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酸奶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凝固型酸奶發(fā)酵灌裝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低溫產(chǎn)品已經(jīng)廣泛的被人們接受,無論是凝固型酸奶還是攪拌型酸奶在各大商場都可以廣泛看到,口感潤滑,易于保存且味道鮮美,消費者贊不絕口。
目前,凝固型酸奶的生產(chǎn)后期,接種后物料發(fā)酵然后升溫后進行灌裝,一方面連續(xù)生產(chǎn)會造成灌裝機無法停止運行,另一方面當灌裝機出現(xiàn)問題,前面的設備也需要停止運行,會造成生產(chǎn)率的下降,再者,將半成品使用轉子泵打入灌裝設備中,也會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產(chǎn)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以連續(xù)運行,并且減少二次污染的凝固型酸奶發(fā)酵灌裝系統(tǒng)。
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措施實現(xiàn)的:一種凝固型酸奶發(fā)酵灌裝系統(tǒng),包括發(fā)酵罐、物料泵、加熱器和灌裝機,發(fā)酵罐與物料泵管道連接,物料泵與加熱器管道連接,其中,所述灌裝機的上方設置有平衡罐,所述平衡罐的內壁上方和下方分別設置有上液面感應器和下液面感應器,所述平衡罐的上方設置有取樣的檢測口;所述平衡罐的下方設置有兩個開口,其中一個開口由管道連接所述灌裝機,其中另一個開口由管道連接有回收罐,所述平衡罐與所述加熱器由管道連接,所述平衡罐和所述加熱器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抽液泵;所述平衡罐和所述加熱器之間的管道、所述平衡罐和所述灌裝機之間的管道、所述平衡罐和所述回收罐之間的管道上分別設置有電磁閥I、電磁閥II和電磁閥III;還包括控制器,所述上液面感應器、所述下液面感應器的輸出端與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電磁閥I、電磁閥II、電磁閥III、所述物料泵、所述抽液泵、所述灌裝機、所述加熱器和所述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
其中,所述平衡罐和所述抽液泵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單向安全閥。
其中,所述檢測口設置有密封蓋。
本系統(tǒng)的使用:當需要進料時,物料泵將發(fā)酵罐內的物料吸入加熱器,然后經(jīng)由抽液泵抽入平衡罐內,當高于下液面感應器時,感應信號傳輸給控制器,從而控制器控制電磁閥II開啟,灌裝機啟動進行灌裝;當平衡罐內的產(chǎn)品高于上液面感應器時,則傳輸信號給控制器,從而控制器將信號傳輸給電磁閥I、物料泵和抽液泵,從而電磁閥I關閉,物料泵和抽液泵停止運行,同時灌裝機繼續(xù)灌裝。當灌裝機需要停止運行時,則控制器給予電磁閥II和灌裝機信號,電磁閥II關閉,灌裝機停止運行。平衡罐內的檢測口平時是由密封蓋關閉,需要取樣時,開啟取樣,當取樣檢測質量不達標時,則控制器控制電磁閥I、物料泵、抽液泵、加熱器和電磁閥II關閉,同時電磁閥III開啟,將質量不過關的產(chǎn)品排入回收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系統(tǒng)操作簡單,并且實現(xiàn)了連續(xù)化生產(chǎn),再者有效控制了產(chǎn)品質量,保證生產(chǎn)的有效控制和連續(xù)運轉,并且防止了二次污染,有效控制了產(chǎn)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設備示意圖;
圖2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模塊控制圖;
其中,附圖標記為:1、發(fā)酵罐;2、物料泵;3、加熱器;4、灌裝機;5、平衡罐;6、上液面感應器;7、下液面感應器;8、檢測口;9、回收罐;10、抽液泵;11、電磁閥I;12、電磁閥II;13、電磁閥III;14、控制器;15、單向安全閥;16、密封蓋;17、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實施例1
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凝固型酸奶發(fā)酵灌裝系統(tǒng),包括發(fā)酵罐1、物料泵2、加熱器3和灌裝機4,發(fā)酵罐1與物料泵2管道連接,物料泵2與加熱器3管道連接,其中,灌裝機4的上方設置有平衡罐5,平衡罐5的內壁上方和下方分別設置有上液面感應器6和下液面感應器7,平衡罐5的上方設置有取樣的檢測口8;平衡罐5的下方設置有兩個開口,其中一個開口由管道連接灌裝機4,其中另一個開口由管道連接有回收罐9,平衡罐5與加熱器3由管道連接,平衡罐5和加熱器3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抽液泵10;平衡罐5和加熱器3之間的管道17、平衡罐5和灌裝機4之間的管道、平衡罐5和回收罐9之間的管道上分別設置有電磁閥I11、電磁閥II12和電磁閥III13;還包括控制器14,上液面感應器6、下液面感應器7的輸出端與控制器14的輸入端連接,電磁閥I11、電磁閥II12、電磁閥III13、物料泵2、抽液泵10、灌裝機4、加熱器3和控制器14的輸出端連接。
其中,平衡罐5和抽液泵10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單向安全閥15。
其中,檢測口8設置有密封蓋16。
本實用新型未經(jīng)描述的技術特征可以通過或采用現(xiàn)有技術實現(xiàn),在此不再贅述,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