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及移動終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和移動終端。該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包括螺母和面殼,螺母具有本體和設置在本體上的限位部,本體上具有螺紋孔;面殼上開設有用于安裝螺母的安裝槽,安裝槽的側壁上設有限位配合部,限位部與限位配合部相配合,以限制螺母相對于面殼的運動。本發(fā)明提供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螺母從安裝槽的開口端裝入安裝槽后,螺母上的限位部與安裝槽的側壁上的限位配合部相配合,從而能夠限制螺母相對于面殼的運動,實現(xiàn)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降低了對模具精度的要求,成型良率高,且螺母不需要Z向結構件的固定,從而提高了螺母在面殼上的安裝精度,且安裝強度提高。
【專利說明】
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及移動終端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電子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及包括該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的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移動終端例如手機,其內(nèi)部面殼上的螺母的固定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通過模內(nèi)注塑工藝將螺母注塑在面殼塑膠中,該種固定方式由于需要模內(nèi)鑲嵌注塑,需人工放置螺母,在增加人工成本的同時,會影響良率;加上要求螺母不能移動,塑膠堵孔需要封膠,對模具精度要求高,從而導致成型周期長,良率低,成本高。另一種方式是直接將螺母放入面殼中,不需要模內(nèi)注塑,依靠Z向結構件壓在機殼內(nèi)部,對模具精度要求低,同時良率高,裝配簡單;但是螺母直接在Z向被壓住,需和其他零件相關聯(lián),螺母的安裝精度會降低,而且螺母固定強度不足。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0004]為此,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
[0005]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括上述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的移動終端。
[0006]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用于移動終端,該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具有本體和設置在所述本體上的限位部,所述本體上具有螺紋孔;和面殼,所述面殼上開設有用于安裝所述螺母的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側壁上設有限位配合部,所述限位部與所述限位配合部相配合,以限制所述螺母相對于所述面殼的運動。
[0007]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面殼上開設有用于安裝螺母,并與螺母相適配的安裝槽,螺母從安裝槽的開口端裝入安裝槽后,螺母上的限位部與安裝槽的側壁上的限位配合部相配合,從而能夠限制螺母相對于面殼的運動,實現(xiàn)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中采用模內(nèi)注塑工藝或者依靠額外增加Z向結構件將螺母壓在機殼內(nèi)的固定方式,通過限位部和限位配合部的配合實現(xiàn)螺母在面殼上固定的方式,降低了對模具精度的要求,成型良率高,且螺母不需要Z向結構件的固定,從而提高了螺母在面殼上的安裝精度,且安裝強度提高。
[0008]另外,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0009]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本體向靠近所述安裝槽的側壁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限位部;所述安裝槽包括相對設置且相連通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橫截面積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橫截面積,所述第一端部與所述第二端部的連接處形成所述限位配合部,所述螺母從第一端部的開口裝入所述安裝槽后,所述限位部與所述限位配合部相抵接。
[0010]上述實施例中,本體向外側(靠近安裝槽的側壁的方向)延伸形成限位部,安裝槽為階梯槽,包括橫截面積不同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在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的連接處形成臺階,臺階即為限位配合部,安裝過程中,螺母依次穿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而裝入安裝槽,裝入安裝槽后,限位部抵接在臺階上,臺階對螺母起到Z向的限位作用,避免螺母從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的方向運動,從而通過限位部與臺階的配合,實現(xiàn)對螺母Z向的限位,提高了螺母的定位精度,且結構簡單,且避免了相關技術中需要其它零件配合實現(xiàn)螺母定位而導致的螺母固定結構復雜、螺母定位精度差的弊端。
