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及應用該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的汽車。
背景技術:
汽車車身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完整性對汽車的安全非常重要。汽車防滾杠是車身的重要結構件,它能夠抵抗車輛翻滾導致的乘員艙變形,當車輛受到正面沖擊時,還能起到傳遞能量的作用,把車輛前端受到的沖擊能量傳遞到車身的后部。
某款敞篷越野車通過防滾杠結構搭接,形成上車體白車身骨架結構。其中,中柱總成部分車身強度與側碰撞安全性能,主要通過防滾杠總成與中柱駐車形成的總成結構加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及汽車,通過設置防滾杠總成與中柱總成配合,實現中柱總成強度的增強與碰撞性能的提高,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中柱總成結構的強度及碰撞性能薄弱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包括:
中柱總成,所述中柱總成包括中柱外板和中柱內板,所述中柱外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連接在所述中柱內板上,且所述中柱外板的中部向遠離所述中部內板的方向凸出,而與所述中柱內板扣合形成一中空部;
以及,設置在所述中柱總成的中空部內的防滾杠總成;
所述防滾杠總成包括:
防滾杠;
用于安裝后門鉸鏈的第一加強板,所述第一加強板設置在所述防滾杠的靠近所述中柱外板的第一端的一側,且所述第一加強板分別與所述防滾杠、所述中柱外板及所述中柱內板連接;
以及,用于安裝前門鎖扣的第二加強板,所述第二加強板設置在所述防滾杠的靠近所述中柱外板的第二端的一側,且所述第二加強板分別與所述防滾杠、所述中柱外板和所述中柱內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第一加強板的第一連接端連接在所述中柱內板與所述中柱外板連接位置,形成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加強板的第二端與所述防滾杠連接,形成第二連接部。
進一步地,所述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第一連接部采用點焊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采用二氧化碳保護焊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第二加強板的第一連接端連接在所述中柱內板與所述中柱外板連接位置,形成第三連接部;所述第二強板的第二端與所述防滾杠連接,形成第四連接部。
進一步地,所述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第三連接部采用點焊連接,所述第四連接部采用二氧化碳保護焊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防滾杠總成還包括:用于加強所述第二加強板上后門鉸鏈的安裝強度的第三加強板結構,所述第三加強板結構的一端與所述防滾杠連接,形成第五連接部;所述第三加強板結構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加強板連接,形成第六連接部。
進一步地,所述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第五連接部采用二氧化碳保護焊連接,所述第六連接部采用點焊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防滾杠與所述中柱內板上的局部預定位置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中柱防滾杠與所述中柱內板在所述局部預定位置貼合,并通過螺接方式連接。
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汽車,包括以上所述的防滾杠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帶來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通過設置防滾杠總成與中柱總成配合,實現中柱總成強度的增強與碰撞性能的提高,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中柱總成結構的強度及碰撞性能薄弱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性能穩(wěn)定,能夠增強中柱總成強度,保證中柱總成碰撞性能。
附圖說明
圖1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端面示意圖;
圖2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防滾杠總成主視圖;
圖3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中柱防滾杠總成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中柱總成結構的強度及碰撞性能薄弱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該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簡單、性能穩(wěn)定,能夠增強中柱總成強度,保證中柱總成碰撞性能。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包括:
中柱總成100,所述中柱總成100包括中柱外板110和中柱內板120,所述中柱外板1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連接在所述中柱內板120上,且所述中柱外板110的中部向遠離所述中部內板110的方向凸出,而與所述中柱內板110扣合形成一中空部;
以及,設置在所述中柱總成100的中空部內的防滾杠總成200;
所述防滾杠總成200包括:
防滾杠210;
用于安裝后門鉸鏈的第一加強板220,所述第一加強板220設置在所述防滾杠210靠近所述中柱外板110的第一端的一側,且所述第一加強板220分別與所述防滾杠210、所述中柱外板110及所述中柱內板120連接;
以及,用于安裝前門鎖扣的第二加強板230,所述第二加強板230設置在所述防滾杠210靠近所述中柱外板110的第二端的一側,且所述第二加強板230分別與所述防滾杠210、所述中柱外板110和所述中柱內板120連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中柱總成100與所述防滾杠總成200相配合,所述防滾杠總成200通過所述防滾杠210、所述第一加強板220及所述第二加強板230形成穩(wěn)固搭接,進一步保證了中柱總成100的整體強度,保證中柱總成的碰撞性能。
進一步地,在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第一加強板220的第一連接端連接在所述中柱內板120與所述中柱外板110的連接位置,形成第一連接部A1;所述第一加強板220的第二端與所述防滾杠210連接,形成第二連接部A2。
進一步地,在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第一連接部A1采用點焊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A2采用二氧化碳保護焊連接。
進一步地,在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第二加強板230的第一連接端連接在所述中柱內板120與所述中柱外板110的連接位置,形成第三連接部A3;所述第二強板230的第二端與所述防滾杠210連接,形成第四連接部A4。
進一步地,在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第三連接部A3采用點焊連接,所述第四連接部A4采用二氧化碳保護焊連接。
進一步地,在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防滾杠總成還包括:用于加強所述第二加強板230上后門鉸鏈安裝強度的第三加強板結構240,所述第三加強板結構240的一端與所述防滾杠210連接,形成第五連接部A5;所述第三加強板結構240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加強板230連接,形成第六連接部A6。
進一步地,在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第五連接部A5采用二氧化碳保護焊連接,所述第六連接部A6采用點焊連接。
進一步地,在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防滾杠210與所述中柱內板120上的局部預定位置連接。
進一步地,在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中,所述防滾杠210與所述中柱內板120在所述局部預定位置貼合,并通過螺接方式連接。
應當理解的是,上述方案中,所述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所包含的各連接部的連接形式,可以根據不同的具體結構采取不同的連接方式,對此并不進行限定。
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汽車,包括以上所述的中柱防滾杠加強結構總成。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