注入模塊112移動到某個第一彎曲夾具111處時,注入模塊112對準第一光纖lib的走向 (如圖5中箭頭B所示),將測試光注入到第一光纖lib中。下面結合圖2、圖3和圖4說明實施例二所示的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第一管理模塊13 控制注入模塊112在第一導軌113上移動,當注入模塊112移動到某個第一彎曲夾具111處 時,第一光纖lib被第一彎曲夾具111帶動產生彎曲,注入模塊112向第一光纖lib中注入 測試光。測試光可以是具有特定的頻率、占空比或特定波長的光,區(qū)別于光跳纖中傳輸?shù)男?號光。同時,第一管理模塊13控制第一檢測模塊122在第二導軌上移動,當?shù)诙к壱苿?到某個第二彎曲夾具121處時,第二光纖12b被第二彎曲夾具帶動產生彎曲,根據(jù)光纖微彎 能夠輻射出光的理論,第一檢測模塊檢測第二光纖12b泄露出的光,第一檢測模塊122中的 濾波器122a將第二光纖12b中正常傳輸?shù)男盘柟鉃V除,剩下測試光,第一確定模塊132根 據(jù)測試光確定與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 Ila和第二端口 12a的對應關系。本發(fā)明提供的端口識別系統(tǒng),第一配線模塊在與第一端口連接的第一光纖中輸入 測試信息,第二配線模塊在與第二端口連接的第二光纖彎曲時檢測泄露出的光中的測試信 息,從而使得第一管理模塊可以確定與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對應關系,與 現(xiàn)有技術相比,無需定制專門的光跳纖以及配線架端口,節(jié)省了成本,易于維護。如圖6所示為本發(fā)明端口識別系統(tǒng)實施例三結構示意圖,該系統(tǒng)包括第三配線模 塊21、第四配線模塊22和第二管理模塊23,第三端口 21a設置在第三配線模塊21中,第三 光纖21b與第三端口 21a連接,第四端口 22a設置在第四配線模塊22中,第四光纖22b與 第四端口 22a連接,光跳纖A分別與第三端口 21a和第四端口 22a連接,第二管理模塊23 分別與第三配線模塊21和第四配線模塊22連接。其中,第三配線模塊21用于將第三光纖 21b彎曲,使得光跳纖中傳輸?shù)男盘柟獾膿p耗發(fā)生變化,第四配線模塊22用于將第四光纖 22b彎曲,檢測第四光纖22b中信號光發(fā)生的損耗,第二管理模塊23用于控制第三配線模 塊21將第三光纖21b彎曲,控制第四配線模塊22檢測第四光纖22b中泄露出的信號光的 損耗發(fā)生的變化,根據(jù)第四配線模塊22檢測到的信號光的損耗發(fā)生的變化,確定與光跳纖 A連接第三端口 21a和第四端口 22a的對應關系。第三配線模塊21可以包括第三彎曲夾具211,第三彎曲夾具用于固定并彎曲第一 光纖,使得光跳纖A中傳輸?shù)男盘柟獍l(fā)生特定的損耗。例如,將第三光纖按照1Ηζ、2Ηζ、3Ηζ
9等不同的頻率彎曲,從而可以使得光跳纖中傳輸?shù)男盘柟獾膿p耗發(fā)生特定的變化。第四配線模塊22可以包括第四彎曲夾具221和第二檢測模塊222,第四彎曲夾具 221用于固定并彎曲第四光纖22b,第二檢測模塊222用于在第四光纖22b的彎曲處,檢測 第四光纖22b泄露出的信號光,并根據(jù)第四光纖22b泄露出的信號光檢測出信號光的損耗 發(fā)生的變化。第二檢測模塊222可以設置在第二導軌上,當?shù)诙z測模塊222移動到第四彎曲 夾具221時,第四彎曲夾具221彎曲第四光纖22b,第二檢測模塊222檢測第四光纖22b泄 露出的信號光。在第四配線模塊22中可以包括多個第四彎曲夾具221,每個第四彎曲夾具 固定并彎曲一根第四光纖22b。當?shù)诙z測模塊222在第二導軌上移動時,第二檢測模塊 222輪流經過各個第四彎曲夾具221。第二管理模塊23可以包括第二控制模塊231和第二確定模塊232,第二控制模塊 231用于控制第二檢測模塊222在第二導軌上移動,第二確定模塊232用于根據(jù)第二檢測模 塊222檢測到的信號光的損耗確定與光跳纖A連接的第三端口 21a和第四端口 22a的對應關系。一根光跳纖可以連接同一個配線架端口,也可以連接兩個配線架端口,實施例二 中的第一配線模塊可以設置在光跳纖一端所在的一個配線架中,第二配線模塊可以設置在 光跳纖另一端所在的另一個配線架中。實施例三中的第三配線模塊和第四配線模塊也可以 分別設置在一根光跳纖連接的兩個配線架中。實施例二中,第一配線模塊可以設置在光線路終端(Optical LineTerminal,簡稱 0LT)與分光器之間的網元中,第二配線模塊可以設置在光通信網絡中第一配線模塊所在的 網元之后的網元中。如圖7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涉及到的一種光通信網絡結構示意圖,該網絡包括 0LT31、光配線架(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簡稱 ODF) 32、分光器 33 和光網絡 單元(Optical Network Unit,簡稱0NU)34,0DF32分別與0LT31和分光器33連接,分光 器33與多個0NU34連接。ODF 32和分光器33之間可以連接有其他網元,在分光器33和 0NU34之間也可以連接有其他網元。通常OLT 31通過多個端口連接到0DF32的多個端口, 而0DF32的一個端口又可以通過分光器連接到多個0NU34,所以圖7所示的網絡中,各個端 口之間的對應關系非常復雜。