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設于待裝箱的一組豎立鏟斗內(nèi)部,包括底座,中間支撐板通過立柱設于底座上,上支撐板通過支撐立柱與中間支撐板連接;中間支撐板上設有貨叉座。所述上支撐板、中間支撐板及底座的曲面在同一空間曲面上,并和所述待裝箱的一組豎立鏟斗的斗壁板曲面吻合。所述貨叉座高度設于所述待裝箱的一組豎立鏟斗重心點的上端,所述貨叉座對稱設于所述待裝箱的一組豎立鏟斗的重心線兩側。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叉運簡單,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可重復使用,大大降低了發(fā)運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屬于裝載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3噸裝載機產(chǎn)品出口運輸方式較多采用集裝箱發(fā)運,由于鏟斗長度2550mm超出了集裝箱的寬度2320mm,需將鏟斗整體拆卸下,單獨裝箱。
[0003]傳統(tǒng)的鏟斗裝箱是采用叉運方式,將鏟斗倒放裝箱,叉車貨叉直接叉裝鏟斗底座,分別將兩個鏟斗叉運至集裝箱內(nèi)對稱擺放,兩個鏟斗占用集裝箱2500mm長度的空間,如此發(fā)運費用昂貴。
[0004]為節(jié)省發(fā)運成本,最大限度的利用集裝箱內(nèi)空間,將2件鏟斗豎立固定在一個底座上成為一組,圖1所示為一組鏟斗豎立放置示意圖,包括第一鏟斗11、第二鏟斗12,第一鏟斗11與第二鏟斗12的上部和下部分別通過上連接裝置13、底座14穩(wěn)定固定在一起。一組鏟斗的總寬度不超過為2200mm,小于集裝箱的寬度2320mm ;總高度為2550mm,小于集裝箱門框高度2566mm ;總厚度1000mm,裝箱后充分利用了集裝箱的有效空間。較傳統(tǒng)鏟斗倒放裝箱方式相比,成倍降低了發(fā)運成本。
[0005]如此,需研制將豎立放置的鏟斗組裝箱的叉運裝置。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6]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反復使用且安全便捷的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設于待裝箱的一組豎立鏟斗內(nèi)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中間支撐板通過立柱設于底座上,上支撐板通過支撐立柱與中間支撐板連接;中間支撐板上設有貨叉座。
[0008]優(yōu)選地,所述立柱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組成。
[0009]優(yōu)選地,所述上支撐板為兩件,兩件所述上支撐板之間通過上加強梁連接。
[0010]優(yōu)選地,所述上加強梁為兩件。
[0011]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立柱由主支撐立柱和輔助支撐立柱組成。
[0012]優(yōu)選地,所述中間支撐板為兩件,兩件所述中間支撐板之間通過中加強梁連接。
[0013]優(yōu)選地,所述中加強梁為兩件。
[0014]優(yōu)選地,所述上支撐板、中間支撐板及底座的曲面在同一空間曲面上,并和所述待裝箱的一組豎立鏟斗的斗壁板曲面吻合。
[0015]優(yōu)選地,所述貨叉座高度設于所述待裝箱的一組豎立鏟斗重心點的上端,所述貨叉座對稱設于所述待裝箱的一組豎立鏟斗的重心線兩側。
[0016]使用時,根據(jù)兩貨叉座距離調(diào)整叉車貨叉寬度,操作時,貨叉先從本裝置的前端即非圓弧端的貨叉座插入,將本裝置叉運至一組立放鏟斗內(nèi)部,使上支撐板、中間支撐板及底座的三個曲面同時和鏟斗的斗壁弧度靠緊,此時叉車貨叉抬高100mm,上支撐板面即和鏟斗上側板內(nèi)表面頂緊,貨叉繼續(xù)提升,一組鏟斗即會離開地面,抬高合適高度后叉運到集裝箱內(nèi)。
[0017]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依據(jù)應力分析得出一組鏟斗豎立放置后重心線垂面及上、中、下三組支撐曲面和斗壁的有效頂緊,使用叉車貨叉舉升很小的距離,即可將一組鏟斗送達集裝箱的內(nèi)部。從而實現(xiàn)占用空間最小,發(fā)運成本最低的效果,適用于所有中小型裝載機鏟斗豎立叉運裝箱。
[001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叉運簡單,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可重復使用,大大降低了發(fā)運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一組鏟斗豎立放置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立體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使本實用新型更明顯易懂,茲以一優(yōu)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0023]圖2和圖3分別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立體圖和主視圖,所述的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由上支撐板1、上加強梁2、主支撐立柱3、輔助支撐立柱4、中間支撐板5、貨叉座6、中間加強梁7、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9、底座10組成。
