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文本發(fā)送裝置和文本發(fā)送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使手寫制作的紙質文本和個人計算機(PC)制作的電子文本關聯發(fā)送的文本發(fā)送裝置和文本發(fā)送方法。
用文本發(fā)送裝置管理手寫制作的紙質文本時,一般是利用掃描儀等,以圖像數據形式讀取紙質文本,作為圖像文件存儲,用其文件名進行管理等方法。
另一方面,PC(個人計算機、終端)制作的電子文本可以利用郵件系統以郵件形式發(fā)送給別的PC等。
但將紙質文本和電子文本匯總為單一文本,以郵件形式發(fā)送給別的PC等時候,需要在與郵件發(fā)送無直接關系的PC上臨時進行數據管理這種處理。具體來說,需要用掃描儀讀取紙文本,變換為電子文本的文件,加上文件名,對它進行指定,再同應匯總的原先的電子文本合并這種操作。這樣,經將紙文本和電子文本當作一件電子郵件發(fā)送,就得進行麻煩的數據管理處理。
例如,在共同執(zhí)筆時,多個相關人員進行到對一份原稿進行校對作業(yè)時,要使原稿整體顯而易見,或使增加及修改位置清楚可見,實際工作中往往是打印在紙上以后以手寫方式增加和修改。這種時候,要想在手寫增加修改過的紙質文本上附上意見(電子文本文件),再利用電子郵件發(fā)送(傳閱)的話,用戶就必須制作多個圖像文件和文本文件,一時要記得所有這些文件的文件名進行處理。
也就是說,不論是利用單子指令傳閱,還是操作PC的郵件應用程序進行指令,同樣都存在需要較煩瑣操作這一問題。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必在處理電子文本的PC和處理紙質文本的掃描儀之間往來,通過簡單的操作就可將手寫制作的紙文本和PC上制作的電子文本當作一件文本發(fā)送的文本發(fā)送裝置。
本發(fā)明的圖像處理系統,包括將記載有把電子文本信息和紙文本圖像信息作成單一傳送物傳送至任意第一終端所用的第一命令和起動任意第二終端以制作電子文本所用的第二命令的單子圖像信息與紙文本圖像信息一起讀取的裝置(4,6);根據第二命令使第二終端起動用以制作電子文本信息的裝置(2);根據第一命令將紙文本圖像信息和電子文本信息作成單一傳送物傳送第二終端的裝置(15)。
又,本發(fā)明的圖像處理系統,包括用第一終端制作要傳送的電子文本信息的裝置(1);用第一終端輸入將電子文本信息和紙文本圖像信息作成單一傳送物傳送至任意第二終端這一命令的裝置(1);打印記載有所輸入命令的單子的裝置(2,5);讀取該單子和紙文本圖像信息的裝置(4,6);根據該單子所記載的命令,將紙文本圖像信息和電子文本信息作成單一傳送物傳送至第二終端的裝置(15)。
本發(fā)明按照上述構成,可以將紙文本和電子文本的信息作為單一郵件在多個終端器上傳閱。
具體來說,以往的話,要通過單一郵件對紙文本圖像信息與電子文本信息一起傳閱,需要操作員進行讀取紙文本、將它變換為電子文本、使這種同類電子文本與單一的電子文本合并這類處理。
但按照本發(fā)明的前一構造,則是通過由掃描儀讀出指令單和紙文本的單子輸入法,按單一的郵件進行傳閱的。也就是說,在預先打印好的單子上手寫記入要將紙文本和電子文本按單一郵件進行傳閱的指令和指定制作該電子文件應起動的某一終端的指令,由掃描儀將它讀取。本發(fā)明系統根據該指令,使指定好的終端起動,操作員從所起動的終端,通過鍵輸入來制作電子文本。制作出的電子文本可以按照上述指令,將讀取出的紙文本和電子文本按單一郵件傳送至所指定的多個終端。
因而,不必象以前還要幾次來往于放終端的房間和放掃描儀的房間,通過從掃描儀讀取紙文本和指令單,然后由終端輸入電子文本這一過程,就可以進行單一郵件的傳閱處理。
而按照本發(fā)明后一構造,則是通過先制作電子文本、再由某一終端執(zhí)行發(fā)出指令的操作、發(fā)出應將紙文本與電子文本按單一郵件傳送這種指令的終端輸入法,以單一郵件進行傳閱的。
具體來說,通過某一終端的鍵操作制作電子文本,接著仍然通過對該終端的鍵操作,發(fā)出將該電子文本與紙文本的圖像信息按單一郵件傳送至任意終端這一指令。接下來打印機打印記載有所發(fā)出的上述指令的指令單。操作員將記載有該單一郵件傳閱指令的單子連同要傳閱的紙文本送給掃描儀,服務器通過掃描儀得到指令單和紙文本的圖像信息,接著與終端提供的電子文本一起形成單一郵件,傳送至所指定的終端。
