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及其實現(xiàn)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移動終端的充電技術,特別涉及一種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及 其實現(xiàn)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手機充電器多種多樣,充電器的接口、電氣特性,特別是功率曲線 (電壓-電流曲線)也不相同。為了統(tǒng)一手機的充電器,我國工信部也在制訂手機充電接口 的相關標準,從而使用戶在購買手機時,不必再同時購買一個手機充電器。上述方式僅在充電器的接口上允許用戶可以在一種型號的手機上插入不同品牌 的充電器,但是在手機的電氣上還需要解決下面兩個問題一、如果采用輸出功率較小的充電器給手機充電,而手機充電方案所需的充電功 率大于該充電器的最大輸出功率,會導致充電器無法輸出如此大的功率而不能正常工作;二、如果采用輸出功率較大的充電器給手機充電,而手機充電方案所需的充電功 率低于該充電器的最大輸出功率,會使充電器無法發(fā)揮其最大功效。因而現(xiàn)有移動終端的充電技術還有待改進和提高。
發(fā)明內(nèi)容
鑒于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 移動終端及其實現(xiàn)方法,在充電時能兼容充電電器的電氣特性。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所述的移動終端具有一充電端口,其中,包 括充電電路,設置充電電流的PMIC模塊,用于檢測充電電壓的第一電壓檢測模塊,用于檢 測充電電流的電流檢測模塊和用于檢測充電器輸出電壓的第二電壓檢測模塊;所述PMIC模塊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充電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第二輸出端通 過所述電流檢測模塊與所述充電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第三輸出端通過第一電壓檢測模 塊與所述充電電路的第三輸入端連接,第四輸出端通過第二電壓檢測模塊與所述充電端口 連接;所述充電電路的第四輸入端連接所述充電端口,輸出端接地。所述的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充電電路包括MOS管、二極管, 第一電阻和電池;其中所述MOS管的源極連接充電端口,柵極連接PMIC模塊的第一輸出端,漏極通過所 述二極管連接第一電阻;所述第一電阻連接電池的正極,所述電池的負極接地;所述電流檢測模塊與所述二極管的陰極連接,第一電壓檢測模塊與電池的正極連接。所述的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其中,在所述第二電壓檢測模塊和充電端口之間設置有一電壓采樣電路,所述第二電壓檢測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電壓采樣電路的 分壓點。所述的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電壓采樣電路由第二電阻和第 三電阻串聯(lián)構(gòu)成,所述第二電阻與充電端口連接,第三電阻接地。所述的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第一電壓檢測模塊和第二電壓 檢測模塊為ADC電壓檢測模塊;所述電流檢測模塊為ADC電流檢測模塊。一種自動設置移動終端充電電流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驟A、由PMIC模塊設置移動終端的充電電流;B、由第二電壓檢測模塊檢測充電器輸出的電壓;C、由PMIC模塊獲取第二電壓檢測模塊檢測的電壓值,并判斷該電壓值是否大于 移動終端的預設電壓;如果是,則執(zhí)行步驟D ;否則,執(zhí)行步驟E ;D、由所述PMIC模塊將所述充電電流增加一個步長,并判斷此時的電流是否大于 PMIC模塊設置的最大充電電流;如果是,則執(zhí)行步驟E ;否則,返回步驟B ;E、由所述PMIC模塊獲取充電器輸出的最大電流,并將該最大電流設置為移動終 端的最終充電電流。所述的自動設置移動終端充電電流的方法,其中,充電電流為100mA。所述的自動設置移動終端充電電流的方法,其中,預設電壓為4. 9V。所述的自動設置移動終端充電電流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長為50mA。所述的自動設置移動終端充電電流的方法,其中,所述PMIC模塊設置的最大充電 電流為1. 5A。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及其實現(xiàn)方法,該移動終端采用 了設置充電電流的PMIC模塊,用于檢測充電電壓的第一電壓檢測模塊,用于檢測充電電流 的電流檢測模塊和用于檢測充電器輸出電壓的第二電壓檢測模塊,通過第二電壓檢測模塊 實時檢測充電器的輸出電壓,并由PMIC模塊判斷該電壓是否大于移動終端預設電壓,從而 獲取充電器的最大充電電流,并將其設置移動終端最終的充電電流,提高了移動終端的充 電效率。并且該移動終端在充電時,能根據(jù)不同功率的充電器自動設置充電時的充電電流, 實現(xiàn)了移動終端充電時電氣上的兼容。
