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第一組緊固通孔為奇數(shù)時,其緊固通孔的間距相等,中心的緊固通孔布設(shè)在上端面的中心,第一組緊固通孔為偶數(shù)時,其中緊固通孔的間距相等,中心的兩個緊固通孔對稱設(shè)置在上端面中心的兩側(cè);第二組緊固通孔布設(shè)在第一底板的一端,第三組緊固通孔布設(shè)在第一底板的另一端,與第二組緊固通孔對稱;在第二組和第三組中,緊固通孔的相鄰間距與第一組中緊固通孔的間距相等;第二組與第一組相鄰的緊固通孔間距為第一組中緊固通孔間距的2倍(整數(shù)倍),第三組與第一組相鄰的緊固通孔間距為第一組中緊固通孔間距的2倍(整數(shù)倍);
[0107]在第一頂板布設(shè)的緊固通孔與第一底板布設(shè)的緊固通孔的數(shù)量和位置相同。
[0108]采用以上頂板與底板配置比例(4: 5),各組緊固通孔的數(shù)量比例(7:1:1),各組相鄰緊固通孔的距離(組內(nèi)間距的2倍)形成的本凸對稱延展板實施例,尤其適合作為承重梁、柱的基本材料。
[0109]改變以上凸對稱延展板第一頂板和第一底板的端面間距,第一頂板上、下端面間距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間距的兩倍,第一頂板左、右端面的間距與第一底板左、右端面的間距相同,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間距的4至15倍,可以形成更適合作為承重板材的基本材料。
[0110]如圖22所示,本實施例的組合延展裝置包括凹對稱延展板202,凹對稱延展板包括前、后端面相互平行,斷面為矩形的第一底板和第一頂板,以第一底板或第一頂板前、后端面的中心連線為該板的軸線,第一頂板和第一底板的軸線平行,第一底板和第一頂板的下端面平齊,第一底板和第一頂板的前端面平齊,第一底板和第一頂板的后端面平齊;
[0111]第一底板和第一頂板自左向右交替設(shè)置,相鄰端面固定連接,凹對稱延展板的左端和右端設(shè)置為第一頂板;一種優(yōu)化的排列數(shù)量是五個第一頂板和四個第一底板;
[0112]第一頂板上、下端面間距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間距的兩倍,第一頂板左、右端面的間距與第一底板左、右端面的間距相同,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間距的1.5至2倍;
[0113]在第一底板上端面前端,沿軸線方向至后端設(shè)置第五凸臺,第五凸臺的斷面為等腰梯形,在第一頂板上端面前端,沿軸線方向至后端設(shè)置第五通槽,第五通槽的斷面為等腰梯形,第五凸臺的斷面與第五通槽的斷面形狀相匹配。
[0114]如圖23所示,沿第一底板軸線,布設(shè)三組貫通上、下端面的緊固通孔(215),第一組緊固通孔的間距與第二組緊固通孔的間距和第三組緊固通孔的間距相等,第一組緊固通孔位于第一底板中部,第二組緊固通孔和第三組緊固通孔對稱,各位于第一底板的一端;
[0115]第一組緊固通孔和第二組緊固通孔的相鄰緊固通孔的間距是第一組緊固通孔的間距的整數(shù)倍;
[0116]第一組緊固通孔為奇數(shù)時,其緊固通孔的間距相等,中心的緊固通孔布設(shè)在上端面的中心,第一組緊固通孔為偶數(shù)時,其中緊固通孔的間距相等,中心的兩個緊固通孔對稱設(shè)置在上端面中心的兩側(cè);第二組緊固通孔布設(shè)在第一底板的一端,第三組緊固通孔布設(shè)在第一底板的另一端,與第二組緊固通孔對稱;在第二組和第三組中,緊固通孔的相鄰間距與第一組中緊固通孔的間距相等;第二組與第一組相鄰的緊固通孔間距為第一組中緊固通孔間距的2倍(整數(shù)倍),第三組與第一組相鄰的緊固通孔間距為第一組中緊固通孔間距的2倍(整數(shù)倍);
[0117]在第一頂板布設(shè)的緊固通孔與第一底板布設(shè)的緊固通孔的數(shù)量和位置相同。
[0118]采用以上頂板與底板配置比例(5: 4),各組緊固通孔的數(shù)量比例(7:1: 1),各組相鄰緊固通孔的距離(組內(nèi)間距的2倍)形成的本凹對稱延展板實施例,尤其適合作為承重梁、柱的基本材料。
[0119]改變以上凹對稱延展板第一頂板和第一底板的端面間距,第一頂板上、下端面間距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間距的兩倍,第一頂板左、右端面的間距與第一底板左、右端面的間距相同,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間距的4至15倍,可以形成更適合作為承重板材的基本材料。
[0120]如圖24所示,本實施例的組合延展裝置包括閉合延展板203,閉合延展板包括前、后端面相互平行,斷面為矩形的第一底板和第一頂板,以第一底板或第一頂板前、后端面的中心連線為該板的軸線,第一頂板和第一底板的軸線平行,第一底板和第一頂板的下端面平齊,第一底板和第一頂板的前端面平齊,第一底板和第一頂板的后端面平齊;
[0121]第一底板和第一頂板自左向右交替設(shè)置,相鄰端面固定連接,閉合延展板的左端設(shè)置為第一頂板,右端設(shè)置為第一底板;一種優(yōu)化的排列數(shù)量是五個第一頂板和五個第一底板;
