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用空調(diào)單元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車輛用空調(diào)單元
[0001]本申請是申請人“法雷奧日本株式會社”向中國專利局提交的申請?zhí)枮?01080064908.9、申請日為2010年12月24日的發(fā)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0002]本發(fā)明涉及從空氣流路的送風機的風下游側至最初設于該送風機的風下游側的熱交換器的風上游側至少被分割成兩部分的空調(diào)單元,涉及例如搭載于車輛的空調(diào)單元。
【背景技術】
[0003]在專利文獻I中,這種車輛用空調(diào)裝置構成為,收納有送風機等的鼓風機單元、收納有冷卻用熱交換器等的冷卻單元、收納有加熱用熱交換器等加熱單元偏心狀地配置,在鼓風機單元的殼體內(nèi)從送風機的風下游側到冷卻單元的連接口配置有隔板,并且在冷卻單元的殼體內(nèi)從鼓風機單元側的連接口到冷卻用熱交換器的風上游側配置有隔板,由此分割為使通過冷卻用熱交換器的上側通風部分的空氣流通的空氣流路和使通過冷卻用熱交換器的下側通風部分的空氣流通的空氣流路。
[0004]另外,在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一種縱置式的整體一體型空調(diào)單元,近年來被廣泛應用。該空調(diào)單元構成為,為了在相對狹窄的車輛前側部分的空間內(nèi)也能夠收納,在該單元殼體形成了使空氣大致U形地流動在單元殼體內(nèi)的空氣流路,并且將送風機、冷卻用熱交換器及加熱用熱交換器配置于所述空氣流路內(nèi)以使送風機相對冷卻用熱交換器及加熱用熱交換器位于車輛上下方向的上方。
[0005]而且,如該專利文獻2的圖7所示,該專利文獻2所示的空調(diào)單元構成為,在單元殼體內(nèi)的空氣流路的最靠近風上游側沿車輛的寬度方向配置有兩個送風機,并且使空氣導入口以沿車輛的寬度方向并列設置的方式在單元殼體開口,所具有的空氣流路使從雙方的空氣導入口導入的空氣,沿送風機的驅(qū)動馬達的軸向,從車輛寬度方向的兩側朝向其中央側流動后,再向沿車輛的寬度方向并列且位于車輛下方的冷卻用熱交換器流動。
[0006]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7]專利文獻
[0008]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 - 124426號公報
[0009]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5 - 297792號公報
[0010]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9 - 188123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0011]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12]近年來,對地球環(huán)境問題的關心越來越高,開發(fā)出了作為動力源并用使用汽油等化石燃料的發(fā)動機和電動馬達的混合型汽車,隨之發(fā)動機的運轉(zhuǎn)時間相對縮短,這樣在將發(fā)動機的冷卻水應用于制熱用的熱交換介質(zhì)的空調(diào)裝置中導致車室內(nèi)的制熱能力降低。另夕卜,在未搭載有發(fā)動機的電動汽車中,車室內(nèi)的制冷制熱也要用電來進行。電力的耗費與車輛走行距離的縮短直接有關系,因此,也要求提高空調(diào)裝置的效率。
[0013]因此,在搭載于混合型汽車或電動汽車的空調(diào)單元中,存在不損失熱氣的情況下提高車室內(nèi)的制熱效率,并且抑制車窗玻璃變模糊的必要性,為此使?jié)穸认鄬Φ偷耐獠繗怏w從除霜吹出口吹出,而使?jié)穸认鄬Ω叩膬?nèi)部氣體從最下部出口吹出,從而要求與上述專利文獻I同樣,用分割部分割收納有冷卻用熱交換器及加熱用熱交換器的空氣流路以使其在車輛的上下方向上二層并列。