這樣就不必象以前那樣將紙文本按電子文本形成文件后修改這么處理,而且也不必多次來往于放終端的房間和放掃描儀的房間,可以順暢地將電子文本和紙文本的圖像信息按單一郵件傳閱。
圖1示意的是說明本發(fā)明各實施例用的文本傳閱系統中的文件服務器的系統構造。
圖2示意的是本發(fā)明第一至第六實施例的文本傳閱系統的大致組成。
圖3示意的是第七和第八實施例的文本傳閱系統的大致組成。
圖4模式化示出一例手寫的文本傳閱單。
圖5模式化示出一例打印的文本傳閱單。
圖6示意的是操作屏幕的顯示例。
圖7示意的是單子管理表的組成例。
圖8示意的是作業(yè)管理表的組成例。
圖9示意的是用戶管理表的組成例。
圖10示意的是傳閱管理表的組成例。
圖11概念化示出第一實施例單子輸入法的處理流程。
圖12概念化示出第二實施例終端輸入法的處理流程。
圖13是說明第一實施例單子輸入法動作用的流程圖。
圖14是說明第二實施例終端輸入法動作用的流程圖。
以下參照
本發(fā)明第一和第二實施例。
圖2示意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文本傳閱系統的組成例。具體來說,文本傳閱系統具有作為文本發(fā)送裝置的文件服務器2,該文件服務器通過網絡3連接有用以指令操作和文本制作的多個終端1、……。文件服務器2還連接有對指令文本發(fā)送的文本傳閱單(業(yè)務指令單、發(fā)送指令單)和作為傳閱對象的圖像進行讀取的掃描儀4,以及對單子和圖像進行印刷的打印機5。
終端1由例如個人計算機(PC)等可使用字處理功能、編輯功能、和圖形制作工具等的機器構成,由作為輸入裝置的鍵盤1a、作為顯示裝置的顯示器16、控制部、傳送控制部等組成。
文件服務器2是進行圖像管理、文本管理、文本傳閱的控制部。
終端1根據用戶數可連接有多臺。文件服務器2、掃描儀4和打印機5由全體用戶共享時,可以分別連接一臺,只要互相可以識別,也可以是多臺。
而且,上述掃描儀4和打印機5還可以通過網絡3連接(圖2′)。此外,還可以如圖所示通過網絡3連接由掃描部件和打印部組成的數字式復印件6來替代上述掃描儀4和打印機5。
上述文件服務器2的系統構造如圖1所示由控制文件服務器2內各部分的控制部11、單子識別部12、圖像管理部13、文本管理部14、傳閱文本收發(fā)部15、鍵盤和顯示器16組成。
單子識別部12是識別掃描儀4所讀取的是否是指令文本傳閱的文本傳閱單的部分。識別出是文本傳閱單時,單子識別部12就進一步識別文本傳閱單上寫入的與文本傳閱有關的指令內容(發(fā)送者名字、傳閱路徑、傳閱文本名等)。文本傳閱單上的應識別區(qū)域的信息采用的是預先在文本傳閱單設計時存儲在單子識別部12中有關位置、大小、參數含義的信息。
另外,掃描儀4是數字式復印機的掃描部的時候,單子識別部12也可以搭載于數字式復印機6中。
圖像管理部13是存儲接在文本傳閱單之后由掃描儀4讀取的圖像數據,并發(fā)布對此檢索用的圖像ID(識別號)的部分。圖像管理部13在發(fā)送傳閱文本時,則將圖像ID所特定的圖像提供給傳閱文本收發(fā)部15。
文本管理部14是存儲由終端1輸入制作的文本數據,并發(fā)布對此檢索用的文本ID(識別號)的部分。文本管理部14在發(fā)送傳閱文本時,則將文本ID所特定的文本提供給傳閱文本收發(fā)部15。
傳閱文本收發(fā)部15是按照所指令的傳閱路徑對控制部11所指令的圖像和文本,執(zhí)行用于傳閱的發(fā)送處理的部分。
圖4和圖5分別示出A單子輸入法場合的文本傳閱單(打印和手寫)和B終端輸入法場合的文本傳閱單(全部是打印的)。
本發(fā)明的文本發(fā)送裝置,就發(fā)出指令從而將紙文本和電子文本作為單一郵件進行電子郵件發(fā)送的方法來說,示出了第一實施例的A單子輸入法和第二實施例的B終端輸入法。
第一實施例的A單子輸入法,是事先準備打印好的單子31a,在該單子的空白欄目手寫填入標題、發(fā)送者號碼、傳閱處號碼和終端號(39),由掃描儀4連同39一起讀取應傳閱的文本的方法。也就是說,是利用給出手寫文字的單子31a,通過掃描儀4將發(fā)出傳閱指令時應明確的那些必要信息(傳閱標題、傳閱發(fā)送者號碼、傳閱處號碼和發(fā)送傳閱的源終端號)提供給文件服務器2的方法。
