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揚聲器單元、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及攜帶式信息終端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揚聲器單元、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及攜帶式信息終端,尤其是涉及具有音圈的揚聲器單元、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及攜帶式信息終端。
背景技術(shù):
在揚聲器單元中具有使用了音圈的揚聲器單元。例如根據(jù)日本特開2002-3M583 號公報,揚聲器具有框架、振動片、音圈和一對端子構(gòu)件??蚣軓南卤砻?zhèn)戎С姓駝悠耐庵芫壊?。音圈固定在振動片的下表面。此外,從音圈延伸出的一對引線導(dǎo)通地固定在安裝于框架上的一對端子構(gòu)件上。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2-3M583號公報近年來,攜帶式電話機、DSC (數(shù)碼靜物相機)、PDA (個人數(shù)字助手)、PC(個人電腦)等攜帶式信息終端趨于小型化·薄型化·細長(slim)化。因此,在攜帶式信息終端中用于搭載揚聲器單元的空間也變小,尤其是框架與振動片之間的空間也變窄。用于連接音圈的卷線部和框架的端子的配線部需要通過該狹窄的空間。因此,如上述公報的技術(shù)那樣呈直線狀地連接卷線部與端子的配線部可在音圈變位時產(chǎn)生問題。即,在音圈向振動片側(cè)變位時,配線部可能過度地被拉伸而斷線,或者在音圈向與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變位時,配線部可能與框架或安裝在框架上的磁軛等其他構(gòu)件相碰。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問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配線部斷線或與其他構(gòu)件的相碰的揚聲器單元、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及攜帶式信息終端。本發(fā)明的揚聲器單元具有框架、振動片、磁鐵、音圈??蚣芫哂卸俗?。振動片以能夠沿一方向振動的方式支承在框架上。磁鐵固定在框架上。音圈具有卷線部和配線部,卷線部以受到來自磁鐵的磁場的作用的方式固定在振動片上。配線部用于將卷線部及端子電連接。配線部具有從卷線部朝向端子而向一方向彎曲的彎曲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揚聲器,配線部具有從卷線部朝向端子而向一方向彎曲的彎曲部。 由此,能夠通過彎曲部延伸來緩和配線部的張力,因此能夠防止配線部的斷線。此外,與呈直線狀地延伸的情況相比,配線部能夠在從卷線部至彎曲部的部分進一步確保與框架間的間隔。由此,能夠防止配線部與框架或安裝在框架上的其他構(gòu)件相碰。在本發(fā)明的揚聲器單元中,優(yōu)選卷線部卷繞成在俯視下為多邊形的形狀。由此,通過固定卷線部的角部,能夠防止因卷線部旋轉(zhuǎn)導(dǎo)致的位置偏移。本發(fā)明的攜帶式信息終端具備上述的揚聲器單元。由此,能夠防止配線部的斷線和相碰,并且能夠減小揚聲器單元的搭載空間。由此,能夠使攜帶式信息終端更小型化、薄型化和細長化。本發(fā)明的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制造具有框架、振動片、磁鐵、音圈的揚聲器單元??蚣芫哂卸俗印U駝悠阅軌蜓匾环较蛘駝拥姆绞街С性诳蚣苌?。磁鐵固定在框架上。音圈具有卷線部和配線部,卷線部以受到來自磁鐵的磁場的作用的方式固定在振動片上。配線部用于將卷線部及端子電連接。配線部具有從卷線部朝向端子而向一方向彎曲的彎曲部。本發(fā)明的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的工序。將配線部配置成與端子空出間隔且在俯視下在端子上橫切。通過在框架與配線部之間夾有整形構(gòu)件的狀態(tài)下將配線部壓抵在端子上,從而使配線部在與整形構(gòu)件相接的位置彎曲而與端子連接。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通過使配線部在與整形構(gòu)件相接的位置彎曲,從而能夠在配線部形成彎曲部。此外,該彎曲部的形成能夠與配線部向端子的連接同時進行。在本發(fā)明的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中,優(yōu)選卷線部卷繞成在俯視下為多邊形的形狀。由此,通過固定卷線部的角部,能夠防止因卷線部旋轉(zhuǎn)導(dǎo)致的位置偏移。發(fā)明效果如以上說明那樣,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揚聲器單元、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及攜帶式信息終端,能夠防止出現(xiàn)配線部斷線或與其他構(gòu)件相碰的情況。