圖1為本發(fā)明移動終端的結(jié)構(gòu)框圖;圖2為本發(fā)明移動終端的電路結(jié)構(gòu)圖;圖3為移動終端充電器的功率曲線圖;圖4為本發(fā)明自動設置移動終端充電電流的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及其實現(xiàn)方法,能統(tǒng)一移動終端充 電時的電氣特性,使移動終端電氣上兼容,從而實現(xiàn)了一個充電器能給不同品牌的移動終 端充電。所述的移動終端為手機,本發(fā)明統(tǒng)一了手機充電的電氣特性,用戶在購買新的手機 時,無需要再購買一個手機充電器,節(jié)約了手機配件的成本,實現(xiàn)了手機充電器的統(tǒng)一。
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例對本 發(fā)明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 定本發(fā)明。請參閱圖1,本發(fā)明的用于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包括充電端口 110、 PMIC(project management integrate circuit,電源管理芯片)模塊 120、充電電路 130、 電流檢測模塊140、第一電壓檢測模塊150和第二電壓檢測模塊160。其中,移動終端通過充電端口 110插入充電器進行充電,PMIC模塊120用于設置 移動終端的充電電流,充電電路130用于配合PMIC模塊實現(xiàn)充電電流和充電電壓的控制, 第一電壓檢測模塊150用于檢測充電電路130中的充電電壓,第二電壓檢測模塊160用于 檢測充電器輸出的電壓,電流檢測模塊140用于配合第一電壓檢測模塊150檢測充電電路 130中的充電電流。所述PMIC模塊120的第一輸出端與充電電路130的第一輸入端連接,PMIC模塊 120的第二輸出端通過電流檢測模塊140與充電電路130的第二輸入端連接,PMIC模塊120 的第三輸出端通過第一電壓檢測模塊150與充電電路130的第三輸入端連接,PMIC模塊 120的第四輸出端通過第二電壓檢測模塊160與充電端口 110連接,充電電路130的第四輸 入端連接所述充電端口 110,充電電路130的輸出端接地。本實施例中,第一電壓檢測模塊150和第二電壓檢測模塊160均為ADC(Analog Digital Converter,模數(shù)轉(zhuǎn)換)電壓檢測模塊,電流檢測模塊140為ADC電流檢測模塊。請一并參閱圖2,所述充電電路130包括MOS管(metal oxid semiconductor,場 效應晶體管)Ml、二極管D1、第一電阻Rl和電池Bat。所述MOS管Ml為P溝道(M0S管的型 號)M0S管,在充電電路130中主要起開關作用。本實施例中,所述MOS管Ml的源極連接充電端口 110,MOS管Ml柵極連接PMIC模 塊120的第一輸出端,漏極通過二極管Dl連接第一電阻Rl。所述第一電阻Rl連接電池Bat 的正極,電池的負極接地。其中,第一電阻Rl為一充電檢測電阻,其阻值為0.2Ω (歐姆)。電流檢測模塊140 與二極管Dl的陰極連接,用于檢測流過二極管的電流,第一電壓檢測模塊150連接電池的 正極,用于檢測電池Bat上的電壓。請繼續(xù)參閱圖1和圖2,本發(fā)明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在第二電壓檢測模 塊160和充電端口 110之間設置一電壓采樣電路170。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電壓檢測模塊 160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電壓采樣電路170的分壓點,從而根據(jù)該電壓采樣電路獲得的電壓, 實時檢測充電端口輸出的電壓。其中,所述電壓采樣電路170由第二電阻R2和第三電阻R3串聯(lián)構(gòu)成,所述第二電 阻Rl與充電端口 110連接,第三電阻R3接地。以下對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進行詳細說明請參閱圖3,圖3為移動終端充電器的功率曲線圖,由該曲線圖可知,充電器的輸 出電壓在充電電流變大的時候會降低。當充電器插入移動終端后,PMIC模塊120檢測到有 充電器插入時,配置移動終端的充電電流,根據(jù)移動終端當前的電池電壓進入不同的充電 模式。如果當前移動終端電池電壓低于3. 2V,則進入預充電模式,這時充電電流較小,所以對充電器的要求不高。如果移動終端電池的電壓高于3. 2V,但是低于4. 2V,則進入恒流充電模式,此階 段,充電所要求消耗的電流是最大的,也是對充電器要求功率最大的階段。如果移動終端電池電壓高于4. 2V,則移動終端進入恒壓充電模式,此模式保證電 池電壓不變,而充電電流會逐步減少,當充電電流減少到一定門限后就會停止充電。所以在 這種模式下,對充電器的功率要求也不高。由此得出,對充電器的功率要求也只是在恒流充 電階段。在移動終端充電時,假設圖2中的充電電流為I,根據(jù)MOS管M1,二極管D1、第一電 阻Rl和電池Bat的電氣連接可以得知Vetoge = Vds+Vdl+VE1+Vbato其中,Vds是MOS管Ml上的 導通電壓,Vdl是二極管Dl上的電壓,Vei是第一電阻Rl上的電壓,Vbat是電池上的電壓。
