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起重機及其副臂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起重機的副臂機構。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副臂機構的起重機。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各類大型工程逐漸增多,市場對于各類大型工程機械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起重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工程機械,適用于建筑工地的吊裝作業(yè),可進行挖土、 夯土、打樁等多種作業(yè),起重機由動力裝置、工作機構以及動臂、轉臺、底盤等組成。起重機的動臂包括相互連接的起重臂和副臂機構;副臂機構是增加起重機作業(yè)高度的一種桁架式結構,其安裝于起重臂的臂頭,副臂機構包括連接架、旋轉架、基本副臂和末節(jié)副臂等。請參考圖1和圖2,圖1為現有技術中副臂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拉板的結構示意圖。下面簡要介紹這種副臂機構在工作過程中的缺陷。如圖1和圖2所示,該副臂機構包括連接架1'、旋轉架2'和拉板3',連接架1' 與起重臂連接,旋轉架2'與基本副臂連接,拉板3'連接于連接架1'和旋轉架2'之間; 拉板3'包括插裝的第一拉板31'和第二拉板32',第一拉板31'和第二拉板32'在連接處設置有三組通孔,通過在不同通孔中插入銷軸,可以調節(jié)拉板3'的長度。當副臂機構下放時,旋轉架2'繞連接架Γ順時針旋轉,通過調節(jié)拉板3'的長度調節(jié)旋轉架2'的工作轉角;當旋轉架2'的工作轉角達到最大的工況下回收副臂時,旋轉架2'繞連接架1'逆時針旋轉,此時拉板3'所承受的拉力消失,拉板3'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在連接銷軸處會出現一個角度,相連接第一拉板31'和第二拉板32'不再平行,如圖2所示,隨著副臂機構的回收,第一拉板31'會將第二拉板32'的上封板焊縫撕裂,造成事故。針對上述情況,現有技術中,通常依靠人工或者依靠輔助工具(例如輔助起重機) 將拉板3'托平,從而進行基本副臂的回收。然而,這樣的操作費時費力,并且容易對工作人員造成擠壓,缺乏安全性。因此,如何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改進副臂機構的結構,使得副臂機構操作安全可靠,并且在副臂機構回收過程中,能夠使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始終保持平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副臂機構,該副臂機構操作安全可靠, 并且能夠使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在副臂機構回收過程中始終保持平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包括上述副臂機構的起重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副臂機構,包括連接架、旋轉架和拉板,所述拉板包括相互鉸接的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所述旋轉架和所述拉板之間連接有頂桿裝置,所述頂桿裝置包括支架和連桿;所述支架一端鉸接于所述拉板,另一端鉸接于所述連桿;所述連桿遠離所述支架的一端鉸接于所述旋轉架;當所述拉板運行至預定的最大工作轉角時,所述支架的第二側板托住所述拉板的底面,所述第二側板位于所述支架的靠近所述第一拉板和所述第二拉板的鉸點的一側。優(yōu)選地,所述連桿包括鉸接于所述支架的第一連桿、鉸接于所述旋轉架的第二連桿,以及連接所述第一連桿和所述第二連桿的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桿和所述第二連桿設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紋,所述連接桿設有與所述第一連桿和所述第二連桿同時配合的內螺紋。優(yōu)選地,所述連接桿在兩端部固定連接有兩個螺母,所述連接桿通過兩個所述螺母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桿和所述第二連桿配合。優(yōu)選地,所述支架具有彎折結構,所述彎折結構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的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均設有兩個第一通孔,所述支架通過插裝于兩個所述第一通孔的兩個銷軸分別鉸接于所述拉板和所述連桿。優(yōu)選地,所述支架在所述銷軸的外端部均設有用于限制銷軸的固定部。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部具體為擋板;所述銷軸在位于所述支架外部的外端部設有銷軸帽,所述銷軸帽呈圓缺型且其半徑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半徑,所述擋板固定連接于所述支架的外側壁,且所述擋板的側壁貼合于所述銷軸帽的直線側。優(yōu)選地,所述擋板通過螺栓可拆卸連接于所述支架的外側壁,且所述螺栓和所述擋板之間還設有墊圈。