更詳細說明的話,文本傳閱單31a如圖4所示具有表示文本傳閱單目的的標題(資料號)32、文本傳閱單識別號33、用戶可以指定的傳閱文本名稱34、傳閱文本發(fā)送者35、表示傳閱路徑的多個目的地址36、指示與其他文本相關聯的標記37a、37b、特定輸入相關聯文本機器用的終端號38等區(qū)域。標記37a涂黑時表示與電子文本相關聯,標記37b涂黑時則表示與紙文本關聯。傳閱文本發(fā)送者35預先設定有某一終端器。
用文本傳閱單31指令文本傳閱時,可以將圖4所示用戶手寫填入必要事項的文本傳閱單31加在傳閱對象的紙質文本的前面,由掃描儀4輸入。
想要將掃描儀4讀取的紙質文本和別的電子文本相關聯與文本傳閱單31一起作傳閱發(fā)送時,將標記37a涂黑。
這時,(通常)根據用戶要求登記的終端1的顯示1b上顯示提示信息,以便讓用戶輸入想要關聯的電子文本、正文和意見。
用戶與此對應,可以由終端1的鍵盤1a只輸入正文和意見。
第二實施例的B終端輸入法是將這些信息從某一終端1提供給文件服務器2的方法。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某一終端1的鍵盤輸入來提供必要信息,由打印機5打印出記載有此信息的文本傳閱單31b,接著將該單子31b與應傳閱的文本39一起通過掃描儀4提供給文件服務器2的方法。因而,此辦法不需要靠手寫填寫單子。
利用終端1以對話方式指令文本傳閱時,由終端1的鍵盤1a輸入傳閱文本名稱、傳閱文本發(fā)送者、示出傳閱路徑的多個目的地等。還可以利用各種工具任意制作作為傳閱對象的文本(原稿和意見等)??梢岳美鐖D6所示的操作屏幕。該操作屏幕對于文本傳閱可顯示發(fā)送者、傳閱處、文件名稱、紙上是否加有文字,而且還可顯示制作文本、選擇文本、結束等各種圖標。
想要將制作好的電子文本與紙質文本相關聯進行傳閱發(fā)送時,若由終端1的鍵盤1a對此任務進行指令操作的話,使可從打印機5印刷輸出圖5所示的與文本相關聯的文本傳閱單31。該文本傳閱單31上對于所需項目全部打印了終端1鍵盤1a所輸入的內容。此時,標記37b被涂黑。
用戶可以只將該打印出的文本傳閱單31加到欲關聯的紙質文本中,由掃描儀讀取。
接下來說明系統管理表的構造。
圖7示出的是單子管理表的構成例,圖8示出的是作業(yè)管理表的構成例,圖9示出的是用戶管理管理表的構成例,圖10示出的是傳閱管理表的構成例。
這些管理表例如預先設置在控制部11,由單子管理表50、作業(yè)管理表60、用戶管理表70和傳閱管理表80構成。
上述單子管理表50如圖7所示,由文本傳閱單的單子ID(識別號)51和與該單子ID對應的處理程序名52的字段所構成。例如,對于單子ID“012345”,處理程序名存儲有“文本傳閱”。
上述作業(yè)管理表60如圖8所示,由為識別起動的處理程序所分配的作業(yè)ID(識別號)61、與該作業(yè)ID對應的作業(yè)委托人62、作業(yè)委托日期時間(例如掃描儀4的輸入日期時間)63、作業(yè)狀態(tài)信息(等待發(fā)送、正在發(fā)送)64、每一作業(yè)的作業(yè)細節(jié)指針(傳閱時用戶管理表70的地址)65的字段所構成。
起動處理程序時,該作業(yè)管理表60設定這些值。
上述用戶管理表70如圖9所示,由用戶ID(對應于發(fā)送者ID)71、與該用戶ID對應的口令72和終端地址(設定操作者所用的終端地址)73的字段所構成。
起動處理程序時,該作業(yè)管理表60設定這些值。
上述用戶管理表70如圖9所示,由用戶ID(對應于發(fā)送者ID)71、與該用戶ID對應的口令72和終端地址(設定操作者所用的終端地址)73的字段所構成。
上述傳閱管理表80如圖10所示,由傳閱ID(傳閱時與作業(yè)管理表60的作業(yè)ID相同)81、與該傳閱ID對應的相關聯標志82、終端地址83、圖像ID84、文本ID85、發(fā)送者86、目的地87、選項(對確認到達對方用的應答和親啟等所作的選擇)88的字段所構成,記入單子后識別的內容由相應的字段存儲管理。
以下對于如上所述的構成詳細說明上述第一和第二實施例發(fā)明的動作。
這里,圖11概念化地示出第一實施例單子輸入法的處理流程,圖12概念化地示出第二實施例終端輸入法的處理流程;圖13是說明第一實施例單子輸入法動作用的流程圖,圖14是說明第二實施例終端輸入法動作用的流程圖。
