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0001]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播種機。
[0002]【背景技術】:
在對于小面積土地的播種時,若租用大型的翻土車與播種裝置,不僅不適合小面積土地的播種,而且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與產量,且費用昂貴。若農業(yè)生產者自行耕種,則需要生產者進行翻土、播種和埋土等操作,十分費時費力。
[0003]因此,確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以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
[0004]
【發(fā)明內容】
: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播種機。
[0005]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有:一種播種機,包括殼體、驅動輪、驅動電機、存料斗、出種口、翻土爪、升降電機、主升降齒輪、從升降齒輪和中空狀的播種軸,所述驅動輪轉動連接在殼體上,驅動電機設置殼體內,并驅動驅動輪在殼體上轉動,播種軸置于殼體內,且播種軸的上端螺紋連接在殼體側壁上,并穿殼體側壁伸出殼體外與存料斗相連,播種軸下端穿過殼體側壁并與殼體外側的出種口相連,從升降齒輪固定連接在播種軸上,并與主升降齒輪相嚙合,主升降齒輪與升降電機的轉軸固定連接,若干翻土爪均布在出種口的側壁上。
[0006]進一步地,所述播種軸的內腔中設有集種裝置,該集種裝置包括集種管、左上葉片、右上葉片、左下葉片、右下葉片、連桿、控制桿以及出種門,所述集種管套設于播種軸的內腔內,左上葉片、右上葉片、左下葉片以及右下葉片均鉸接于集種管的內腔壁上,且左上葉片與右上葉片組成圓形上控制門,左下葉片與右下葉片組成圓形下控制門,兩根連桿分別鉸接于左上葉片與左下葉片之間以及右上葉片與右下葉片之間,控制桿的上端分別鉸接于左下葉片和右下葉片的下端面,下端與出種門相鉸接,出種門鉸接于出種口的上。
[0007]進一步地,所述播種軸的內腔中設有彈簧,該彈簧一端連接在播種軸的側壁上,另一端連接在控制桿上。
[0008]進一步地,所述連桿由帶自鎖功能的外螺紋連接桿與內螺紋空心桿通過螺紋連接組成。
[0009]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輪包括前輪、后輪、齒條、轉向齒輪、轉向電機、第一轉向桿、第二轉向桿和轉向支架,前輪和后輪轉動設置在殼體上,轉向電機置于殼體內,且轉向電機的轉軸與轉向齒輪固定連接,兩齒條滑動設于轉向支架上,且兩齒條位于轉向齒輪兩側并均與轉向齒輪相嗤合,第一轉向桿與第二轉向桿均鉸接在轉向支架上,且第一轉向桿一端與齒條相鉸接,另一端與第二轉向桿相鉸接,第二轉向桿一端鉸接于前輪上,所述驅動電機驅動后輪轉動。
[0010]進一步地,所述轉向支架上設有帶滑槽的滑軌,齒條滑動設于該滑軌的滑槽內。
[0011]進一步地,所述出種口為錐形結構。
[0012]進一步地,所述翻土爪的底端與出種口的底端相齊平。
[0013]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高,能使自動化播種大大降低成本。
[0014]【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圖。
[0015]圖2為本發(fā)明內部結構圖。
[0016]圖3為本發(fā)明另一內部結構圖。
[0017]圖4為本發(fā)明中翻土爪26在出種口 22上的結構圖。
[0018]圖5為本發(fā)明中集種裝置結構圖。
[0019]圖6為本發(fā)明中集種裝置另一結構圖。
[0020]圖7為本發(fā)明中上控制門與下控制門的初始狀態(tài)圖及播種狀態(tài)圖。
[0021]圖8為本發(fā)明中上控制門與下控制門在翻土過程中的狀態(tài)圖。
[0022]圖9為本發(fā)明中腰形槽在集種管中的設置圖。