[0011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螺母與所述安裝槽間隙配合。
[0012]為方便螺母裝入安裝槽,螺母與安裝槽間隙配合,避免螺母安裝入安裝槽時,對螺母或面殼造成損傷,當然,螺母與安裝槽也可以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
[0013]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還包括:屏幕,所述屏幕覆設在所述面殼上,并封蓋所述第一端部的開口,以使所述螺母裝入所述安裝槽后,所述螺母上靠近所述屏幕的一端與所述屏幕相抵接。
[0014]上述實施例中,安裝槽的第一端部靠近屏幕設置,第二端部遠離屏幕設置,由于第一端部的橫截面積大于第二端部的橫截面積,螺母是從第一端部的開口裝入安裝槽的,螺母裝入安裝槽后,將屏幕覆設在面殼上,且屏幕封蓋第一端部的開口,使得屏幕抵接在螺母上靠近屏幕的一端上,從而對螺母形成限位,避免螺母沿從第二端部到第一端部的方向運動,再配合臺階對限位部的限位作用,形成了對螺母Z向運動的限位。
[0015]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面殼上開設有用于安裝所述屏幕的一端開口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槽底壁,所述安裝槽開設在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上。
[0016]上述實施例中,面殼上靠近第一端部的一側開設有限位槽,限位槽一端開口并具有槽底壁,屏幕安裝在限位槽內(nèi),為簡化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限位槽側的槽底壁上開設有安裝槽,即限位槽與安裝槽相連通,從而將螺母裝入安裝槽后,利用移動終端不可缺少的屏幕就可以實現(xiàn)對螺母Z向的定位。
[0017]優(yōu)選地,屏幕為移動終端的觸摸屏玻璃,且觸摸屏玻璃通過膠水粘貼在面殼上。
[0018]優(yōu)選地,所述本體向靠近所述安裝槽的側壁的方向延伸形成兩個所述限位部,兩個所述限位部相對設置。
[0019]上述實施例中,本體向相對的兩側邊延伸形成兩個限位部,即兩個限位部位于本體相對的兩側,從而在螺母裝入安裝槽后,螺母受力均衡。當然,本體也可以向一側延伸形成限位部,或者,本體向相鄰或相對的兩邊或多邊延伸形成限位部。
[0020]優(yōu)選地,所述本體向靠近所述安裝槽的側壁的方向延伸形成周向的周所述限位部。
[0021]當然,本體也可以周向延伸形成周向的限位部,進一步增強臺階對限位部的固定作用。
[0022]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電池蓋,所述電池蓋設置在所述面殼上,并通過螺釘與所述螺母相連接,所述安裝槽靠近所述電池蓋的側壁上開設有螺釘避讓槽,所述螺釘避讓槽與所述螺紋孔相對設置。
[0023]上述實施例中,電池蓋蓋設在面殼上,且電池蓋與面殼通過螺釘相連接,電池蓋上開設有通孔,安裝槽上靠近電池蓋的側壁上開設有螺釘避讓槽,電池蓋蓋設在面殼上后,螺釘依次穿過通孔、螺釘避讓槽和螺紋孔,實現(xiàn)電池蓋與面殼的固定連接。當然,螺釘也可為螺栓。
[0024]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本體向遠離所述安裝槽的側壁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限位部,所述安裝槽的側壁向靠近所述本體的方向凸出形成所述限位配合部;或者,所述本體向靠近所述安裝槽的側壁的方向凸出形成所述限位部,所述安裝槽的側壁向遠離所述本體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限位配合部。
[0025]安裝槽的側壁的內(nèi)壁面凸出形成周向的凸起,或者形成多個凸起,該凸起即為限位配合部,本體向遠離安裝槽的側壁的方向凹陷形成相應的卡槽,該卡槽即為限位部,將螺母裝入安裝槽后,凸起插入卡槽中,通過凸起與卡槽的配合,實現(xiàn)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
[0026]優(yōu)選地,凸起上設有導向斜面,卡槽上設有相應的導向斜面,例如凸起的縱截面呈圓弧形,相應的卡槽的縱截面呈圓弧形,提高凸起插入卡槽內(nèi)的順暢度。
[0027]優(yōu)選地,凸起為彈性凸起,例如在安裝槽的側壁的內(nèi)壁面上開設容納槽,容納槽的開口朝向本體,容納槽內(nèi)設有凸起,在容納槽的槽底壁(與開口相對的槽壁)與凸起之間設置彈性件,凸起在彈性件的作用下能夠伸出或縮回至容納槽,同樣能夠提升凸起插入卡槽內(nèi)的順暢度。
[0028]當然,也可以是本體向靠近安裝槽的側壁的方向凸出形成限位部,安裝槽的側壁向遠離本體的方向凹陷形成限位配合部。
[0029]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螺母的數(shù)量為兩個,兩個所述螺母沿所述面殼的寬度方向相對設置,所述面殼上開設有分別安裝兩個所述螺母的兩個所述安裝槽。
[0030]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電池蓋,所述電池蓋蓋設在所述面殼上,所述電池蓋上設有通孔;和螺釘,所述螺釘穿過所述通孔和所述螺母上的螺紋孔,以連接所述面殼和所述電池蓋。
