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及其對焦控制方法和成像裝置與流程

文檔序號:11590826閱讀:278來源:國知局
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及其對焦控制方法和成像裝置與流程

本發(fā)明涉及圖像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及其對焦控制方法和成像裝置。



背景技術:

在相關對焦技術中,雙核全像素對焦技術已成為目前市場上最先進的對焦技術。相比較于反差對焦、激光對焦和相位對焦技術,雙核全像素對焦技術的對焦速度更快,且對焦范圍更廣。此外,由于雙核全像素對焦技術中,“雙核”光電二極管在成像時“合并”為一個像素進行輸出,能夠在保證對焦性能的同時不影響畫質。

然而,由于采用雙核全像素對焦技術進行對焦時,每個像素的光電二極管被一分為二,使通光量減小,進而導致低光環(huán)境下雙核對焦困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fā)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對焦控制方法,該方法能夠增加對焦像素的通光量,有效提升低光環(huán)境下的對焦速度,同時保證畫質色彩還原的準確性。

本發(fā)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

本發(fā)明的第三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成像裝置。

本發(fā)明的第四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移動終端。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第一方面實施例提出一種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對焦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包括:感光單元陣列、設置在所述感光單元陣列上的濾光單元陣列和位于所述濾光單元陣列之上的微透鏡陣列,其中,所述微透鏡陣列包括第一微透鏡和第二微透鏡,一個所述第一微透鏡覆蓋一個白色濾光單元,一個所述白色濾光單元覆蓋一個對焦感光單元,一個所述白色濾光單元的面積為一個所述對焦感光單元的一半,一個第二微透鏡覆蓋一個雙核對焦感光像素,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控制所述感光單元陣列進入對焦模式;

讀取所述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和所述雙核對焦感光像素的第二相位差信息;

根據(jù)所述第一相位差信息和所述第二相位差信息進行對焦控制。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對焦控制方法,基于一個第一微透鏡覆蓋一個白色濾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覆蓋一個對焦感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的面積為一個對焦感光單元的一半,一個第二微透鏡覆蓋一個雙核對焦感光像素,通過讀取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和雙核對焦感光像素的第二相位差信息,并根據(jù)第一相位差信息和第二相位差信息進行對焦控制,能夠增加對焦像素的通光量,有效提升低光環(huán)境下的對焦速度,同時保證畫質色彩還原的準確性。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第二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包括:感光單元陣列,設置在所述感光單元陣列上的濾光單元陣列,以及位于所述濾光單元陣列之上的微透鏡陣列,其中,所述微透鏡陣列包括第一微透鏡和第二微透鏡,一個所述第一微透鏡覆蓋一個白色濾光單元,一個所述白色濾光單元覆蓋一個對焦感光單元,一個所述白色濾光單元的面積為一個所述對焦感光單元的一半,一個第二微透鏡覆蓋一個雙核對焦感光像素。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通過設置包括第一微透鏡和第二微透鏡的微透鏡陣列,一個第一微透鏡覆蓋一個白色濾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覆蓋一個對焦感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的面積為一個對焦感光單元的一半,一個第二微透鏡覆蓋一個雙核對焦感光像素,能夠增加對焦像素的通光量,為提升低光環(huán)境下的對焦速度和保證畫質色彩還原的準確性提供硬件基礎。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第三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成像裝置,該成像裝置包括:上述第二方面實施例提出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和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感光單元陣列進入對焦模式;讀取所述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和所述雙核對焦感光像素的第二相位差信息;根據(jù)所述第一相位差信息和所述第二相位差信息進行對焦控制。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成像裝置,基于一個第一微透鏡覆蓋一個白色濾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覆蓋一個對焦感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的面積為一個對焦感光單元的一半,一個第二微透鏡覆蓋一個雙核對焦感光像素,通過讀取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和雙核對焦感光像素的第二相位差信息,并根據(jù)第一相位差信息和第二相位差信息進行對焦控制,能夠增加對焦像素的通光量,有效提升低光環(huán)境下的對焦速度,同時保證畫質色彩還原的準確性。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第四方面實施例還提出了一種移動終端,該移動終端包括殼體、處理器、存儲器、電路板和電源電路,其中,所述電路板安置在所述殼體圍成的空間內部,所述處理器和所述存儲器設置在所述電路板上;所述電源電路,用于為所述移動終端的各個電路或器件供電;所述存儲器用于存儲可執(zhí)行程序代碼;所述處理器通過讀取所述存儲器中存儲的可執(zhí)行程序代碼來運行與所述可執(zhí)行程序代碼對應的程序,以用于執(zhí)行上述第一方面實施例提出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對焦控制方法。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移動終端,基于一個第一微透鏡覆蓋一個白色濾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覆蓋一個對焦感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的面積為一個對焦感光單元的一半,一個第二微透鏡覆蓋一個雙核對焦感光像素,通過讀取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和雙核對焦感光像素的第二相位差信息,并根據(jù)第一相位差信息和第二相位差信息進行對焦控制,能夠增加對焦像素的通光量,有效提升低光環(huán)境下的對焦速度,同時保證畫質色彩還原的準確性。