考慮共同執(zhí)筆某一文本的情況(A)先參照圖11所示的處理流程和圖13所示的流程圖,說明按照第一實施例A單子輸入法進行傳閱指令的場合,也就是用文本傳閱單31a對紙質文本進行傳閱,不想用電子文本增加留言的時候。
首先,手寫制作原稿的人(操作員)要委托多人校對的話,需要在文本傳閱單31a上手寫寫入文本名、或委托事項名稱、發(fā)送人本身的用戶ID、委托校對的對方目的地(用戶ID或唯一性的用戶名)(S1),加在所要校對的原稿39上,由掃描儀4輸入(S3)。
這時,除了所要校對的原稿以外,要想留言增加傳達緊急事項的意見,或是帶期限委托所用的意見等的時候,只要在原稿的開頭留下備注即可。但為了盡量避免對原稿造成多余的記錄,往往以電子方式另外加上意見,再附到已制作的文本文件上。
這種時候,用戶只要將文本傳閱單31上的電子文本相關聯標記37a涂黑(S1),由掃描儀4輸入。
掃描儀4所讀取的文本傳閱單31的單子圖像經單子識別部12識別處理(S5),可使識別結果單子ID“012345”所對應的“文本傳閱”處理程序起動(S7)。
這時參照單子管理表50。
另外,該“文本傳閱”處理程序是將按指定路徑順序發(fā)送處理指定文本用的控制程序提供給控制部14。
起動的“文本傳閱”處理程序由作業(yè)管理表60管理。起動處理程序時,該作業(yè)管理表60設定這些值。
作業(yè)的種類,根據預先設計的單子種類,并非限于“文本傳閱”,盡管如此,即便限于本實施例“文本傳閱”,對于頻繁進行傳閱發(fā)送的傳閱路徑,使用時也可以準備特定傳閱路徑的專用單子。
本實施例“文本傳閱”場合,單子識別結果由傳閱管理表80管理。而且,指向這里的指針由作業(yè)管理表60的作業(yè)細節(jié)信息指針65設定。
作業(yè)識別部12判定出文本傳閱單31上電子文本相關聯標記37a涂黑時,傳閱管理表80的相關聯標志82記錄為有效。判定為未將電子文本相關聯標記37a涂黑時,傳閱管理表80的相關聯標記82記錄為無效。
而單子識別部12識別出文本傳閱單31上對終端號38字段有指定時,在傳閱管理表80的終端地址83存儲識別結果終端號所對應的機器地址。終端名與機器地址的對應由未圖示的管理表另外管理。
識別出未指定時,則傳閱管理表80的終端地址83空置。
掃描儀4讀取接在文本傳閱單31之后的文本圖像數據(S9),將該圖像數據保管于圖像管理部13(S11),為了識別該圖像數據,得到圖像管理部13所分配的圖像ID(識別號)。得到的圖像ID由傳閱管理表80的圖像ID84存儲管理。這時文本ID85存儲有(-1)。
接著,判斷文本相關聯標志82是否有效(S13)。
無效時,本發(fā)明特征是,將電子文本與紙文本作為單一郵件傳送的文本相關聯處理便不需要。因而,僅將掃描儀4讀取紙質文本所得到的圖像數據為對象,按照傳閱管理表80所管理的路徑,使傳閱文本收發(fā)裝置15動作,執(zhí)行傳閱發(fā)送(S29)。
有效時,接下來參照傳閱管理表80的終端地址83,判斷是否指定過終端地址(S15)。
指定過時,便起動終端地址83所特定的終端1的文本傳閱應用程序(S17)。
未指定過時,則起動為發(fā)送人占用或優(yōu)先許可使用、作為默認機器的終端1的文本傳閱應用程序(S19)。
起動的文本傳閱應用程序(一旦有指令,便顯示先由掃描儀4讀取的紙質文本的圖像數據),提示與之相關聯應傳閱的意見輸入(電子文本的制作)(S21、S23)。
由此,用戶就可以一邊確認先由掃描儀4讀取的紙質文本圖像,一邊輸入意見。
另外,每一用戶的默認機器由未圖示的管理表另外管理。
用戶只要輸入想與先前已從掃描儀4所讀取的紙質文本一起當作一件文本傳閱的意見。傳閱號、文本號和文件名等全都可以不必理會。
所輸入的電子文本(由代碼數據構成),送回文本管理部14保管,文本管理部14為識別該文本所分配的文本ID(識別號)由傳閱管理表80的文本ID85存儲管理(S25)。
到此文本的關聯和復閱發(fā)送的準備便告完成。
按照傳閱管理表80的內容,圖像ID84識別的電子文本的圖像數據和文本ID85的文本數據當作單一郵件來執(zhí)行傳閱發(fā)送(S27)。這時為互相識別郵件而分配的傳閱ID寫入傳閱管理表80的傳閱ID81字段進行管理。
(B)以下參照圖12所示的處理流程和圖14所示的流程圖,說明根據第二實施例B終端輸入法進行傳閱指令的場合,也就是操作文本傳閱應用程序來傳閱電子文本,不想加手寫備注的情況。
