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實用新型涉及橋梁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適用于斜拉橋、懸索橋的三向減隔震支承體系。
背景技術:
斜拉橋、懸索橋跨越能力強、造型優(yōu)美,在我國橋梁建設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尤其在跨越大江、大河或峽谷等特殊地形時十分常見。斜拉橋、懸索橋的結構受力特性有相似的地方,他們分別是通過斜拉橋和吊桿、主纜將主梁荷載傳遞至橋塔,因此斜拉橋、懸索橋的橋塔往往較為粗壯,且剛度很大。較大的剛度導致橋塔在地震作用下響應較大,尤其是當橋梁跨度較大或橋梁位于近場地震區(qū)時,橋塔抗震性能往往難以滿足設計要求,結構設計難度較大。
設計中通常要求斜拉橋、懸索橋的主梁在正常使用狀態(tài)下沿順橋向可滑動,橋塔和橋墩處橫橋向需進行約束,常見的支承體系如下所述:主梁在橋塔處,于梁底和橋塔橫梁之間設置順橋向單向滑動支座和雙向滑動支座,另外在梁側與墊石側面之間設置順橋向單向滑動支座作為抗風支座使用;主梁在輔助墩和共用墩處,則于梁底與墩頂之間設置順橋向單向滑動支座和雙向滑動支座;作為抗震措施,在主梁與橋塔橫梁間沿順橋向安裝粘滯液體阻尼器。上述支承體系可以滿足斜拉橋、懸索橋在正常使用狀態(tài)下的設計要求,也能實現(xiàn)順橋向的減震設計,但沒有針對橫橋向和豎向地震的抗震措施。
通常的斜拉橋、懸索橋結構支承體系可實現(xiàn)順橋向減震設計,但橫橋向和豎向地震沒有合理的減震措施,僅能采用傳統(tǒng)抗震設計方法進行設計。采用傳統(tǒng)抗震設計方法時,由于橋塔對于維持結構體系的重要性,在地震作用中通常要求保持彈性狀態(tài),因此在通常的支承體系中,只能依靠橋塔自身強度抵御橫橋向和豎向地震作用,缺乏合理的耗能構造,設計中只能采用增大橋塔截面尺寸、配筋、基礎規(guī)模的手段來滿足要求,輔助墩和共用墩亦存在同類問題,由此會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費、建設成本的增加和施工難度加大。尤其是當橋址位于近場地震區(qū)時,近場地震作用不僅地震烈度高,而且豎向地震分量很大,采用傳統(tǒng)抗震設計方法往往難以滿足設計要求,設計難度很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用于斜拉橋、懸索橋的三向減隔震支承體系。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適用于斜拉橋、懸索橋的三向減隔震支承體系,包括主梁、橋塔橫梁、墊石、輔助墩和共用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在橋塔處,于梁底和橋塔橫梁之間設置第一雙向減隔震支座和第一豎向減隔震支座,所述主梁與梁側墊石之間側向設置小噸位第二雙向減隔震支座;所述主梁在輔助墩和共用墩之間的梁底與墩頂之間設置第三雙向減隔震支座和第二豎向減隔震支座;在所述主梁與橋塔橫梁間沿順橋向安裝粘滯液體阻尼器,所述第一雙向減隔震支座和第三雙向減隔震支座在順橋向是共線設置的,所述第一豎向減隔震支座和第二豎向減隔震支座在順橋向是共線布置的。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雙向減隔震支座、第二雙向減隔震支座和第三雙向減隔震支座結構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雙向減隔震支座由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豎向減震機構、單向滑動機構和水平減震機構組成,所述豎向減震機構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和設置在兩個平板之間的四組碟形彈簧組件,其中每一組碟形彈簧組件包括一個導向柱和一系列疊加的碟形彈簧片,所述導向柱下端焊接在第二平板上,上端與第一平板上的導向槽配合,并在第一、第二平板的四周設置有若干第一C型軟鋼I,在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間設置有預鎖緊套筒,并在預鎖緊套筒之間通過第一剪力銷進行鎖定;
所述單向滑動機構包括兩個彼此通過弧形球面配合的第一滑動板(球冠型滑動板)和第二滑動板,其中第一滑動板位于第二平板的下側,第二平板設有兩塊限位板,使第一滑動板僅沿順橋向方向滑動。
