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屏組件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手機等移動終端外觀追求輕薄,例如手機,如果縮小整體尺寸,內部空間布局必然會緊湊。攝像頭模組作為手機一個重要的功能元件,其一般設置于手機的頂部位置,由于現(xiàn)有的手機殼體內部空間有限,攝像頭模組的位置很容易導致手機整體長度尺寸增加。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顯示屏組件及移動終端,利用顯示屏組件自身空間減小攝像頭模組占用長度方向的尺寸,進一步減小移動終端外長度尺寸。
本申請所述的顯示屏組件,包括顯示屏模組及安裝支架,所述顯示屏模組包括主體部和頂部,所述頂部包括頂面及與所述頂面一側連接的斜面,所述斜面向所述主體部方向傾斜延伸,所述安裝支架包括安裝槽與抵持壁,所述抵持壁包括朝向所述安裝槽內的支撐面,所述抵持壁的厚度沿著所述斜面向靠近所述頂面的方向逐漸減小并構成安裝斜面,所述安裝斜面與所述支撐面相對且與所述斜面抵接。
其中,所述抵持壁延伸至所述頂面。
其中,所述抵持壁設有一缺口,所述缺口與所述安裝槽連通。
其中,所述抵持壁通過所述缺口與所述頂面分開。
其中,所述斜面與所述頂面夾角為3度至3.2度。
其中,所述支撐面與所述頂面平行。
其中,所述支撐面和所述頂面在同一平面上。
本申請所述的移動終端,包括攝像頭模組及所述的顯示屏組件,所述攝像頭模組裝設于所述安裝槽內并通過所述抵持壁與所述顯示屏模組隔開。
其中,所述安裝支架還包括頂壁和從頂壁兩端延伸的兩個相對的側壁,所述頂壁、所述側壁和所述抵持壁圍繞形成所述安裝槽,所述攝像頭安裝至所述抵持壁的支撐面。
其中,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前殼,所述前殼包括保護面板及設于保護面板周緣的邊框,所述顯示屏組件固定于所述前殼內表面,所述安裝支架設于所述邊框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顯示屏組件通過所述安裝斜面與所述斜面設置與配合;安裝支架位于斜面與頂面形成的高度差的區(qū)域內,既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又可以節(jié)省移動終端整體的長度,進而減小移動終端長度方向的尺寸。
附圖說明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其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屏組件的部分截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屏組件的另一實施例的部分截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移動終端的部分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文中請一個特征一句話。
請參閱圖1和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顯示屏組件100及具有所述顯示屏組件100的移動終端200。所述移動終端200還包括終端本體210、前殼230及裝于前殼230內表面的攝像頭模組220。所述顯示屏組件100裝于終端本體210與前殼230之間,所述攝像頭模組220位于所述顯示屏組件100上方。
請參閱圖2,所述顯示屏組件100包括顯示屏模組10及安裝支架13。前殼230所述顯示屏模組10包括頂部11。所述頂部11包括頂面111及與所述頂面111一側連接的斜面112。所述安裝支架13包括安裝槽131及抵持壁133。所述攝像頭模組220裝設于所述安裝槽131內并通過所述抵持壁133與所述顯示屏模組220隔開。
本實施例中,所述抵持壁133包括朝向所述安裝槽131內的支撐面1311,并且所述抵持壁131的厚度沿著所述斜面112向靠近所述頂面111的方向逐漸減小并構成安裝斜面1333。所述支撐面1311與所述頂面111平行。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面1311和所述頂面111在同一平面上。其他實施例中,所述支撐面1311低于所述頂面11所在平面,可以更加節(jié)省安裝支架高度占用的空間。所述安裝斜面1333與所述支撐面1311相對且與所述斜面112抵接。其中所述支撐面1311為水平面,用于支撐攝像頭模組220。
本實施例中,所述前殼230包括保護面板232及設于保護面板232周緣的邊框233,所述顯示屏模組10固定連接于所述前殼230上。如圖1所示。所述顯示屏模組10包括屏幕區(qū)域101及外殼102。所述外殼102與所述邊框233固定。所述頂部11為外殼102的頂部。所述頂面111與所述斜面12為外殼102的外表面。
所述斜面112向所述顯示屏模組10方向傾斜,并且所述斜面112與所述頂面111夾角為3度至3.2度,并且形成的最小高度差為0.3mm,可以盡可能的節(jié)省前殼的空間。所述斜面112與所述頂面111之間的相對高度為所述頂面111的高度高于所述斜面112。所述頂面111的一側或者兩側均設有所述斜面112,可以節(jié)省移動終端內部空間。
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支架13大致為矩形框體,其設于所述邊框233上并與邊框233的內表面圍成槽狀。具體的,所述安裝支架13包括頂壁132、兩個相對的側壁135及與所述頂壁132相對設置的所述抵持壁133。所述兩個側壁135連接所述頂壁132與抵持壁133進而圍成所述安裝槽131。所述抵持壁133延伸至所述頂面111,本實施例中,所述抵持壁133延伸至所述頂面111與斜面112連接位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支架13裝于所述前殼230上并由所述斜面12支撐。所述攝像頭模組220裝設于所述安裝槽131內由所述支撐面1311支撐。所述安裝斜面1333與所述斜面112抵接。在沒有改變攝像頭模組220裝配角度及安裝尺寸前提下,利用斜面112相對頂面111產生的傾斜區(qū)域,所述安裝支架13部分體積位于傾斜區(qū)域;所述安裝支架13的抵持壁133由安裝斜面1333適應斜面112設置,而不影響安裝槽131內部的空間,整體降低所述安裝支架13在頂部的高度,進而減小所述移動終端長度方向的尺寸,所述攝像頭模組220裝設于所述安裝槽131內,所述終端本體與所述顯示屏組件10疊加裝配固定。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顯示屏組件通過所述安裝斜面1333與所述斜面112設置與配合;安裝支架13位于斜面112與頂面111形成的高度差的區(qū)域內,既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又可以節(jié)省移動終端整體的長度??梢岳斫?,所述安裝支架13也可以用來收容揚聲器、振動器等移動終端的功能元器件。
請參閱圖2,與上述一實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抵持壁133設有一缺口1332。所述缺口1332與所述安裝槽131連通。所述抵持壁133通過所述缺口1332與所述頂面111分開。具體的,所述安裝斜面1333上位于抵持壁133位于厚度最小的位置形成所述缺口1332。
其中一個側壁135包括水平抵持面1331。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水平抵持面1331抵接所述頂面111。所述水平抵持面1331與所述部分安裝斜面1333之間通過所述缺口1332間隔。所述缺口1332與所述安裝槽131貫通。
本實施例中,所述缺口1332開設于所述抵持壁133與所述其中一個側壁135的連接處。所述水平抵持面1331為所述缺口1332一側的側壁135的端面。所述安裝斜面1334為所述抵持壁133的外表面,部分安裝斜面1334為除去缺口1332后的安裝斜面。
一實施例中,所述水平抵持面1331與所述部分安裝斜面1334之間的相對高度為所述水平抵持面1331的高度高于所述部分安裝斜面1334。
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支架13由所述斜面12支撐,所述水平抵持面1331與所述頂面111抵接,所述部分安裝斜面1334與所述斜面112抵接,所述缺口1332對向所述頂面111與斜面112連接處相對。在移動終端的長度方向上,所述安裝支架的缺口1332減少與頂部疊加的高度,進而減小了顯示屏模組10與攝像頭模組220疊加的高度,實現(xiàn)移動終端長度方向尺寸的減小。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