在終端1上利用文字處理功能等以電子形式制作原稿的人要委托人校對,首先起動文本傳閱應用程序(S31),輸入文本名或委托項目名稱、發(fā)送人自己的用戶ID、受委托進行校對的對方的地址(用戶ID或唯一性的用戶名稱),指定所制作的電子文本(S33、S35)。
這時,往會將手頭上另外保管的手寫備注、書面資料等、原稿撰寫階段的記錄附到參考資料中進行傳閱。這時可以指令操作,以便與紙面文本相關聯。
這里,起動了“文本傳閱應用程序”,因而作業(yè)管理表60存儲管理為了識別所起動的處理程序而分配的作業(yè)ID61、作業(yè)委托人62、作業(yè)委托日期時間63、作業(yè)狀態(tài)64。
文本傳閱的細節(jié)信息由傳閱管理表80管理,對此的指針由作業(yè)管理表60的作業(yè)細節(jié)信息指針65設定。傳閱管理表80由分別對應的發(fā)送者86、去向87、選項88字段來存儲管理就“文本傳閱應用程序”輸入的內容。
若進行過與紙質文本相關聯的指令操作時,相關聯標志82的記錄為有效。
而未進行過與紙質文本相關聯的指令操作時,相關聯標志82的記錄為無效。
終端地址83由于未占用故而空置。
圖像ID84這一時刻存儲(-1)。
文本ID85仍然存儲將終端1制作完成的電子文本存儲于文本管理部14時(S37)為了進行這種識別文本管理部14所給出的文本ID。
接下來判斷文本相關聯標志82是否為有效(S39)。
無效時,由于不要文本相關聯處理,故執(zhí)行傳閱發(fā)送(S55)。
有效時,由控制部11向打印機5發(fā)出指令,印刷輸出文本傳閱單(S41)。該文本傳閱單31就是在先前按照“文本傳閱應用程序”操作所指令的傳閱對象文本上附加紙質文本時使用的紙文本相關聯單子。
印刷輸出的文本傳閱單31就是先前按照“文本傳閱應用程序”操作進行指令,印刷有傳閱管理表80所管理內容的文本傳閱單31。(在掃描儀4和打印機5設置很近時,或是可使用數字式復印機6的場合,還可以將先前輸入制作完成的電子文本展開為圖像數據,印刷輸出,一面確認應關聯的電子文本的內容,一面讀取紙質文本。)用戶只要將該文本傳閱單31附到想附的紙質文本上,進行掃描輸入(S43)。執(zhí)行掃描儀4的單子讀入和單子識別部12的單子識別(S45),起動與該單子ID“012345”對應的“文本傳閱”處理程序(S47)。
單子識別部12識別文本傳閱單31的文本關聯標記中“紙文本”為有效,從而知道需要電子文本和紙文本的相關聯。
掃描儀4讀取接在文本傳閱31之后的圖像數據(S49),保管于圖像管理部13(S51),得到圖像管理部13為了識別該圖像數據所分配的圖像ID。所得到的圖像ID由傳閱管理表80的圖像ID字段83存儲管理。
至此,文本的關聯與傳閱發(fā)送的準備便告完成。
按照傳閱管理表80的內容,圖像ID84所識別的圖像數據和文本ID85所識別的文本數據作為單一郵件執(zhí)行傳閱發(fā)送(S53)。
以下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第三和第四實施例。
上述實施例也多多少少提到過,可在給出關連文本時,分別對(A)中在先讀取的紙文本的圖像數據、(B)中在先輸入制作的電子文本數據進行確認。
具體來說,就第三實施例而言,(A)中利用單子執(zhí)行傳閱指令和圖像讀取之后,在PC一側輸入意見時,可以同時顯示相應的紙文本圖像來確認。就第四實施例而言,(B)中由PC執(zhí)行傳閱指令和電子文本輸入制作之后,由掃描儀讀取紙文本時,可以將相應的電子文本內容當作圖像展開,由打印機在紙上印刷進行確認(但在可以用數字式復印機等場合)。
以下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第五和第六實施例。具體來說,本發(fā)明變形例可能變更執(zhí)行圖像數據傳閱發(fā)送的定時。
也就是說,對于第五實施例,(A)中是在單子識別之后,在圖像管理部1 3存儲紙質文本時執(zhí)行傳閱發(fā)送的,而對于第六實施例,(B)中是在文本管理部14存儲電子文本時執(zhí)行傳閱發(fā)送的。但這時圖像管理部13具備圖像ID預約發(fā)布功能和圖像配信功能,文本管理部14具備文本ID預約發(fā)布功能和文本配信功能。
對于第五實施例,(A)中控制部11在圖像管理部13存儲紙文本時,將文本ID預約發(fā)布委托給文本管理部14,將所得到的文本ID存儲于傳閱管理表70,當即對圖像數據和文本ID為內容的文本進行傳閱發(fā)送。終端1將這類傳閱文本開封的時候,向文本管理部14發(fā)送文本ID,請求文本數據,由文本配信功能得到文本數據。