本發(fā)明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傳統(tǒng)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剖面圖;

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俯視圖;

圖4是第一微透鏡排布密度分布圖;

圖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對焦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對焦感光單元中2*2個感光像素被白色濾光單元覆蓋部分的劃分效果示意圖;

圖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對焦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8是采用插值算法獲取對焦感光單元像素值的示意圖;

圖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成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下面參考附圖描述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及其對焦控制方法和成像裝置。

雙核全像素對焦技術是目前市場上最先進的對焦技術,該對焦技術所采用的雙核對焦傳感器結構如圖1所示,每個微透鏡(圖1中圓圈表示微透鏡)下對應兩個光電二極管。進行成像處理時,將“1”和“2”的值相加獲得單分量像素值。進行對焦處理時,分別讀出“1”和“2”的值,通過計算兩者之間的相位差即可計算出鏡頭的驅動量和驅動方向。

能夠理解的是,隨著像素總數(shù)的增加,“1”和“2”對應的感光面積變小,使通過量減少,導致低光環(huán)境下的相位信息容易被噪聲淹沒,對焦困難。

因此,為了解決現(xiàn)有雙核全像素對焦技術在低光環(huán)境下對焦困難的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對焦控制方法,能夠增加對焦像素的通光量,有效提升低光環(huán)境下的對焦速度,同時保證畫質色彩還原的準確性。

下面先對實現(xiàn)本發(fā)明提出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對焦控制方法所需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進行介紹。

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剖面圖,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俯視圖。

如圖2和圖3所示,該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100包括感光單元陣列10、濾光單元陣列20和微透鏡陣列30。

其中,濾光單元陣列20設置在感光單元陣列10上,微透鏡陣列30位于濾光單元陣列20之上。微透鏡陣列30包括第一微透鏡31和第二微透鏡32。一個第一微透鏡31覆蓋一個白色濾光單元21,一個白色濾光單元21覆蓋一個對焦感光單元11,一個白色濾光單元21的面積為一個對焦感光單元11的一半,一個第二微透鏡32覆蓋一個濾光單元22,一個濾光單元22覆蓋一個雙核對焦感光像素12。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雙核對焦感光像素12的排列為拜耳陣列(bayerpattern)。采用拜耳結構能采用傳統(tǒng)針對拜耳結構的算法來處理圖像信號,從而不需要硬件結構上做大的調整。雙核對焦感光像素12具有兩個光電二極管,分別為第一光電二極管121和第二光電二極管122,分別對應于圖3中每個雙核對焦感光像素12的“1”和“2”。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對焦感光單元11包括n*n個感光像素110,白色濾光單元21覆蓋對焦感光單元11中的左側n個感光像素的右半部分以及右側n個感光像素的左半部分,或者,白色濾光單元21覆蓋對焦感光單元11中的上側n個感光像素的下半部分以及下側n個感光像素的上半部分,本發(fā)明對白色濾光單元21在對焦感光單元11中所覆蓋的位置不作限制。在如圖3所示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結構中,對焦感光單元11(圖中虛線內部分)包括2*2個感光像素110,白色濾光單元21即圖中w覆蓋對焦感光單元11中的左側2個感光像素的右半部分以及右側2個感光像素的左半部分,對焦感光單元11的其余部分為普通濾光單元。