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jù)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實施方式1)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揚聲器單元的結(jié)構(gòu)的俯視圖。此外, 圖2是沿圖1的線II-II的簡要剖視圖。另外,圖3是圖2的箭頭III附近的簡要放大圖。參照圖1 圖3,本實施方式的揚聲器單元81具有框架31、振動片32、磁鐵33、極靴41、磁軛42和音圈50??蚣?1具有一對端子61、62。振動片32以能夠沿振動方向DR(—方向)振動的方式支承在框架31上。端子61、62分別具有用于連接配線的表面,該表面與振動方向DR垂直。磁鐵33配置在磁軛42上。并且,磁軛42安裝在框架31上。根據(jù)該結(jié)構(gòu),磁鐵33 經(jīng)由磁軛42固定在框架31上。此外,極靴41與磁軛42空出間隔地配置在磁鐵33上。根據(jù)該結(jié)構(gòu),來自磁鐵33的磁場被引導(dǎo)成通過極靴41與磁軛42之間。音圈50具有卷線部55和一對配線部51、52。卷線部55以在極靴41與磁軛42之間接受來自磁鐵33的磁場的方式固定在振動片32上。振動片32的安裝有卷線部55的面為與振動方向DR(圖1)大致垂直的面。此外, 卷線部55由圍繞沿著振動方向DR的軸卷繞的配線構(gòu)成,能夠在洛倫茲力的作用下沿著振動方向DR (圖1)被驅(qū)動。此外,在俯視下(圖1),卷線部55被卷繞成例如六邊形等多邊形的形狀。配線部51及52分別用于與端子61及62、卷線部55電連接。配線部51及52分別與端子61及62在壓接部CP壓接。此外,配線部51及52分別具有如圖3所示那樣從卷線部陽朝向端子61及62而向振動方向DR彎曲的彎曲部BD。并且,配線部51及52分別如圖3所示那樣在彎曲部BD及卷線部55之間的部分相對于框架31的配置有端子61及62 的面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且,在圖1所示的俯視圖中,配線部51及52分別從卷線部55的多邊形的一個邊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引出。接下來,對上述的揚聲器單元81的制造方法中的音圈50的安裝方法進行說明。圖 4 圖6分別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中的音圈的安裝方法的第一至第三工序的立體圖。需要說明的是,在圖4 圖6中,為了便于觀察附圖而簡要地示出框架31的形狀。參照圖4,將具有端子61、62的框架31插入夾具(未圖示)。接著,從該夾具側(cè)面將整形銷(整形構(gòu)件)71、72從例如圖中的空白箭頭所示的方向插入。由此,在框架31上的端子61及62之間,整形銷71、72分別以沿著與框架31表面平行的方式配置在端子61 及62的附近。參照圖5,將音圈50插入上述夾具。在進行該插入時,配線部51及52分別配置成與端子61及62空出間隔且在俯視下橫切端子61及62的上方。此外,整形銷71及72分別成為夾入在配線部51及52與框架31之間的狀態(tài)。參照圖6,在如上述那樣整形銷71及72分別夾在配線部51及52與框架31之間的狀態(tài)下,配線部51及52分別通過壓接銷73及74而壓抵在端子61及62上。由此,配線部51及52分別在與整形銷71及72相接的位置彎曲并與端子61及62壓接連接。即,在配線部51及52上分別同時形成有彎曲部BD及壓接部CP。由此,配線部51及52分別被整形為具有彎曲部BD并且在該彎曲部BD及卷線部55之間的部分相對于框架31的配置有端子61及62的面平行地延伸。接下來,除去配線部51及52中的不需要的部分。并且,根據(jù)需要在壓接部CP上涂敷保護粘接劑。然后除去整形銷71、72。從而,通過以上方式完成音圈50的安裝。接下來,與比較例對比地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揚聲器單元81的作用效果。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揚聲器單元81,通過如圖3所示那樣具有彎曲部BD,從而能夠抑制在其動作時配線部51、52斷線或與其他構(gòu)件相碰。以下,首先將這一點與比較例對比而進行說明。圖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比較例的揚聲器單元的結(jié)構(gòu)的局部剖視圖。并且,圖8 是示意性地表示圖7的音圈向振動片側(cè)變位后的情況的局部剖視圖。此外,圖9是示意性地表示圖7的音圈向振動片側(cè)的相反方向變位后的情況的局部剖視圖。主要參照圖7,在第一比較例的揚聲器單元81S中,配線部51S不具有彎曲部 BD (圖3),而是從卷線部55呈直線狀地延伸至端子61。根據(jù)這樣的配線部51S的形狀,當(dāng)振動片32如圖8所示那樣向上方(空白箭頭方向)變位時,配線部51S容易拉伸而造成斷線。此外,當(dāng)振動片32向圖9所示的下方(空白箭頭方向)變位時,配線部51S容易與安裝在框架31上的磁軛42的角部CN相碰。相對于此,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配線部51及52分別具有從卷線部55朝向端子61及62而向振動方向DR彎曲的彎曲部BD。由此,能夠通過彎曲部BD延伸而緩和配線部51及52的各自的張力,因此能夠防止如圖5所示那樣的配線部51及配線部52 (圖 15中未圖示)的斷線。此外,與呈直線狀地延伸的情況(圖7)相比,配線部51、52能夠在從卷線部55至彎曲部ND的部分確保與框架31之間的更大的間隔。