[0122]第一頂板上、下端面間距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間距的兩倍,第一頂板左、右端面的間距與第一底板左、右端面的間距相同,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間距的1.5至2倍;
[0123]在第一底板上端面前端,沿軸線方向至后端設(shè)置第五凸臺213,第五凸臺的斷面為等腰梯形,在第一頂板上端面前端,沿軸線方向至后端設(shè)置第五通槽214,第五通槽的斷面為等腰梯形,第五凸臺的斷面與第五通槽的斷面形狀相匹配。
[0124]如圖25所示,沿第一底板軸線,布設(shè)三組貫通上、下端面的緊固通孔(215),第一組緊固通孔的間距與第二組緊固通孔的間距和第三組緊固通孔的間距相等,第一組緊固通孔位于第一底板中部,第二組緊固通孔和第三組緊固通孔對稱,各位于第一底板的一端;
[0125]第一組緊固通孔和第二組緊固通孔的相鄰緊固通孔的間距是第一組緊固通孔的間距的整數(shù)倍;
[0126]第一組緊固通孔為奇數(shù)時,其緊固通孔的間距相等,中心的緊固通孔布設(shè)在上端面的中心,第一組緊固通孔為偶數(shù)時,其中緊固通孔的間距相等,中心的兩個緊固通孔對稱設(shè)置在上端面中心的兩側(cè);第二組緊固通孔布設(shè)在第一底板的一端,第三組緊固通孔布設(shè)在第一底板的另一端,與第二組緊固通孔對稱;在第二組和第三組中,緊固通孔的相鄰間距與第一組中緊固通孔的間距相等;第二組與第一組相鄰的緊固通孔間距為第一組中緊固通孔間距的2倍(整數(shù)倍),第三組與第一組相鄰的緊固通孔間距為第一組中緊固通孔間距的2倍(整數(shù)倍);
[0127]在第一頂板布設(shè)的緊固通孔與第一底板布設(shè)的緊固通孔的數(shù)量和位置相同。
[0128]采用以上頂板與底板配置比例(I: I),各組緊固通孔的數(shù)量比例(7:1:1),各組相鄰緊固通孔的距離(組內(nèi)間距的2倍)形成的本閉合延展板實施例,尤其適合作為承重梁、柱的基本材料。
[0129]改變以上閉合延展板第一頂板和第一底板的端面間距,第一頂板上、下端面間距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間距的兩倍,第一頂板左、右端面的間距與第一底板左、右端面的間距相同,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間距的4至15倍,可以形成更適合作為承重板材的基本材料。
[0130]利用凸對稱延展板、凹對稱延展板和閉合延展板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形成兩組凹凸面面對的,軸線方向平行的組合,這樣的兩組延展板在軸線方向上和垂直于軸線的方向上緊密貼合凹凸面,利用穿過延展板上對應(yīng)通孔的螺栓和螺帽作為緊固套件,就可以形成特定輪廓形狀的完整的組合延展板,應(yīng)用于各種承壓層結(jié)構(gòu),如壁,板,面等。
[0131]凸對稱延展板和凹對稱延展板可以優(yōu)選為正方形輪廓,閉合延展板優(yōu)選為長方形輪廓。
[0132]如上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一頂板的前、后端面相互平行,斷面為矩形,以第一底板或第一頂板前、后端面的中心連線為該板的軸線方向,第一頂板和第一底板的軸線平行;
[0133]第一頂板上、下端面間距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間距的兩倍,第一頂板的寬度與第一底板的寬度相同,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間距的兩倍;
[0134]在第一底板上端面前端,沿軸線方向向后端設(shè)置第五凸臺,第五凸臺的斷面為等腰梯形,在第一頂板上端面前端,沿軸線方向向后端設(shè)置第五通槽,第五通槽的斷面為等腰梯形,第五凸臺的斷面與第五通槽的斷面形狀相同,方向相反;
[0135]在第一底板沿軸線方向,布設(shè)三組貫通上、下端面的緊固通孔,第一組緊固通孔為奇數(shù)時,其中緊固通孔的相鄰間距相等,中心的緊固通孔布設(shè)在上端面的中心,第一組緊固通孔為偶數(shù)時,其中緊固通孔的相鄰間距相等,中心的兩個緊固通孔對稱設(shè)置在上端面中心兩側(cè);第二組緊固通孔布設(shè)在第一底板的一端,第三組緊固通孔布設(shè)在第一底板的另一端,與第二組緊固通孔對稱;第二組和第三組中緊固通孔的相鄰間距與第一組中緊固通孔的相鄰間距相等;第二組與第一組相鄰的緊固通孔的間距為第一組中緊固通孔的相鄰間距的兩倍,第三組與第一組相鄰的緊固通孔的間距為第三組中緊固通孔的相鄰間距的兩倍;
[0136]在第一頂板布設(shè)的緊固通孔與第一底板布設(shè)的緊固通孔的數(shù)量和位置相同。
[0137]利用兩個第一頂板和兩個第一底板組合,使對應(yīng)端面固定連接,形成用來改變各種延展板延展方向的第一變向延展板、第二變向延展板、第三變向延展板和第四變向延展板。
[0138]如圖26所示,第一變向延展板204中包括斷面為矩形,平行且等長的兩個第一底板211、兩個第一頂板212和一個第一矩形板221,第一底板和第一矩形板的上、下端面間距相同,第一頂板上、下端面間距和第一矩形板左、右端面間距相同,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間距的兩倍;第一頂板左、右端面間距和第一底板左、右端面間距相同,是第一底板上、下端面間距的1.5至2倍;
[0139]以第一底板或第