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軌道交通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滑動式擋車器。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擋車器通常采用液壓緩沖滑動式,其通過兩個摩擦器分別安裝在線路基本軌的軌頭上。這種擋車器僅適用于雙軌軌道。由于國內新型跨坐式單軌研制成功,其軌道梁走行面較窄并且采用了大量的新技術,導致上述擋車器并不適用于新型跨坐式單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適用于新型跨坐式單軌的滑動式擋車器。
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滑動式擋車器包括:緩沖器總成,所述緩沖器總成具有用于接受撞擊的緩沖頭;主支架,所述緩沖器總成與所述主支架固定連接;導向阻尼件,所述導向阻尼件與所述主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導向阻尼件具有阻尼滑動部;以及滾動支撐件,所述滾動支撐件樞轉連接在所述主支架上。
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滑動式擋車器,適用于新型跨坐式單軌的滑動式擋車器,不僅能夠穩(wěn)定支撐在單軌上,而且提高了擋車時的可靠性。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阻尼滑動部為用于與導軌滑動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具有供導軌伸入的開口,所述導向阻尼件上設有用于調節(jié)所述滑槽大小的鎖緊調節(jié)件。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鎖緊調節(jié)件為螺栓緊固件,所述螺栓緊固件連接在滑槽的兩側壁上以調節(jié)所述滑槽的兩側壁之間的間距。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導向阻尼件包括:第一阻尼件,所述第一阻尼件上設有第一半槽;和第二阻尼件,所述第一阻尼件和所述第二阻尼件通過所述螺栓緊固件連接,所述第二阻尼件上設有第二半槽,所述第一半槽和所述第二半槽相對設置且共同構成所述滑槽。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半槽和所述第二半槽的橫截面大體為U形,所述第一半槽和所述第二半槽的內側壁為摩擦接觸面。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主支架上設有安裝孔,所述第一阻尼件上與所述開口相背離的一端設有第一插接翻邊,所述第二阻尼件上與所述開口相背離的一端設有第二插接翻邊,所述第一插接翻邊和所述第二插接翻邊相對插設在所述安裝孔內。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滾動支撐件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滾輪,所述第一滾輪分布在所述導向阻尼件的阻尼滑動部的一側;以及至少一個第二滾輪,所述第二滾輪分布在所述導向阻尼件的阻尼滑動部的另一側,且所述第一滾輪與所述第二滾輪相對于所述阻尼滑動部的滑動方向上對稱。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滾輪的樞轉軸、所述第二滾輪的樞轉軸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滾輪的滾動方向、所述第二滾輪的滾動方向與所述阻尼滑動部的滑動方向相一致。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主支架包括:箱體,所述緩沖器總成安裝在所述箱體內且所述緩沖頭伸出所述箱體;至少一個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的一端與所述箱體連接,所述第一支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滾輪樞轉連接;至少一個第二支腿,所述第二支腿的一端與所述箱體連接,所述第二支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滾輪樞轉連接;以及第三支腿,所述第三支腿的一端與所述箱體連接,所述第三支腿的另一端與所述導向阻尼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對稱分布在所述第三支腿的兩側。