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后部,通過發(fā)動機罩26來進行開閉。上述發(fā)動機28及其相關設備被收容在上述發(fā)動機室27內,該相關設備包括散熱器29、冷卻風扇30及液壓泵31。上述駕駛室32被設置在比上述發(fā)動機室27更前側且左側的位置。上述工作油箱33是貯存工作油的箱體,相當于“第一箱體”,在上述上框架25上,上述工作油箱33被設置于在左右方向上與上述駕駛室32相反的一側即右側且發(fā)動機室27的前方位置。上述中央搭腳點34被用于進行以上述發(fā)動機28為代表的發(fā)動機室27內的設備等的維護,被設置在發(fā)動機室27的正前方且上框架25的寬度方向的中間部。上述升降臺階35呈用于將維護人員引導至中央搭腳點34的階梯狀,且被設置在上述工作油箱33的前方。圖2中,中央搭腳點34及升降臺階35以粗線描出。上述燃料箱36是貯存燃料的箱體,相當于“第二箱體”。
[0031]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中,相當于上述第二箱體的上述燃料箱36被設置在上述上框架25上的駕駛室32后方的位置、即駕駛室32與發(fā)動機室27之間的位置,在該燃料箱36上,設置有過濾發(fā)動機進氣的空氣凈化器37。換言之,在圖9、圖10所示的比較例中并列設置在上框架25右側的工作油及燃料箱33、36在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中,左右分開地設置在上框架25上,并且空氣凈化器37重疊于燃料箱36之上而立體設置。該設置能夠在工作油箱33的前方、即升降臺階35的下方空出空余空間,在該空出的空間內,能夠設置要追加的其他設備、例如液體還原劑箱或混合動力機用電池或者這兩者。
[0032]上述空氣凈化器37如圖3至圖6中詳細所示,具備:主體38,內裝有未圖示的過濾器,且具有圓筒狀的外周面;進氣部39,從該主體38的圓筒狀的外周面朝上突出,且具有進氣口 ;排氣部40,設置在上述主體38的軸向的一端側,且具有排氣口 ;如圖6所示的過濾器進出口 41,在與該排氣部40相反的一側的端部開口 ;進氣筒42,被安裝在上述進氣部39中;端蓋43,裝卸自如地安裝在上述過濾器進出口 41 ;以及圖3至圖6所示的抽氣裝置44。上述抽氣裝置(eVaCUat0r)44是所謂的除塵器,從端蓋43的下表面朝下突出。上述排氣部40經由進氣配管45連接于上述發(fā)動機28的空氣進入口。而且,空氣凈化器37由外罩46
予以覆蓋。
[0033]該空氣凈化器37預先與該支架47組裝為一體,與支架47 —同構成所謂的局部裝配單元(sub-assembly),該支架47例如通過螺栓固定的方式安裝在燃料箱36的上表面。
[0034]圖1至圖6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與圖7、圖8所示的第二實施方式在上述空氣凈化器37的設置狀態(tài)上不同。詳細情況如下。
[0035]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箱36具有整體平坦的上表面。該燃料箱36如圖2所示,具有位于其上表面前部的供油部36a,該供油部36a具有供油口。上述空氣凈化器37設置在從上述供油部36a向后方即發(fā)動機室27側偏離的位置,而不重疊在上述供油部36a上,以免妨礙供油。即,空氣凈化器37以重疊于燃料箱36的上表面后部的方式設置。并且,該設置滿足下述條件(I)及(II):
[0036](I)上述過濾器進出口 41及安裝在其上的端蓋43朝向上框架25的寬度方向內側、即中央搭腳點34側。即,排氣口朝向外側;
[0037](II)抽氣裝置44位于比燃料箱36的內側端更內側,以免從抽氣裝置44噴出的塵埃掉落并堆積在燃料箱36的上表面。
[0038]而且,該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進氣配管45具有如下形狀,即從與朝向外側的排氣口的連接部分朝內彎折成U字狀并連接于圖2中的發(fā)動機28。