所述水平減震機構,包括底板和第二C型軟鋼II,其中底板位于第二滑動板下側,且在兩者之間使用第二剪力銷進行預緊連接,在底板和第二滑動板側面設置有第二C型軟鋼II。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豎向減隔震支座和第二豎向減隔震支座結構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豎向減隔震支座由上部豎向減震機構和下部的雙向滑動機構組成,所述豎向減震機構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設置在兩個板之間的四組碟形彈簧組件,其中每一組碟形彈簧組件包括一個導向柱和一系列疊加的碟形彈簧片,所述導向柱下端焊接在第二板上,上端與第一板上的導向槽配合,并在第一、第二板的四周設置有若干C型軟鋼,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間設置有預鎖緊套筒,并在預鎖緊套筒之間通過剪力銷進行鎖定;
所述雙向滑動機構包括兩個彼此通過弧形球面配合的第一滑板(球冠型滑板)和第二滑板,其中第一滑板位于第二板的下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支承體系中采用的雙向減隔震支座和豎向減隔震支座在正常使用狀態(tài)下分別具備順橋向滑動和雙向滑動功能,在地震作用中分別具備橫橋向、豎向減隔震和豎向減隔震功能,為同時滿足結構靜力設計要求和減隔震設計要求,并最大程度發(fā)揮減隔震效果,在橋塔處將雙向減隔震支座同時用于梁體底部支承和梁體側面支承。
本實用新型支座主要應用于斜拉橋、懸索橋結構,當結構中未設輔助墩時,不影響橋塔和共用墩處支承體系的使用。在地震烈度不大的地區(q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僅于橋塔處采用本支承體系,輔助墩和共用墩處仍使用普通支座。
與常見支承體系相比,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支承體系后,不僅斜拉橋、懸索橋結構正常使用狀態(tài)的靜力設計要求得以滿足,還實現(xiàn)了地震作用下結構的三向減隔震設計(順橋向、橫橋向和豎向)。經估算,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支承體系后,橋塔、輔助墩和共用墩的地震響應可降低20%—30%,在保證結構地震中安全的前提下,使橋塔、輔助墩、共用墩及基礎設計更加合理,節(jié)約了建造成本并且降低了設計難度和施工難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圖。
圖2為D--D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E—E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G—G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雙向減隔震支座的主視圖。
圖6為雙向減隔震支座的側視圖。
圖7為雙向減隔震支座的俯視圖。
圖8為圖4中F處局部放大圖。
圖9為豎向減隔震支座的主視圖。
圖10為豎向減隔震支座的側視圖。
圖11為豎向減隔震支座的俯視圖。
圖中:11豎向減震機構,111第一平板,112第二平板,113碟形彈簧組件,114第一C型軟鋼I,115第一剪力銷,12單向滑動機構,121第一滑動板,122第二滑動板,123聚四氟乙烯墊片,13水平減震機構,131底板,132第二C型軟鋼II,133第二剪力銷。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11所示,針對現(xiàn)有缺陷,本實用新型的保護主體如下:
本實用新型的支承體系采用了兩種減隔震支座,
第一種為新型的雙向減隔震支座A,該支座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分別為豎向減震機構11、單向滑動機構12、水平減震機構13,正常使用狀態(tài)可實現(xiàn)順橋向滑動,地震中可實現(xiàn)橫橋向和豎向減隔震。其中,上部的豎向減震機構11為碟形彈簧及豎向C型軟鋼阻尼器(第一C型軟鋼I),中間部分的單向滑動機構12與單向滑動支座相同,下部水平減震機構13為水平C型軟鋼阻尼器(第二C型軟鋼II),且在上部、下部分別設有第一、第二剪力銷,分別限制支座在正常使用情況下的豎向和橫向位移。
豎向減震機構11包括第一平板111、第二平板112和設置在兩個平板之間的四組碟形彈簧組件113,其中每一組碟形彈簧組件包括一個導向柱和一系列疊加的碟形彈簧片,導向柱下端焊接在第二平板上,上端與第一平板上的導向槽配合,并在第一、第二平板的四周設置有若干第一C型軟鋼I114,在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間設置有預鎖緊套筒,并在預鎖緊套筒之間通過第一剪力銷115進行初步鎖定。
單向滑動機構12包括兩個彼此通過弧形球面配合的第一滑動板121和第二滑動板122,其中第一滑動板121位于第二平板的下側,且兩者之間通過聚四氟乙烯墊片123進行過渡配合,在第一滑動板和第二滑動板之間也使用聚四氟乙烯墊片配合。