圖7中,為了快速識別出各個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可以在OLT與分光器之間的網 元中設置如圖1、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的第一配線模塊,在第一配線模塊之后的網元中設置 如圖1、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的第二配線模塊,這樣就可以識別出第一配線模塊中的第一端 口和第二配線模塊中的第二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例如,在ODF中設置第一配線模塊,在 ODF與分光器之間的其他網元(以下稱為第一網元)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這樣就可以識別 出ODF中的端口與第一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在分光器輸出端中設置第一配線模 塊,在分光器與ONU之間的其他網元(以下稱為第二網元)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這樣就可 以識別出分光器輸出端口與第二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若再在ONU中設置第二配 線模塊,即能識別出分光器輸出端與ONU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利用ODF中的端口與第一 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從而可以確定0DF、第一網元和ONU中的端口的對應關系, 同時還可以建立起該光網絡的完整路由圖。
10
為了識別出整個網絡中各個網元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可以在OLT連接的網元 (如0DF)和分光器輸出端中設置第一配線模塊,在其余各個網元中均設置第二配線模塊, 從而通過該端口識別方法建立起整個網絡的完整路由圖。如圖6所示的實施例中的第三配 線模塊和第四配線模塊也可以采用類似于如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的第一配線模塊和 第二配線模塊的設置方式設置在光通信網絡中的各個網元中。如圖8所示為本發(fā)明端口識別方法實施例一流程圖,包括步驟101、在與第一端口相連的第一光纖中注入測試信息,第一端口設置在第一配 線模塊中;步驟102、將與第二端口相連的第二光纖彎曲,使得第二光纖中的光泄露,檢測第 二光纖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所述測試信息根據(jù)檢測到的所述測試信息,確定與光跳纖連接的 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第二端口設置在第二配線模塊中,第二端口通過光 跳纖與第一端口連接。其中,測試信息可以是測試光,也可以是光跳纖中傳輸?shù)男盘柟獾膿p耗。如圖9所示為本發(fā)明端口識別方法實施例二流程圖,包括步驟201、將與第一端口連接的第一光纖彎曲,對準第一光纖的走向,將測試光注 入到第一光纖中。具體可以是移動用于將測試光注入到第一光纖的注入模塊,當注入模塊 移動到第一光纖時,彎曲第一光纖,將注入模塊對準第一光纖的走向,將測試光注入到第一 光纖中。步驟202、將與第二端口連接的第二光纖彎曲,第二端口通過光跳纖與第一端口連 接,檢測第二光纖泄露出的測試光。具體可以是將第二光纖彎曲,濾除第二光纖泄露出的 光中的信號光部分剩下測試光,檢測剩下的測試光。步驟203、根據(jù)檢測到的測試光,確定與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間的 對應關系。當與第二端口連接的第二光纖被檢測出的測試光,和與第一端口連接的第一光 纖中輸入的測試光相同時,可以確定光跳纖連接的就是這兩個端口,從而可以確定這兩個 端口的對應關系。如圖10所示為本發(fā)明端口識別方法實施例三流程圖,包括步驟301、將與第一端口連接的第一光纖彎曲,使得光跳纖傳輸?shù)男盘柟獾膿p耗發(fā) 生變化。具體可以將光跳纖按照1Ηζ、2Ηζ、3Ηζ等不同的頻率彎曲,從而可以使得光跳纖中 傳輸?shù)男盘柟獾膿p耗發(fā)生特定的變化。步驟302、將與第二端口連接的第二光纖彎曲,第二端口通過光跳纖與第一端口連 接,檢測第二光纖泄露出的信號光的損耗發(fā)生的變化。具體可以是將第二光纖彎曲,并根據(jù) 第二光纖泄露出的信號光檢測出信號光的損耗發(fā)生的變化。步驟303、根據(jù)檢測到的信號光的損耗發(fā)生的變化,確定與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 和第二端口的對應關系。當與第二端口連接的第二光纖被檢測出的信號光的損耗發(fā)生的變 化,和彎曲與第一端口連接的第一光纖時所采用的頻率相對應時,可以確定與光跳纖連接 的就是這兩個端口。本發(fā)明提供的端口識別方法,通過在與第一端口連接的第一光纖中輸入測試信 息,在與第二端口連接的第二光纖彎曲時檢測泄露出的光中的測試信息,從而可以確定與 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對應關系,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無需定制專門的光跳纖