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副臂機構,在旋轉架和拉板之間連接有頂桿裝置,頂桿裝置包括支架和連桿;支架一端鉸接于拉板,支架的另一端鉸接于連桿,連桿遠離支架的一端鉸接于旋轉架;當拉板按預定軌跡運行至最大工作轉角時,支架的一個側面托住拉板的底面。工作過程中,拉板、旋轉架、支架和連桿構成四桿運動機構,當副臂機構下放時,通過調節(jié)拉板上的銷軸插裝于不同通孔中,從而副臂機構進行變角度下放,支架隨拉板的長度的變化而旋轉;經過精確的運動學分析和計算,當拉板運行達到預定的最大工作轉角,需要回收副臂機構時,支架的一個側面平行于拉板的底面并托住該拉板的底面,使得在副臂機構回收過程中,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始終保持平行,避免了由于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的連接處在副臂回收過程中出現角度,從而引起第一拉板將第二拉板的上封板焊縫撕裂的現象。由此可見,上述結構的副臂機構,操作安全可靠,并且在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在副臂機構回收過程中始終保持平行,增強了副臂機構的工作可靠性。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起重機,包括起重臂;所述起重機包括上述的副臂機構,所述副臂機構可拆卸連接于所述起重臂。由于上述副臂機構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因此,包括該副臂機構的起重機也應當具有相同的技術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圖1為現有技術中副臂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拉板的結構示意圖;[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副臂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的頂桿裝置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圖3中的連桿的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3中的連桿的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3中的頂桿裝置的支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的平面主視圖;圖9為圖3中的頂桿裝置的零部件分解圖。其中,圖1至圖2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1'連接架;2'旋轉架;3'拉板;31'第一拉板;32'第二拉板;圖3至圖9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1連接架;2旋轉架;3拉板;4頂桿裝置;41支架;42連桿;43銷軸;411第一通孔; 412固定部;413螺栓;414墊圈;415第一立板;416第二立板;417第一側板;418第二側板; 419筋板;421第一連桿;422第二連桿;423連接桿;424螺母;431銷軸帽。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為提供一種副臂機構,該副臂機構操作安全可靠,并且能夠使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在副臂機構回收過程中始終保持平行。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核心為提供一種包括上述副臂機構的起重機。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3和圖4,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副臂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 3中的頂桿裝置的局部放大圖。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副臂機構,包括連接架1、旋轉架2、拉板3和頂桿裝置4。連接架1與起重機的起重臂連接,旋轉架2與起重機的基本副臂連接,拉板3連接于連接架1和旋轉架2之間;拉板3包括相互鉸接的第一拉板31和第二拉板32,第一拉板31和第二拉板32在連接處設置有三組通孔,通過在不同通孔中插入銷軸,可以調節(jié)拉板3的長度;頂桿裝置4連接于旋轉架2和拉板3之間,頂桿裝置4包括支架41和連桿42 ;支架41的一端鉸接于拉板3,支架41的另一端鉸接于連桿42,連桿42遠離支架41的一端鉸接于旋轉架2 ;當拉板3運行至預定的最大工作轉角時,支架41的第二側面418托住拉板3的底面,第二側板418位于支架41的靠近第一拉板 31和第二拉板32的鉸點的一側。工作過程中,拉板3、旋轉架2、支架41和連桿42構成四桿運動機構,當副臂機構下放時,通過調節(jié)拉板3上的銷軸插裝于不同通孔中,副臂機構進行變角度下放,支架41隨拉板3的長度的變化而旋轉;經過精確的運動學分析和計算,當拉板3運行達到預定的最大工作轉角,需要回收副臂機構時,支架41的第二側面418平行于拉板3的底面并托住該拉板3的底面,且該第二側板418位于支架41的靠近第一拉板31和第二拉板32的鉸點的一側。這使得在副臂機構回收過程中第一拉板31和第二拉板32始終保持平行,避免了由于第一拉板31和第二拉板32的連接處在副臂回收過程中出現角度,從而引起第一拉板31將第二拉板32的上封板焊縫撕裂的現象。