[0031]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電池蓋上設有通孔,電池蓋蓋設在面殼上后,螺釘依次穿過通孔和螺紋孔,實現(xiàn)面殼與電池蓋的固定連接。由于移動終端包括第一個方面的實施例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因而具有第一個方面的實施例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0032]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33]本發(fā)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4]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的裝配過程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2是圖1中A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36]圖3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的裝配過程的結構示意圖;
[0037I圖4是圖3中B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38]圖5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裝配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
[0039]圖6是圖5中C-C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其中箭頭F的方向表示螺母的安裝方向;
[0040]圖7是圖6中D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41]圖8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個實施例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裝配完成后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42]圖9是圖8中G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43]其中,圖1至圖9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0044]I螺母,11本體,12限位部,13螺紋孔,2面殼,21安裝槽,211第一端部,212第二端部,213限位配合部,22限位槽,槽底壁221。
【具體實施方式】
[0045]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46]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fā)明,但是,本發(fā)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47]下面參照附圖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一些實施例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和移動終端。
[0048]如圖5至圖7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些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螺母I在面殼2上的固定結構,用于移動終端,該螺母I在面殼2上的固定結構包括螺母I和面殼2。螺母I具有本體11和設置在本體11上的限位部12,本體11上具有螺紋孔13;面殼2上開設有用于安裝螺母I的安裝槽21,安裝槽21的側壁上設有限位配合部213,限位部12與限位配合部213相配合,以限制螺母I相對于面殼2的運動。
[0049]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螺母I在面殼2上的固定結構,面殼2上開設有用于安裝螺母1,并與螺母I相適配的安裝槽21,螺母I裝入安裝槽21后,螺母I上的限位部12與安裝槽21的側壁上的限位配合部213相配合,從而能夠限制螺母I相對于面殼2的運動,實現(xiàn)螺母I在面殼2上的固定,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中采用模內(nèi)注塑工藝或者依靠額外增加Z向結構件將螺母I壓在機殼內(nèi)的固定方式,通過限位部12和限位配合部213的配合實現(xiàn)螺母I在面殼2上固定的方式,降低了對模具精度的要求,成型良率高,且螺母I不需要Z向結構件的固定,從而提高了螺母I在面殼2上的安裝精度,且安裝強度提高。
[0050]實施例一:
[0051]—種螺母I在面殼2上的固定結構,用于移動終端,該螺母I在面殼2上的固定結構包括螺母I和面殼2。螺母I具有本體11和設置在本體11上的限位部12,本體11上具有螺紋孔13;面殼2上開設有用于安裝螺母I的安裝槽21,安裝槽21的側壁上設有限位配合部213,限位部12與限位配合部213相配合,以限制螺母I相對于面殼2的運動。
[0052]優(yōu)選地,如圖1至圖7所示,本體11向靠近安裝槽21的側壁的方向延伸形成限位部12;安裝槽21包括相對設置且相連通的第一端部211和第二端部212,第一端部211的橫截面積大于第二端部212的橫截面積,第一端部211與第二端部212的連接處形成限位配合部213,螺母I從第一端部211的開口裝入安裝槽21后,限位部12與限位配合部213相抵接。
