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塔式起重機領域,尤其是一種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連接穩(wěn)固且加工制作方便的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包括上矩形管、下矩形管、長魚尾板插銷和短魚尾板插銷,上矩形管上設置有長魚尾板定位孔和短魚尾板定位孔;下矩形管上設置有長魚尾板和長魚尾板通孔,下矩形管另外兩個相對的管壁上設置有短魚尾板和短魚尾板通孔;上矩形管和下矩形管通過所述長魚尾板插銷和短魚尾板插銷連接。本發(fā)明的安裝和拆卸都易于實現(xiàn),大大的提高了搭建塔式起重機的效率。本發(fā)明的設計精簡實用,尤其適用于大中型塔式起重機的塔架搭建中。
【專利說明】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塔式起重機領域,尤其是一種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角鋼主弦魚尾板連接的塔身由于角鋼本身的截面特性,不僅在安裝時很不方便,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制造時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在大中型塔機迅速發(fā)展的今天,現(xiàn)有的角鋼主弦魚尾板結構已不能滿足大中型塔機對塔身的要求。但是,目前市場尚無能較好的解決上述問題的新的魚尾板結構。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連接穩(wěn)固且加工制作方便的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
[0004]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包括上矩形管、下矩形管、長魚尾板插銷和短魚尾板插銷,所述上矩形管的兩個相對的管壁上均設置有長魚尾板定位孔,上矩形管另外兩個相對的管壁上均設置有短魚尾板定位孔;下矩形管的兩個相對的管壁上均設置有長魚尾板,所述長魚尾板上設置有長魚尾板通孔,下矩形管另外兩個相對的管壁上均設置有短魚尾板,所述短魚尾板上設置有短魚尾板通孔;所述長魚尾板插銷設置于長魚尾板定位孔和長魚尾板通孔內(nèi),短魚尾板插銷設置于短魚尾板定位孔和短魚尾板通孔內(nèi),所述上矩形管和下矩形管通過所述長魚尾板插銷和短魚尾板插銷連接。
[0005]進一步的是,所述上矩形管為方管。
[0006]進一步的是,所述下矩形管為方管。
[0007]進一步的是,所述上矩形管上的兩個長魚尾板定位孔的孔中心連線與水平面平行。
[0008]進一步的是,所述上矩形管上的兩個短魚尾板定位孔的孔中心連線與水平面平行。
[0009]進一步的是,所述下矩形管的兩個長魚尾板設置于上矩形管的外壁面上。
[0010]進一步的是,所述下矩形管的兩個短魚尾板設置于上矩形管的外壁面上。
[0011]進一步的是,所述長魚尾板的材料為Q345B或ZG25Mn2。
[0012]進一步的是,所述短魚尾板的材料為Q345B或ZG25Mn2。
[0013]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首先通過在下矩形管上增設長魚尾板和短魚尾板,以及通過長魚尾板插銷和短魚尾板插銷的連接,可以十分方便的實現(xiàn)上矩形管和下矩形管的連接。另外,這樣的新結構在生產(chǎn)制造時也十分的方便,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最后的,對于使用本發(fā)明的使用者來講,本發(fā)明的安裝和拆卸都易于實現(xiàn),大大的提高了搭建塔式起重機的效率。本發(fā)明的設計精簡實用,尤其適用于大中型塔式起重機的塔架搭建中?!緦@綀D】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fā)明各個部件的示意圖。
[0015]圖2是本發(fā)明裝配后的示意圖。
[0016]圖中標記為:上矩形管1、短魚尾板定位孔11、長魚尾板定位孔12、下矩形管2、短魚尾板通孔21、短魚尾板211、長魚尾板通孔22、長魚尾板221、短魚尾板插銷3、長魚尾板插銷4。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0018]如圖1、圖2所示的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包括上矩形管1、下矩形管2、長魚尾板插銷4和短魚尾板插銷3,所述上矩形管I的兩個相對的管壁上均設置有長魚尾板定位孔12,上矩形管I另外兩個相對的管壁上均設置有短魚尾板定位孔11 ;
[0019]下矩形管2的兩個相對的管壁上均設置有長魚尾板221,所述長魚尾板221上設置有長魚尾板通孔22,下矩形管2另外兩個相對的管壁上均設置有短魚尾板211,所述短魚尾板211上設置有短魚尾板通孔21 ;
[0020]所述長魚尾板插銷4設置于長魚尾板定位孔12和長魚尾板通孔22內(nèi),短魚尾板插銷3設置于短魚尾板定位孔11和短魚尾板通孔21內(nèi),所述上矩形管I和下矩形管2通過所述長魚尾板插銷4和短魚尾板插銷3連接。