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均包括:第一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箱體連接;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一滾輪通過樞軸樞轉連接在所述第二連接件上,所述第一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件固定連接且兩者之間設有調節(jié)墊。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連接件為U形框架,所述第一滾輪位于所述U形框架內。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緩沖器總成包括緩沖器,所述緩沖器包括:缸體,所述缸體與所述主支架通過法蘭固定連接;活塞,所述活塞可滑動地配合在所述缸體內;和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一端與所述活塞固定連接,所述伸縮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缸體外且與所述緩沖頭固定連接。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滑動式擋車器的主視圖。
圖2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滑動式擋車器的左視圖。
圖3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主支架與導向阻尼件的裝配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主支架與滾動支撐件的裝配示意圖。
附圖標記:
滑動式擋車器100,導軌200,地面安裝梁300,
緩沖器總成10,緩沖頭11,缸體12,伸縮桿13,
主支架20,箱體21,吊裝孔211,第一支腿22,第一連接件221,第二連接件222,調節(jié)墊223,第二支腿23,第三支腿24,安裝孔241,
導向阻尼件30,第一阻尼件31,第一半槽311,第一插接翻邊312,第二阻尼件32,第二半槽321,第二插接翻邊322,螺栓緊固件33,滑槽34,開口341,
滾動支撐件40,第一滾輪41,第二滾輪42,樞軸5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至圖4詳細描述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滑動擋車器。
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滑動式擋車器100包括:緩沖器總成10、主支架20、導向阻尼件30以及滾動支撐件40。緩沖器總成10具有用于接受撞擊的緩沖頭11,緩沖器總成10與主支架20固定連接,導向阻尼件30與主支架20固定連接,導向阻尼件30具有阻尼滑動部,滾動支撐件40樞轉連接在主支架20上。
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滑動式擋車器100,通過設置與單軌配合的導向阻尼件30,以在車撞擊擋車頭時帶動主支架20以及導向阻尼件30移動,利用導向阻尼件與導軌的摩擦吸收撞擊能量。由于車對緩沖頭11的撞擊力的方向以及力的分布具有多樣性,尤其是應用于單軌時滑動式擋車器在受力不均時更容易發(fā)生側傾,為此在主支架20上設置滾動支撐件40,一方面能夠對主支架20形成輔助支撐,另一方面發(fā)生撞擊時滾動支撐件40能夠在地面安裝梁300上滾動以避免該滑動式擋車器100出現卡滯,由此,不僅使滑動式擋車器100能夠穩(wěn)定支撐在單軌上,而且提高了擋車時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如圖3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阻尼滑動部為用于與導軌200滑動配合的滑槽34,滑槽34具有供導軌200伸入的開口341,導向阻尼件30上設有用于調節(jié)滑槽34大小的鎖緊調節(jié)件。具體地,導軌200大體為工字形,導軌200的上部配合在滑槽34內且下部經開口341伸出并安裝在地面安裝梁300上。由此,鎖緊調節(jié)件能夠調節(jié)滑槽34的大小,進而對阻尼滑動部與導軌200的摩擦阻力進行調節(jié)。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參照圖3所示,鎖緊調節(jié)件為螺栓緊固件33,螺栓緊固件33連接在滑槽34的兩側壁上以調節(jié)滑槽34的兩側壁之間的間距。由此,通過改變螺栓緊固件33的預緊力既能達到調節(jié)滑槽34兩側壁之間間距的目的,進而改變滑槽34與導軌200接觸面的貼合緊密程度,最終實現了撞擊過程中滑動式擋車器100所受的摩擦阻力大小的調節(jié)。