由于,第一電阻Rl的電阻為0. 2 Ω,所以第一電阻Rl上的壓降可以忽略,而MOS管 Ml上的導通壓降Vds比較小,所以也可以忽略,而Vdl—般在0. 5V 0. 7V之間,電池電壓Vbat 在恒流充電階段最高可以達到4. 2V,為了滿足上述恒流充電的要求,Vctoge > Vdl+Vbat = 4. 9V,只要保證充電器輸出電壓 大于4. 9V以上,就可保證恒流充電所需要的電流。而本實施方式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這個最 大電流,該最大電流就是充電器所能輸出的,并且可以保證移動終端進行最快充電的電流, 實現(xiàn)移動終端充電時,電氣特性上的統(tǒng)一。請參閱圖4,圖4為本發(fā)明自動設置移動終端充電電流的方法流程圖,該方法的最 終目的是在滿足充電器輸出最低電壓的情況下,讓充電器以最大的輸出電流對手機進行充 電,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lOl、由PMIC模塊設置移動終端的充電電流;當充電器插入移動終端時,PMIC模塊檢測有充電器插入,然后自動設置移動終端 的充電電流,該充電電流的范圍為OmA至1. 5A,當然還可以根據(jù)需要設置更小或者更大的 范圍。本實施例中,PMIC模塊將充電電流設置為100mA,并以50mA為一個步長。S102、由第二電壓檢測模塊檢測充電器輸出的電壓;在本實施方式中,充電器輸出的電壓由電壓采樣電路獲得,通過第二電壓檢測模 塊檢測到電壓采樣電路上的電壓,并將該電壓值發(fā)送給PMIC模塊。S103、由PMIC模塊獲取第二電壓檢測模塊檢測的電壓值,并判斷該電壓值是否大 于移動終端的預設電壓;如果是,則執(zhí)行步驟S104 ;否則,執(zhí)行步驟S105 ;在充電時,所述PMIC模塊設置移動終端的預設電壓為4. 9V,并由PMIC模塊判斷充 電器輸出的電壓是否大于4. 9V,當充電器輸出的電壓大于4. 9V時,通過PMIC模塊設置充電 電路的電流,當該電壓小于4. 9V時,執(zhí)行步驟S105。S104、由所述PMIC模塊將所述充電電流增加一個步長,并判斷此時的電流是否大 于PMIC模塊設置的最大充電電流;如果是,則執(zhí)行步驟S105 ;否則,返回步驟S102 ;當充電器輸出的電壓大于4. 9V時,PMIC模塊設置充電電流Il = I+50mA,即PMIC 模塊將充電電流增加一個步長(50mA),然后再判斷此時的電流是否大于PMIC模塊設置的 最大充電電流,即1.5A。當該電流Il大于1.5A時,執(zhí)行步驟S104,當小于1. 5A時返回步 驟S102,再做處理。S105、由所述PMIC模塊獲取充電器輸出的最大電流,并將該最大電流設置為移動終端的最終充電電流。由上述移動終端的電氣特性可知,當充電器輸出的電壓低于4. 9V時,可以保證移 動終端充電所需的電流,本步驟可以通過在充電器輸出的電壓低于4. 9時,找到充電器輸 出的最大電流從而保證對移動終端進行快速充電。而在該恒流充電階段,當充電器輸出的 電壓大于4. 9發(fā)時,由PMIC模塊將電流逐漸增加一個步長,直到該電流大于PMIC模塊設置 的最大充電電流時,PMIC模塊找到這個電流,并將該電流設置有充電器給移動終端充電的 最終電流,使充電器給移動終端充電。本發(fā)明通過PMIC模塊將充電電流逐漸以步長為50mA遞增,直到檢測到充電器輸 出的電壓低于4. 9V時,此時的充電電流為該充電器所能輸出的最大電流,移動終端通過該 電流進行充電,使充電器工作在最佳的工作狀態(tài)下。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及其實現(xiàn)方法,該移 動終端采用了設置充電電流的PMIC模塊,用于檢測充電電壓的第一電壓檢測模塊,用于檢 測充電電流的電流檢測模塊和用于檢測充電器輸出電壓的第二電壓檢測模塊,通過第二電 壓檢測模塊實時檢測充電器的輸出電壓,并由PMIC模塊判斷該電壓是否大于移動終端預 設電壓,從而找到充電器所能輸出的適合移動終端充電的最大充電電流,并將其設置為移 動終端充電的最終電流,提高了移動終端的充電效率。該移動終端在充電時,能根據(jù)不同功 率的充電器自動設置充電時的充電電流,實現(xiàn)了移動終端充電時電氣上的兼容??梢岳斫獾氖?,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 明構(gòu)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而所有這些改變或替換都應屬于本發(fā)明所附的權(quán)利要求的保 護范圍。