由此,可能實際上僅僅發(fā)送電子文本的意見(和圖像ID),紙質文本的手寫備注存儲保管在圖像管理部13,終端1一側有請求時便開始傳送。由此,可能減輕終端1的負荷和網絡的負荷。
對于第六實施例,(B)中控制部11在文本管理部14存儲電子文本時,將圖像ID預約發(fā)布委托給圖像管理部13,將所得到的圖像ID存儲于傳閱管理表70,當即對文本數據和圖像ID為內容的文本進行傳閱發(fā)送。終端1對這類傳閱文本開封的時候,向圖像管理部13發(fā)送圖像ID,請求圖像數據,由圖像配信功能得到圖像數據。
由此,可以實際上僅僅發(fā)送紙質文本的手寫備注(和文本ID),對于作為電子文本的復雜圖像數據進一步花時間修正之后,存儲于文本管理部14,而且作為單一傳閱文件進行管理。對于發(fā)送者來說,傳閱發(fā)送可以當即執(zhí)行,圖形數據可以延遲,提高完備度。對于接收者來說,就可以將本來有關聯的單一文本作為2件郵件接收,以避免與自身相關聯這種麻煩。
對于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即便不用單子,只要采用如圖3所示的數字式復印機6等圖像讀取裝置與輸入裝置為一體的裝置,也可以實現同樣的目的。
也就是說,對于第七實施例,用戶從數字式復印機6的操作面板指令電子文本關聯,輸入用戶ID,讀取紙值文本,在此階段輸入傳閱處。接下來是由自身的終端1一面確認圖像一面輸入附加意見,來執(zhí)行傳閱發(fā)送的方法。
這時,控制部11在傳閱管理表70記錄所輸入的用戶ID和在圖像管理部13存儲管理圖像數據得到的圖像ID。此后的流程圖,在默認終端處起動文本管理應用程序(S21)、保管文本(S25)、按單一文本進行傳閱發(fā)送(S27)與先前的說明相同。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在文本傳閱單上設有電子文本關聯指示標記,根據該標記的標識結果執(zhí)行電子文本與紙文本的關聯,按單一郵件進行傳閱。
至于第一實施例,本發(fā)明利用文本傳閱單,從掃描儀和數字式復印機輸入紙質文本,指令傳閱時,只將電子文本關聯標記涂黑、使之同另外從PC輸入的電子文本相關聯,形成為單一文本進行傳閱(A實施例)。
至于第三實施例,可以一面在PC顯示器確認PC一側(終端一側)輸入的紙文本圖像,一面附加電子文本形式的意見。這時,不必理會傳閱號碼等,僅附加意見的話,便自動執(zhí)行關聯。而且,還可以通過在文本傳閱單上標記終端號來指定靠近掃描儀的任意PC(終端),而非預定的PC(終端)。
本發(fā)明笫二實施例,通過終端的電子文本傳閱應用程序發(fā)出紙文本關聯指令單,自動使掃描儀輸入的紙文本連同該單子與電子文本相關聯傳閱(B實施例)。
也就是說,電子文本傳閱應用程序中所指定的傳閱路徑和選項在記載完整的狀態(tài)下發(fā)出紙文本關聯單子,用戶只要將該單子附到紙文本上,由掃描儀輸入,便可以自動執(zhí)行關聯和傳閱發(fā)送。這時,向多個目的地發(fā)送相同圖像,都可以靠一次讀取進行傳閱。
按照第五、第六實施例,可以指定若僅為電子文本或紙文本其中之一便可以開始傳閱的即時傳閱,和電子文本與紙文本兩者到齊之后再開始傳閱的延遲傳閱。
按照第七實施例,通過采用數字式復印機,可以達到與第一實施例同等的效果。具體來說,第七實施例中可以由數字式復印機先行輸入用戶ID與紙文本,一面在自己的PC上確認輸入圖像,一面加上留言和進行傳閱發(fā)送。第八實施例中,可以由數字式復印機輸入用戶ID、紙文本和傳閱路徑,一面在自己的PC上確認輸入圖像,一面附加留言和進行傳閱發(fā)送。因而,不用單子仍可以進行與第一和第二實施例相同的處理。