11以及配線架端口,節(jié)省了成本,易于維護。另外,現(xiàn)有技術中提供的端口識別方法,只能識別 距離為光跳纖長度的兩個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將第一配線模塊和第二 配線模塊設置在不同的網元中,可以識別出任意距離的兩個網元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識別距離長。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建立光網絡路由圖的方法,如圖11所示為本發(fā)明建立 光網絡路由圖的方法實施例流程圖,包括步驟401、在ODF中設置第一配線模塊,通過第一配線模塊,在與ODF的端口連接的 光纖中注入第一測試信息;第一網元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第二配線模塊檢測第一網元中 的端口輸出的第一測試信息,獲取ODF中的端口與第一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第 一網元為ODF與分光器之間的網元。步驟402、在分光器輸入端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第二配線模塊檢測第一測試信 息,獲取ODF中的端口與分光器輸入端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步驟403、在分光器輸出端中設置第一配線模塊,通過第一配線模塊,在與分光器 的輸出端端口連接的光纖中注入第二測試信息,在在第二網元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第二 配線模塊檢測第二網元中的端口輸出的第二測試信息,獲取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第二網元 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第二網元為分光器與ONU之間的網元。步驟404、在ONU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第二配線模塊檢測ONU的端口輸出的第二 測試信息,獲取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ONU的對應關系。步驟405、利用ODF中的端口與第一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ODF中的端口 與分光器輸入端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第二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 關系以及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ONU的對應關系,建立光網絡的路由圖。本發(fā)明提供的建立光網絡路由圖的方法,在各個網元中分別設置第一配線模塊和 第二配線模塊,通過在與第一端口連接的第一光纖中輸入測試信息,在與第二端口連接的 第二光纖彎曲時檢測泄露出的光中的測試信息,從而可以確定與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和 第二端口的對應關系,建立光網絡路由圖。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光網絡故障定位方法,如圖12所示,如圖12所示為本發(fā)明光網 絡故障定位的方法實施例流程圖,包括步驟501、在ODF中設置第一配線模塊,通過第一配線模塊,在與ODF的端口連接的 光纖中注入第一測試信息;第一網元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第二配線模塊檢測第一網元中 的端口輸出的第一測試信息,獲取ODF中的端口與第一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第 一網元為ODF與第一分光器之間的網元。步驟502、在分光器輸入端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第二配線模塊檢測第一測試信 息,獲取ODF中的端口與分光器輸入端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步驟503、在分光器輸出端中設置第一配線模塊,通過第一配線模塊,在與分光器 的輸出端端口連接的光纖中注入第二測試信息,在在第二網元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第二 配線模塊檢測第二網元中的端口輸出的第二測試信息,獲取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第二網元 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第二網元為分光器與ONU之間的網元。步驟504、在ONU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第二配線模塊檢測ONU的端口輸出的第二 測試信息,獲取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ONU的對應關系。
步驟505、利用ODF中的端口與第一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ODF中的端口 與分光器輸入端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第二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 關系以及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ONU的對應關系,獲取光網絡的路由圖C。步驟506、將獲取到的光網絡的路由圖與預先獲取的光網絡的完整路由圖D比較, 如果C與D相比,缺少部分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則確定所缺少的對應關系中起始網元與其 相鄰網元之間的鏈路發(fā)生故障。