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子裝置及其轉動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子裝置及其轉動結構,特別涉及一種具有小型化轉動結構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在一般具有可折疊底座的電子裝置中,可折疊底座通常由一轉動結構與電子裝置的本體連接,通過該轉動結構,可折疊底座可被收起而有利于運送;而且在一般使用時,可折疊底座也能正常地通過轉動結構,傾斜到所需要的工作角度。
圖1a、1b表示已有的轉動結構1的示意圖,具有一基底2、一旋轉臂3、以及一移動件4。在一般使用時,移動件4的阻擋片5穿過底座2的孔2a、并與旋轉臂3的一表面6接觸,使旋轉臂3僅可在θ1的角度范圍內旋轉;當要折疊電子裝置的底座時,將移動件4沿如圖1a所示箭頭A的方向移動,使其阻擋片5與孔2a分離,因此旋轉臂3可在θ2的角度范圍內旋轉,而可將底座折疊收起而有利于運送。
然而,如果將已有的轉動結構應用在底座小型化的電子裝置中時,由于空間限制,將使其無法使用,進一步地,在空間狹小的情況下,已有的轉動結構可能因為強度不夠而造成損壞;另外,在已有的轉動結構中,移動件的移動方向為由內朝外,此也與一般使用者的習慣方向相反而造成不便。
而且,在臺灣專利申請案第091205210號以及第091205211號中,也公開了與上述已有的轉動結構類似的設計。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轉動結構可被小型化。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動結構,其可在不受空間限制的情況下,具有足夠的強度。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轉動結構,其包括一基底、一固定軸、一旋轉組件、以及一移動組件。其中,基底中形成一孔,與固定軸結合;固定軸設置在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滑槽。旋轉組件以可在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和一第三位置之間旋轉的方式設置在固定軸上,且具有一第二滑槽。移動組件以可在一第四位置和一第五位置之間移動的方式設置在固定軸中,且具有一第一嵌合部,而第一嵌合部設置在第一滑槽內。當移動組件位于第四位置時,第一嵌合部還被設置在在第二滑槽中,使旋轉組件僅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當移動組件位于第五位置時,第一嵌合部與第二滑槽分離,使旋轉組件可旋轉到第三位置。
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旋轉組件還包括一旋轉臂和一墊片,其中旋轉臂設置在固定軸上,且具有一第三滑槽。墊片上形成一第二嵌合部,通過第二嵌合部位在第三滑槽中,墊片與旋轉臂結合。
在另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移動組件還包括一移動軸、一阻擋件、一彈性構件、以及一螺帽。固定軸中形成一通孔,而移動軸穿過通孔而設置在固定軸中。阻擋件設置在移動軸上。彈性構件設置在移動軸上,用以使移動組件返回到第四位置,且可為一壓縮彈簧。螺帽與移動軸結合,用以使阻擋件固定在移動軸上。
在另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轉動結構還包括一止動件、一定位件、以及一轉軸,其中止動件設置在固定軸上,用以限制旋轉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間旋轉。定位件設置在固定軸上,且與基底結合,而轉軸設置在基底上,且旋轉組件可在其上旋轉。
還有在本發(fā)明中,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一底座、一基底、一固定軸、一旋轉組件、一本體、以及一移動組件。其中,基底與底座結合,而固定軸設置在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滑槽。旋轉組件以可在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和一第三位置之間旋轉的方式設置在固定軸上,且具有一第二滑槽。本體與旋轉組件結合,而移動組件以可在一第四位置和一第五位置之間移動的方式設置在固定軸中,并具有一嵌合部,且嵌合部設置在第一滑槽內。當移動組件位于第四位置時,嵌合部也設置在第二滑槽中,使旋轉組件僅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當移動組件位于第五位置時,嵌合部與第二滑槽分離,使旋轉組件可旋轉到第三位置。
為了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面特舉一優(yōu)選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其中圖1a為已有的轉動結構的前視圖;圖1b為已有的轉動結構的側視圖;圖2a為本發(fā)明的轉動結構的一立體圖,其中旋轉組件位于第一位置且移動組件位于第四位置;圖2b為本發(fā)明的轉動結構的另一立體圖,其中旋轉組件位于第二位置;圖2c為本發(fā)明的轉動結構的分解圖;圖2d為圖2c中的轉動結構的前視圖;圖2e為圖2a中的轉動結構的部分后視圖;圖3a為本發(fā)明的轉動結構的另一立體圖,其中移動組件位于第五位置;以及圖3b為本發(fā)明的轉動結構的另一立體圖,其中旋轉組件位于第三位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2a、2b顯示本發(fā)明的轉動結構100,其包括一基底10、一固定軸20、一旋轉組件30、一移動組件40、一止動件50、一定位件60、一轉軸70、兩個墊片80、以及一螺母90?;?0作為轉動結構100的底部,且在其中形成一孔11,用以與固定軸20結合。
如圖2d所示,固定軸20經由孔11與基底10結合。固定軸20中形成一通孔20b與一個一體成形的突出部21a,而在突出部21a的一側面上形成有一第一滑槽21。