[0014]但是,在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所示的縱置式的整體一體型空調(diào)單元中,使從空氣導入口導入單元殼體內(nèi)的空氣沿驅(qū)動送風機的電動馬達旋轉(zhuǎn)軸的軸向,從車輛寬度方向的兩側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流動后,形成沿車輛上下方向流動的空氣流向,因此,從送風機送出的空氣的空氣流路在冷卻用熱交換器的風上游側具有在車輛的寬度方向上并列且從車輛的上方朝向下方流通的車輛右側流路和車輛左側流路。
[0015]因此,在專利文獻2所示的縱置式的整體一體型空調(diào)單元中,在單元殼體內(nèi)形成使通過蒸發(fā)器的車輛上側部分的空氣流動的車輛上側流路和使通過蒸發(fā)器的車輛下側部分的空氣流動的車輛下側流路的情況下,為了使空氣從空氣流路的車輛右側流路及車輛左側流路流暢地流向車輛上側流路及車輛下側流路,需要調(diào)節(jié)車輛右側流路及車輛左側流路沿車輛寬度方向的排列和車輛上側流路及車輛下側流路沿車輛上下方向排列的排列方向的錯開。這種排列方向的錯開的調(diào)節(jié)的必要性同樣存在于專利文獻3所示的縱置式的整體一體型空調(diào)單元。
[0016]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輛用空調(diào)單元,其在將空氣導入口配置于送風機的驅(qū)動馬達旋轉(zhuǎn)軸的軸向兩側,并且具有將熱交換器分割為車輛上側部分和車輛下側部分或者車輛前側部分和車輛后側部分的分割部的情況下,能夠調(diào)節(jié)空氣流路在送風機的風下游側所具有的車輛右側流路及車輛左側流路沿車輛寬度方向的排列和在熱交換器的通風部分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中的排列的排列方向的錯開。
[0017]本發(fā)明的車輛用空調(diào)單元,其包括:第一空氣導入口,其在單元殼體的車輛寬度方向的一側開口 ;第二空氣導入口,其在所述單元殼體的車輛寬度方向的另一側開口 ;送風機,其包括葉輪和驅(qū)動馬達,收納在所述單元殼體的所述第一空氣導入口和所述第二空氣導入口之間,該驅(qū)動馬達具有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旋轉(zhuǎn)軸,對所述葉輪提供旋轉(zhuǎn)動力;空氣流路,其設置在所述單元殼體內(nèi),使從所述空氣導入口經(jīng)由所述送風機導入的空氣流通;熱交換器,其在所述空氣流路內(nèi)被收納為比所述送風機靠近下方,具有與流通所述空氣流路的空氣進行熱交換的通風部分;該車輛用空調(diào)單元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氣流路中所述送風機的風下游側和所述熱交換器的風上游側之間的空氣流路部分收納有空氣流動方向變更部件;所述空氣流動方向變更部件具有:第一分割部,其將所述空氣流路部分分割為車輛寬度方向的右側的車輛右側流路部分和車輛寬度方向的左側的車輛左側流路部分,以使從所述第一空氣導入口和所述第二空氣導入口中的一個空氣導入口導入的空氣和從另一個空氣導入口導入的空氣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并列獨立地流動;第二分割部,其將所述空氣流路部分中比所述熱交換器靠近上游側且比所述第一分割部靠近下游側的部分分割為第一空氣流路部分和第二空氣流路部分,以使從所述第一空氣導入口和所述第二空氣導入口中的一個空氣導入口導入的空氣通過所述熱交換器的通風部分的一部分,而從另一個空氣導入口導入且不通過所述熱交換器的通風部分的一部分的空氣通過所述熱交換器的通風部分的另一部分;第一變更部,其將流通所述車輛右側流路部分的空氣導入所述第一空氣流路部分和所述第二空氣流路部分中的一個空氣流路部分;第二變更部,其將流通所述車輛左側流路部分的空氣導入所述第一空氣流路部分和所述第二空氣流路部分的中的另一個空氣流路部分(第一方面發(fā)明)。