由此,如圖16所示,能夠防止配線部與框架或安裝在框架上的其他構(gòu)件相碰。此外,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揚聲器單元81,由于音圈50的卷線部55在俯視下具有多邊形狀,因此容易維持音圈50的俯視形狀的左右對稱性。以下將這一點與比較例對比地進行說明。圖10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比較例的揚聲器單元的結(jié)構(gòu)的俯視圖。參照圖10,在第二比較例的揚聲器單元81R中,音圈50R的卷線部55R的俯視形狀成為圓形。在這樣的圓形的卷線部55R中,在如圖13所示那樣將音圈50R向振動片32固定時,音圈50R容易相對于振動片旋轉(zhuǎn),因此從卷線部55R引出配線部51R、52R的引出口不確定,在俯視下難以使音圈50R的形狀左右對稱。此時,不僅配線部5IR及52R的俯視下的對稱性被破壞,而且如圖14所示,配線部51R、52R的水平性也被擾亂。其結(jié)果是,會對揚聲器單元81R的音響特性帶來不良影響。相對于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卷線部55(圖1)在俯視下卷繞成多邊形的形狀。由此,通過固定卷線部55的角部,能夠防止因卷線部55旋轉(zhuǎn)導(dǎo)致的位置偏移。此外,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揚聲器單元81的制造方法,如圖6所示那樣同時形成彎曲部BD及壓接部CP,由此程序簡化。此外,彎曲部BD向振動方向DR彎曲,因此容易維持音圈50的對稱性。以下,將這一點與比較例對比地進行說明。圖11及圖12分別為示意性地表示第二比較例的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中的音圈的安裝方法的第一及第二工序的立體圖。參照圖11,整形銷7 IN、72N分別以與框架31的表面垂直地延伸的方式配置在端子 61及62的附近。然后,配置音圈50R。接下來,如圖中的空白箭頭那樣將配線部51R及52R分別卷繞在整形銷71N及72N 的外周的一部分上。由此,在配線部51R及52R上分別形成彎曲部BN。參照圖12,配線部51R及52R分別通過壓接銷73及74而壓抵到端子61及端子 62上,由此形成壓接部CP。根據(jù)本比較例,由于分別進行形成彎曲部BN的工序(圖11)和形成壓接部CP的工序(圖12),因此工序復(fù)雜。此外,由于音圈50R(圖10)的彎曲部BN向與振動片32的振動方向垂直的方向 (圖10的面內(nèi)方向)彎曲,因此存在彎曲部BN的彈力作用在與振動方向垂直的方向(圖 10的面內(nèi)方向)上(產(chǎn)生反沖)的情況。在該作用下,容易誘發(fā)旋轉(zhuǎn)導(dǎo)致的位置偏移(圖 13)和俯視下的音圈50R的對稱性遭到破壞。相對于此,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配線部51及52分別在與整形銷71 及72相接的位置彎曲,因此在配線部51及52分別形成有彎曲部BD。此外,該彎曲部BD的形成能夠與配線部51及52分別通過壓接部CP向端子61及62的連接同時進行。因此與圖11及圖12所示那樣在分開的工序中形成彎曲部BN和壓接部CP的情況相比,能夠簡化工序。此外,由于彎曲部BD向振動方向DR(圖2)彎曲,因此和與振動方向垂直地彎曲的彎曲部BN(圖10)不同,彎曲部BD的彈力不會作用在與振動方向DR(圖2)垂直的方向(圖 1的面內(nèi)方向)上。因此,能夠避免因彈力的作用導(dǎo)致俯視下的音圈50的對稱性被破壞。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俯視下具有橢圓形狀的振動片32(圖1),但本發(fā)明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例如圖17所示那樣將具有長圓型的形狀的振動片3 安裝到框架31a上的結(jié)構(gòu)或如圖18所示那樣將具有圓形形狀的振動片32b安裝到框架31上的結(jié)構(gòu)。此外,本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俯視下具有正多邊形形狀的卷線部55 (圖1),但本發(fā)明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如圖19所示那樣具有在一方向(圖中的橫向)上加長的六邊形形狀的卷線部55W。(實施方式2)圖2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揚聲器單元的結(jié)構(gòu)的俯視圖。此外, 圖21是通過圖20的空白箭頭的視點示意性地表示音圈的結(jié)構(gòu)的局部側(cè)視圖。參照圖20及圖21,本實施方式的揚聲器單元Slv取代實施方式1中的音圈50而具有音圈50v。音圈50v具有配線部51v、52v。配線部51v及52v分別從卷線部55的多邊形的一頂點引出。配線部51v、52v從卷線部55的引出是以在配線部51v與卷線部55之間及配線部52v與卷線部55之間配線沒有尖銳的彎曲的方式相對于卷繞方向而成為順繞方向的。接下來,對揚聲器單元81v的制造方法中的音圈50v的安裝方法進行說明。圖22 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制造方法中的音圈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的立體圖。 