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拍照支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攜式拍照架 。
背景技術:
隨著電腦的普及以及互聯(lián)網絡的廣泛使用,電子化辦公、電子化存檔已經成為現(xiàn)代檔案管理的首選。對于銀行、證券、電信等單位,就需要對日常大量的資料、檔案、文件等進行拍攝或掃描,以形成電子文檔進行存檔。
現(xiàn)有技術中,對紙質文件進行拍攝或掃描的設備,主要是普通掃描儀或高拍儀。普通文件掃描儀的優(yōu)點是獲得圖像的效果好,打印出來較為清晰,主要缺點是掃描速度慢,大幅面掃描機器成本較高,市面上也有自動進紙式高速掃描儀出售,但是其價格讓人望而卻步;高拍儀的拍攝速度雖然比掃描速度快一些,但需要外接電腦系統(tǒng),操作繁瑣,整體拍攝效率及成像效果也不理想,打印出來較為模糊,只適合于電腦上瀏覽。
目前,市面上的手機、蘋果系統(tǒng)以及安卓系統(tǒng)的平板機大多帶有高清攝像頭,800萬和1300萬像素的攝像頭已經成為當前手機的標配,而且隨著時代發(fā)展,其成像像素將越來越高,成像效果也遠超市面上的高拍儀,已經接近或媲美文件掃描儀的成像效果,但目前市面上沒有出現(xiàn)與手機和平板機相適配的、專用于對文件進行拍照存檔的支架,而如果手持式拍照的話,其成像效果將因人而異,很難滿足電子文件存檔的成像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利于減少外界光線對拍攝用攝像頭的干擾,有效提高成像效果的便攜式拍照架 。
實現(xiàn)本發(fā)明目的的總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攜式拍照架,包括架體,其特征在于:該架體包括設有縱向導軌的座板、設置在座板上的用于置放待拍文件的載物板、與縱向導軌適配的縱向滑塊、設置在縱向滑塊上的橫向導軌、與橫向導軌適配的橫向滑塊、設置在橫向滑塊上的用于置放拍照用手機或平板機的拍照板;縱向滑塊在縱向導軌的導向作用下沿著座板的縱向方向往復移動,并在往復移動的過程中接近或遠離載物板;橫向滑塊在橫向導軌的導向作用下沿著底座的橫向方向往復移動;拍照板上設有用于正對載物板的拍照孔,拍照孔是設置在拍照板上的孔徑大于拍照用手機或平板機攝像頭的圓孔;架體還包括用于把待拍文件壓接在載物板上的透明壓板,透明壓板轉動設置在載物板上;透明壓板的兩側端各設有一個轉動連接件,各轉動連接件設有凸軸和用于卡裝在透明壓板一側端上的嵌接槽;載物板的兩側端各設有一個定位孔,載物板在其遠離透明壓板的一側設有管狀定位件,該定位件包括沿中心軸線方向設置的滑孔和位于定位件遠離載物板一端的定位部;定位孔中還設有定位滑管和勾簧,勾簧依次包括前勾部、簧芯部和后勾部,勾簧位于定位滑管的管腔中;定位滑管與定位件鄰接的一端設有可在定位件滑孔中往復滑動的滑接部,定位滑管的中端設有外凸的環(huán)形壓接部,定位滑管沿徑向方向設有軸孔;各轉動連接件的凸軸位于相應一個定位滑管的軸孔中,勾簧的前勾部勾掛在凸軸上,勾簧的下勾部勾掛在定位件的定位部上,勾簧的簧芯部位于凸軸與定位件之間;自由狀態(tài)下,在勾簧的拉力作用下,定位件抵接在載物板遠離透明壓板的一側壁體上,定位滑管的環(huán)形壓接部抵接在載物板接近透明壓板的一側壁體上;載物板和拍照板所在的平面與橫向滑塊的移動方向相平行,即載物板和拍照板是沿座板的橫向方向設置。
上述方案中,拍照孔是設置在拍照板上的陣列式網狀孔,該陣列式網狀孔中的各個網孔作為拍攝孔。
本發(fā)明在使用時,使手機或平板機的攝像頭對準拍攝孔即可。另外,本發(fā)明既可以作為手機或平板機的拍照架,還可以在不拍攝時儲放文件,作為文件架使用。本發(fā)明通過設置拍攝孔,有利于減少外界光線對拍攝用攝像頭的干擾,有效提高成像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側視圖;
圖2為圖1所示拍照架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圖2中B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拍照架從另一角度觀察時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C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為圖1所示拍照架折疊后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中D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9為圖1所示拍照架中載物板和透明壓板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E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1為圖9所示載物板和透明壓板的一種局部爆炸圖;