在光通信網絡剛建立好時,網絡中各個網元以及各個網元之間的鏈路工作正常, 即光通信網絡處于無故障情況,這時,通過設置在各個網元中的第一配線模塊和第二配線 模塊,可以獲取光網絡的完整路由圖。后續(xù),當光通信網絡運行時,第一管理模塊根據(jù)第二 配線模塊的檢測結果,可以隨時獲取當前光網絡的路由圖,如果當前光網絡的路由圖與預 先獲取的無故障情況下完整路由圖相比,缺少某些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也就是說第一管 理模塊無法根據(jù)第二配線模塊的檢測結果確定某些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或者第二配線模 塊無法檢測到測試信息,則可以確定,所缺少的這些對應關系中的起始網元與其相鄰網元 之間的鏈路發(fā)生了故障。此處起始網元是指缺少的對應關系中的第一個網元。缺少的對應 關系實質是一些網元之間的路徑,這些路徑組成一些線段,這些線段的起點就是起始網元。 起始網元的相鄰網元也是所缺少的對應關系中涉及到的網元,而非正常工作的與起始網元 相鄰的網元。如圖13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涉及到的另一種光通信網絡結構示意圖,該網絡中 包括A2、B2、C2、D2和E2五個網元,各個網元之間的連接關系如圖13所示。一旦網絡中某 兩個網元之間的路由出現(xiàn)故障,則這兩個網元之間的連接斷開,無法檢測到連接該線路兩 個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并且出現(xiàn)故障的路由之后的各個網元之間的端口對應關系也無法 檢測到。圖13中,如果故障發(fā)生在C2和D2之間,則無法識別C2和D2中的端口之間的對 應關系,并且由于C2與D2之間發(fā)生故障,即使D2與E2中的端口之間無故障,也無法識別 D2和E2中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那么當前獲取的光網絡路由圖與無故障狀態(tài)下的完整路 由圖相比,C2與D2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無法獲取,D2與E2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也無 法獲取,從而可以確定故障發(fā)生在起始網元C2和其相鄰網元D2之間。本發(fā)明提供的端口識別方法、系統(tǒng)及故障定位的方法,通過在與第一端口連接的 第一光纖中輸入測試信息,在與第二端口連接的第二光纖彎曲時檢測泄露出的光中的測試 信息,從而可以確定與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對應關系,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無 需定制專門的光跳纖以及配線架端口,節(jié)省了成本,易于維護。另外,現(xiàn)有技術中提供的端 口識別方法,只能識別距離為光跳纖長度的兩個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將 第一配線模塊和第二配線模塊設置在不同的網元中,可以識別出任意距離的兩個網元的端 口之間的對應關系,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識別距離長。另外,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建立光網絡路由圖的方法,可以獲取光網絡中各個網 元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用于檢測故障。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比較當前的光網絡路由圖 和預先獲取的完整路由圖,確定發(fā)生故障的鏈路,提供了一種光網絡中故障定位方法。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 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 然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換亦不能使修
13改后的技術方案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一種端口識別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配線模塊,用于在與第一端口相連的第一光纖中注入測試信息,所述第一端口設置在所述第一配線模塊中;第二配線模塊,用于將與第二端口相連的第二光纖彎曲,使得所述第二光纖中的光泄露,檢測所述第二光纖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所述測試信息,所述第二端口設置在所述第二配線模塊中,通過光跳纖與所述第一端口連接;第一管理模塊,與所述第二配線模塊連接,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二配線模塊檢測到的所述測試信息,確定與所述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對應關系。