[0053]上述實施例中,本體11向靠近安裝槽的側壁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限位部12,安裝槽21為階梯槽,包括橫截面積不同的第一端部211和第二端部212,限位配合部213為第一端部211與第二端部212的連接處形成的臺階,安裝過程中,螺母I依次穿過第一端部211和第二端部212而裝入安裝槽21,螺母的安裝方向如圖6中F表示,裝入安裝槽21后,限位部12抵接在臺階上,臺階對螺母I起到Z向的限位作用,避免螺母I從第一端部211向第二端部212的方向運動,從而通過限位部12與臺階的配合,實現(xiàn)對螺母I在Z向的限位,提高了螺母I的定位精度,且結構簡單,且避免了現(xiàn)有技術中需要其它零件配合實現(xiàn)螺母I定位而導致的螺母I固定結構復雜、螺母I定位精度差的弊端。
[0054]優(yōu)選地,螺母I與安裝槽21間隙配合。
[0055]為方便螺母I裝入安裝槽21,螺母I與安裝槽21間隙配合,避免螺母I安裝入安裝槽21時,對螺母I或面殼2造成損傷,當然,螺母I與安裝槽21也可以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
[0056]優(yōu)選地,螺母I在面殼2上的固定結構還包括屏幕,屏幕覆設在面殼2上,并封蓋第一端部211的開口,以使螺母I裝入安裝槽21后,螺母I靠近屏幕的一端與屏幕相抵接。
[0057]上述實施例中,安裝槽21的第一端部211靠近屏幕設置,第二端部212遠離屏幕設置,由于第一端部211的橫截面積大于第二端部212的橫截面積,螺母I是從第一端部211的開口裝入安裝槽21的,螺母I裝入安裝槽21后,將屏幕覆設在面殼2上,且屏幕封蓋第一端部211的開口,使得屏幕抵接在螺母I上靠近屏幕的一端上,從而對螺母I形成限位,避免螺母I沿從第二端部212到第一端部211的方向運動,再配合臺階對限位部12的限位作用,形成了對螺母I在Z向運動的限位。
[0058]優(yōu)選地,如圖6和圖7所示,面殼2上開設有用于安裝屏幕的一端開口的限位槽22,限位槽22包括槽底壁221,限位槽22的槽底壁221上開設安裝槽21。
[0059]上述實施例中,面殼2上靠近第一端部211的一側開設有限位槽22,限位槽22—端開口并具有槽底壁221,屏幕安裝在限位槽22內(nèi),為簡化螺母I在面殼2上的固定結構,限位槽22的槽底壁221上開設有安裝槽21,即限位槽22與安裝槽21相連通,從而將螺母I裝入安裝槽21后,利用移動終端不可缺少的屏幕就可以實現(xiàn)對螺母I在Z向的定位。
[0060]優(yōu)選地,屏幕為移動終端的觸摸屏玻璃,且觸摸屏玻璃通過膠水粘貼在面殼2上。
[0061]優(yōu)選地,如圖1至圖4所示,本體11向靠近安裝槽21的側壁的方向延伸形成兩個限位部12,兩個限位部12相對設置。
[0062]上述實施例中,本體11向相對的兩側延伸形成兩個限位部12,即兩個限位部12位于本體11相對的兩側,從而在螺母I裝入安裝槽21后,螺母I受力均衡。當然,本體11也可以向一側延伸形成限位部12,或者,本體11向相鄰或相對的兩側或多側延伸形成限位部12。
[0063]優(yōu)選地,本體11向靠近安裝槽21的側壁的方向周向延伸形成周向的限位部12。
[0064]當然,本體11也可以向外周向延伸形成周向的限位部12,進一步增強臺階對限位部的固定作用。
[0065]優(yōu)選地,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電池蓋,電池蓋設置在面殼2上,與屏幕相背設置,并通過螺釘與螺母I相連接,安裝槽21靠近電池蓋的側壁上開設有螺釘避讓槽,螺釘避讓槽與螺紋孔13相對設置。
[0066]上述實施例中,電池蓋蓋設在面殼2上,且電池蓋與面殼2通過螺釘相連接,電池蓋上開設有通孔,安裝槽21上靠近電池蓋的側壁上開設有螺釘避讓槽,電池蓋蓋設在面殼2上后,螺釘依次穿過通孔、螺釘避讓槽和螺紋孔13,實現(xiàn)電池蓋與面殼2的固定連接。當然,螺釘也可為螺栓。
[0067]優(yōu)選地,如圖1至圖6所示,螺母I的數(shù)量為兩個,且兩個螺母I沿面殼2的寬度方向(圖6中箭頭E的方向)相對設置,面殼2上開設有分別安裝兩個螺母I的兩個安裝槽21。
[0068]實施例二:
[0069]與實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如圖8和圖9所示,本體11向遠離安裝槽21的側壁的方向凹陷形成限位部12,安裝槽21的側壁向靠近本體11的方向凸出形成限位配合部213。
[0070]上述實施例中,安裝槽21的側壁的內(nèi)壁面凸出形成周向的凸起,或者形成多個凸起,該凸起即為限位配合部213,本體11向遠離安裝槽21的側壁的方向凹陷形成相應的卡槽,該卡槽即為限位部12,將螺母I裝入安裝槽21后,凸起插入卡槽中,通過凸起與卡槽的配合,實現(xiàn)螺母I在面殼2上的固定。
[0071]優(yōu)選地,凸起上設有導向斜面,卡槽上設有相應的導向斜面,例如圖8和圖9中,凸起沿上下方向的截面呈圓弧形,相應的卡槽沿上下方向的截面呈圓弧形,提高凸起插入卡槽內(nèi)的順暢度。
[0072]優(yōu)選地,凸起為彈性凸起,例如在安裝槽21的側壁的內(nèi)壁面上開設容納槽,容納槽的開口朝向本體11,容納槽內(nèi)設有凸起,在容納槽的槽底壁(與開口相對的槽壁)與凸起之間設置彈性件,凸起在彈性件的作用下能夠伸出或縮回至容納槽,螺母I裝入安裝槽21內(nèi)后,彈性凸起彈出并卡入卡槽,實現(xiàn)螺母I在面殼2上的固定,且彈性凸起能夠提升凸起插入卡槽內(nèi)的順暢度。
[0073]當然,也可以是本體11向靠近安裝槽21的側壁的方向凸出形成限位部12,安裝槽21的側壁向遠離本體11的方向凹陷形成限位配合部213。
[0074]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的螺母I在面殼2上的固定結構、電池蓋和螺釘。電池蓋設置在面殼2上,電池蓋上設有通孔;螺釘穿過通孔和螺母I上的螺紋孔13,以連接面殼2和電池蓋。