概括地說,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100中,n*n個感光像素110組成一組并共用一個第一微透鏡31,白色濾光單元21覆蓋對焦感光單元11,且一個白色濾光單元21的面積為一個對焦感光單元11的一半。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微透鏡陣列30包括水平中心線和豎直中心線,第一微透鏡31為多個。多個第一微透鏡31包括設置在水平中心線的第一組第一微透鏡31和設置在豎直中心線的第二組第一微透鏡31。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微透鏡陣列30還可以包括四個邊線,此時,多個第一微透鏡31還包括設置在四個邊線的第三組第一微透鏡31。

當微透鏡陣列30包括水平中心線、豎直中心線和四個邊線時,第一組第一微透鏡31和第二組第一微透鏡31的透鏡密度大于第三組第一微透鏡31的透鏡密度。

為了便于理解,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微透鏡陣列30中第一微透鏡31的排布方式。圖4是第一微透鏡排布密度分布圖。如圖4所示,由第一微透鏡31覆蓋的白色濾光單元21,即圖中w,在整個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中零散分布,占總像素個數(shù)的3%~5%,在微透鏡陣列30的水平中心線和豎直中心線上w分布更密集,在四個邊線上w分布較為稀疏,優(yōu)先考慮畫面中間區(qū)域的對焦準確度和速度,在不影響畫質的情況下,有效提升對焦速度。

需要說明的是,圖3和圖4中的w表示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中第一微透鏡31覆蓋的濾光單元為白色濾光單元21,采用白色濾光單元21時能夠獲得更大的通光量。第一微透鏡31覆蓋的濾光單元也可以是綠色濾光單元,即圖3和圖4中的w可以替換為g,采用綠色濾光單元時,成像處理時的可用信息更多。應當理解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僅以白色濾光單元為例進行說明,而不能作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基于圖2-圖4中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結構,下面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對焦控制方法進行說明。圖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對焦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如圖5所示,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51,控制感光單元陣列進入對焦模式。

當使用相機進行拍照時,若感覺顯示的照片清晰度不足,此時,可以控制感光單元陣列進入對焦模式,以通過對焦改善照片的清晰度。

s52,讀取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和雙核對焦感光像素的第二相位差信息。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在進入對焦模式之后,可以進一步讀取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和雙核對焦感光像素的第二相位差信息。

可選地,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讀取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可以包括:讀取對焦感光單元中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輸出值并作為第一輸出值;讀取對焦感光單元中另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輸出值并作為第二輸出值;根據(jù)第一輸出值和第二輸出值獲取第一相位差信息。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讀取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具體指的是讀取對焦感光單元中被白色濾光單元所覆蓋的那部分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

下面結合圖3和圖6,以對焦感光單元包括2*2個感光像素、白色濾光單元覆蓋對焦感光單元中的左側2個感光像素的右半部分以及右側2個感光像素的左半部分為例進行解釋說明。對焦感光單元中被白色濾光單元覆蓋的區(qū)域(圖3中的白色部分,用w表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劃分,如圖6所示,圖6中所示的3幅圖分別是對w從左右側、上下側和對角線側進行的劃分,具體說明如下:

示例一,對w從左右側進行劃分。

本示例中,將w分為左右側兩個部分,對焦感光單元中的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輸出值可以是w左側的兩個“1”的輸出值,并作為第一輸出值,則w右側的兩個“2”的輸出值作為第二輸出值。

示例二,對w從上下側進行劃分。

本示例中,將w分為上下側兩個部分,對焦感光單元中的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輸出值可以w上側的兩個“1”的輸出值,并作為第一輸出值,則w下側的兩個“2”的輸出值作為第二輸出值。

示例三,對w從對角線側進行劃分。

本示例中,將w按照兩條對角線分為兩部分,即將w中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兩個“1”的輸出值作為第一輸出值,則左下角與右上角的兩個“2”的輸出值作為第二輸出值。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在讀取了第一輸出值和第二輸出值之后,即可根據(jù)第一輸出值和第二輸出值獲取第一相位差信息。