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將記載著把電子文本信息與紙文本圖像信息當作單一傳送物傳送至任意第一終端用的第一命令和起動任意第二終端上的程序以制作該電子文本用的第二命令的單子(31a)上的圖像信息與紙文本圖像信息一起讀取的裝置(4,6);根據該第二命令,為了制作該電子文本信息而起動該第二終端上的程序的裝置(2);根據該第一命令,將該紙文本圖像信息和該電子文本信息作為單一傳送物傳送給該第一終端的裝置(1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讀取裝置(4,6)包括至少讀取該單子(31a)上記載的該單子識別信息(33)、該傳送物的標題信息(34)、發(fā)送者號(35)和該第一終端號(36)的裝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動裝置(2)包括通過識別該單子上記載的該單子識別信息(33),在該第二終端處使傳送該電子文本信息用的程序起動的裝置(2)。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動裝置(2)包括在制作該電子文件時,在該第二終端處顯示該讀取裝置所讀取出的該紙文本圖像信息的裝置(16)。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裝置(15)包括在該讀取裝置讀取該紙文本圖像信息之后,和該第二終端制作該電子文本之前,將該紙文本圖像信息傳送至該第一終端的裝置(15)。
6.一種圖像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輸入將電子文本信息與紙文本圖像信息當作單一傳送物傳送至任意第一終端用的第一命令和起動任意第二終端上的程序以制作該電子文本用的第二命令的裝置;讀取該紙文本圖像信息的裝置;根據該第二命令,為了制作該電子文本信息而使該第二終端上的程序起動的裝置;根據該第一命令,將該紙文本圖像信息和該電子文本信息當作單一傳送物傳送至第一終端的裝置。
7.一種圖像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第一終端制作要傳送的電子文本信息的裝置(1);用該第一終端輸入將電子文本信息和該紙文本圖像信息當作單一傳送到傳送至任意第二終端所用的命令的裝置(1);打印記載有所輸入命令的單子的裝置(2,5,6);讀取該單子和紙文本圖像信息的裝置(4,6);根據該單子上記載的命令,將該紙文本圖像信息和該電子文本信息當作單一傳送物傳送至該第二終端的裝置(15)。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圖像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該輸入裝置包括至少輸入該單子(31b)上記載的該單子識別信息(33)、傳送物標題信息(34)、發(fā)送者號(35)和該第一終端號(36)的裝置(1)。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圖像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讀取裝置(2,5,6)包括由該制作裝置打印用該第一終端制作的電子文本的裝置(2,5,6)。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圖像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裝置(15)包括在該輸入裝置制作出該電子文本信息之后,和該讀取裝置讀取該紙文本圖像信息之前,將該電子文本信息傳送至該第二終端的裝置。
11.一種圖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記載著把電子文本信息與紙文本圖像信息當作單一傳送物傳送至任意第一終端用的第一命令和起動任意第二終端上的程序以制作該電子文本用的第二命令的單子(31a)上的圖像信息與該紙文本圖像信息一起讀取的步驟(S5);根據該第二命令,為了制作電子文本信息而使該第二終端上的程序起動的步驟(S17),以及根據該第一命令,將該紙文本圖像信息和電子文本信息當作單一傳送物送至該第一終端的步驟(S27)。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圖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讀取步驟(S5)包括讀取該單子(31a)上至少記載的該單子識別信息(33)、該傳送物標題信息(34)、發(fā)送者號(35)和第一終端號(36)的步驟(S5)。