圖12為圖11中F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3為圖9所示載物板和透明壓板轉動連接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圖1至圖13顯示了本發(fā)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其中,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側視圖;圖2為圖1所示拍照架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2中B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為圖1所示拍照架從另一角度觀察時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中C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7為圖1所示拍照架折疊后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中D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9為圖1所示拍照架中載物板和透明壓板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9中E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11為圖9所示載物板和透明壓板的一種局部爆炸圖;圖12為圖11中F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13為圖9所示載物板和透明壓板轉動連接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本實施例是一種便攜式拍照架 ,見圖1至圖13所示,該架體包括設有縱向導軌11的座板12、設置在座板上的用于置放待拍文件的載物板13、與縱向導軌適配的縱向滑塊14、設置在縱向滑塊上的橫向導軌15、與橫向導軌適配的橫向滑塊16、設置在橫向滑塊上的用于置放拍照用手機或平板機的拍照板17;縱向滑塊在縱向導軌的導向作用下沿著座板的縱向方向往復移動,并在往復移動的過程中接近或遠離載物板;橫向滑塊在橫向導軌的導向作用下沿著底座的橫向方向往復移動。
這種結構可以使得拍照板既可在座板上縱向移動,還可在座板上橫向移動,從而滿足多種拍攝需求。
載物板和拍照板所在的平面與橫向滑塊的移動方向相平行,也即本實施例中載物板和拍照板是沿座板的橫向方向設置。
載物板通過鉸鏈機構轉動設置在座板上,拍照板也通過鉸鏈機構設置在橫向滑塊上,拍照板和載物板可轉動至彼此平行。具體來說,本實施例中,載物板通過角度鉸鏈機構(也稱阻力轉軸)轉動設置在座板上,拍照板通過角度鉸鏈機構轉動設置在橫向滑塊上,該類阻力轉軸廣泛應用于翻蓋手機、筆記本屏幕板和高拍儀中,在提供轉動連接功能的同時,還能對被連接的兩個部件進行定位,使得被連接的兩個部件在轉動過程中可以停留在預設角度或者任意角度,該類阻力轉軸的結構參見ZL 20121055526.3或ZL20121011583.6,由于其結構早已是公知技術,本實施例不再在此對其進行詳述。
本實施例中,拍照板和載物板處于工作狀態(tài)時,其各自板體相對水平面傾斜設置,具體來說,拍照板和載物板各自與水平面夾合形成的銳角角度是45度至85度,本實施例是60度。這種結構,可以利用待拍物件和拍照用手機或平板機的自身重力,把自身定位在載物板或拍照板上。
本實施例中,拍照板上設有用于正對載物板的拍照孔171。
拍照板上設有突出于拍照板板體,且用于防止拍照用手機或平板機從拍照板上滑落的拍照用條柱172。拍照板上設有沿鉛垂線方向設置的兩條第一滑槽173,拍照用條柱通過穿過第一滑槽的第一螺栓組件174可拆卸的設置在拍照板上。條柱的截面形狀是矩形。在使用時,可以通過旋動第一螺栓組件把拍照用條柱固定在第一滑槽的不同高度上,再把拍照用手機或平板機置于拍照用條柱上,這種結構可以適應不同大小的拍照用手機或平板機。
本實施例的架體還包括用于把待拍文件壓接在載物板上的透明壓板2,透明壓板轉動設置在載物板上。
透明壓板的兩側端各設有一個轉動連接件4,各轉動連接件設有凸軸41和用于卡裝在透明壓板一側端上的嵌接槽42;載物板的兩側端各設有一個定位孔135,載物板在其遠離透明壓板的一側設有管狀定位件5,該定位件包括沿中心軸線方向設置的滑孔51和位于定位件遠離載物板一端的定位部52;定位孔中還設有定位滑管53和勾簧54,勾簧依次包括前勾部541、簧芯部542和后勾部543,勾簧位于定位滑管的管腔中;定位滑管與定位件鄰接的一端設有可在定位件滑孔中往復滑動的滑接部531,定位滑管的中端設有外凸的環(huán)形壓接部532,定位滑管沿徑向方向設有軸孔533;各轉動連接件的凸軸位于相應一個定位滑管的軸孔中,勾簧的前勾部勾掛在凸軸上,勾簧的下勾部勾掛在定位件的定位部上,勾簧的簧芯部位于凸軸與定位件之間;自由狀態(tài)下,在勾簧的拉力作用下,定位件抵接在載物板遠離透明壓板的一側壁體上,定位滑管的環(huán)形壓接部抵接在載物板接近透明壓板的一側壁體上。這種結構在使用中,當透明壓板把較厚的待拍文件壓接在載物板上時,凸軸在定位滑管管腔的限位下,克服拉簧上勾部的拉力而上移,但同時還能保證對待拍文件施加適當?shù)膲毫?,也即是說本實施例既能適應較薄的待拍文件,又能適應較厚的待拍文件,具有較廣的適應性。
本實施例的架體可以折疊;折疊時,縱向滑塊沿縱向導軌移動至接近載物板處,拍照板沿橫向導軌移動至座板正上方;然后拍照板朝向接近載物板的方向轉動至壓接在座板上,接著載物板和透明壓板疊合后再轉動至壓接在拍照板上。折疊后的拍照架便于外出攜帶。本實施例中,由于定位滑管突出于載物板板體,所以座板上設有與定位滑管適配的容置槽122;當載物板轉動至壓接在拍照板上時,定位滑管位于容置槽中,從而不影響載物板的折疊。
本實施例既可以作為手機或平板機的拍照架,還可以在不拍照時,用于置放普通的文件,也即作為文件架使用。
顯然,本發(fā)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發(fā)明的實質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