權(quán)利要求
一種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所述的移動終端具有一充電端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充電電路,設置充電電流的PMIC模塊,用于檢測充電電壓的第一電壓檢測模塊,用于檢測充電電流的電流檢測模塊和用于檢測充電器輸出電壓的第二電壓檢測模塊;所述PMIC模塊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充電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第二輸出端通過所述電流檢測模塊與所述充電電路的第二輸入端連接,第三輸出端通過第一電壓檢測模塊與所述充電電路的第三輸入端連接,第四輸出端通過第二電壓檢測模塊與所述充電端口連接;所述充電電路的第四輸入端連接所述充電端口,輸出端接地。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電路 包括MOS管、二極管,第一電阻和電池;其中所述MOS管的源極連接充電端口,柵極連接PMIC模塊的第一輸出端,漏極通過所述二 極管連接第一電阻;所述第一電阻連接電池的正極,所述電池的負極接地;所述電流檢測模塊與所述二極管的陰極連接,第一電壓檢測模塊與電池的正極連接。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電 壓檢測模塊和充電端口之間設置有一電壓采樣電路,所述第二電壓檢測模塊的輸出端連接 所述電壓采樣電路的分壓點。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壓采樣 電路由第二電阻和第三電阻串聯(lián)構(gòu)成,所述第二電阻與充電端口連接,第三電阻接地。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壓 檢測模塊和第二電壓檢測模塊為ADC電壓檢測模塊;所述電流檢測模塊為ADC電流檢測模 塊。
6.一種自動設置移動終端充電電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由PMIC模塊設置移動終端的充電電流;B、由第二電壓檢測模塊檢測充電器輸出的電壓;C、由PMIC模塊獲取第二電壓檢測模塊檢測的電壓值,并判斷該電壓值是否大于移動 終端的預設電壓;如果是,則執(zhí)行步驟D ;否則,執(zhí)行步驟E ;D、由所述PMIC模塊將所述充電電流增加一個步長,并判斷此時的電流是否大于PMIC 模塊設置的最大充電電流;如果是,則執(zhí)行步驟E ;否則,返回步驟B ;E、由所述PMIC模塊獲取充電器輸出的最大電流,并將該最大電流設置為移動終端的 最終充電電流。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設置移動終端充電電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充電電流 為 100mA。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設置移動終端充電電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預設電壓 為 4. 9V。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設置移動終端充電電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長 為 50mA。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設置移動終端充電電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MIC 模塊設置的最大充電電流為1. 5A。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自動設置充電電流的移動終端及其實現(xiàn)方法,所述的移動終端具有一充電端口,其包括充電電路,設置充電電流的PMIC模塊,用于檢測充電電壓的第一電壓檢測模塊,用于檢測充電電流的電流檢測模塊和用于檢測充電器輸出電壓的第二電壓檢測模塊。本發(fā)明通過第二電壓檢測模塊實時檢測充電器的輸出電壓,并由PMIC模塊判斷該電壓是否大于移動終端預設電壓,從而獲取充電器的最大充電電流,并將其設置為移動終端最終的充電電流,提高了移動終端的充電效率。該移動終端在充電時,能根據(jù)不同功率的充電器自動設置充電時的充電電流,實現(xiàn)了移動終端充電時電氣上的兼容。
文檔編號H04M1/02GK101924383SQ20101025614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8月17日
發(fā)明者顧建良 申請人:惠州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