[0075]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電池蓋上設有通孔,電池蓋蓋設在面殼2上后,螺釘依次穿過通孔和螺紋孔13,實現(xiàn)面殼2與電池蓋的固定連接。由于移動終端包括第一個方面的實施例的螺母I在面殼2上的固定結構,因而具有第一個方面的實施例的螺母I在面殼2上的固定結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0076]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螺母I在面殼2上的固定結構,螺母I裝入安裝槽21后,通過限位部12與限位配合部213的配合,能夠實現(xiàn)對螺母I的限位作用,避免螺母I相對于面殼2沿Z向的運動,固定結構簡單,成本低。
[0077]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多個”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規(guī)定或說明,術語“連接”、“固定”等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或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0078]本說明書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單元必須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0079]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8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用于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母,所述螺母具有本體和設置在所述本體上的限位部,所述本體上具有螺紋孔;和面殼,所述面殼上開設有用于安裝所述螺母的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側壁上設有限位配合部,所述限位部與所述限位配合部相配合,以限制所述螺母相對于所述面殼的運動。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體向靠近所述安裝槽的側壁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限位部; 所述安裝槽包括相對設置且相連通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橫截面積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橫截面積,所述第一端部與所述第二端部的連接處形成所述限位配合部,所述螺母從所述第一端部的開口裝入所述安裝槽后,所述限位部與所述限位配合部相抵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與所述安裝槽間隙配合。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屏幕,所述屏幕覆設在所述面殼上,并封蓋所述第一端部的開口,以使所述螺母裝入所述安裝槽后,所述螺母靠近所述屏幕的一端與所述屏幕相抵接。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殼上開設有用于安裝所述屏幕的一端開口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槽底壁,所述安裝槽開設在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上。6.根據(jù)權利要求2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體延伸形成兩個所述限位部,兩個所述限位部相對設置;或者,所述本體周向延伸形成所述限位部。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體向遠離所述安裝槽的側壁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限位部,所述安裝槽的側壁向靠近所述本體的方向凸出形成所述限位配合部;或者, 所述本體向靠近所述安裝槽的側壁的方向凸出形成所述限位部,所述安裝槽的側壁向遠離所述本體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限位配合部。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和7中任一項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動終端包括電池蓋,所述電池蓋設置在所述面殼上,并通過螺釘與所述螺母相連接,所述安裝槽靠近所述電池蓋的側壁上開設有螺釘避讓槽,所述螺釘避讓槽與所述螺紋孔相對設置。9.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和7中任一項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為兩個,兩個所述螺母沿所述面殼的寬度方向相對設置,所述面殼上開設有分別安裝兩個所述螺母的兩個所述安裝槽。10.一種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螺母在面殼上的固定結構; 電池蓋,所述電池蓋設置在所述面殼上,所述電池蓋上設有通孔;和 螺釘,所述螺釘穿過所述通孔和所述螺母上的螺紋孔,以連接所述面殼和所述電池蓋。
【文檔編號】H04M1/02GK106060205SQ201610606304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7月28日
【發(fā)明人】張志海, 毛軍峰
【申請人】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