需要說明的是,在圖22中為了便于觀察而簡要地示出框架31的形狀。參照圖22,將具有端子61、62的框架31插入夾具(未圖示)。接著,從該夾具側(cè)面插入整形銷(整形構(gòu)件)。由此,整形銷70以通過框架31上的一對端子61、62的一側(cè) (圖中的右側(cè))而與框架31表面平行地延伸的方式配置在端子61及62的附近。接下來,向上述夾具插入音圈50v。卷線部55配置成在俯視下在一對端子61、62 之間夾入整形銷70。并且,配線部51v及52v分別配置成與端子61及62空出間隔且在俯視下橫切端子61及62。由此,整形銷70成為夾在配線部51v與框架31之間及配線部52v 與框架31之間的狀態(tài)。接下來,在如上述那樣整形銷70夾在配線部51v與框架31之間及配線部52v與框架31之間的狀態(tài)下,分別通過壓接銷73及74將配線部51v及52v壓抵到端子61及62 上。由此,配線部51v及52v分別在與整形銷70相接的位置彎曲并與端子61及62壓接連接。即,配線部51v及52v分別同時形成彎曲部BD及壓接部CP。接下來,除去配線部51v及52v中的不需要的部分。并且,根據(jù)需要在壓接部CP 上涂敷保護粘接劑。然后,除去整形銷70。通過以上方式安裝音圈50。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上述以外的結(jié)構(gòu),由于與上述的實施方式1的結(jié)構(gòu)大致相同, 因此對同一或?qū)?yīng)的要件標(biāo)注同一符號,不反復(fù)進行說明。根據(jù)本實施方式,能夠得到與實施方式1同樣的效果。并且,能夠利用一個整形銷 70在配線部51v及52v這雙方上形成彎曲部BD。(實施方式3)圖2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3的攜帶式信息終端的操作面?zhèn)鹊慕Y(jié)構(gòu)的局部立體圖。此外,圖M是示意性地表示圖23的攜帶式信息終端的背面?zhèn)鹊慕Y(jié)構(gòu)的局部立體圖。
參照圖23及圖M,本實施方式的攜帶式信息終端為攜帶式電話機,具有上部框體 101、顯示部102、出音孔103、鉸鏈部104、下部框體105、操作按鈕106、數(shù)字按鈕107、顯示部111、出音孔112、多個揚聲器單元81 (在圖23及圖M中未示出)。在出音孔103的附近內(nèi)置有一個揚聲器單元81來作為產(chǎn)生接收音等的接收器。并且,在出音孔112的附近內(nèi)置有另一揚聲器81來作為產(chǎn)生來電音等的接收器。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上述以外的結(jié)構(gòu),由于與上述的實施方式1的結(jié)構(gòu)大致相同, 因此對同一或?qū)?yīng)的要件標(biāo)注同一符號,不反復(fù)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攜帶式信息終端具有揚聲器單元81,因此如實施方式1中說明的那樣能夠防止配線部51、52的斷線或碰撞,并且還能夠減小揚聲器單元81的搭載空間。由此, 能夠使攜帶式信息終端更小型化、薄型化、細長化。本次公開的各實施方式應(yīng)認為在所有方面均為示例而非限制性的結(jié)構(gòu)。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權(quán)利要求書所示而非通過上述說明限定,應(yīng)認為在與權(quán)利要求書均等的意思及范圍內(nèi)的所有變更都包含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工業(yè)實用性本發(fā)明尤其能夠有利地適用于具有音圈的揚聲器單元、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及攜帶式信息終端。
圖1是簡要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揚聲器單元的結(jié)構(gòu)的俯視圖。圖2是沿圖1的線II-II的簡要剖視圖。圖3是圖2的箭頭III附近的簡要放大圖。圖4是簡要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中的音圈的安裝方法的第一工序的立體圖。圖5是簡要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中的音圈的安裝方法的第二工序的立體圖。圖6是簡要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中的音圈的安裝方法的第三工序的立體圖。圖7是簡要地表示第一比較例中的揚聲器單元的結(jié)構(gòu)的局部剖視圖。圖8是簡要地表示圖7的音圈向振動片側(cè)變位后的情況的局部剖視圖。圖9是簡要地表示圖7的音圈向振動片側(cè)的相反方向變位后的情況的局部剖視圖。圖10是簡要地表示第二比較例的揚聲器單元的結(jié)構(gòu)的俯視圖。圖11是簡要地表示第二比較例的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中的音圈的安裝方法的第一工序的立體圖。圖12是簡要地表示第二比較例的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中的音圈的安裝方法的第二工序的立體圖。圖13是簡要地表示圖10的音圈因卷線部旋轉(zhuǎn)而導(dǎo)致位置偏移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圖14是圖13的示意剖視圖。圖15是簡要地表示圖3的音圈向振動片側(cè)變位后的情況的局部剖視圖。
