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第I輸出切換機構37被操作到右動位置(LOW位置),第2輸出切換機構38被操作到右動位置(HI位置),同時建立上述LOW模式和后述的直接聯(lián)結LOW模式(參照圖7)。
[0078]圖4中示出從所述LOW模式轉移至后述HI模式的后一半的轉移模式2。在轉換模式2中,LOW摩擦離合器24A解除接合,HI摩擦離合器24B接合,第I輸出切換機構37被操作到右動位置(LOW位置),第2輸出切換機構38被操作到右動位置(HI位置),同時建立后述的HI模式(參照圖5)和后述的直接聯(lián)結HI模式(參照圖8)。
[0079]轉移模式I和轉移模式2是用于順利進行從LOW模式向HI模式的轉移的模式,在后面,對其進行詳細敘述。
[0080]圖5示出無級變速器T的HI模式。在HI模式中,LOff摩擦離合器24A解除接合,HI摩擦離合器24B接合,第I輸出切換機構37被操作到中立位置,第2輸出切換機構38被操作到右動位置(HI位置)。
[0081]其結果是,發(fā)動機E的驅(qū)動力通過曲軸11 —變矩器12 —主輸入軸13 —第I感應齒輪27 —第2感應齒輪28 — HI摩擦離合器24B —第2副輸入軸13B —第2帶輪22 —環(huán)形帶23 —第I帶輪21 —第I副輸入軸13A —第2輸出切換機構38 —輸出軸15 —最終傳動齒輪31 —最終從動齒輪32的路徑,被傳遞到差動齒輪33。
[0082]在HI模式下,帶式無級變速機構20從第2副輸入軸13B側向第I副輸入軸13A側傳遞驅(qū)動力,并根據(jù)其變速比的變更來變更無級變速器T的總變速比。
[0083]圖6中示出無級變速器T的后退模式。在后退模式中,LOW摩擦離合器24A接合,HI摩擦離合器24B解除接合,第I輸出切換機構37被操作到左動位置(RVS位置),第2輸出切換機構38被操作到中立位置。
[0084]其結果是,發(fā)動機E的驅(qū)動力通過曲軸11 —變矩器12 —主輸入軸13 — LOff摩擦離合器24A —第I減速齒輪25 —第2減速齒輪26 —第I副輸入軸13A —第I帶輪21 —環(huán)形帶23 —第2帶輪22 —第2副輸入軸13B —第3減速齒輪39 —第4減速齒輪40 —副軸14 —第I輸出切換機構37 —倒車傳動齒輪34 —倒車惰輪35 —惰軸16 —倒車從動齒輪36 —第6減速齒輪30 —輸出軸15 —最終傳動齒輪31 —最終從動齒輪32的路徑,反向旋轉地傳遞到差動齒輪33。
[0085]在后退模式下,帶式無級變速機構20從第I副輸入軸13A側向第2副輸入軸13B側傳遞驅(qū)動力,并根據(jù)其變速比的變更來變更無級變速器T的總變速比。
[0086]圖7中示出無級變速器T的直接聯(lián)結LOW模式。在直接聯(lián)結LOW模式中,LOff摩擦離合器24A接合,HI摩擦離合器24B解除接合,第I輸出切換機構37被操作到中立位置,第2輸出切換機構38被操作到右動位置(HI位置)。
[0087]其結果是,發(fā)動機E的驅(qū)動力通過曲軸11 —變矩器12 —主輸入軸13 — LOff摩擦離合器24A —第I減速齒輪25 —第2減速齒輪26 —第I副輸入軸13A —第2輸出切換機構38 —輸出軸15 —最終傳動齒輪31 —最終從動齒輪32的路徑,被傳遞到差動齒輪33。
[0088]在直接聯(lián)結LOW模式下,帶式無級變速機構20不動作,無級變速器T的總變速比為固定。
[0089]圖8中示出無級變速器T的直接聯(lián)結HI模式。在直接聯(lián)結HI模式中,LOff摩擦離合器24A解除接合,HI摩擦離合器24B接合,第I輸出切換機構37被操作到右動位置(LOW位置),第2輸出切換機構38被操作到中立位置。
[0090]其結果是,發(fā)動機E的驅(qū)動力通過曲軸11 —變矩器12 —主輸入軸13 —第I感應齒輪27 —第2感應齒輪28 — HI摩擦離合器24B —第2副輸入軸13B —第3減速齒輪39 —第4減速齒輪40 —副軸14 —第I輸出切換機構37 —第5減速齒輪29 —第6減速齒輪30 —輸出軸15 —最終傳動齒輪31 —最終從動齒輪32的路徑,被傳遞到差動齒輪33。