[0018]更具體而言,本發(fā)明的空氣流動方向變更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割部將所述空氣流路分割為車輛上下方向的上側的車輛上側流路部分和車輛上下方向的下側的車輛下側流路部分,以使從所述第一空氣導入口和所述第二空氣導入口中的一個空氣導入口導入的空氣通過所述熱交換器的通風部分,而從另一個空氣導入口導入且不通過所述熱交換器的上側通風部分的空氣通過所述熱交換器的下側通風部分;所述第一變更部將流通所述車輛右側流路部分的空氣導入所述車輛上側流路部分和所述車輛下側流路部分中的一個流路部分;所述第二變更部將流通所述車輛左側流路部分的空氣導入所述車輛上側流路部分和所述車輛下側流路部分中的另一個流路部分(第二方面發(fā)明)。
[0019]或者,本發(fā)明的空氣流動方向變更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割部將所述空氣流路分割為車輛前后方向的后側的車輛后側流路部分和車輛前后方向的前側的車輛前側流路部分,以使從所述第一空氣導入口和所述第二空氣導入口中的一個空氣導入口導入的空氣通過所述熱交換器的通風部分,而從另一個空氣導入口導入且不通過所述熱交換器的后側通風部分的空氣通過所述熱交換器的前側通風部分;所述第一變更部將流通所述車輛右側流路部分的空氣導入所述車輛后側流路部分和所述車輛前側流路部分中的一個流路部分;所述第二變更部將流通所述車輛左側流路部分的空氣導入所述車輛后側流路部分和所述車輛前側流路部分的另一個流路部分(第三方面發(fā)明)。
[0020]在上述發(fā)明中,車輛用空調(diào)單元例如為設定于車輛的寬度方向的中央的縱置式的整體一體型空調(diào)單元。另外,所述熱交換器為最初位于送風機的風下游側的熱交換器,可例舉出蒸發(fā)器等冷卻用熱交換器。這方面在以下的車輛用空調(diào)單元中也是一樣的。
[0021]由此,從空氣導入口經(jīng)由送風機導入單元殼體內(nèi)的空氣,在空氣流路的送風機風下游側的車輛右側流路和車輛左側流路中,沿著車輛的寬度方向并行流動,例如,來自車室外的外部氣體在車輛右側流路部分流動,而來自車室內(nèi)的內(nèi)部氣體在車輛左側流路部分流動,此時,對流入空氣流路中的收納有空氣流動方向變更部件的空氣流路部分且從車輛右側流路被第一分割部導向而流入車輛右側流路部分內(nèi)的外部氣體而言,全部或一部分在第一變更部的作用下,從朝向熱交換器的車輛下部側的流向被變更為朝向熱交換器的車輛上部側的流向,或者從朝向熱交換器的車輛下部側的流向被變更為朝向熱交換器的車輛后部側的流向,然后,被第二分割部導向而到達熱交換器的車輛上部側或熱交換器的車輛后部偵牝而對從車輛左側流路部分被第一分割部導向而流入車輛左側流路部分的內(nèi)部氣體而言,其全部或一部分在第二變更部的作用下,從朝向熱交換器的車輛上部側的流向被變更為朝向熱交換器的車輛下部側的流向,或者從朝向熱交換器的車輛上部側的流向被變更為朝向熱交換器的車輛前部側的流向,然后,被第二分割部導向而到達熱交換器的車輛下部側或熱交換器的車輛前部側。需要說明的是,在該情況下,通過內(nèi)外部氣體切換裝置,也使來自車室內(nèi)的內(nèi)部氣體流到車輛右側流路流通。另外,對空氣流路而言,車輛右側流路與車輛下側流路或車輛前側流路連接,車輛左側流路與車輛上側流路或車輛后側流路連接的情況下,也可以使外部氣體或內(nèi)部氣體流到車輛左側流路,使內(nèi)部氣體流到車輛右側流路。
[0022]另外,本發(fā)明的車輛用空調(diào)單元,其包括:第一空氣導入口,其在單元殼體的車輛寬度方向的一側開口 ;第二空氣導入口,其在所述單元殼體的車輛寬度方向的另一側開口 ;送風機,其包括葉輪和驅(qū)動馬達,收納在所述單元殼體的所述第一空氣導入口和所述第二空氣導入口之間,該驅(qū)動馬達具有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旋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