圖16是簡要地表示圖3的音圈向振動片側(cè)的相反方向變位后的情況的局部剖視圖。圖17是簡要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第一變形例中的揚聲器單元的結(jié)構(gòu)的俯視圖。圖18是簡要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第二變形例中的揚聲器單元的結(jié)構(gòu)的俯視圖。圖19是簡要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第三變形例中的揚聲器單元的結(jié)構(gòu)的俯視圖。圖20是簡要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揚聲器單元的結(jié)構(gòu)的俯視圖。圖21是簡要地表示根據(jù)圖20的空白箭頭的視點的音圈結(jié)構(gòu)的局部側(cè)視圖。圖22是簡要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中的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中的音圈的安裝方法的一工序的立體圖。圖23是簡要地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3的攜帶式信息終端的操作面?zhèn)鹊慕Y(jié)構(gòu)的局部立體圖。圖M是簡要地表示圖23的攜帶式信息終端的背面?zhèn)鹊慕Y(jié)構(gòu)的局部立體圖。符號說明31、31a、31b 框架32、32a、32b 振動片33 磁鐵41 極靴42 磁軛50、50v 音圈51、51v、52、52v 配線部55卷線部55W卷線部61、62 端子70、71、72 整形銷73、74 壓接銷81、81v揚聲器單元BN彎曲部CP壓接部DR振動方向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揚聲器單元,具有 框架,其具有端子;振動片,其以能夠沿一方向振動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框架上; 磁鐵,其固定在所述框架上;音圈,其具有卷線部和配線部,所述卷線部以受到來自所述磁鐵的磁場的作用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振動片上,所述配線部用于將所述卷線部及所述端子電連接,所述配線部具有從所述卷線部朝向所述端子而向所述一方向彎曲的彎曲部。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揚聲器單元,其中, 所述卷線部卷繞成在俯視下為多邊形的形狀。
3.一種攜帶式信息終端,其具備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揚聲器單元。
4.一種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其中, 該揚聲器單元包括框架,其具有端子;振動片,其以能夠沿一方向振動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框架上; 磁鐵,其固定在所述框架上;音圈,其具有卷線部和配線部,所述卷線部以受到來自所述磁鐵的磁場的作用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振動片上,所述配線部用于將所述卷線部及所述端子電連接, 所述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包括配置工序,將所述配線部配置成與所述端子空出間隔且在俯視下在所述端子上橫切; 連接工序,通過在所述框架與所述配線部之間夾有整形構(gòu)件的狀態(tài)下將所述配線部壓抵在所述端子上,從而使所述配線部在與所述整形構(gòu)件相接的位置彎曲并與所述端子連接。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卷線部卷繞成在俯視下為多邊形的形狀。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能夠防止配線部斷線或與其他構(gòu)件相碰的揚聲器單元、揚聲器單元的制造方法及攜帶式信息終端。框架(31)具有端子(61、62),振動片(32)以能夠沿一方向(DR)振動的方式支承在框架(31)上。磁鐵(33)固定在框架(31)上。音圈(50)具有卷線部(55)和配線部(51、52)。卷線部(55)以受到來自磁鐵(33)的磁場的作用的方式固定在振動片(32)上。配線部(51、52)是用于將卷線部(55)及端子(61、62)電連接的構(gòu)件。配線部(51、52)具有從卷線部(55)朝向端子(61、62)而向一方向(DR)彎曲的彎曲部(BD)。
文檔編號H04R31/00GK102257837SQ20098015151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12月22日
發(fā)明者小須田和之, 畠中有紀(jì) 申請人:三洋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