舉例而言,以讀取w左側兩個“1”的輸出值作為第一輸出值、w右側兩個“2”的輸出值作為第二輸出值為例,可以先計算左側兩個“1”的輸出值的和作為第一相位信息,再計算右側的兩個“2”的輸出值的和作為第二相位信息,最終通過計算第一相位信息和第二相位信息之間的差值作為第一相位差信息。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將對焦感光單元中被白色濾光單元覆蓋部分的左右兩側的輸出值分別作為第一輸出值和第二輸出值,可以檢測左右方向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將對焦感光單元中被白色濾光單元覆蓋部分的上下兩側的輸出值分別作為第一輸出值和第二輸出值,可以檢測上下方向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將對焦感光單元中被白色濾光單元覆蓋部分兩條對角線上的輸出值分別作為第一輸出值和第二輸出值,可以檢測斜向的第一相位差信息。

可選地,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讀取雙核對焦感光像素的第二相位差信息,可以包括:讀取第一光電二極管的輸出值,作為第三輸出值;讀取第二光電二極管的輸出值,作為第四輸出值;根據(jù)第三輸出值和第四輸出值獲取第二相位差信息。

仍以圖3為例,圖3中,所有雙核對焦感光像素的第二相位差信息的計算方式相同,此處僅以計算圖3中gr處的第二相位差信息為例加以說明。首先讀取gr處“1”的輸出值作為第三輸出值,再讀取gr處“2”的輸出值作為第四輸出值,根據(jù)第三輸出值和第四輸出值獲取第二相位差信息,比如,可以通過計算第三輸出值和第四輸出值之間的差值作為第二相位差信息。

s53,根據(jù)第一相位差信息和第二相位差信息進行對焦控制。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在讀取了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和雙核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二相位差信息之后,即可根據(jù)第一相位差信息和第二相位差信息進行對焦控制。

在相關雙核對焦技術中,通常是根據(jù)雙核對焦感光像素中兩個光電二極管的輸出值計算相位差,由此計算出鏡頭的驅動量和驅動方向,進而實現(xiàn)對焦。在低光環(huán)境下,對焦速度較慢。

而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基于第一微透鏡覆蓋一個白色濾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覆蓋一個對焦感光單元,通過采用白色濾光單元,在低光環(huán)境下仍能獲得更大通光量的第一相位差信息供對焦處理,進而提升低光環(huán)境下的對焦速度。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對焦控制方法,基于一個第一微透鏡覆蓋一個白色濾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覆蓋一個對焦感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的面積為一個對焦感光單元的一半,一個第二微透鏡覆蓋一個雙核對焦感光像素,通過讀取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和雙核對焦感光像素的第二相位差信息,并根據(jù)第一相位差信息和第二相位差信息進行對焦控制,能夠增加對焦像素的通光量,有效提升低光環(huán)境下的對焦速度,同時保證畫質色彩還原的準確性。

應當理解的是,對焦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清晰度更高的照片。在實際應用中,在完成對焦處理之后,通常還包括進一步的成像過程,從而,如圖7所示,在上述圖5所示的基礎上,步驟s53之后還包括:

s71,控制感光單元陣列進入成像模式。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在完成對焦控制之后,進一步控制感光單元陣列進入成像模式。

s72,控制感光單元陣列進行曝光,并讀取感光單元陣列的輸出值,以得到感光單元陣列的像素值從而生成圖像。

其中,對焦感光單元被白色濾光單元覆蓋的部分的像素值通過插值還原算法獲得。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當感光單元陣列進入成像模式之后,控制感光單元陣列進行曝光,并讀取感光單元陣列的輸出值,進而得到感光單元陣列的像素值生成圖像。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讀取感光單元陣列的輸出值進而得到感光單元陣列的像素值,可以包括:讀取雙核對焦感光像素中兩個光電二極管的輸出值后,將兩個光電二極管的輸出值相加獲得該雙核對焦感光像素的像素值;對于對焦感光單元中被白色濾光單元覆蓋的部分,采用插值還原算法獲得該部分的像素值,其中,插值還原算法可以是最近鄰插值算法、雙線性插值算法和立方卷積插值算法中的任意一種。