[0023]圖10為本發(fā)明中連桿的結構圖。
[0024]圖11為本發(fā)明中驅動輪結構圖。
[0025]【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6]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fā)明一種播種機,包括殼體1,在殼體1內設有播種軸2,該播種軸2呈中空狀,該播種軸2的上端螺紋連接在殼體1側壁上,并穿殼體1側壁伸出殼體1外與存料斗15相連,播種軸2下端穿過殼體1側壁并與殼體1外側的出種口 22相連。播種軸2可在殼體1作垂直方向的運動,該運動是通過升降電機8、主升降齒輪81和從升降齒輪9實現,其中,從升降齒輪9通過鍵25固定連接在播種軸2上,從升降齒輪9與主升降齒輪81相嚙合,主升降齒輪81與升降電機8的轉軸固定連接。在殼體1的側壁上設有螺母11,播種軸2的上端螺紋連接在該螺母11上。升降電機8通過齒輪傳動,帶動播種軸2轉動,由于播種軸2與殼體1之間是通過螺紋連接的,因此,在播種軸2轉動之后,在螺紋連接的驅動下,即可實現播種軸2的上升或者下降,只需要控制升降電機8的正轉與反轉,即可控制播種軸2是上升還是下降。升降電機8為可控制轉動角度的伺服電機。
[0027]如圖4,本發(fā)明中的出種口 22為錐形結構,在出種口 22的圓周面上均布有若干翻土爪26,且每根翻土爪26的底端均與出種口 22的底端齊平設置。
[0028]如圖5和圖6,在播種軸2的內腔中設有集種裝置,該集種裝置包括有集種管200、左上葉片31、右上葉片32、左下葉片41和右下葉片42,集種管200套設于播種軸2的內腔內,在左上葉片31上設有左上轉軸311,右上葉片32上設有右上轉軸321,左上轉軸311與右上轉軸321的端部均鉸接在集種管200內壁上的腰形槽24內,且左上葉片31與右上葉片32組成圓形上控制門3 ;在左下葉片41上設有左下轉軸411,右下葉片42上設有右下轉軸421,左下轉軸411與右下轉軸421的端部均鉸接在集種管200內壁上腰形槽24內,且左下葉片41與右下葉片42組成圓形下控制門4。上控制門3與下控制門4的大小與集種管200的橫截面大小相配合,在上控制門3與下控制門4之間形成有用于儲存待播種種子的密閉中間倉(圖中未標出)。
[0029]集種管200側壁上的腰形槽24在制造時可沿集種管200軸向設置多層,對于不同播種量可以適當調整上控制門3和下控制門4沿軸向的相對位置,調整中間倉大小,以適應每次不同播種量的需求。如圖9,腰形槽24在集種管200軸向方向的每一層,分別設置有兩兩相互徑向對稱的四個,分別用于右上轉軸321、左上轉軸311、右下轉軸421以及左下轉軸411與腰形槽24之間的連接,四個轉軸均可在對應的腰形槽24內滾動移動。
[0030]在工作時,上控制門3與下控制門4交錯開啟,即當上控制門3開啟時,下控制門4處于關閉狀態(tài),這樣位于存料斗15內的種子即可進入中間倉內,儲存起來;當下控制門4開啟時,上控制門3處于關閉狀態(tài),此時,位于中間倉內的種子,從出種口 22掉落,掉入凹坑內,實現播種操作。
[0031]如圖10,為實現上控制門3與下控制門4交錯開啟,在左上葉片31與左下葉片41之間以及右上葉片32與右下葉片42之間均鉸接有連桿5,連桿5由帶自鎖功能的外螺紋連接桿51與內螺紋空心桿52通過螺紋連接組成,以便于調整連桿5的長度,使上控制門3與下控制門4沿集種管200軸向相對位置改變時,對連桿5長度的要求。連桿5的長度略大于上控制門3與下控制門4之間的軸向距離,連桿5鉸接在遠離轉軸的一側。在出種口22上鉸接有出種門23,在出種門23與下控制門4之間鉸接有驅動下控制門4開啟或者閉合的控制桿55,該控制桿55呈Y形設置,控制桿55 —端與出種門23鉸接,另一端與左下葉片41以及右下葉片42鉸接。
[0032]如圖7,正常狀態(tài)下,在重力作用下,設于出種口 22上的出種門23處于打開狀態(tài),此時,下控制門4處于打開狀態(tài),上控制門3處于閉合狀態(tài)。如圖8,當播種軸2下降,進行翻土時,出種門23在與地面接觸之后,地面上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