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桿式行程放大升降立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連桿式行程放大升降立柱。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人們經常用到升降式的工作臺,這種升降 式的工作臺一般 是由升降式的立柱支撐的?,F有的升降式立柱結構復雜,用于比較輕載的升降式工作臺時 沒有行程放大功能,需要立柱的原始高度很高,給人們生產和生活帶來不便。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原始高度低、行程大的連桿式行程放大升 降立柱,能很好的解決上述問題。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方案是一種連桿式行程放大升降立柱,它包括 外導套、中導套、內導套、連桿機構和動力源,所述的中導套可滑動的套在所述的內導套的 外壁上,所述的外導套可滑動的套在所述的中導套的外壁上,所述的連桿機構包括第一連 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所述的第一連桿的一端部通過第一軸鉸接在所述的內導套上、另 一端部與所述的第二連桿的一端部通過第二軸相鉸接,所述的第三連桿的一端部通過第三 軸鉸接在所述的外導套上、另一端部與所述的第二連桿的另一端部通過第四軸相鉸接;所 述的第二連桿的中部與所述的中導套通過中部鉸接軸相鉸接;所述的中部鉸接軸、第一軸、 第二軸、第三軸、第四軸的軸心線彼此平行;所述的動力源與所述的中部鉸接軸相固定連接 并可推動所述的中部鉸接軸上下移動。優(yōu)選地,所述的內導套與所述的中導套之間設有摩擦塊,所述的中導套與所述的 外導套之間也設有摩擦塊。優(yōu)選地,所述的連桿機構還包括第四連桿、第五連桿和第六連桿,所述的第四連桿 的一端也通過所述的第一軸鉸接在所述的內導套上,另一端與所述的第五連桿的一端通過 第五軸相鉸接,所述的第六連桿的一端也通過所述的第三軸鉸接在所述的外導套上,另一 端與所述的第五連桿的另一端通過第六軸相鉸接;所述的第五連桿的中部與所述的中導套 和所述的第二連桿通過所述的中部鉸接軸鉸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五軸、第六軸的軸心線都 和所述的第一軸的軸心線相平行;所述的第四連桿與所述的第一連桿對稱,所述的第五連 桿與所述的第二連桿對稱,所述的第六連桿與所述的第三連桿對稱。優(yōu)選地,所述的動力源包括氣缸,所述的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的中部鉸接軸相固 定連接。由于本發(fā)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方案,其優(yōu)點在于該連桿式行程放大升降立柱以 連桿機構為行程放大機構,立柱所受側力由導套與摩擦塊承受,從而避免了連桿機構因受 側矩而降低其穩(wěn)定性。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原始高度低,形成大,適合用于輕載的升降平臺。
附圖1為本發(fā)明的拆分立體圖;附圖2為本發(fā)明的連桿式行程放大升降立柱在最低位置時的示意圖;附圖3為本發(fā)明的連桿式行程放大升降立柱在最高位置時的示意圖。其中1、內導套;2、中導套;3、外導套;4、連桿機構;41、第一連桿;42、第二連桿;43、第三連桿;44、第四連桿;45、第五連桿;46、第六連桿;5、動力源;6、摩擦塊;7、中部鉸 接軸;81、第一軸;82、第二軸;83、第三軸;84、第四軸;85、第五軸;86、第六軸。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如附圖1所示,一種連桿式行程放大升降立柱,它包括外導套3、中導套2、內導套 1、連桿機構4和動力源5,所述的內導套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的中導套2可滑動的套在所 述的內導套1的外壁上,所述的外導套3可滑動的套在所述的中導套2的外壁上,所述的連 桿機構4包括第一連桿41、第二連桿42、第三連桿43,所述的第一連桿41的一端部通過第 一軸81鉸接在所述的內導套1上、另一端部與所述的第二連桿42的一端部通過第二軸82 相鉸接,所述的第三連桿43的一端部通過第三軸83鉸接在所述的外導套3上、另一端部與 所述的第二連桿42的另一端部通過第四軸84相鉸接;所述的第二連桿42的中部與所述的 中導套2通過中部鉸接軸7相鉸接;所述的中部鉸接軸7、第一軸81、第二軸82、第三軸83、 第四軸84的軸心線彼此平行;所述的動力源5包括氣缸,所述的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的中 部鉸接軸7相固定連接,所述的動力源5可推動所述的中部鉸接軸7上下移動。所述的內 導套1與所述的中導套2之間設有摩擦塊6,所述的中導套2與所述的外導套3之間也設有 摩擦塊6。如附圖2、3所示,所述的連桿機構4還可以包括第四連桿44、第五連桿45和第六 連桿46,所述的第四連桿44的一端也通過所述的第一軸81鉸接在所述的內導套1上,另 一端與所述的第五連桿45的一端通過第五軸85相鉸接,所述的第六連桿46的一端也通過 所述的第三軸83鉸接在所述的外導套3上,另一端與所述的第五連桿45的另一端通過第 六軸86相鉸接;所述的第五連桿45的中部與所述的中導套2和所述的第二連桿42通過所 述的中部鉸接軸7鉸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五軸85、第六軸86的軸心線都和所述的第一軸81 的軸心線相平行;所述的第四連桿44與所述的第一連桿41對稱,所述的第五連桿45與所 述的第二連桿42對稱,所述的第六連桿46與所述的第三連桿43對稱。