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信息為測試光;所述第一配線模塊用于將所述第一光纖彎曲,在所述第一光纖的彎曲處,對準所述第 一光纖的走向,將所述測試光注入到所述第一光纖中;所述第二配線模塊用于將所述第二光纖彎曲,在所述第二光纖的彎曲處,檢測所述第 二光纖泄露出的所述測試光;第一管理模塊還與所述第一配線模塊連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配線模塊將所述測試光 注入到所述第一光纖中,根據(jù)所述第二配線模塊檢測到的所述測試光,確定與所述光跳纖 連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對應關系。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線模塊包括濾波器,用于濾除所述第二光纖中泄露出的光中的信號光,剩下所述測試光;第一光探測器,用于檢測所述濾波器傳輸過來的所述測試光。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信息為所述光跳纖中傳輸?shù)男?號光的損耗;所述第一配線模塊用于將所述第一光纖彎曲,使得所述光跳纖中傳輸?shù)男盘柟獾膿p耗 發(fā)生變化;所述第二配線模塊用于彎曲所述第二光纖,使得所述第二光纖中的信號光泄露,檢測 所述第二光纖泄露出的信號光的損耗發(fā)生的變化;第一管理模塊還與所述第一配線模塊連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配線模塊將所述第一光 纖彎曲,控制所述第二配線模塊檢測所述第二光纖中泄露出的信號光的損耗發(fā)生的變化, 根據(jù)所述第二配線模塊檢測到的所述第二光纖泄露出的所述信號光的損耗發(fā)生的變化,確 定與所述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對應關系。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線模塊設置在與所述光跳纖 的一端連接的第一配線架中,所述第二配線模塊設置在與所述光跳纖的另一端連接的第二 配線架中;或者所述第一配線模塊設置在光通信網絡中光線路終端與分光器之間的網元中,所述 第二配線模塊設置在光通信網絡中所述第一配線模塊所在的網元之后的網元中。
6.一種端口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與第一端口相連的第一光纖中注入測試信息,所述第一端口設置在所述第一配線模 塊中;將與第二端口相連的第二光纖彎曲,使得所述第二光纖中的光泄露,檢測所述第二光 纖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所述測試信息根據(jù)檢測到的所述測試信息,確定與所述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所述第二端口設置在第二配線模塊中,所述第二端 口通過光跳纖與所述第一端口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與第一端口相連的第一光纖中注入測 試信息包括將所述第一光纖彎曲,對準所述第一光纖的走向,將測試光注入到所述第一光 纖中,所述測試光為所述測試信息;檢測所述第二光纖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所述測試信息包括濾除所述第二光纖泄露出的 光中的信號光部分剩下測試光,檢測剩下的測試光;根據(jù)檢測到的所述測試信息,確定與所述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對應關 系根據(jù)檢測到的所述測試光,確定與所述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對應關系。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與第一端口相連的第一光纖中注入測 試信息包括將所述第一光纖彎曲,使得所述光跳纖傳輸?shù)墓獾膿p耗發(fā)生變化,所述光的損 耗發(fā)生的變化為所述測試信息;檢測所述第二光纖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所述測試信息包括從所述第二光纖泄露出的光 中檢測所述光的損耗發(fā)生的變化;根據(jù)檢測到的所述測試信息,確定與所述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對應關 系包括根據(jù)檢測到的光的損耗發(fā)生的變化,確定所述與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 口的對應關系。
9.一種建立光網絡路由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光配線架中設置第一配線模塊,通過所述光配線架的第一配線模塊,在與光配線架 的端口連接的光纖中注入第一測試信息;在第一網元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所述第一網元 設置在所述光配線架與分光器之間,所述第一網元的第二配線模塊檢測所述第一網元中的 端口輸出的第一測試信息,獲取所述光配線架的端口與所述第一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 關系;在所述分光器輸入端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所述分光器的第二配線模塊檢測第一測試 信息,獲取所述光配線架的端口與所述分光器輸入端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在所述分光器輸出端中設置第一配線模塊,通過所述分光器輸出端的第一配線模塊, 在與所述分光器的輸出端端口連接的光纖中注入第二測試信息,在第二網元中設置所述第 二配線模塊,所述第二網元設置在所述分光器與光網絡單元之間,所述第二配線模塊檢測 