5[0040]由此可見,上述結構的副臂機構,操作安全可靠,并且能使第一拉板31和第二拉板32在副臂機構回收過程中始終保持平行,增強了副臂機構的工作可靠性。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說的“工作轉角”指的是拉板3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并未限定頂桿裝置4中支架41和連桿42的具體結構形式和具體連接方式, 事實上,無論支架41和連桿42采用何種結構,凡是包括支架41和連桿42,并且當拉板3運行至預定的最大工作轉角時,支架41的第二側板418托住拉板3的底面的副臂機構,均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還可以進一步設置上述頂桿裝置4的連桿42的具體結構。請參考圖5,圖5為圖3中的連桿的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連桿42可以包括鉸接于支架41的第一連桿421、鉸接于旋轉架2的第二連桿422,以及連接第一連桿421和第二連桿422的連接桿423 ;第一連桿421和第二連桿422開設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紋,連接桿423開設有與第一連桿421和第二連桿422同時配合的內螺紋。采用這種結構,連接桿423與第一連桿421、第二連桿422同時螺紋連接,通過連接桿423相對第一連桿421和第二連桿422的旋轉,可以調節(jié)連桿42的總長度,從而有效彌補制造誤差,能夠保證拉板3的工作轉角達到最大時,支架41與拉板3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避免在吊重過程中被拉板3壓壞,同時又能保證副臂機構回收時可以起到托住拉板3, 保持第一拉板31和第二拉板32平行的作用。上述連桿42還可以采用其他的結構形式,請參考圖6,圖6為圖3中的連桿的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在另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如圖6所示,上述連接桿423可以在兩端部固定連接有兩個螺母424,連接桿423通過兩個螺母似4分別與第一連桿421、第二連桿422配合連接。由于長桿的內螺紋深孔較難加工,采用螺母4M代替連接桿423的內螺紋,同樣可以達到調節(jié)連桿42總體長度的目的,并且使得連接桿423的加工簡單、制造方便,進一步節(jié)約了頂桿裝置4的加工成本。還可以進一步設置上述支架41的具體結構。請參考圖7和圖8,圖7為圖3中的頂桿裝置的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的平面主視圖。進一步的方案中,如圖7和圖8所示,上述支架41可以具有彎折結構,該彎折結構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立板415和第一立板416,第一立板415和第一立板416的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側板417和第二側板418,第一立板415和第一立板416均設有兩個第一通孔411,結合圖4,支架41通過插裝于兩個第一通孔411的兩個銷軸43分別鉸接于拉板 3和連桿42。采用這樣的結構,支架41能夠實現與拉板3和連桿42的鉸接,當拉板3處于最大工作轉角時,使第二側板418托住拉板3的底面,并且該結構簡單,具有加工制造方便的優(yōu)點。當然,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架41并不僅限于這種形狀,還可以為其他形狀,例如上述支架41還可以包括筋板419,筋板419同時連接于第二側板418、第一立板415和第二立板 416,能夠增加支架41的強度,防止支架41由于強度不夠被拉板3壓壞。還可以進一步設置上述支架41與拉板3和連桿42的具體鉸接形式。[0053]請參考圖9,圖9為圖3中的頂桿裝置的零部件分解圖。在另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如圖9所示,支架41在銷軸43的外端部均設有用于限制銷軸43的固定部412。例如,該固定部412可以具體為擋板;銷軸43在位于支架41外部的外端部設有銷軸帽431,銷軸帽431呈圓缺型且其半徑大于通孔半徑,擋板固定連接于支架41的外側壁,且擋板的側壁貼合于銷軸帽431的直線側。采用這種結構,使用橫截面較大的銷軸帽431和擋板結合的方式能夠將銷軸43限制在第一通孔411內,使得支架41和拉板3、支架41和連桿42很好地鉸接,防止銷軸43從第一通孔411中脫落,保證了頂桿裝置4的工作可靠性。具體地,上述擋板可以通過螺栓413可拆卸連接于支架41的外側壁,且螺栓413 和擋板之間還設有墊圈414。在螺栓413和擋板之間設置墊圈414,主要是為了減小螺栓 413和擋板的磨損,起到保護螺栓413和擋板的作用。當然,上述固定部412并不僅限于擋板,還可以為其他部件。例如,固定部412還可以具體為彈簧卡;銷軸43可以在位于支架41外部的兩個外端部設有第二通孔,兩個第二通孔內均插裝有彈簧卡。彈簧卡包括相連接的直桿和彎桿,直桿貫穿第二通孔,彎桿在第二通孔外部環(huán)繞銷軸43,使得銷軸43不會從第一通孔411中脫落,從而保證了頂桿裝置4的
