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定裝置,具體為一種TV光源LED燈條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電視(Television、TV、Video)指利用電子技術及設備傳送活動的圖像畫面和音頻信號,即電視接收機,也是重要的廣播和視頻通信工具,電視用電的方法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顯現(xiàn)一幀幀漸變的靜止圖像,形成視覺上的活動圖像。電視系統(tǒng)發(fā)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為電信號后,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幾何位置顯現(xiàn)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xiàn)整幅原始圖像。電視機內(nèi)目前都是采用LED光源,且LED光源采用的是LED燈條,而LED燈條在電視機內(nèi)的固定方式也是存在不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TV光源LED燈條的固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TV光源LED燈條的固定裝置,其包括一矩形狀的裝置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主體包括一矩形狀的固定板及設置于所述固定板外側一圈的連接板,所述固定板的一面平行設置有多排卡勾組,所述卡勾組之間均為等距設置,每排所述卡勾組均包括有七個固定卡勾,每排所述卡勾組的底部均設置有一底部限位器,所述卡勾組之間均設置有多個連接器,所述連接器包括一連接片,所述連接片上設置有兩個連接孔。
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板的四周等距設置有一圈定位孔。
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板凸起于所述連接板。
優(yōu)選的,所述連接板上設置有一圈橡膠層,所述橡膠層的厚度為0.8mm-1.5mm。
優(yōu)選的,所述連接板的四角均設置為圓弧形倒角。
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板的一面設置有多條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兩端均連接于所述連接板,所述支撐板垂直于所述固定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固定板和連接板的連接方式來構成裝置主體,通過在固定板上設置卡勾組來固定LED燈條,卡勾組包括七個固定卡勾,LED燈條上同樣對應開設有卡槽,LED燈條通過卡槽和固定卡勾的連接來固定于固定板上,固定板上等距設置有多排卡勾組能夠固定連接多個LED燈條,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節(jié)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且連接性、穩(wěn)固性好,可以減小震動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TV光源LED燈條的固定裝置,其包括一矩形狀的裝置主體1,其特征在于:裝置主體1包括一矩形狀的固定板11及設置于固定板11外側一圈的連接板2,固定板11的一面平行設置有多排卡勾組,本實施例設置有12排卡勾組,卡勾組之間均為等距設置,每排卡勾組均包括有七個固定卡勾12,每排卡勾組的底部均設置有一底部限位器13,卡勾組之間均設置有多個連接器14,連接器14包括一連接片15,連接片15上設置有兩個連接孔16。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固定板11的四周等距設置有一圈定位孔17。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固定板11凸起于連接板2。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連接板2上設置有一圈橡膠層21,橡膠層21的厚度為0.8mm-1.5mm。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連接板2的四角均設置為圓弧形倒角22。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固定板11的一面設置有多條支撐板18,支撐板18的兩端均連接于連接板2,支撐板18垂直于固定板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固定板11和連接板2的連接方式來構成裝置主體1,通過在固定板11上設置卡勾組來固定LED燈條,卡勾組包括七個固定卡勾12,LED燈條上同樣對應開設有卡槽,LED燈條通過卡槽和固定卡勾12的連接來固定于固定板11上,固定板11上等距設置有12排卡勾組能夠固定連接12個LED燈條,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節(jié)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且連接性、穩(wěn)固性好,可以減小震動等優(yōu)點。
每排卡勾組的底部均設置有一底部限位器13來限位LED燈條的位置,卡勾組之間設置的連接器14用于連接電視機,連接器14包括有連接片15和設置于連接片15上的兩個連接孔16,連接孔16用于螺絲和電視機旋接,連接片15用于支撐螺絲的旋接;固定板11的四周設置有一圈定位孔17用于定位固定板11的位置便于連接器14的連接;連接板2上設置的橡膠層21用于在連接后減小震動和摩擦,連接板2的四角均設置為圓弧形倒角22防止工人戳傷;固定板11的一面設置有多條支撐板18用于支撐固定板11和連接板2,使其更為穩(wěn)固,耐用。
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其中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