旋轉組件30設置在固定軸20和轉軸70上,且旋轉組件30可在一第一位置(如圖2a所示)、一第二位置(如圖2b所示)、和一第三位置(如圖3b所示)之間旋轉。旋轉組件30還包括一旋轉臂31和一墊片32。旋轉臂31設置在固定軸20上,且具有一第二滑槽311和一第三滑槽312;而墊片32是為了強度考慮而被設置在固定軸20上,且在其上形成一第二嵌合部322。通過將第二嵌合部322位于第三滑槽312中,墊片32可與旋轉臂31結合而同步旋轉。另外,應了解墊片32的位置如圖2a所示,位于固定軸20的突出部21a和旋轉臂31之間,至于在圖2c、2d所放置的墊片32位置,只是為了方便說明。
而且,第二滑槽311包含在旋轉臂31上的滑槽部311a和墊片32的滑槽部311b。當旋轉組件30位于第一位置時,如圖2a所示,移動組件40的第一嵌合部421與第二滑槽311的一第一表面314接觸。而當旋轉組件30旋轉到第二位置時,如圖2b所示,移動組件40的第一嵌合部421與第二滑槽311的一第二表面315接觸。
如圖2a、2b、3a、3b所示,移動組件40以可在一第四位置(如圖2a、2b所示)和一第五位置(如圖3a、3b所示)之間移動的方式設置在固定軸20上。移動組件40包括一移動軸41、一阻擋件42、一彈性構件43、以及一螺帽44。移動軸41穿過固定軸20的通孔20b而被設置在固定軸20中。阻擋件42通過螺帽44而被設置在移動軸41。阻擋件42上形成有一第一嵌合部421,而第一嵌合部421設置在固定軸20的第一滑槽21內。彈性構件43設置在移動軸41上,用以使移動組件40返回到第四位置,且彈性構件43可為一壓縮彈簧。螺帽44與移動軸41結合,并使阻擋件42被固定在移動軸41上。
旋轉臂31還包含一接觸部313。此外,止動件50設置在固定軸20上。止動件50上形成有一缺口51,用以限制旋轉組件30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間旋轉。進一步地,當旋轉組件30位于第一位置時,如圖2e所示,旋轉臂31的接觸部313與缺口51的一第三表面511接觸。當旋轉組件30旋轉到第三位置時,如圖3b所示,旋轉臂31的接觸部313與缺口51的一第四表面512接觸。
定位件60也設置在固定軸20上,以一突出部60a與基底10結合,因此可輔助將固定軸20固定在基底10上。轉軸70設置在基底10上,位于固定軸20的相對側上,而旋轉組件30可在轉軸70上旋轉。
兩個墊片80可調整轉動結構100的整體厚度,而螺母90可用以將墊片80固定在基底10上。
另外,應了解,當轉動結構100被應用在一可折疊式電子裝置中時,基底10與電子裝置的底座結合,而旋轉組件30與電子裝置的本體結合,通過轉動組件100,電子裝置的底座可相對于本體旋轉而被折疊。
本發(fā)明的轉動結構100的構成如上所述,以下說明其動作原理。
移動組件40可在一第四位置與一第五位置移動。如圖2a與圖2b所示,當在一般使用時,移動組件40位于第四位置。此時阻擋件42的第一嵌合部421位于旋轉組件30的第二滑槽311中,而使旋轉組件30僅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當電子裝置欲折疊時,如圖3a與圖3b所示,將移動組件40的移動軸41沿箭頭B的方向移動,使移動組件40移動至第五位置(參考圖3a),此時第一嵌合部421與第二滑槽311分離,使旋轉組件40可被旋轉到第三位置(參考圖3b),而可折疊收起該電子裝置并有利于運送。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滑槽21為一體成形在固定軸20的突出部21a上,因此其厚度可增加(例如,突出部21a比圖1b中與阻擋片5接觸的鐵件17厚),因此,不僅可抵抗不當?shù)募袅ζ茐?,同時并不增加轉動結構的空間,甚至可縮小轉動結構的空間同時加厚突出部21a。
總之,通過本發(fā)明的轉動結構,不僅可保持既定的強度,同時其設置也不受空間的限制。
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了上述的公開,但是這并不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可作出一些變動與改進,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轉動結構,包括一基底;一固定軸,設置在該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滑槽;一旋轉組件,以可在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和一第三位置之間旋轉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固定軸上,且具有一第二滑槽;以及一移動組件,以可在一第四位置和一第五位置之間移動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固定軸中,且具有一第一嵌合部,所述第一嵌合部設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內;其中,當所述移動組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時,所述第一嵌合部還被設置在所述第二滑槽中,使所述旋轉組件僅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間旋轉;而當所述移動組件位于所述第五位置時,所述第一嵌合部與所述第二滑槽分離,使所述旋轉組件可旋轉到所述第三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動結構,其中所述旋轉組件還包括一旋轉臂,設置在所述固定軸上,且具有所述第二滑槽;以及一墊片,與所述旋轉臂結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動結構,其中所述旋轉臂上具有一第三滑槽,且所述墊片上形成一第二嵌合部,通過所述第二嵌合部位在所述第三滑槽中,所述墊片與所述旋轉臂結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動結構,其中所述移動組件還包括一移動軸,設置在所述固定軸中;以及一阻擋件,設置在所述移動軸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動結構,其中所述移動組件還包括一彈性構件,設置在所述移動軸上,使所述移動組件返回到所述第四位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轉動結構,其中所述彈性構件為一壓縮彈簧。