[0091]在直接聯(lián)結HI模式下,帶式無級變速機構20不動作,無級變速器T的總變速比為固定。
[0092]接著,對從LOW模式向HI模式轉移時的作用進行說明。
[0093]如圖9所示,在圖2所示的LOW模式中,從帶式無級變速機構20的第I帶輪21向第2帶輪22的變速比逐漸地減小,在達到最小變速比1_時,將此前處于中立位置的第2輸出切換機構38操作到右動位置(HI位置),設為圖3所示的轉換模式I。接下來,切換LOW摩擦離合器24A和HI摩擦離合器24B之間的接合關系,在成為圖4所示的轉換模式2后,將處于右動位置(LOW位置)的第I輸出切換機構37操作到中立位置,成為圖5所示的HI模式。
[0094]在LOW模式的最后和HI模式的最開始,無級變速器T的總變速比一致,由此防止從LOW模式切換到HI模式時的變速沖擊的產(chǎn)生。在從LOW模式向轉換模式I轉換時,在第2輸出切換機構38向右移動到HI位置時,在從轉換模式I向轉換模式2轉換時,在LOW摩擦離合器24A和HI摩擦離合器24B切換地接合時,在從轉換模式2向HI模式轉換時,在第I輸出切換機構37向左移動到中立位置時,不會產(chǎn)生旋轉差,這樣,能夠使第I輸出切換機構37、第2輸出切換機構38、LOff摩擦離合器24A和HI摩擦離合器24B平穩(wěn)地工作。
[0095]為了對其進行詳細說明,假設從第I減速齒輪25到第2減速齒輪26的齒輪比i?d為1.5,從第I感應齒輪27到第2感應齒輪28的齒輪比iind為0.75、從帶式無級變速機構
20的第I帶輪21到第2帶輪22的最小變速比1_為0.5,從第3減速齒輪39經(jīng)過第4減速齒輪40和第5減速齒輪29到第6減速齒輪30的齒輪比ise。為2.0,主輸入軸13的轉速為 1500rpm。
[0096]在轉換模式I的動力傳遞路徑中并存有LOW模式的動力傳遞路徑和直接聯(lián)結LOW模式的動力傳遞路,而在LOW模式的動力傳遞路徑中,在主輸入軸13以1500rpm旋轉時,第I副輸入軸13A通過第I減速齒輪25、第2減速齒輪26以irad= 1.5被減速為lOOOrpm,第2副輸入軸13B通過帶式無級變速機構20,以i_= 0.5被增速為2000rpm,輸出軸15通過第3減速齒輪39、第4減速齒輪40、第5減速齒輪29和第6減速齒輪30,以iind= 2.0被減速,以100rpm旋轉。另一方面,在直接聯(lián)結LOW模式的動力傳遞路徑中,在主輸入軸13以1500rpm旋轉時,第I副輸入軸13A通過第I減速齒輪25、第2減速齒輪26,以iRED= 1.5被減速為lOOOrpm,與第I副輸入軸13A直接聯(lián)結的輸出軸15以100rpm旋轉。
[0097]在轉換模式2的動力傳遞路徑中共存有HI模式的動力傳遞路徑和直接聯(lián)結HI的動力傳遞路徑,而在HI模式的動力傳遞路徑中,在主輸入軸13以1500rpm旋轉時,第2副輸入軸13B通過第I感應齒輪27、第2感應齒輪28,以iind= 0.75被增速為2000rpm,第I副輸入軸13A通過帶式無級變速機構20,以l/i_= 2.0被減速為lOOOrpm,與第I副輸入軸13A直接聯(lián)結的輸出軸15以100rpm旋轉。另一方面,在直接聯(lián)結HI模式的動力傳遞路徑中,在主輸入軸13以1500rpm旋轉時,第2副輸入軸13B通過第I感應齒輪27、第2感應齒輪28,以iind= 0.75被增速為2000rpm,輸出軸15通過第3減速齒輪39、第4減速齒輪40、第5減速齒輪29和第6減速齒輪30,以iind= 2.0被減速,而以100rpm旋轉。
[0098]如上所述,當在LOW模式、轉換模式1、轉換模式2和HI模式之間進行變速時,主輸入軸13、第I副輸入軸13A、第2副輸入軸13B、副軸14和輸出軸15的轉速完全沒有變化,另外,帶式無級變速機構20的變速比也維持在i_,因此,能夠在沒有旋轉差狀態(tài)下,平穩(wěn)地進行第I輸出切換機構37、第2輸出切換機構38、L0W摩擦離合器24A和HI摩擦離合器24B的工作。
[0099]此外在從轉移模式I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