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圖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動步驟(S17)包括通過識別該單子上記載的該單子識別信息(33),在該第二終端處使傳送該電子文本信息用的程序起動的步驟(S17)。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圖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動步驟(S17)包括制作該電子文本時在該第二終端處顯示該讀取步驟所讀取出的該紙文本圖像信息的步驟(S17)。
15.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圖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步驟(S27)包括在該讀取步驟讀取出該紙文本圖像信息之后,和第二終端制作電子文本之前,將該紙文本圖像信息傳送至該第一終端的步驟(S27)。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圖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讀取步驟(S5)包括采用具有輸入輸出圖像信息作用的數字式圖像形成裝置(6)進行讀取的步驟。
17.一種圖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用第一終端制作要傳送的電子文本信息的步驟(S33);用該第一終端輸入將該電子文本信息和紙文本圖像信息當作單一傳送物傳送至任意第二終端所用的命令的步驟(S35);打印記載有所輸入命令的單子的步驟(S41);讀取該單子和該紙文本圖像信息的步驟(S45);以及根據該單子所記載的命令,將該紙文本圖像信號和該電子文本信息作為單一傳送物傳送至該第二終端的步驟(S53)。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圖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步驟(S35)包括輸入該單子(31b)上至少記載的該單子識別信息(33)、該傳送物標題信息(34)、發(fā)送者號(35)和該第一終端號(36)的步驟(S35)。
1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圖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讀取步驟(S41)包括通過該制作步驟打印用該第一終端制作的電子文本的步驟(S41)。
20.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圖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步驟(S53)包括在該輸入步驟制作出該電子文本信息之后,和讀取步驟讀取該紙文本圖像信息之前,將該電子文本信息傳送至該第二終端的步驟(S53)。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圖像處理系統包括將記載著把電子文本信息與紙文本圖像信息當作單一傳送物傳送至任意第一終端用的第一命令和起動任意第二終端上的程序以制作電子文本用的第二命令的單子上的圖像信息與該紙文本圖像信息一起讀取的掃描儀(4);根據該第二命令,為了制作該電子文本信息而起動該第二終端的功能(2);根據該第一命令,將該紙文本圖像信息和該電子文本信息作為單一傳送物傳送給該第一終端的功能(15)。
文檔編號H04L12/58GK1143777SQ9610680
公開日1997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1996年6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1995年6月9日
發(fā)明者大垣武史, 武田美子, 高木志郎, 巖瀨章則 申請人:東芝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