所述第二網元中的端口輸出的第二測試信息,獲取所述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所述第二網元 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在所述光網絡單元中設置所述第二配線模塊,所述光網絡單元的第二配線模塊檢測所 述光網絡單元的端口輸出的第二測試信息,獲取所述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光網絡單元的對 應關系;利用所述光配線架中的端口與第一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所述光配線架中的 端口與分光器輸入端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第二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 對應關系以及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所述光網絡單元的對應關系,建立光網絡的路由圖。
10.一種光網絡故障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光配線架中設置第一配線模塊,通過所述第一配線模塊,在與光配線架的端口連接 的光纖中注入第一測試信息;在第一網元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所述第一網元設置在所述光配線架與分光器之間,所述第二配線模塊檢測所述第一網元中的端口輸出的第一測試信 息,獲取所述光配線架中的端口與所述第一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在所述分光器輸入端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所述分光器的第二配線模塊檢測所述第一 測試信息,獲取所述光配線架中的端口與所述分光器輸入端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在所述分光器輸出端中設置第一配線模塊,通過所述分光器的第一配線模塊,在與所 述分光器的輸出端端口連接的光纖中注入第二測試信息,在第二網元中設置所述第二配線 模塊,所述第二網元設置在所述分光器與光網絡單元之間,所述第二配線模塊檢測所述第 二網元中的端口輸出的第二測試信息,獲取所述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所述第二網元中的端 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在所述光網絡單元中設置第二配線模塊,所述光網絡單元的第二配線模塊檢測所述光 網絡單元的端口輸出的第二測試信息,獲取所述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光網絡單元的對應關 系;利用光配線架中的端口與第一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光配線架中的端口與分 光器輸入端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第二網元中的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 以及分光器輸出端端口與所述光網絡單元的對應關系,建立光網絡的路由圖;將獲取到的光網絡的路由圖與預先獲取的光網絡的完整路由圖比較,如果獲取到的光 網絡的路由圖與預先獲取的光網絡的完整路由圖相比,缺少部分端口之間的對應關系,則 確定所缺少的對應關系中起始網元與其相鄰網元之間的鏈路發(fā)生故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端口識別系統(tǒng)、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其中系統(tǒng)包括第一配線模塊,用于在與第一端口相連的第一光纖中注入測試信息;第二配線模塊,用于將與第二端口相連的第二光纖彎曲,所述第二端口設置在所述第二配線模塊中,通過光跳纖與所述第一端口連接,使得第二光纖中的光泄露,檢測第二光纖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測試信息;第一管理模塊,與第二配線模塊連接,用于根據(jù)第二配線模塊檢測到的測試信息,確定與光跳纖連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對應關系。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不需要定制光跳纖和配線架端口,能夠節(jié)省成本,易于維護。
文檔編號H04B10/08GK101964680SQ20091008965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7月23日
發(fā)明者單小磊, 吳詩全, 李偉, 王世軍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望江县| 庆阳市| 汾西县| 喜德县| 永泰县| 伊通| 渭南市| 榆树市| 新安县| 哈尔滨市| 隆安县| 华池县| 枣庄市| 浑源县| 玛多县| 梅州市| SHOW| 环江| 金昌市| 新乐市| 罗城| 石狮市| 无为县| 凤城市| 惠安县| 长岛县| 民县| 抚顺县| 都安| 玉林市| 丰镇市| 景洪市| 泗阳县| 青河县| 夏河县| 台中市| 宜兴市| 瓮安县| 即墨市| 墨竹工卡县|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