[0039]另一方面,第二實施方式中,燃料箱36具有L字狀的側面形狀。即,燃料箱36具有后部比前部低從而在兩者之間形成高度差的上表面。其中,在作為高位部的上述上表面的前部設置有供油部36a,空氣凈化器37被設置在作為低位部的上述上表面的后部。并且,該空氣凈化器37的設置滿足下述條件(i)及(ii):
[0040](i)過濾器進出口 41及安裝在其上的端蓋43朝向上框架25的寬度方向的外側,即排氣口朝向內側;
[0041](ii)抽氣裝置44位于燃料箱36的外側端的外側,以免從抽氣裝置噴出的塵埃掉落并堆積在燃料箱36上表面。
[0042]上述條件(i) (ii)的記載中所用的參照編號中圖7及圖8未示出的參照編號表示在圖3至圖6中標注該參照編號的部分。
[0043]該第二實施方式中的進氣配管45如上上述般從朝向內側的排氣口筆直地、即無折返部分地連接于發(fā)動機28。
[0044]根據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可獲得下述的共通的效果(I)及(2)。
[0045](I)將作為大型設備的工作油及燃料箱33、36左右分開地設置在上框架25上,并且將空氣凈化器37重疊設置在燃料箱36上,既能空出其他設備(液體還原劑箱或混合動力機用的電池)的設置空間,又能確保上框架25的寬度方向中間部的中央搭腳點34的寬度尺寸,從而能夠對發(fā)動機室27內的設備等進行良好的維護。
[0046](2)燃料箱36與空氣凈化器37在上下方向上的立體設置使得對空氣凈化器37的維護作業(yè)也成為可能。
[0047]而且,對于第一實施方式而言,能夠獲得下述的固有效果(3)?(5)。
[0048](3)空氣凈化器37設置在燃料箱36的上表面的后部、即設置在發(fā)動機室27偵L與設置在該上表面的前部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小連結空氣凈化器37與發(fā)動機28的進氣配管45的長度,并且防止供油部36a對配管造成妨礙。這些做法能夠使進氣配管45的配管作業(yè)變得容易,并且能夠降低該進氣配管45中的進氣阻力。
[0049](4)進氣配管45遠離供油部36a,由此,不會對向燃料箱36的供油作業(yè)造成妨礙而使其變得容易。
[0050](5)空氣凈化器37以其過濾器進出口 41朝向上框架25的寬度方向內側的狀態(tài)設置在燃料箱36上,因此能夠從內側、即從中央搭腳點34簡單、安全地使作為空氣凈化器37的主要維護對象的過濾器進出。
[0051]而且,對于第二實施方式而言,能夠獲得下述的固有效果(6)?(8):
[0052](6)空氣凈化器37以其排氣口朝向上框架寬度方向內側的狀態(tài)設置在燃料箱36上,因此進氣配管45能夠無迂回部分而筆直地連接于發(fā)動機28。因此,能夠實現配管的簡單化、低成本化、進氣阻力的最小化。
[0053](7)燃料箱36的上表面具有高位面與低位面,且空氣凈化器37設置在該上表面中的低位面上,因此能夠抑制將燃料箱36與空氣凈化器37合在一起的整體高度尺寸,能夠確保從駕駛室32內觀察的后方視野。
[0054](8)燃料箱36的上述低位面位于高位面的后側,空氣凈化器37的過濾器進出口41以朝向上框架25的寬度方向外側的狀態(tài)設置在上述后側的低位面上,由此,過濾器進出口 41在低位置處朝向外側,因此尤其在整體高度原本就相對較低的工程機械中,作業(yè)者能夠從地面使過濾器進出,而無須特意登至中央搭腳點34。而且,排氣口的位置也變低而接近發(fā)動機28的空氣進入口的高度水平,因此無須如將空氣凈化器設置在無高度差的箱體的上表面的情況般,使連接于該空氣凈化器的進氣配管在中途彎曲而大幅降低至空氣進入口的水平。這樣,能夠實現更進一步的配管的簡單化、配管長度的縮短化、進氣阻力的降低化。
[0055]本發(fā)明除了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以外,例如還包括下述的實施方式。
[0056]作為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即第三實施方式,也可使燃料箱36的上表面的低位面位于高位面的前側,將供油部36a設置在該高位面,而將空氣凈化器37設置在低位面。而且,在第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