當所述的動力源5的活塞桿向上移動較小的位移時,通過所述的中部鉸接軸7的 連接,所述的中導套2、第二連桿42、第五連桿45 —起向上移動,由于連桿間的相互作用,所 述的外導套3就可上升較大位移。該連桿式行程放大升降立柱以連桿機構4為行程放大機構,立柱所受側力由內導 套1、中導套2和外導套3與摩擦塊6承受,從而避免了連桿機構4因受側矩而降低其穩(wěn)定 性。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原始高度低,形成大,適合用于輕載的升降平臺。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 士能夠了解本發(fā)明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fā)明 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一種連桿式行程放大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導套(3)、中導套(2)、內導套(1)、連桿機構(4)和動力源(5),所述的中導套(2)可滑動的套在所述的內導套(1)的外壁上,所述的外導套(3)可滑動的套在所述的中導套(2)的外壁上,所述的連桿機構(4)包括第一連桿(41)、第二連桿(42)、第三連桿(43),所述的第一連桿(41)的一端部通過第一軸(81)鉸接在所述的內導套(1)上、另一端部與所述的第二連桿(42)的一端部通過第二軸(82)相鉸接,所述的第三連桿(43)的一端部通過第三軸(83)鉸接在所述的外導套(3)上、另一端部與所述的第二連桿(42)的另一端部通過第四軸(84)相鉸接;所述的第二連桿(42)的中部與所述的中導套(2)通過中部鉸接軸(7)相鉸接;所述的中部鉸接軸(7)、第一軸(81)、第二軸(82)、第三軸(83)、第四軸(84)的軸心線彼此平行;所述的動力源(5)與所述的中部鉸接軸(7)相固定連接并用于推動所述的中部鉸接軸(7)上下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桿式行程放大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導套(1) 與所述的中導套⑵之間設有摩擦塊(6),所述的中導套(2)與所述的外導套(3)之間也設 有摩擦塊(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桿式行程放大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桿機構(4) 還包括第四連桿(44)、第五連桿(45)和第六連桿(46),所述的第四連桿(44)的一端也通 過所述的第一軸(81)鉸接在所述的內導套(1)上,另一端與所述的第五連桿(45)的一端 通過第五軸(85)相鉸接,所述的第六連桿(46)的一端也通過所述的第三軸(83)鉸接在所 述的外導套(3)上,另一端與所述的第五連桿(45)的另一端通過第六軸(86)相鉸接;所述 的第五連桿(45)的中部與所述的中導套(2)和所述的第二連桿(42)通過所述的中部鉸接 軸(7)鉸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五軸(85)、第六軸(86)的軸心線都和所述的第一軸(81)的 軸心線相平行;所述的第四連桿(44)與所述的第一連桿(41)對稱,所述的第五連桿(45) 與所述的第二連桿(42)對稱,所述的第六連桿(46)與所述的第三連桿(43)對稱。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桿式行程放大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源(5) 包括氣缸,所述的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的中部鉸接軸(7)相固定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連桿式行程放大升降立柱,它包括外導套、中導套、內導套、連桿機構和動力源,中導套可滑動的套在內導套的外壁上,外導套可滑動的套在中導套的外壁上,連桿機構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一連桿的一端部通過第一軸鉸接在內導套上、另一端部與第二連桿的一端部通過第二軸相鉸接,第三連桿的一端部通過第三軸鉸接在外導套上、另一端部與第二連桿的另一端部通過第四軸相鉸接;第二連桿的中部與中導套通過中部鉸接軸相鉸接;動力源與中部鉸接軸相固定連接。導套之間設有摩擦塊。該立柱以連桿機構為行程放大機構,立柱所受側力由導套與摩擦塊承受,結構簡單,原始高度低,行程大,適合用于輕載的升降平臺。
文檔編號B66F19/00GK101817490SQ20091025914
公開日2010年9月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7日
發(fā)明者陳利忠 申請人:陳利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