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電儀器光窗多點復位防護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電儀器光窗多點復位防護機構,尤其適用于公安、邊防、武警、機場等重要地點激光紅外夜視系統(tǒng)類光電儀器的光窗防護,也適用于其它需要多次使用的安防監(jiān)控類光電儀器光窗的防護,也可應用于其它需要對光窗進行多次使用、防護的光學鏡頭類光學儀器。
技術背景:目前,在光電儀器領域,需要對光窗防護多次使用時,主要采用螺紋連接或過盈配合的防護蓋設計。前者存在的主要缺陷:1、若用粗牙螺紋則增大了整機體積、重量和外形尺寸。2、若用細牙,因光窗面積大,則操作較困難,易滑牙。后者存在的主要缺陷:1、若用硬性材料,則對機身造成磨損,易失效。2、若用軟性材料,則需采用成型技術,成本高。而且,前后兩者都存在一個共同的缺點,防護蓋與機身分離,攜帶不便,易丟失。若用繩索等將防護蓋與機身連接,造成操作、使用不方便。針對光電儀器光窗的防護,要克服上述缺陷,尤其是類似這種100 200mm大光窗的多次防護,由于其體積大、重量重,機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是設計的難點。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將防護機構與光窗筒體連為一體,可反復使用,并實現(xiàn)多點復位的光電儀器光窗多點復位防護機構。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光電儀器光窗多點復位防護機構,包括用以固定在光窗筒體上的支架、防護蓋和彎臂,防護蓋固定在彎臂上,彎臂軸定位支架上,其特征是支架具有一與光窗筒體外沿吻合的底座和凸設在底座上的兩個同軸度的軸座,第一軸座開設有圓形通孔,第二軸座端面開設有直槽口 ;彎臂具有一軸套和與之連體用以固定防護蓋的固定座,所述軸套借助一與之相定位的內筒,軸定位在兩軸座間;內筒內依次安裝有扁頭、端面凸輪、彈簧和堵頭;所述的扁頭一端具有一與第二軸座直槽口吻合的扁平頭,另一端為帶圓弧面的扁圓頭,中間連體一圓盤,借助圓盤限制在內筒內側,而扁平頭穿過內筒的端部并插入所述的直槽口中,由第二軸座約束扁頭;端面凸輪徑向定位在內筒上,其端部的凸輪面抵觸在所述的扁圓頭上;堵頭固定在內筒的端部,使得彈簧保持端面凸輪的凸輪面始終抵觸在扁圓頭上。由凸輪面與扁圓頭配合,達成多點復位的功能。所述內筒軸向開設有長槽,鎖固在端面凸輪上的限位釘?shù)尼旑^和墊片沒設在該長槽之中,所述的墊片可在該長槽中做軸向滑動,保持端面凸輪軸向移動的靈活性。所述支架的前方固定一擋塊,該擋塊包設在光窗筒體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一軸座外設有座蓋。所述第一軸座和第二軸座的外端面上分別配設有裝飾蓋。所述端面凸輪的凸輪面在圓周上設有兩個對稱的凸輪,每個凸輪占用120度的圓心角,所述的凸輪處于120度圓心角的中部位置,兩側為與扁圓頭吻合的圓弧凹槽。使得彎臂能自動翻轉至兩個設計的角度上,形成可靠和穩(wěn)定的定位。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巧妙利用端面凸輪的特性,達成多點自動復位,且保持打開到位和關閉到位的可靠定位,根據(jù)需要也可設計成多點定位結構,以滿足不同光窗使用要求。
:下面結合具體圖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圖1光窗多點復位防護機構示意圖圖2光窗多點復位防護機構剖面示意圖圖3彎臂與支架關系立體示意圖圖4彎臂與支架關系立體分解示意圖圖5端面凸輪立體示意圖其中1-防護蓋 10-光窗筒體 2-擋塊3-彎臂31-軸套32-固定座 4-限位釘 41-墊片5-內筒51-堵頭52-長槽6_扁頭61-扁平頭 62-扁圓頭 63-圓盤7_端面凸輪
·[0023]71-凸輪面 72-凸輪73-圓弧凹槽 8_彈簧9-支架91-第一軸座 92-第二軸座 93-底座94-直槽口 95-座蓋96-裝飾蓋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圖3和圖4,光電儀器光窗多點復位防護機構,包括用以固定在光窗筒體10上的支架9、防護蓋I和彎臂3;防護蓋I固定在彎臂3上,可隨著彎臂3打開和關閉。所述支架9具有一與光窗筒體10外沿吻合的底座93和凸設在底座93上的兩個同軸度的軸座,第一軸座91開設有圓形通孔,第二軸座92端面開設有直槽口 94 ;所述彎臂3具有一軸套31和之連體的固定座32,固定座32用以固定防護蓋I;軸套31借助一與之相定位的內筒5,軸定位在兩軸座間,軸套31與內筒5相定位是指通過螺絲固定在一起;內筒5內依次安裝有扁頭6、端面凸輪7、彈簧8和堵頭51 ;扁頭6 —端具有一與第二軸座92直槽口 94吻合的扁平頭61,另一端為帶圓弧面的扁圓頭62,中間連體一圓盤63,借助圓盤63限制在內筒5內側,而扁平頭61穿過內筒5的端部并插入所述的直槽口 94中,由第二軸座92約束扁頭6不能旋轉;端面凸輪7徑向定位在內筒5上,其端部的凸輪面71抵觸在扁圓頭62上;堵頭51固定在內筒5的端部,使得彈簧8保持端面凸輪7的凸輪面71始終抵觸在扁圓頭62上。端面凸輪7徑向定位在內筒5上是指內筒5軸向開設有長槽52,鎖固在端面凸輪7上的限位釘4的釘頭和墊片41沒設在該長槽52之中,墊片41可在該長槽52中做軸向滑動,既保持端面凸輪7相對內筒5做軸向滑動,又能使端面凸輪7和內筒5同點旋轉。