簡單起見,可以采用最近鄰插值算法獲得對焦感光單元的像素值,即選擇離該對焦感光單元所映射到的位置最近的輸入像素的灰度值作為插值結果,也就是該對焦感光單元的像素值。

圖8是采用插值算法獲取對焦感光單元像素值的示意圖。

如圖8所示,包含2*2個感光像素的對焦感光單元中,白色濾光單元(圖中白色區(qū)域)覆蓋了對焦感光單元中的左側2個感光像素的右半部分以及右側2個感光像素的左半部分。為了能夠輸出畫質較好的圖像,需要對各個感光像素中被覆蓋部分的輸出值進行插值還原,即需要計算獲得每個感光像素中被覆蓋部分的rgb值。可以將鄰域像素的像素平均值作為該感光像素中被覆蓋部分的像素值。以計算白色濾光單元中左上角“1”處的rgb值為例,為描述方便,將左上角“1”處的r像素值記為r10,g像素值記為g10,b像素值記為b10,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r10=r

需要說明的是,白色濾光單元中左下角“1”處、右上角“2”處和右下角“2”處的rgb值的插值還原方法與左上角“1”處的rgb值還原方法同理,均是選取相鄰的像素點進行插值還原,為避免贅余,此處不再一一舉例。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對獲取對焦感光單元像素值的算法的描述僅用于解釋說明本發(fā)明,而不能作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實際處理時,為獲取更精確的像素值,相鄰幾個像素的像素值都可以用于插值還原,而不僅限于相鄰像素的像素值,其中,對距離近的像素值分配較高的權重,對距離遠的像素值分配較低的權重,即像素值在插值還原算法中所占的權重與被還原像素的距離成反比。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將對焦感光單元的像素值還原后,即可根據(jù)感光單元陣列中各個像素點的像素值生成圖像。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對焦控制方法,在完成對焦控制后控制感光單元陣列進入成像模式,并控制感光單元陣列進行曝光,通過讀取感光單元陣列的輸出值以得到感光單元陣列的像素值從而生成圖像,能夠提高畫面質量。

為了實現(xiàn)上述實施例,本發(fā)明還提出了一種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剖面圖,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俯視圖。

需要說明的是,前述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對焦控制方法實施例中對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相關解釋說明也適用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其實現(xiàn)原理類似,此處不再贅述。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通過設置包括第一微透鏡和第二微透鏡的微透鏡陣列,一個第一微透鏡覆蓋一個白色濾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覆蓋一個對焦感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的面積為一個對焦感光單元的一半,一個第二微透鏡覆蓋一個雙核對焦感光像素,能夠增加對焦像素的通光量,為提升低光環(huán)境下的對焦速度和保證畫質色彩還原的準確性提供硬件基礎。

為了實現(xiàn)上述實施例,本發(fā)明還提出了一種成像裝置,圖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成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9所示,該成像裝置900包括上述實施例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100和控制模塊910。其中,

控制模塊910控制感光單元陣列進入對焦模式,讀取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和雙核對焦感光像素的第二相位差信息,根據(jù)第一相位差信息和第二相位差信息進行對焦控制。

可選地,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控制模塊910用于讀取對焦感光單元中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輸出值并作為第一輸出值,讀取對焦感光單元中另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輸出值并作為第二輸出值,根據(jù)第一輸出值和第二輸出值獲取第一相位差信息。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讀取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具體指的是讀取對焦感光單元中被白色濾光單元所覆蓋的那部分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100中的雙核對焦感光像素具有兩個光電二極管,分別為第一光電二極管和第二光電二極管。因此,控制模塊910還用于讀取第一光電二極管的輸出值,作為第三輸出值,讀取第二光電二極管的輸出值,作為第四輸出值,根據(jù)第三輸出值和第四輸出值獲取第二相位差信息。

應當理解的是,對焦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清晰度更高的照片。在實際應用中,在完成對焦處理之后,通常還包括進一步的成像過程,因此,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控制模塊910還用于控制感光單元陣列進入成像模式,控制感光單元陣列進行曝光,并讀取感光單元陣列的輸出值,以得到感光單元陣列的像素值從而生成圖像,其中,對焦感光單元被白色濾光單元覆蓋的部分的像素值通過插值還原算法獲得。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成像裝置,基于一個第一微透鏡覆蓋一個白色濾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覆蓋一個對焦感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的面積為一個對焦感光單元的一半,一個第二微透鏡覆蓋一個雙核對焦感光像素,通過讀取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和雙核對焦感光像素的第二相位差信息,并根據(jù)第一相位差信息和第二相位差信息進行對焦控制,能夠增加對焦像素的通光量,有效提升低光環(huán)境下的對焦速度,同時保證畫質色彩還原的準確性。