工作可靠性。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起重機,包括起重臂;起重機包括上述的副臂機構,所述副臂機構可拆卸連接于起重機的起重臂。由于上述副臂機構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因此,包括該副臂機構的起重機也應當具有相同的技術效果,在此不再贅述。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起重機及其副臂機構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 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副臂機構,包括連接架(1)、旋轉架( 和拉板(3),所述拉板C3)包括相互鉸接的第一拉板(31)和第二拉板(3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架(2)和所述拉板(3)之間連接有頂桿裝置G),所述頂桿裝置(4)包括支架Gl)和連桿0 ;所述支架Gl) —端鉸接于所述拉板(3),另一端鉸接于所述連桿0 ;所述連桿0 遠離所述支架Gl)的一端鉸接于所述旋轉架O);當所述拉板C3)運行至預定的最大工作轉角時,所述支架Gl)的第二側板(418)托住所述拉板(3)的底面,所述第二側板(418)位于所述支架Gl)的靠近所述第一拉板(31)和所述第二拉板(3 的鉸點的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副臂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G2)包括鉸接于所述支架 (41)的第一連桿G21)、鉸接于所述旋轉架O)的第二連桿G22),以及連接所述第一連桿(421)和所述第二連桿022)的連接桿023);所述第一連桿(421)和所述第二連桿(422) 設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紋,所述連接桿(42 設有與所述第一連桿(421)和所述第二連桿(422)同時配合的內螺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副臂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423)在兩端部固定連接有兩個螺母GM),所述連接桿(42 通過兩個所述螺母(424)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桿(421) 和所述第二連桿(42 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副臂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彎折結構,所述彎折結構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立板(415)和第二立板G16),所述第一立板(415) 和所述第二立板(416)的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側板(417)和第二側板G18),所述第一立板(415)和所述第二立板(416)均設有兩個第一通孔G11),所述支架Gl)通過插裝于兩個所述第一通孔Gll)的兩個銷軸03)分別鉸接于所述拉板(3)和所述連桿0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副臂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在所述銷軸03)的外端部均設有用于限制銷軸G3)的固定部01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副臂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12)具體為擋板;所述銷軸G3)在位于所述支架Gl)外部的外端部設有銷軸帽G31),所述銷軸帽(431)呈圓缺型且其半徑大于所述第一通孔Gll)半徑,所述擋板固定連接于所述支架Gl)的外側壁, 且所述擋板的側壁貼合于所述銷軸帽G31)的直線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副臂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通過螺栓(413)可拆卸連接于所述支架Gl)的外側壁,且所述螺栓G13)和所述擋板之間還設有墊圈014)。
8.—種起重機,包括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機包括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副臂機構,所述副臂機構可拆卸連接于所述起重臂。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副臂機構,包括連接架(1)、旋轉架(2)和拉板(3);旋轉架(2)和拉板(3)之間連接有頂桿裝置(4),頂桿裝置(4)包括支架(41)和連桿(42);支架(41)一端鉸接于拉板(3),另一端鉸接于連桿(42);連桿(42)遠離支架(41)的一端鉸接于旋轉架(2);當拉板(3)運行至預定的最大工作轉角時,支架(41)的第二側板(418)托住拉板(3)的底面,第二側板(418)位于支架(41)的靠近第一拉板(31)和第二拉板(32)的鉸點的一側。該機構能使第一拉板(31)和第二拉板(32)始終保持平行。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包括上述副臂機構的起重機。
文檔編號B66C23/683GK201952139SQ20102069651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31日
發(fā)明者潘虎, 王志, 賈體峰, 陳志燦 申請人: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