另,支架9的前方固定一擋塊2,該擋塊2包設在光窗筒體10的前端面上,與支架9上的底座93配合,增加與光窗筒體10固定的可靠性。[0029]所述第一軸座91外設有座蓋95,以及在第一軸座91和第二軸座92的外端面上分別配設有裝飾蓋96。參照圖5,本實例中,端面凸輪7的凸輪面71在圓周上設有兩個對稱的凸輪72,每個凸輪72占用120度的圓心角,所述的凸輪72處于120度圓心角的中部位置,兩側為與扁圓頭62吻合的圓弧凹槽73。操作時,外力翻開防護蓋I時,端面凸輪7跟隨旋轉,行至凸輪72頂點對準扁圓頭62時,為臨界狀態(tài),往開的一側偏轉,在彈簧8的作用下,端面凸輪7會自動滑轉至開啟狀態(tài),此時,扁圓頭62滑至端面凸輪7的圓弧凹槽73處,形成穩(wěn)定的開啟定位;若往閉合一側偏轉,即產生相反動作,形成可靠的關閉狀態(tài)。根據(jù)需要設定凸輪面上凸輪個數(shù),如在180度圓心角內設置兩個凸輪,即防護蓋除了開啟和閉合兩種極限狀態(tài)外,還有一種處于半開啟狀態(tài),處于此狀態(tài),可利用防護蓋對光窗形成一特定角度的遮光作用,避免強光對電子設備的影響。本機構是用于光電儀器類光窗的保護裝置,它的特點是:1、防撞擊、防風沙、防雨雪等光窗表面防護;2、防護機構打開處于正常操作狀態(tài)時,始終存在一個向上的扭力維持打開狀態(tài);3、當防護機構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始終存在一個壓緊扭力,使其維持在一個關閉狀態(tài);4、防護機構與整機連成整體,便于攜帶;
5、適用各類直徑的光電儀器光窗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光電儀器光窗多點復位防護機構,包括用以固定在光窗筒體(10)上的支架(9)、防護蓋⑴和彎臂(3),防護蓋⑴固定在彎臂(3)上,彎臂(3)軸定位支架(9)上,其特征是支架(9)具有一與光窗筒體(10)外沿吻合的底座(93)和凸設在底座(93)上的兩個同軸度的軸座,第一軸座(91)開設有圓形通孔,第二軸座(92)端面開設有直槽口(94);彎臂(3)具有一軸套(31)和與之連體用以固定防護蓋(I)的固定座(32),所述軸套(31)借助一與之相定位的內筒(5),軸定位在兩軸座間;內筒(5)內依次安裝有扁頭(6)、端面凸輪(7)、彈簧(8)和堵頭(51);所述的扁頭(6) —端具有一與第二軸座(92)直槽口(94)吻合的扁平頭(61),另一端為帶圓弧面的扁圓頭(62),中間連體一圓盤(63),借助圓盤(63)限制在內筒(5)內側,而扁平頭(61)穿過內筒(5)的端部并插入所述的直槽口(94)中,由第二軸座(92)約束扁頭(6);端面凸輪(7)徑向定位在內筒(5)上,其端部的凸輪面(71)抵觸在所述的扁圓頭¢2)上;堵頭(51)固定在內筒(5)的端部,使得彈簧(8)保持端面凸輪(7)的凸輪面(71)始終抵觸在扁圓頭(62)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儀器光窗多點復位防護機構,其特征是內筒(5)軸向開設有長槽(52),鎖固在端面凸輪(7)上的限位釘(4)的釘頭和墊片(41)沒設在該長槽(52)之中,所述的墊片(41)可在該長槽(52)中做軸向滑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儀器光窗多點復位防護機構,其特征是支架(9)的前方固定一擋塊(2),該擋塊(2)包設在光窗筒體(10)的前端面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儀器光窗多點復位防護機構,其特征是在第一軸座(91)外設有座蓋(95)。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儀器光窗多點復位防護機構,其特征是第一軸座(91)和第二軸座(92)的外端面上分別配設有裝飾蓋(96)。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儀器光窗多點復位防護機構,其特征是端面凸輪(7)的凸輪面(71)在圓周上 設有兩個對稱的凸輪(72),每個凸輪(72)占用120度的圓心角,所述的凸輪(72)處于120度圓心角的中部位置,兩側為與扁圓頭(62)吻合的圓弧凹槽(7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電儀器光窗多點復位防護機構,包括可固定在光窗筒體上的支架、防護蓋和彎臂,防護蓋固定在彎臂上,彎臂軸定位支架上,其中支架具有一底座和同軸度的第一軸座和第二軸座;彎臂具有軸套和固定座,軸套借助與之相定位的內筒,軸定位在兩軸座間內筒內依次安裝有扁頭、端面凸輪、彈簧和堵頭;扁頭一端的扁平頭穿過內筒端部并插入第二軸座上的直槽口中,由第二軸座約束扁頭;端面凸輪徑向定位在內筒上,其端部的凸輪面抵觸在扁頭的扁圓頭端彈簧保持端面凸輪的凸輪面始終抵觸在扁圓頭上。由凸輪面與扁圓頭配合,達成多點復位的功能。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巧妙利用端面凸輪的特性,達成多點自動復位。
文檔編號G12B17/00GK203118510SQ20132008281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22日
發(fā)明者王新夏, 柯重榮, 王建國 申請人:福建省光學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