為了實現(xiàn)上述實施例,本發(fā)明還提出了一種移動終端,圖1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0所示,該移動終端1000包括殼體1001、處理器1002、存儲器1003、電路板1004和電源電路1005,其中,電路板1004安置在殼體1001圍成的空間內部,處理器1002和存儲器1003設置在電路板1004上;電源電路1005,用于為移動終端的各個電路或器件供電;存儲器1003用于存儲可執(zhí)行程序代碼;處理器1002通過讀取存儲器1003中存儲的可執(zhí)行程序代碼來運行與可執(zhí)行程序代碼對應的程序,以用于執(zhí)行上述實施例中的雙核對焦圖像傳感器的對焦控制方法。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移動終端,基于一個第一微透鏡覆蓋一個白色濾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覆蓋一個對焦感光單元,一個白色濾光單元的面積為一個對焦感光單元的一半,一個第二微透鏡覆蓋一個雙核對焦感光像素,通過讀取對焦感光單元的第一相位差信息和雙核對焦感光像素的第二相位差信息,并根據(jù)第一相位差信息和第二相位差信息進行對焦控制,能夠增加對焦像素的通光量,有效提升低光環(huán)境下的對焦速度,同時保證畫質色彩還原的準確性。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qū)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流程圖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邏輯和/或步驟,例如,可以被認為是用于實現(xiàn)邏輯功能的可執(zhí)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體實現(xiàn)在任何計算機可讀介質中,以供指令執(zhí)行系統(tǒng)、裝置或設備(如基于計算機的系統(tǒng)、包括處理器的系統(tǒng)或其他可以從指令執(zhí)行系統(tǒng)、裝置或設備取指令并執(zhí)行指令的系統(tǒng))使用,或結合這些指令執(zhí)行系統(tǒng)、裝置或設備而使用。就本說明書而言,"計算機可讀介質"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儲、通信、傳播或傳輸程序以供指令執(zhí)行系統(tǒng)、裝置或設備或結合這些指令執(zhí)行系統(tǒng)、裝置或設備而使用的裝置。計算機可讀介質的更具體的示例(非窮盡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個或多個布線的電連接部(電子裝置),便攜式計算機盤盒(磁裝置),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可擦除可編輯只讀存儲器(eprom或閃速存儲器),光纖裝置,以及便攜式光盤只讀存儲器(cdrom)。另外,計算機可讀介質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紙或其他合適的介質,因為可以例如通過對紙或其他介質進行光學掃描,接著進行編輯、解譯或必要時以其他合適方式進行處理來以電子方式獲得所述程序,然后將其存儲在計算機存儲器中。

應當理解,本發(fā)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軟件、固件或它們的組合來實現(xiàn)。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多個步驟或方法可以用存儲在存儲器中且由合適的指令執(zhí)行系統(tǒng)執(zhí)行的軟件或固件來實現(xiàn)。例如,如果用硬件來實現(xiàn),和在另一實施方式中一樣,可用本領域公知的下列技術中的任一項或他們的組合來實現(xiàn):具有用于對數(shù)據(jù)信號實現(xiàn)邏輯功能的邏輯門電路的離散邏輯電路,具有合適的組合邏輯門電路的專用集成電路,可編程門陣列(pga),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等。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六安市| 泰兴市| 左贡县| 炎陵县| 台安县| 陆丰市| 昭平县| 新巴尔虎左旗| 班玛县| 阳春市| 上饶县| 陆良县| 南投县| 嘉禾县| 青神县| 年辖:市辖区| 岗巴县| 茶陵县| 思南县| 偏关县| 桃园市| 滨州市| 峨边| 琼海市| 达拉特旗| 井研县| 麻阳| 深水埗区| 武川县| 枞阳县| 望谟县| 宝清县| 石渠县| 宾阳县| 蓬莱市| 汉川市| 张家界市| 永胜县| 湖北省| 绥芬河市|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