水平減震機構13,包括底板131和第二C型軟鋼II 132,其中底板位于第二滑動板下側,且在兩者之間使用第二剪力133銷進行預緊連接,在底板和第二滑動板側面設置有第二C型軟鋼II132。C型軟鋼II一端鉸接于第二滑動板側面,另一端鉸接于底板側面。
第二平板設有兩塊限位板,限位板與第一滑動板(球冠型滑動板)的邊沿進行配合使用,使第一滑動板僅沿一個單方向滑動,此處的單方向是指順橋向方向滑動。底板側面設有限位板,使第二滑動板僅可沿單方向滑動,此處單方向是指橫橋向方向滑動。
第二種為豎向減隔震支座B,正常使用狀態(tài)可實現(xiàn)雙向滑動,地震中可實現(xiàn)豎向減隔震。該支座上部為碟形彈簧及豎向C型軟鋼阻尼器,結構與上述的雙向減隔震支座中的豎向減震機構11結構相同,為便于描述,采用不同的名稱進行標記,所述第一豎向減隔震支座由上部豎向減震機構和下部的雙向滑動機構組成,所述豎向減震機構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設置在兩個平板之間的四組碟形彈簧組件,其中每一組碟形彈簧組件包括一個導向柱和一系列疊加的碟形片,所述導向柱下端焊接在第二板上,上端與第一板上的導向槽配合,并在第一、第二板的四周設置有若干C型軟鋼,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間設置有預鎖緊套筒,并在預鎖緊套筒之間通過剪力銷進行鎖定;參考圖9到圖11。
下部為雙向滑動支座,結構上與上述的雙向減隔震支座中的單向滑動機構12略有不同,該處的雙向滑動機構包括兩個彼此通過弧形球面配合的第一滑板(球冠型滑板)和第二滑板,其中第一滑板位于第二板的下側,可以沿著兩個方向進行滑動,兩個方向指橫橋向和順橋向。雙向減隔震支座中的單向滑動機構的不同之處在于,沒有限位構造。
本實用新型的支承體系如下所述:主梁L在橋塔處于梁底和橋塔橫梁H之間設置雙向減隔震支座(順橋向滑動)A1和豎向減隔震支座B1,另外于主梁L梁側與墊石M側面之間設置小噸位雙向減隔震支座(順橋向滑動)A2,側向設置;主梁L在輔助墩N和共用墩J處于梁底與墩頂之間設置雙向減隔震支座A3(順橋向滑動)和豎向減隔震支座B2(雙向滑動);另外,在主梁L與橋塔橫梁間延順橋向安裝粘滯液體阻尼器C,上述的A1和A3在順橋向是共線設置的,B1和B2在順橋向是共線布置的。
上述的雙向減隔震支座根據(jù)位置不同,按序號進行標注,分別標記為第一至第三雙向減隔震支座(A1至A3),上述的三個支座結構相同,規(guī)格大小有所差別。
上述的豎向減隔震支座根據(jù)位置不同,按序號進行標注,分別標記為第一至第二豎向減隔震支座(B1至B2)上述的兩個支座結構相同,規(guī)格大小有所差別。
正常使用情況下,橋塔、輔助墩和共用墩處支座的碟形彈簧組件、第一C型軟鋼I和支座下部的第二C型軟鋼II的運動分別被其對應的剪力銷鎖住,主梁僅可沿順橋向滑動,且橋塔、輔助墩和共用墩處主梁橫橋向均被約束,滿足靜力設計要求。
在地震作用下,橋塔、輔助墩和共用墩處支座碟形彈簧組件、下部第二C型軟鋼II的剪力銷均被剪斷,碟形彈簧部件可發(fā)生豎向變形并帶動第一C型軟鋼I發(fā)生塑性拉伸、壓縮變形,底板與支座中部之間可發(fā)生橫橋向滑動,帶動底板處的第二C型軟鋼II發(fā)生塑性拉伸、壓縮變形。此時,橋塔處橫橋向地震能量通過梁底支座A1的第二C型軟鋼II的塑性變形和梁側支座A2的碟形彈簧及第一C型軟鋼I的塑性變形來耗散;而橋塔處豎向地震能量則通過梁底支座A1、B1的碟形彈簧及第一C型軟鋼I的塑性變形和梁側支座A2的第二C型軟鋼II的塑性變形來耗散。輔助墩和共用墩處橫橋向地震能量通過雙向減隔震支座A3底板的第二C型軟鋼II發(fā)生塑性拉伸、壓縮變形來耗散;豎向地震能量則通過雙向減隔震支座A3和豎向減隔震支座(雙向滑動)B2的碟形彈簧組件及第一C型軟鋼I發(fā)生塑性變形來耗散。另外,整體結構的順橋向地震能量則由梁底與橫梁間的粘滯液體阻尼器C來耗散。
與常見支承體系相比,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支承體系后,不僅斜拉橋、懸索橋結構正常使用狀態(tài)的靜力設計要求得以滿足,還實現(xiàn)了地震作用下結構的三向減隔震設計(順橋向、橫橋向和豎向)。經估算,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支承體系后,橋塔、輔助墩和共用墩的地震響應可降低20%—30%,由此,在保證結構地震中安全的前提下,使橋塔、輔助墩、共用墩及基礎設計更加合理,節(jié)約了建造成本并且降低了設計難度和施工難度。
本支承體系中采用的雙向減隔震支座和豎向減隔震支座在正常使用狀態(tài)下分別具備順橋向滑動和雙向滑動功能,在地震作用中分別具備橫橋向、豎向減隔震和豎向減隔震功能,其他采用具有類似功能支座構成的支承體系,以及將雙向減隔震支座用于梁體側面實現(xiàn)橫橋向和豎向減隔震的設計,均為本專利相同原理,應受到保護。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擴如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