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動結構,其中所述移動組件還包括一螺帽,與所述移動軸結合,使所述阻擋件固定在所述移動軸上。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動結構,其中所述固定軸中形成一通孔,而所述移動軸穿過所述通孔。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動結構,其中所述基底中形成一孔,與所述固定軸結合。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動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止動件,設置在所述固定軸上,用以限制所述旋轉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間旋轉;以及一定位件,設置在所述固定軸上,且與所述基底結合。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動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轉軸,設置在所述基底上,且所述旋轉組件可在其上旋轉。
12.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底座;一基底,與所述底座結合;一固定軸,設置在所述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滑槽;一旋轉組件,以可在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和一第三位置之間旋轉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固定軸上,且具有一第二滑槽;一本體,與所述旋轉組件結合;以及一移動組件,以可在一第四位置和一第五位置之間移動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固定軸中,并具有一第一嵌合部,且所述第一嵌合部設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內;其中,當所述移動組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時,所述第一嵌合部也設置在所述第二滑槽中,使所述旋轉組件僅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間旋轉;當所述移動組件位于所述第五位置時,所述第一嵌合部與所述第二滑槽分離,使所述旋轉組件可旋轉到所述第三位置。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旋轉組件還包括一旋轉臂,設置在所述固定軸上,且具有所述第二滑槽;以及一墊片,與所述旋轉臂結合。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旋轉臂上具有一第三滑槽,且所述墊片上形成一第二嵌合部,通過所述第二嵌合部位于所述第三滑槽中,所述墊片與所述旋轉臂結合。
15.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移動組件還包括一移動軸,設置在所述固定軸中;以及一阻擋件,設置在所述移動軸上。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移動組件還包括一彈性構件,設置在所述移動軸上,使所述移動組件返回到所述第四位置。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彈性構件為一壓縮彈簧。
18.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移動組件還包括一螺帽,與所述移動軸結合,使所述阻擋件固定在所述移動軸上。
19.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固定軸中形成一通孔,而所述移動軸穿過所述通孔。
20.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基底中形成一孔,與所述固定軸結合。
21.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止動件,設置在所述固定軸上,用以限制所述旋轉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間旋轉;以及一定位件,設置在所述固定軸上,且與所述基底結合。
22.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轉軸,設置在所述基底上,且所述旋轉組件可在其上旋轉。
全文摘要
一種電子裝置及其轉動結構,其中轉動結構包括一基底、一固定軸、一旋轉組件、以及一移動組件,固定軸設置在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滑槽;旋轉組件以可在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和一第三位置之間旋轉的方式設置在固定軸上,且具有一第二滑槽;移動組件以可在一第四位置和一第五位置之間移動的方式設置在固定軸中,且具有一嵌合部,其設置在第一滑槽內;當移動組件位于第四位置時,嵌合部還被設置在第二滑槽中,使旋轉組件僅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當移動組件位于第五位置時,嵌合部與第二滑槽分離,使旋轉組件可旋轉到第三位置。
文檔編號H05K7/16GK1642397SQ20041000188
公開日2005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04年1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月15日
發(fā)明者周英吉, 隨建華 申請人: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