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軟性電路板結構以及軟性電路板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軟性電路板結構以及用于制造該軟性電路板結構的軟性電路板材料,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具有補強板的軟性電路板結構以及用于制造該軟性電路板結構的軟性電路板材料。
背景技術:
參考圖1至圖3,一種傳統(tǒng)的軟性電路板結構100包括長條形的軟性電路板110, 該軟性電路板110具有上表面114和下表面116,在上表面116的縱向端118上,貼附有硬材質(zhì)的補強板130,該補強板130為矩形,并且邊緣與軟性電路板110的邊緣對齊。此外, 補強板130具有延伸出平行板面的一對突耳132,而軟性電路板110也具有對應的一對突耳112,該突耳112與突耳132黏合,并且兩者的邊緣也對齊。在軟性電路板110的下表面 116的該縱向端118上,設置有多個金屬接點120。參考圖4,上述軟性電路板結構110能夠利用連接器200與其它組件耦接。連接器200具有前端210、后端220以及上蓋230,當上蓋230掀起后,軟性電路板結構100可以從連接器200的前端210置入連接器200內(nèi),使得軟性電路板110上的接點120與連接器 200的對應接點接觸(未顯示)。而將要與軟性電路板110耦接的組件,則可以插入連接器 200的后端220,因此連接器200達到與軟性電路板110耦接的目的。而連接器200還包括一對卡鉤240,該卡鉤240設置于連接器200的前端210的兩側。參考圖5,當軟性電路板結構100與連接器200連接時,除了利用上蓋230蓋上后所提供的夾持力來防止被拉出連接器200之外,連接器200上的卡鉤240更加可以抵住補強板130上的突耳132,使得軟性電路板結構100無法任意地從連接器200中拉出。參考圖6,上述軟性電路板結構100的制造方法為先將大塊的補強板貼附在軟性電路板材料310上,然后再裁切成多塊所要的軟性電路板結構100。然而,由于軟性電路板 110具有突耳112,在裁切過程中,會丟棄掉許多軟性電路板材料,因此造成材料成本的增加。舉例來說,一片30mm寬的軟性電路板材料,其一排僅可以裁切出四塊寬度為7mm 具有一對突耳112的軟性電路板結構100,而在圖中網(wǎng)狀部分的廢料,最后將無法使用而丟棄。因此,需要提出一種新的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軟性電路板結構,該軟性電路板不具有突耳結構,以減少裁切后產(chǎn)生的廢料,由此降低生產(chǎn)成本。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結構,該軟性電路板結構包括軟性電路板,該軟性電路板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縱向端;多個接點,該多個接點設置于所述軟性電路板的下表面的縱向端上;補強板,該補強板貼附于所述軟性電路板的上表面的縱向端上;以及一對突耳,該對突耳分別從所述補強板的一對側邊延伸出,其中,該軟性電路板的側邊的邊緣與所述補強板的側邊的邊緣對齊。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用于制造上述軟性電路板的軟性電路板材料,其中,該軟性電路板材料在寬度方向上一排可裁切出五片該軟性電路板。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下文將配合所附圖示,做出詳細說明。此外,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中,相同的構件以相同的符號表示,在此先做說明。
圖1為傳統(tǒng)的軟性電路板結構的立體圖;圖2為傳統(tǒng)的軟性電路板結構的俯視圖;圖3為傳統(tǒng)的軟性電路板結構的仰視圖;圖4為傳統(tǒng)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立體圖;圖5為圖1所示的軟性電路板結構與圖4所示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組合圖;圖6為用于制造圖1所示的軟性電路板結構的軟性電路板材料;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結構的立體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結構的俯視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結構的仰視圖;圖10為用于制造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結構的軟性電路板材料。附圖標記說明100軟性電路板結構112 突耳116下表面120 接點132 突耳210 前端230 上蓋400軟性電路板結構414上表面418縱向端430補強板510軟性電路板材料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7至圖9,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結構400包括長條狀的軟性電路板 410,該軟性電路板410具有上表面414和下表面416,在上表面416的縱向端418上,貼附有硬材質(zhì)的補強板430,該補強板430為矩形,并且其側邊的邊緣與軟性電路板410的側邊的邊緣對齊。此外,補強板430的側邊分別延伸出有平行板面的一對對稱設置的突耳432, 而軟性電路板410則不具有與該突耳432相對應的結構,即軟性電路板410不具有與突耳 432黏合的結構。在軟性電路板410的下表面416的該縱向端418上,設置有多個金屬接點 420。同樣地,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結構400能夠利用圖4所示的連接器200與其
110軟性電路板 114上表面 118縱向端 130補強板 200連接器 220后端
310軟性電路板材料 410軟性電路板 416下表面 420接點 432突耳
4它組件耦接。當連接器200的上蓋230掀起后,軟性電路板結構400可以從連接器200的前端210置入連接器200內(nèi),使得軟性電路板410上的接點420與連接器200的對應接點接觸。而將要與軟性電路板410耦接的組件,則可以插入連接器200的后端220,因此連接器200達到與軟性電路板410耦接的目的。當軟性電路板結構400與連接器200連接時,除了利用上蓋230蓋上后所提供的夾持力來防止被拉出連接器200之外,連接器200上的卡鉤240也可以抵住補強板430上的突耳432,使得軟性電路板結構400無法任意地從連接器200中拉出。參考圖10,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410同樣也是用一大片的軟性電路板材料 510裁切而成。與傳統(tǒng)的軟性電路板結構100不同的是,由于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410 并不具有與補強板430的突耳432相對應的結構,相同面積的軟性電路板材料,可以裁切出較多片的軟性電路板410。舉例來說,與圖6相比較,同樣一片30mm寬的軟性電路板材料, 其一排可以裁切出五片寬度為5. 5mm不具有突耳結構的軟性電路板410,顯而易見,裁切后的廢料得以減少。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結構,由于該軟性電路板不具有突耳結構,因而可以減少裁切后產(chǎn)生的廢料,由此降低生產(chǎn)成本。雖然本實用新型已經(jīng)以前述實施方式進行揭示,然而上述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更動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軟性電路板結構,該軟性電路板結構包括軟性電路板,該軟性電路板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縱向端;多個接點,該多個接點設置于所述軟性電路板的下表面的縱向端上;補強板,該補強板貼附于所述軟性電路板的上表面的縱向端上;以及一對突耳,該對突耳分別從所述補強板的一對側邊延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軟性電路板的側邊的邊緣與所述補強板的側邊的邊緣對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性電路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耳平行于所述補強板的板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性電路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強板的材質(zhì)為硬材質(zhì)。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性電路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耳為對稱設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性電路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點為金屬接點。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性電路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軟性電路板結構用于置入連接器內(nèi)。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軟性電路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器具有一對卡鉤,所述突耳用于抵在所述卡鉤上。
8.一種用于制造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軟性電路板的軟性電路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軟性電路板材料在寬度方向上一排能夠裁切出五片所述軟性電路板。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軟性電路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軟性電路板材料的寬度為 3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軟性電路板結構,該軟性電路板結構包括軟性電路板,該軟性電路板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縱向端;多個接點,該多個接點設置于該軟性電路板的下表面的縱向端上;補強板,該補強板貼附于所述軟性電路板的上表面的縱向端上;以及一對突耳,該對突耳分別從所述補強板的一對側邊延伸出,其中所述軟性電路板的側邊的邊緣與所述補強板的側邊的邊緣對齊。
文檔編號H05K1/02GK201947531SQ20102060773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10日
發(fā)明者吳許合, 蔡羽 申請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