[0021]如圖1所示的,在實際使用時,只需十分方便的將上矩形管I的長魚尾板定位孔12與下矩形管2的長魚尾板通孔22對齊,同時將上矩形管I的短魚尾板定位孔11與下矩形管2的短魚尾板通孔21對齊,然后將長魚尾板插銷4設置于長魚尾板定位孔12和長魚尾板通孔22內(nèi),將短魚尾板插銷3設置于短魚尾板定位孔11和短魚尾板通孔21內(nèi)即可。此時的短魚尾板插銷3的軸線與長魚尾板插銷4的軸線在空間上相交但不共面,且無論是短魚尾板211還是長魚尾板221都得到了很好的約束,可以在構建得到的機構的使用過程中提供極為穩(wěn)固的支持力。同時,在使用結束需要拆卸時,只需方便的將長魚尾板插銷4和短魚尾板插銷3取出即可。同樣的,本發(fā)明在實際制作時,得益于其結構設計的巧妙,也大大的簡化了制造的工序。
[0022]為了保證各方受力的均勻,對于上矩形管I的形狀,可以選擇所述上矩形管I為方管,即為正四邊形的上矩形管I。這樣的方便無論受到短魚尾板定位孔11的作用力還是長魚尾板定位孔12的作用力時都可以很好的實現(xiàn)受力的分布,從而大大降低了因為形狀不規(guī)整造成的受力不均勻從而影響使用壽命的情況?;谕瑯拥乃枷?,所述下矩形管2也可以選擇為方管。
[0023]為了保證插入到兩個長魚尾板定位孔12的長魚尾板插銷4不會在使用時出現(xiàn)滑脫,可以選擇將所述上矩形管I上的兩個長魚尾板定位孔12的孔中心連線與水平面平行。如圖1和圖2所示的,水平設置的長魚尾板插銷4大大降低了在使用時長魚尾板插銷4滑脫的風險,讓結構更加的穩(wěn)固。當然的,也可以選擇所述上矩形管I上的兩個短魚尾板定位孔11的孔中心連線與水平面平行。
[0024]在加工長魚尾板221時,為了便于制造,可以選擇將所述下矩形管2的兩個長魚尾板221設置于上矩形管I的外壁面上。如圖1所示的,將兩個長魚尾板221設置于上矩形管I的外壁面上大大的降低了在制造本發(fā)明時的制造難度,且在實際裝配時,設置于下矩形管2外壁面上的兩個長魚尾板221也可以很好的上矩形管I的外壁面卡住,不僅讓裝配更簡單,也讓結構更穩(wěn)固?;谕瑯拥乃枷?,也可以選擇所述下矩形管2的兩個短魚尾板211設置于上矩形管I的外壁面上。
[0025]對于長魚尾板221制作材料的選取,優(yōu)選長魚尾板221的材料為Q345B或ZG25Mn2。所述長魚尾板221是實現(xiàn)上矩形管I和下矩形管2之間力的傳遞的中間材料,其對抗拉伸和抗扭轉的要求很高,因此優(yōu)選材料為Q345B或ZG25Mn2。對于與長魚尾板221使用環(huán)境類似的短魚尾板211,也可以選擇短魚尾板211的材料為Q345B或ZG25Mn2。
【權利要求】
1.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矩形管(I)、下矩形管(2)、長魚尾板插銷(4)和短魚尾板插銷(3),所述上矩形管(I)的兩個相對的管壁上均設置有長魚尾板定位孔(12),上矩形管(I)另外兩個相對的管壁上均設置有短魚尾板定位孔(11); 下矩形管(2)的兩個相對的管壁上均設置有長魚尾板(221),所述長魚尾板(221)上設置有長魚尾板通孔(22),下矩形管(2)另外兩個相對的管壁上均設置有短魚尾板(211),所述短魚尾板(211)上設置有短魚尾板通孔(21); 所述長魚尾板插銷(4)設置于長魚尾板定位孔(12)和長魚尾板通孔(22)內(nèi),短魚尾板插銷(3)設置于短魚尾板定位孔(11)和短魚尾板通孔(21)內(nèi),所述上矩形管(I)和下矩形管(2)通過所述長魚尾板插銷(4)和短魚尾板插銷(3)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矩形管(I)為方管。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矩形管(2)為方管。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矩形管(I)上的兩個長魚尾板定位孔(12)的孔中心連線與水平面平行。
5.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矩形管(1)上的兩個短魚尾板 定位孔(11)的孔中心連線與水平面平行。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矩形管(2)的兩個長魚尾板(221)設置于上矩形管(I)的外壁面上。
7.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矩形管(2)的兩個短魚尾板(211)設置于上矩形管(I)的外壁面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長魚尾板(221)的材料為Q345B或ZG25Mn2。
9.如權利要求1或8所述的塔式起重機矩形魚尾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魚尾板(211)的材料為 Q345B 或 ZG25Mn2。
【文檔編號】B66C23/62GK104016245SQ201410268716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17日
【發(fā)明者】王曉平, 田建龍 申請人:四川建設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