在圖3所示的具體示例中,導向阻尼件30包括:第一阻尼件31和第二阻尼件32。第一阻尼件31上設有第一半槽311,第一阻尼件31和第二阻尼件32通過螺栓緊固件33連接,第二阻尼件32上設有第二半槽321,第一半槽311和第二半槽321相對設置且共同構成滑槽34。
具體地,第一半槽311和第二半槽321的槽口相對,且第一半槽311的槽底和第二半槽321的槽底分別構成滑槽34的兩個側壁,第一半槽311和第二半槽321的下側壁之間間隔開以形成滑槽34的開口341,螺栓緊固件33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穿過第一阻尼件31和第二阻尼件32后通過螺母鎖緊。這樣,導向阻尼件30不僅結構緊湊,而且便于安裝。
需要說明的是,摩擦接觸面是指用于與導軌200滑動摩擦的接觸面??梢岳斫猓谝话氩?11的上側壁、第二半槽321的上側壁、第一半槽311的下側壁、第二半槽321的下側壁、第一半槽311的槽底、第二半槽321的槽底中的任一個均能夠根據需要設計成為摩擦接觸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半槽311和第二半槽321的橫截面大體為U形,第一半槽311和第二半槽321的內側壁為摩擦接觸面。由此,進一步避免了導軌200與滑槽34之間出現卡滯現象。
為提高導向阻尼件30拆裝的便利性,可以采用以下結構:主支架20上設有安裝孔241,第一阻尼件31上與開口341相背離的一端設有第一插接翻邊312,第二阻尼件32上與開口341相背離的一端設有第二插接翻邊322,第一插接翻邊312和第二插接翻邊322相對插設在安裝孔241內(參見圖4)。
參照圖2和圖4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滾動支撐件40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滾輪41以及至少一個第二滾輪42,第一滾輪41分布在導向阻尼件30的阻尼滑動部的一側,第二滾輪42分布在導向阻尼件30的阻尼滑動部的另一側,且第一滾輪41與第二滾輪42對稱分布在阻尼滑動部的兩側。也就是說,第一滾輪41與第二滾輪42的個數相同,當第一滾輪41、第二滾輪42的個數均為1個時,第一滾輪41與第二滾輪42相對于阻尼滑動部對稱分布。當第一滾輪41、第二滾輪42的個數均為多個時,多個第一滾輪41與多個第二滾輪42相對于阻尼滑動部對稱分布,每個第一滾輪41與相應的第二滾輪42彼此對應。
具體地,第一滾輪41的樞轉軸、第二滾輪42的樞轉軸互相平行,第一滾輪41的滾動方向、第二滾輪42的滾動方向與阻尼滑動部的滑動方向相一致。這樣,第一滾輪41和第二滾輪42相對于阻尼滑動部對稱分布,發(fā)生撞擊時第一滾輪41和第二滾輪42在阻尼滑動部兩側同步滾動,進而使滑動式擋車器100撞擊時運行更平穩(wěn)。
如圖2所示,緩沖器總成10包括緩沖器,緩沖器包括缸體12、活塞和伸縮桿13,缸體12與主支架20通過法蘭固定連接,活塞可滑動地配合在缸體12內,伸縮桿13的一端與活塞固定連接,伸縮桿13的另一端伸出缸體12外且與緩沖頭11固定連接。
為提高滑動式擋車器100的整體結構強度,主支架20可以包括:箱體21、至少一個第一支腿22、至少一個第二支腿23以及第三支腿24。緩沖器總成10安裝在箱體21內且緩沖頭11伸出箱體21,第一支腿22的一端與箱體21連接,第一支腿22的另一端與第一滾輪41樞轉連接,第二支腿23的一端與箱體21連接,第二支腿23的另一端與第二滾輪42樞轉連接,第三支腿24的一端與箱體21連接,第三支腿24的另一端與導向阻尼件30固定連接,第一支腿22和第二支腿23對稱分布在第三支腿24的兩側。其中,第一支腿22、第二支腿23、第三支腿24均為板狀。
其中,第一支腿22的個數與第一滾輪41的個數相一致,第二支腿23的個數與第二滾輪42的個數相一致,每個第一滾輪41均通過第一支腿22與箱體21連接,每個第二滾輪42均通過第二支腿23與箱體21連接。主支架20可以是焊接件,主支架20的焊縫強度要足以承受相應載荷,箱體21上可設置用于吊運的吊裝孔211。
參照圖4所示,進一步地,第一支腿22和第二支腿23均包括第一連接件221和第二連接件222,第一連接件221的一端與箱體21連接,第一滾輪41通過樞軸50樞轉連接在第二連接件222上,第一連接件221與第二連接件222固定連接且兩者之間設有調節(jié)墊223。進一步地,第二連接件222為U形框架,第一滾輪41位于U形框架內。其中,第三支腿24豎直設置,第一連接件221可以由自上向下逐漸遠離第三支腿24的傾斜板以及焊接在所述傾斜板上的工字鋼板組成。這樣,通過調節(jié)墊223就能夠調節(jié)擋車器在豎直方向的高度。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彼此可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