[0024]支撐板1、中間支撐板5、主支撐立柱3、輔助支撐立柱4、貨叉座6、立柱8、立柱9均是左右對稱部件,通過上加強梁2、中加強梁7連接為一個整體。
[0025]兩件上支撐板I之間連接兩件上加強梁2,兩件中間支撐板5上連接貨叉座6,兩件中間支撐板5之間連接兩件中加強梁7,上支撐板I和中間支撐板5之間連接主支撐立柱3和輔助支撐立柱4,中間支撐板5與底座10之間通過第一立柱8和第二立柱9連接,上支撐板1、中間支撐板5及底座10的曲面在同一空間曲面上,并和待裝箱的一組豎立鏟斗的斗壁板曲面吻合。貨叉座6高度在一組鏟斗重心點上端,并對稱分布在一組鏟斗的重心線兩側。
[002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模仿鏟斗斗壁的弧度設計成上支撐、中間支撐和下支撐結構,并考慮叉車貨叉的有效調(diào)整寬度及叉車在集裝箱中的抬起高度,設計出叉車的叉裝支撐結構。整個裝置固定為一體,充分考慮到裝置放置的平穩(wěn)性及叉運的安全可靠性。
[0027]使用時,根據(jù)兩貨叉座距離調(diào)整叉車貨叉寬度,操作時,貨叉先從本裝置的前端即非圓弧端的貨叉座6插入,將本裝置叉運至一組立放鏟斗內(nèi)部,使上支撐板1、中間支撐板5及底座10的三個曲面同時和鏟斗的斗壁弧度靠緊,此時叉車貨叉抬高100mm,上支撐板面即和鏟斗上側板內(nèi)表面頂緊,貨叉繼續(xù)提升,一組鏟斗即會離開地面,抬高合適高度后叉運到集裝箱內(nèi)。
[0028]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依據(jù)應力分析得出一組鏟斗豎立放置后重心線垂面及上、中、下三組支撐曲面和斗壁的有效頂緊,使用叉車貨叉舉升很小的距離,即可將一組鏟斗送達集裝箱的內(nèi)部。從而實現(xiàn)占用空間最小,發(fā)運成本最低的效果,適用于所有中小型裝載機鏟斗豎立叉運裝箱。
[002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叉運簡單,安全可靠,可重復使用,經(jīng)實踐證明,此種方法與之前鏟斗倒放裝箱方法相比,成倍降低發(fā)運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設于待裝箱的一組豎立鏟斗內(nèi)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中間支撐板(5)通過立柱設于底座(10)上,上支撐板(I)通過支撐立柱與中間支撐板(5)連接;中間支撐板(5)上設有貨叉座(6)。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由第一立柱(8)和第二立柱(9)組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板(I)為兩件,兩件所述上支撐板(I)之間通過上加強梁(2)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強梁⑵為兩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立柱由主支撐立柱(3)和輔助支撐立柱(4)組成。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支撐板(5)為兩件,兩件所述中間支撐板(5)之間通過中加強梁(7)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加強梁(7)為兩件。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板(I)、中間支撐板(5)及底座(10)的曲面在同一空間曲面上,并和所述待裝箱的一組豎立鏟斗的斗壁板曲面吻合。
9.如權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種裝載機鏟斗豎立裝箱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貨叉座(6)高度設于所述待裝箱的一組豎立鏟斗重心點的上端,所述貨叉座(6)對稱設于所述待裝箱的一組豎立鏟斗的重心線兩側。
【文檔編號】B66F9/18GK203602321SQ201320633257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14日
【發(fā)明者】謝勝春, 翁建峰, 謝琰, 邢守義, 曹如友 申請人:龍工(上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