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反無人機防御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動升降平臺機構。
背景技術:
當前,反無人機防御系統設備多為便攜式,需要到達目的地后現場組裝,因此需要長時間安裝調試后方能進入工作狀態(tài),大大降低了設備的控制時間和打擊力度,增加了受害者被襲擊和迫害的嚴重程度,不利于反無人機防御系統的推廣和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滿足現實需求,提供了一種電動升降平臺機構,其有效利用載體空間,大大縮短該反無人機防御系統進入工作狀態(tài)的時間,提高設備適應性及處置效率,尤其適合用在反無人機防御車所需的雷達及無人機無線電壓制設備的舉升和展開,使其快速進入工作狀態(tài)中。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升降平臺機構,包括電動翻轉頂艙機構總成、電動升降平臺機構總成、雷達和人機無線電壓制設備,
所述的電動翻轉頂艙機構總成包括翻轉頂艙門、電推動翻轉機構、車頂LED顯示屏和車頂外部照明燈,所述的電動翻轉頂艙機構總成安裝在車體頂部,所述的翻轉頂艙門通過電推動翻轉機構設置在車頂后端的開口處,所述的翻轉頂艙門的下表面設有車頂LED顯示屏、車頂外部照明燈及翻轉頂艙護欄,所述的車頂LED顯示屏靠車體頂部的后側設置,所述的電推動翻轉機構包括電動推桿、齒輪和齒條,所述的電動推桿設在車頂后端的開口處一側,在車頂后端的開口處另一側設有第一擋板、第二擋板,第一擋板、第二擋板之間通過連接軸設有齒輪,所述的齒輪與齒條相嚙合,所述的齒條設在車頂外部,所述的電動推桿的推桿端與齒條相連,所述的翻轉頂艙門的一端面與兩個連接板相連,兩個所述的連接板固定在齒輪兩側的連接軸上,
所述的電動升降平臺機構總成包括支撐底座、電動升降機構及升降機構平臺,所述的電動升降平臺機構總成安裝在電動翻轉頂艙機構總成對應的車體內地板上表面,所述的電動升降機構固定在支撐底座上,電動升降機構上設有升降機構平臺,所述的升降機構平臺上設有雷達及無人機無線電壓制設備,在升降機構平臺四周邊緣設置設備護欄,
所述的電動升降機構包括電機、螺桿和剪叉機構,所述的電機的軸與螺桿鍵連接,所述的螺桿與剪叉機構的下端相連,所述的電機與螺桿固定在剪叉機構內部的底端,剪叉機構的上端與升降機構平臺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車頂外部照明燈設于車頂LED顯示屏的后側。
進一步,所述的翻轉頂艙護欄設于翻轉頂艙門的前、后側。
進一步,所述的支撐底座底部設有儲物箱。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高效且高度集成的能夠適應多種車型或載體的反無人機防御系統設備承載平臺,通過合理布置與模塊化設計,有效利用載體空間,并充分體現人性化、自動化的設計原則,大大縮短該反無人機防御系統進入工作狀態(tài)的時間,提高整個系統的便捷性與高效性,提高設備適應性及處置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下降狀態(tài)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上升狀態(tài)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4是圖3的A-A方向的上升狀態(tài)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3的A-A方向的下降狀態(tài)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電推動翻轉機構的放大圖。
圖中:
1、無線電壓制設備 2、設備護欄 3、雷達
4、翻轉頂艙門 5、電推動翻轉機構 6、升降機構平臺
7、電動升降機構 8、支撐底座 9、車頂LED顯示屏
10、翻轉頂艙護欄 11、車頂外部照明燈 12、電動推桿
13、齒條 14、齒輪 15、螺桿
16、剪叉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方案為:一種電動升降平臺機構,包括電動翻轉頂艙機構總成、電動升降平臺機構總成、雷達3和人機無線電壓制設備1,
所述的電動翻轉頂艙機構總成包括翻轉頂艙門4、電推動翻轉機構5、車頂LED顯示屏9和車頂外部照明燈11,所述的電動翻轉頂艙機構總成安裝在車體頂部,所述的翻轉頂艙門4通過電推動翻轉機構5設置在車頂后端的開口處,所述的翻轉頂艙門4的下表面設有車頂LED顯示屏9、車頂外部照明燈11及翻轉頂艙護欄10,所述的車頂LED顯示屏9靠車體頂部的后側設置,
所述的電推動翻轉機構包括電動推桿12、齒條13和齒輪14,所述的電動推桿12設在車頂后端的開口處一側,在車頂后端的開口處另一側設有第一擋板、第二擋板,第一擋板、第二擋板之間通過兩個連接軸設有齒輪14,所述的齒輪14與齒條13相嚙合,所述的齒條13設在車頂外部,所述的電動推桿12的推桿端與齒條13一端相連,所述的翻轉頂艙門4的一端面與兩個連接板相連,兩個所述的連接板固定在齒輪14兩側的連接軸上,所述的電推動翻轉機構總成通過關閉和打開電動推桿12的電機來切換工作狀態(tài)。頂艙打開時,電動推桿12將推動力傳遞給齒條13,齒條13帶動齒輪14轉動,實現翻轉頂艙門4的180°翻轉開啟;頂艙關閉時,電動推桿12將拉動力傳遞給齒條13,齒條13帶動齒輪14轉動,實現翻轉頂艙門4的180°翻轉關閉;
所述的電動升降平臺機構總成包括支撐底座8、電動升降機構7及升降機構平臺6,所述的電動升降平臺機構總成安裝在電動翻轉頂艙機構總成對應的車體內地板上表面,所述的電動升降機構7固定在支撐底座8上,電動升降機構7上設有升降機構平臺6,所述的升降機構平臺6上設有雷達3及無人機的無線電壓制設備1,在升降機構平臺6四周邊緣設置設備護欄2,所述的電動升降機構包括電機、螺桿15和剪叉機構16,所述的電機的軸與螺桿15鍵連接,所述的螺桿15與剪叉機構16的下端相連,所述的電機、螺桿15均固定在剪叉機構16內部的底端,剪叉機構16的上端與升降機構平臺6相連;所述的電動升降機構總成通過打開與關閉電動升降機構的電機來切換其工作狀態(tài)。舉升平臺行程時,電機帶動螺桿15轉動,將舉升力傳遞給剪叉機構16,從而帶動升降機構平臺6上升;下降平臺行程時,電機帶動螺桿15轉動,將拉動力傳遞給剪叉機構16,從而帶動升降機構平臺6下降。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車頂外部照明燈11設于車頂LED顯示屏9的后側。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翻轉頂艙護欄10設于翻轉頂艙門4的前、后側。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支撐底座8底部設有儲物箱。
本實例的工作過程:首先電動翻轉頂艙門4翻轉180度呈現開啟狀態(tài),然后電動升降機構7將承載在升降機構平臺6上的雷達3及無人機無線電壓制設備1舉升至車體頂部,使設備快速進入工作狀態(tài)。通過合理布置與精心設計,有效利用車內空間,并充分體現人性化、自動化的設計原則,大大縮短該反無人機防御系統進入工作狀態(tài)的時間,提高整個系統的便捷性與高效性。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